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培训需求,为改进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组织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2011年山西省第二期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全体学员300名,以调查问卷的方式搜集培训需求数据,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现有岗位培训工作模式基本符合参训人员的培训需求,但职称、专业、单位性质分组均显示不同背景学员在部分培训需求上有所不同.结论:要针对培训学员群体特点,提高培训组织的针对性,保证培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淮安市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效果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解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计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强化培训效果的方法和途径.健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切实提高学员的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的方式调查全科医师培训效果。结果 学员认为全科匡师培训对其今后的工作有帮助.对设置的课程和教学方法等基本认可。结论 应进一步规范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式.切实提高全科医师的实际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方法:对全科医学特点,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对象特点,教学现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转变师资及学员观念、明确培训目的、了解学员的特点、精选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性教学等是提高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的质量关键.结论:在教学实践工作中进行总结,了解学员特点及岗位培训要求,以需求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才能更好地完成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4.
菏泽市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全科医师培训效果,探索全科医师培训模式。方法对菏泽市首批全科医师培训学员进行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共回收86份。结果学员平均年龄(34.65±7.24)岁,有94.19%的学员愿意参加岗位培训,对培训的教学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安排和培训管理等满意度都达到95.00%以上,大多数学员能够基本掌握或掌握所学的知识,有83.72%的学员认为参加培训对今后工作很有帮助或有帮助。结论岗位培训后学员能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对培训模式给予了积极评价,但在师资、教材和继续教育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了解云南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在临床培养阶段学员对培训过程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云南省参加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现有全部学员共225人进行自制问卷调查。培训过程的满意度影响因素采用多重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培养阶段学员对培训过程的满意度得分最高的为15分,得分最低的为0分,平均得分为(8.42±2.62)分,满意率为53.9%。影响学员对培训过程满意度的因素为学历、教学查房的次数、培训手册完成度和基本技能操作安排。结论培训方应按培训进度安排,通过对整体培训过程的控制和分层指导,强化基本操作能力,从而改善学员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全科医师教育采取高校全科医学学历教育、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育、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全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等多种形式。根据山东省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的规范要求,菏泽市于2008年6月-2009年6月开展首批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共有86人参加。在培训结束前,以这些学员为调查对象,就全科医师培训的效果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价。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南京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全科医师的规范化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6名南京市2021年1-3月期间在培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为研究对象,以现场发放填写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方式进行调查,最终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6名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总分数明显高于全国常模,男性学员的总分数明显高于女性学员(P<0.05);最高学历为专科、参与意愿一般及不愿意参与的学员得分明显高于本科及研究生学员、愿意参加培训的学员(P<0.05);培训时长超过1年和对现有的培训制度和工资水平表示满意的学员,其各项因子得分及总分明显低于培训时长少于1年和对相关制度不满意的学员(P<0.05).结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全国常模,并与学员的学历、参与培训的意愿、培训时长以及对培训制度及工资状况满意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并了解社区卫生服务(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CHS)影响因素、居民对CHS不满意的主要原因.影响学员参加培训的主要原因,学员参加培训的主要目的,培训教学方式需求等,为制定适合区域CHS规划和培训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誊调查法.以浙江省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在读学员全样本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5199份,有效回收4259份,回收率81.92%。结果调查人群认为:机构设置布局、管理及经费到位、高素质全科医师是影响CHS机构建设的重要因素(70.00%);硬件建设不到位、宣传不够、服务动机不纯是导致居民对CHS不满意的可能原因(63.70%):全科医学重要性认识不足、配套政策不落实、学习时间没有保障是影响学员培训积极性的首要因素(68.70%);掌握全科医学概念与内涵、提高对疾病的防治能力、了解和转变全科医疗服务理念是岗位培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72.80%);采用业余集中面授和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最受欢迎(49.20%)。结论在CHS机构建设中,除应注重人才培养外.更需关注合理设置CHS机构.加大硬件建设力度和经费投入。全科医师素质与CHS关联强度高。是重要影响因素。但非首要唯一因素.应注重培训的重要性宣传和培训经费的落实。培训应采用实践和理论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社区带教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0月在静安区某两家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社区教学基地学员16例为对照组,再选取2019年1-10月学员16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学员以传统模式开展全科医师社区培训,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全科医师社区培训质量控制管理.项目结束后,对两组全科学员的教学效果、满意度及患者对学员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全科学员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对全科学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改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社区基地带教质量,提高学员带教满意度及患者对学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据悉,天津市计划到2000年,建立起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基本框架。即初步建立起市、区两级培训网络,启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全面开展以在职人员转型培训为重点的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和相关人中的培训工作,加强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建设。到2005年,初步建立起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完善市、区两级培训网,基本完成天津市城区在职人员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及其他卫技人员的岗位培训,全面推行毕业后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到2010年,建立起完善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符合社区卫生服务发展需要的、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基层社区全科医生执业情况和规范化培训意向,提出促进全科医师培养的政策建议。方法:对3省15个社区机构297名医生现场问卷调查,对医生执业情况和培训意向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基层社区医生人员结构有所优化,但社区医师实际注册全科医师的比例低,基层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有待规范。结论:规范化培训和岗位培训相结合,多渠道培养全科医师;完善注册政策,提高全科医生待遇、社会地位,提高全科医师注册比例;进一步规范全科岗位培训和加强医改相关政策宣传。  相似文献   

12.
