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程度的关系,观察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对5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组)及3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进行检测。同时检测30例低T3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和20例非低T3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低T3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规治疗组和加用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T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低T3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衰程度严重。甲状腺素治疗组心功能改善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T3水平降低与心衰严重程度相关。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心力衰竭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心力衰竭患者的住院率及死亡率逐年增长,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关注甲状腺激素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正常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对于维持心脏正常收缩和舒张功能至关重要.近年来研究发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普遍存在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即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降低,或者FT3、T3及游离甲状腺素(FT4)、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均降低,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升高,而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正常,在这种病理状态下,心力衰竭进一步恶化,进入恶性循环.故监测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有益于评估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对于伴有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的心力衰竭患者可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短疗程的甲状腺激素治疗,这有利于患者心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辅用小剂量甲状腺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老年慢性CHF患者随机分为A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辅用甲状腺片20mg/d;B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时,分别检测血浆T3、T4、rT3、TSH和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心排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结果:治疗前A、B两组T3、T4低于正常,尤以T3明显,rT3增高,TSH多正常。经治疗2周后A组T3、T4均有显著升高,rT3下降,与B组比有显著意义(P<0.01),TSH无变化。心功能改善也明显好于B组:A组临床心功能提高Ⅰ~Ⅱ级,CO、LVEF明显增加,LVEDV、LVESV显著缩小。结论:老年慢性CHF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用小剂量甲状腺素安全有效,可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在多数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存在甲状腺激素异常变化,表现为T3下降,T4正常或偏低,TSH正常或稍高,rT3升高,人们把此现象称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病态综合征(ESS)或称低T3综合征.目的浅谈心力衰竭与低T3综合征.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病史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只有在严重CHF伴T3水平低下,在常规心衰治疗基础上,效果不满意者方可考虑应用甲状腺激素进行短期治疗,即甲状腺激素为治疗严重CHF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甲状腺激素(TH)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109例CHF患者和32例对照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素(TSH)的水平并比较。结果 ①CHF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血清T3、T4、FT3,均降低(P〈0.05或P〈0.01),FT4、TSH无明显变化(P〉0.05);②T3、T4、FT3,随心衰程度加重逐渐降低(P〈0.05或P〈0.01);③ TSH在心衰各亚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其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程度与心衰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与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舒张性心力衰竭合并低T3综合征患者80例,给予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利尿剂、地高辛等常规治疗。结果80例患者中有70例患者恢复正常,10例患者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在常规的心衰治疗方法中,如果患者的治疗效果不满意,就可以考虑给予甲状腺激素进行短期治疗。甲状腺激素是治疗严重舒张性心力衰竭一种比较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庆利 《广西医学》2010,32(8):926-927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SES)的临床意义。方法 110例心衰患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其血液T3、FT3、T4、FT4、TSH、γT3浓度,据血甲状腺功能水平分两组,低T3组76例和低T3、T4组34例,观察两组甲状腺功能、心衰好转时间及病死率。结果低T3、T4组的T4、FT4及T3、FT3均低于低T3组(P〈0.01);经治疗后1周,低T3、T4组心功能改善比率明显少于低T3组(P〈0.01),治疗后2周心功能改善比率仍少于低T3组(P〈0.05)。住院治疗30 d低T3、T4组病死率高于低T3组(P〈0.05)。结论监测心衰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对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变化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免法检测66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及40名正常对照者的甲状腺功能。结果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三碘甲腺原氨酸(T3)降低,反三碘甲腺原氨酸(rT3)升高。同时,随着NYHA心功能分组的加重,T3逐渐降低,rT3逐渐升高。结论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广泛存在于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中,并与心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赵利忠  刘天祥  吴晓秋  何庆丽 《广西医学》2002,24(10):1549-1550
目的:探讨国产甲状腺片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随机分为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状腺片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前后观察T3,T4,TSH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7天后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甲状腺在短期内辅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安全,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早期加用小剂量甲状腺激素对药物耐受性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7例DCM患者,随机分为M(美托洛尔)和MT(美托洛尔加甲状腺片)组,甲状腺片(10mg,日一次)在开始应用美托洛尔时口服,共2周,心功能,运动试验。T3,T4,rT3和TSH于用药前和用药6周时各检查1次。结果:M组有4例出现低血压,其中1例有心衰加重表现。MT组仅1例有一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49例肺心病右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前后及31例门诊健康体检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T3、FT3逐渐降低,rT3逐渐升高,T4、FT4仅在心功能达4级者才明显低于对照组,TSH无明显变化。治疗有效者(43例)随着心功能的改善,T3、FT3逐渐升高,rT3逐渐降低,T4、FT4、TSH无明显变化。治疗无效者(6例)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激素无明显变化。结论: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对心功能的损害程度、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剂量甲状腺素(优甲乐)对慢性心衰治疗的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难治性心衰合并低T3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抗心衰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小剂量甲状腺素(优甲乐)。