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医学》2006,(12):46-47
我们可以选择很多种教育方式去教育孩子,当很多父母在感叹自己严厉的惩罚对于孩子却好似搔痒时,我们不妨换一种思维让惩罚变得美丽一些,让孩子心甘情愿地接受一哪些方法可以让惩罚美丽些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奖赏与惩罚本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有效教育孩子的方法。然而,有许多家长和教育工作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偏重了其中的一种,而忽视了另一种方法,这样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人格的健康成长。我在与孩子及他们父母的个体咨询过程中,对不合理运用奖赏与惩罚而造成的不良结果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3.
在孩子犯错的情况下,对其进行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但一定要在尊重孩子人格、维护孩子自尊亡、的前提下进行。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让你觉得难堪,打击你的自信心,所谓惩罚是让孩子对自己的过失承担。惩罚是个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弄不好会伤害人。  相似文献   

4.
章剑和 《健康世界》2000,8(11):10-11
惩罚是家庭教育的一种常用手段。心理学证明,惩罚也是调动孩子积极性的一种策略,惩罚作为一种外部动因,使用得当,可以使孩子明辨是非善恶,能激发孩子对错误行为产生羞耻感和负疚感,把惩罚看作是前进的鞭策力和进步的新起点。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往往走入惩罚的误区——体罚,甚至误认为惩罚就是体罚。  相似文献   

5.
我们可以选择很多种教育方式去教育孩子,不很多父母在感叹自己严厉的惩罚对于孩子却好似搔痒时,我们妨换一种思维让惩罚变得美丽一些,让孩子心甘情愿地接受.  相似文献   

6.
奖赏与惩罚本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有效教育孩子的方法.然而,有许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偏重了其中的一种,而忽视了另一种方法,这样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人格的健康成长.我在与孩子及他们父母的个体咨询过程中,对不合理运用奖赏与惩罚而造成的不良结果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7.
马健 《生活与健康》2008,(12):24-25
在如今倡导“鼓励、激励、表扬孩予”的趋势之下,惩罚已不是教育孩子的主流方式,仅可作为辅助手段慎垂使用。惩罚孩的目的在于纠正孩的不良行为,减少不良行为再次发生的几率。如何艺术化地恰当运用“惩罚”手段教育孩子是每位家长都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惩罚是一种帮助孩子改变不良行为的手段,一般在孩子不听话或犯错时使用。有的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屡教不改,令他们十分头疼。其实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惩罚技巧,孩子的不良行为一般  相似文献   

9.
惩罚是一种帮助孩子改变不良行为的手段,一般在孩子不听话或犯错时使用。有的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屡教不改,令他们十分头疼。其实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惩罚技巧,孩子的不良行为一般  相似文献   

10.
惩罚是一种帮助孩子改变不良行为的手段,一般在孩子不听话或犯错时使用。有的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屡教不改,令他们十分头疼。其实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惩罚技巧,孩子的不良行为一般  相似文献   

11.
李玲 《健康世界》2014,(5):80-82
虽然现在很多家长已经反对“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念,但是,当家长认为孩子的确犯了错误的时候,或者是希望孩子能记住某个教训的时候,依然会禁不住通过体罚来惩罚孩子。打,果真能够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吗?  相似文献   

12.
<正>有的时候,面对孩子的淘气和不听话,不来点惩罚也是不太现实的,可是惩罚孩子也是一门艺术,我们一起来学习惩罚孩子的八个新鲜招式。  相似文献   

13.
痛觉作为一种意识的感性体验,总是与感知评价、关注程度和情绪反应密切相关的。如果在嬉笑的游戏中给孩子一巴掌,孩子大多不会在意,甚至还可能引起大笑。同样是一巴掌,在另一处境下,作为对错误的惩罚,可以引起孩子强烈的痛觉、流泪和大哭。  相似文献   

14.
小女可可刚四岁,聪明可爱,却也顽皮任性。自认并不是古扳的妈妈,我认同赏识教育,也采用了很多激励措施。然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育、规范女儿行为时,我虽然尽可能多用引导,但有时也不得不给她来点惩罚,效果可说是事半功倍。家有幼儿,您是怎样“惩罚”孩子的呢?  相似文献   

15.
即使孩子犯了错,他/她依然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人。父母在惩罚时不要辱骂、恐吓,甚至殴打孩子。惩罚的目标只是纠正孩子的某个不当行为,父母不该扩大化、情绪化,随意践踏他/她的自尊心,尤其是当着另一个孩子的面。虽然有时你只是想狠狠惩罚一个孩子,可是另一个也会被你的粗暴吓到,留下心理阴影,造成一次惩罚、双重伤害。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赏识教育为主流的大环境下,为孩子制定合理的规则、划出明确的界限是非常必要的.家庭背景不同、环境不同,孩子的个性也不尽相同,所以家规应根据自身的不同与孩子的特点进行私人定制.家规不仅要严格制定,还要全体家庭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如有违规就要惩罚,以有效帮助孩子改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习惯.惩罚必须在适度范围内进行,只有适当的惩罚手段和程度,才是正确的、有效的.在制定惩罚措施时,要根据孩子和家庭的具体情况,针对每条家规都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  相似文献   

17.
小孩吮手指一般是指在休息或听故事时吮手指,其原因有很多,大多是由于孩子缺乏安全感,需要更多的保护和依赖,企图用吮手指来逃避精神上的苦恼。如果你的孩子有这种行为,做父母的也不要紧张。首先要检查一下孩子是不是经常受到压抑,如被关在黑屋子里或紧张不安等等:然后通过改变教育孩子的方式,在平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以表扬、鼓励为主,尽量少批评、惩罚孩子:其次也就是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纠正孩子吮手指的毛病。譬如:  相似文献   

18.
强化教育对中专生不良健康行为的影响山东省税务学校医务室高伟早在七十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G·罗兰曾创立了一项著名的“惩罚”教育方法。“惩罚”教育实际上也是一种心理强化教育,其方法是利用青少年所犯错误后因势利导地进行一系列对比、感化、诱导等“催化剂”式帮...  相似文献   

19.
美国Paul D.Hastings等研究机构报告,依靠严厉的惩罚来教育孩子不仅使母子关系紧张,而且如果母亲过于严厉、粗暴惩罚、制定的规矩不合乎情理对孩子表现明显愤怒或失望,那么有可能防碍孩子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影响孩子对他人的感情关注。青少年可能表现为缺乏对父母和他人的照顾同情。相反,如  相似文献   

20.
正4种情况下可以惩罚孩子1.如果孩子喜欢触摸一些危险物,喜欢到一些不安全的场所,但由于孩子年龄太小,不能理解自己所作所为的严重性,或者理解了但管不住自己,家里人又没有足够时间看住孩子时,可惩罚孩子。比如有很多孩子喜欢拨弄电源插头、开水瓶、玩火等,如果不及时而有效地加以制止,则会发生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