大连市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全科医学知识岗位培训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卫生行政部门通过对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全科医学知识岗位培训,达到提高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业务水平的目的,并为今后进一步培训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学员社区实习效果。方法采用专题小组访谈等定性研究方法,对黄浦区全科医师岗位培训15名学员进行调查。结果学员肯定了全科岗位培训社区实习的必要性,并对其效果给予积极评价。认为部分社区实习内容应适当增加学时,居民健康档案、重点人群保健等内容重要。以师资团队形式带教的效果令学员满意,但认为师资教学技能仍需提高。结论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社区实习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但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实习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配置学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福建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对规范化培训工作的满意度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福建省501名规范化培训学员,利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学员对规范化培训整体满意度的均分为3.62±0.5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规范化培训身份属性、培训学科、所在规范化培训基地属性这5个因素影响规范化培训满意度,可以解释满意度15.1%的变异量。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制度设计、基地条件、带教师资、过程管理、保障机制这5个维度的满意度对培训效果满意度具有预测作用,可以解释培训效果满意度76%的变异量。结论:相关部门应通力协作提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工作质量,提升规范化培训总体满意度,提高政策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全科医师岗位技能培训工作效果。方法以浦东新区2004年9月至2006年1月参加全科医师岗位技能培训的学员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座谈会形式进行调查。结果学员普遍认为岗位技能培训对自己的工作有帮助,92.30%的学员认为基本掌握了教学大纲的要求,71.80%的学员认为培训后自身业务有较大提高。结论现行的全科医师岗位技能培训模式是科学可行的,培训后学员能掌握基本业务知识和全科技能,培训中还需加强全科观念教育,强化临床实际操作,融入全科团队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目的:开展苏北地区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同质化岗位准入培训,分析培训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6月~8月期间,对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的175名已统一参加过线上理论学习的院感人员分批次开展为期3周的同质化医院感染防控实践培训。结业考试后,通过问卷星调查学员的相关信息,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成绩的影响因素。结果:结业考试综合成绩及格率98.7%;考试成绩与性别、学历、工龄和医疗机构的级别有关(P<0.05)。结论:苏北地区的同质化医院感染管理岗位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应当根据院感学员的人群特点进行分层分类的针对性岗位培训以提高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社区全科医师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态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社区全科医师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态度,为基层医师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及社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于2005年3月-2006年5月对参加重庆市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的全体学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平均正确率为46.37%,其中平均潜伏期、主要继发感染、会否遗传和艾滋病中文全称的正确率均不到30%。艾滋病流行病学知识平均正确率为73.85%,其中艾滋病的3大传播途径正确率在91%以上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知识的平均正确率为66.72%。98%的全科医师表示会对艾滋病病人持关怀帮助的态度,71.63%的愿意为艾滋病病人提供服务,96:18%的认为需要接受培训。[结论]社区全科医师的艾滋病知识水平尚有待提高。应重视和加强社区全科医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训。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韶关市乡镇卫生院医生参与社区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乡镇卫生院骨干医生提高班培训、进修培训和短期专题培训等四类培训的效果.方法:依据Kirkpatrick四维评估模型设计基层医师培训效果评价问卷,对韶关市8个县(市、区)的35个乡镇卫生院的所有在班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四种培训均可有效提高医生的工作胜任力、知识、技能和反应性水平,其中医院进修效果最好,全科医师培训效果最差.结论:社区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在师资水平、组织实施等方面亟待改善;医院进修培训应加强反应性理念的灌输;乡镇卫生院骨干医生提高班的课程设置实用性和针对性值得借鉴;短期专题培训应增加操作技能培训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强化医学模拟教学在全科医师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相关临床教学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9年9月—2021年1月进入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学员102名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学员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学员采取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学员采用传统教学与强化医学模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比较2组学员培训前后(培训后为规培结束时)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比较2组学员培训满意度。结果培训前,2组学员内科技能、外科技能、儿科技能、妇产科技能、急诊科技能、体格检查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2组学员内科技能、外科技能、儿科技能、妇产科技能、急诊科技能、体格检查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培训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员在对培训老师的满意度、培训增强学员临床自信心、培训提供的操作机会、学员自主利用技能中心的程度、培训课程的趣味性、培训对学员协作能力培养、对培训基地的满意度方面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员在培训时师生互动情况、培训内容...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陆家嘴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全科医师的构成、教育培训经历、知识与技能掌握和需求情况,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队伍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对陆家嘴医联体内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社区")的80名职称为主治医师及以上的全科医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全科医师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2.2;平均年龄(35.8±4.4)岁;93.8%的人学历为本科。78.8%的人曾得到过系统的全科医学教育,以毕业后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为主。56.3%的人参加工作后得到过学历提升教育。曾参加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的人占75.0%,他们认为岗位培训对工作有提高作用,但存在重点不突出和过于形式化的问题。全科医师认为自身对基本技能和临床操作知识的掌握程度低于对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对基本技能和临床操作知识的培训需求大于对基本理论的培训需求。结论:应尽快建立社区全科医师定期轮训制度,制定出一套个性化和实用性强、可行性高的培训方案,定期选派全科医师到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培训,通过基地的协同和带动作用,最终实现社区全科医师和基层医疗的与时俱进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