治疗后观察患者甲状腺素水平、心脏超声心动图指标、6min步行实验及心功能分级。结果对照组经治疗后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总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促甲状腺素(TSH)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见甲状腺中毒表现。治疗组治疗后的LVDd,E/A,LVEF,心功能分级及6min步行实验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心衰伴低T3综合征患者经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对心功能具有明显改善作用,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运用放射免疫法测40例病史超过2年的CHF患者(心衰组)和同期住院25例非CHF的慢性心血管病患者(对照组)的血清甲状腺素水平,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甲状腺素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心衰组治疗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心衰组T3趋于正常。CHF患者有继发甲状腺激素代谢异常,其血清T3水平可作为心力衰竭病情变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的情况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运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5例和对照组30例的血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结果心力衰竭患者与对照组比较,T3、FT3、T4、FT4及TSH均显著降低(P〈0.01或〈0.05),且心力衰竭越重,降低越明显,T3、FT3在心功能Ⅱ级就开始明显下降,而T4、FT4及TSH只有达Ⅲ级才明显下降。心功能Ⅳ级与Ⅱ级比较,T3、T4和FT3均显著下降(P〈0.01)。T4、FT4降低或合并TSH降低者,病死率高。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其中低T3低T4综合征可视为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ACEI合AngⅡ受体拮抗剂治疗心衰合并心房颤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慢性心衰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65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5例,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并加用培哚普利(28mg/天)基础上,再给予氯沙坦(25~100mg/天)口服,治疗前及治疗后4~6周分别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临床评价心功能。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房颤复发率17.1%,明显低于对照组46.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心功能分级及心排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功能,减少房颤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剂量美托洛尔在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72例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7例,给予常规治疗加小剂量美托洛尔辅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在心功能改善方面,较对照组有更多的改善(P〈0.05)。结论美托洛尔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延缓肺心病心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杨宏伟  刘毅君  陈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13):2013-2014,2017
目的探讨小剂量甲状腺素联合倍他乐克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心功能Ⅲ、Ⅳ级伴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ESS)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CHF心功能Ⅲ、Ⅳ级伴ESS患者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L—T420μg/a,疗程3周,并根据患者心率情况加用12.5-37.5mg/d倍他乐克,将心室率控制在平静状态下60~80次/min。治疗前后检测血清甲状腺素;心脏彩超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E峰与A峰比(E/F)及心输出量(CO),并观察新发心律失常和心绞痛的情况。结果小剂量甲状腺素联合倍他乐克治疗3周后,治疗组甲状腺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LVEF、LVDd、CO、及E/F各项参数值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加用小剂量甲状腺素和倍他乐克后,LVEF及CO改善尤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律失常及心绞痛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F心功能Ⅲ、Ⅳ级伴ESS患者,应用小剂量甲状腺素和倍他乐克治疗,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并能有效控制由于甲状腺素所致的心律失常和心绞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磊 《中原医刊》2006,33(23):24-25
目的观察各级心功能期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小剂量甲状腺素对慢性心功能不全伴低甲状腺激素水平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89例心脏病患者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方法分成4组,测定空腹血清甲状腺激素,观察统计各级心功能组T3、T4、TSH值的变化规律,并对38例符合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NTIS)的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20例):常规抗心力衰竭 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乙组(18例):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比较两组入院时及6个月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E峰与A峰比(E/A),6m in步行距离,因心力衰竭再次住院次数,T3、T4水平,平均心率变化。结果血清T3、T4水平随心功能减退而逐渐降低,各级心功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SH水平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级、II级组与III级、IV级组NITS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两组治疗后LVEF、E/A及6m in步行距离均有提高,LVDd缩小,T3、T4纠正接近正常(P<0.01),尤以甲组显著;两组治疗后LVEF、E/A、6m in步行试验、LVDd和T3、T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均显著降低(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组住院率及病死率均低于乙组(P<0.01)。结论血清甲状腺激素中T3、T4水平随心功能减退而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能反映心功能状况,小剂量甲状腺激素辅助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伴低甲状腺素水平患者安全有效,可改善其心功能,并降低再次住院率及病死率,且对心率无增快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体检正常者和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衰治疗前后的血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素(TSH)水平。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并对CHF患者进行亚组分析。结果CHF组T3、FT3较对照组下降,且慢性心衰组随着心力衰竭的加重,T3、FT3水平逐渐减低;T4、FT4、TSH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抗心衰治疗后T3、FT3水平明显上升(P<0.05)。慢性心衰组患者血清中T3、FT3的水平与心衰程度呈负相关关系。结论CHF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对判断其心功能损害程度和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覃汝天  徐志伟 《华夏医学》2006,19(3):436-438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甲状腺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磁分离酶联免疫测定法对86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并分类。对不同心功能状态患者的血清FT3、FT4、TSH、TGA(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M A(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进行检测,并与健康组对照,其中对34例抗心衰治疗后患者的血清FT3、FT4、TSH、TGA、TM A进行检测,并与抗心衰治疗前对照。结果:老年心衰组心功能Ⅲ级及Ⅳ级患者,血清游离T3明显下降,与健康组对照有显著性差异;抗心衰治疗前后血清游离T3在两组间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可评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