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穴位按摩与硬膜外麻醉镇痛的分娩效果。方法:回顾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分娩初产妇100例资料并根据干预方式随机分组。药物镇痛组采用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穴位按摩组采用中医穴位按摩镇痛分娩。比较两组产妇实施镇痛前后疼痛的程度;产程时间: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分娩方式:阴道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分娩、剖宫产。结果:在实施镇痛前,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镇痛后,穴位按摩组产妇疼痛程度显著低于药物镇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按摩组第一产程时间显著比药物镇痛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按摩组阴道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药物镇痛组,阴道助产分娩率、剖宫产率显著比药物镇痛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穴位按摩与硬膜外麻醉镇痛的分娩效果对比,中医穴位按摩效果更好,可减轻产妇疼痛,缩短第一产程时间,提高阴道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妊娠产妇采用不同分娩方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期间湛江市霞山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8例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产妇分娩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产妇,对照组产妇接受剖宫产分娩,观察组产妇接受阴道分娩,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情况、新生儿情况、产程时间和产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时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新生儿体质量、产程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瘢痕子宫妊娠产妇进行阴道分娩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可以减少术中的出血量、缩短术后康复时间,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3.
吕晓静 《新中医》2020,52(4):158-160
目的:探讨初产妇采用导乐分娩配合中医穴位按摩对产妇产痛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根据数字表法将136例初产妇随机分为68例的对照组和68例的观察组,2组产妇均给予导乐分娩,观察组在导乐分娩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对比2组产妇产程、产后出血量、疼痛程度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第1、第2产程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短,产后出血量明显较少,阿氏评分(Apgar)评分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疼痛0级或1级例数与对照组比较,镇痛分娩率、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宫口开2 cm、6 cm、10 cm时产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自我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实施导乐分娩配合穴位按摩的护理模式,可以减轻产妇疼痛程度、减少产后出血、降低新生儿窒息状况,提高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子宫妇女再次妊娠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5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剖宫产瘢痕子宫产妇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本院分娩的非瘢痕子宫产妇4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阴道试产成功44例(55%),阴道分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阴道试产组产程、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试产组与对照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低于剖宫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分娩无论采用何种妊娠方式,均有可能引起不良事件;在保证适应证的前提下,瘢痕子宫可试行阴道分娩,以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穴位按摩联合情志干预应用于阴道分娩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1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46例)给予穴位按摩联合情志干预,观察两组产妇疼痛程度、各产程时间及不良情绪.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及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情志干预对产妇分娩疼痛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在我院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助产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联合情志干预,比较两组分娩情况,探讨干预方式对产妇分娩疼痛及不良情绪的影响。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以上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活跃期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宫缩期观察组宫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间歇期两组宫缩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后3d泌乳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剖宫产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情志干预在产妇分娩中应用较佳,可显著减轻产妇分娩疼痛,改善不良情绪,缩短第一、第二产程,进一步降低术后不良妊娠发生率,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麻醉镇痛分娩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分娩(VBAC)产妇妊娠结局,探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麻醉镇痛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VBAC成功的孕妇,随机分为研究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研究组在麻醉镇痛分娩基础上辅以中药穴位贴敷。比较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焦虑情况、疼痛评分、满意率及新生儿结局等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焦虑、疼痛程度轻、产程时间短、产后出血量少、满意度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程中应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麻醉镇痛分娩法,可减轻焦虑、疼痛、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满意率;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比单纯麻醉镇痛分娩对VBAC产妇的妊娠结局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6月-2018年5月300例产妇临床资料,其中150例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镇痛分娩纳入观察组,150例在分娩过程中不给予任何止痛药物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不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妇疼痛程度、产后出血率、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761.16±206.34)min明显短于对照组(863.74±198.48)min(P 0.05);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58.67%)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4.67%)(P 0.05);两组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分娩镇痛能够缩短第一产程减轻产妇疼痛程度,降低剖宫产率,而对产后出血与新生儿对胎儿窒息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联合间苯三酚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且有阴道试产意愿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临产后取常规体位,在助产士指引下使用正确呼吸方式以缓解疼痛,宫口开至≥2 cm后进入待产室,在助产士指引下采取自由体位进行分娩。观察组临产后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间苯三酚注射液软化宫颈,加强宫缩,宫口开至≥2 cm后进入待产室,接受分娩镇痛仪(在产妇肩部、腰部贴电极片开展低频电刺激)物理镇痛,直至胎儿娩出。比较两组产妇临产时间、第1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及新生儿出生后1、5、10 min阿普加评分,以及产后尿潴留发生情况、试产失败改剖宫产情况。结果:观察组临产时间、第1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NRS评分,以及新生儿出生后10 min阿普加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试产失败改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联合间苯三酚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促进产妇顺产,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新生儿窒息风险,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剖宫产分娩,研究组则采用阴道分娩,观察两组产妇的住院情况及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量、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道分娩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中的效果显著,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费用、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孕妇在剖宫产后采取阴道分娩方式进行分娩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40例曾接受过剖宫产术但此次妊娠有阴道分娩机会的瘢痕子宫孕妇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同样具备阴道分娩条件的未接受过剖宫产术的非瘢痕子宫孕妇140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产妇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住院时间以及产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成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质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细菌感染、宫裂出血和尿潴留以及新生儿窒息与腹膜粘连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进行严密而综合的产前检查、正确而规范的助产手段、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及到位的抢救措施,阴道分娩完全可行,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两方面,对比分析其对自然分娩初产妇疼痛程度及产程进展,以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100例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100例经阴道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传统心理安慰与呼吸减痛法(对照组)和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观察组),各组50例;通过对比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得分,分析疼痛程度,记录分析是否影响产程进展。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初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纳入对照组的自然分娩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自然分娩初产妇分娩镇痛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自然分娩初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发生时间均显著高于纳入观察组的初产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可有效缓解自然分娩初产妇疼痛感,并能缩短产程,为顺利分娩提供理论支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产程中应用天然豆袋热敷配合按摩减轻产妇的疼痛效果。方法:200例建档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按摩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天然豆袋热敷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第1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2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产时的疼痛评分为(4.55±2.19)分,低于对照组的(7.13±1.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中应用天然豆袋热敷配合按摩能减轻产妇的疼痛程度,有效缩短第1产程,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与传统体位分娩对促进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妇产科分娩的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的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体位分娩,观察组则采取自由体位分娩,比较两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阴道分娩率、产钳助产率及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经阴道分娩率为91.0%明显高于对照组,产钳助产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较对照组的产后出血少、产程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并发症5例(5.0%)较对照组18例(18.0%)明显减少,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体位分娩能显著促进自然分娩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率,减少产后并发症,提高产妇生产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足月分娩有经阴道分娩条件孕妇经阴道试产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瘢痕子宫足月分娩有经阴道分娩条件孕妇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60例非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足月分娩有经阴道分娩条件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及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子宫破裂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两组孕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子宫破裂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足月分娩有经阴道分娩条件孕妇经阴道试产并不增加分娩风险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具有较高分娩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其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抽选2014年本院接收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200例,将100例选择二次剖宫产的产妇归入对照组,将100例选择阴道试产的产妇归入观察组,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对比两组的临床结果。结果:两组在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产褥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重、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应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阴道顺产应用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中的成功率及安全性进行分析,证实阴道顺产的可行性。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阴道顺产分娩;对照组采用剖宫产分娩。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分娩数据及产后产妇及新生儿等数据进行比较及分析。结果:分娩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数据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道顺产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中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可减少分娩出血量,缩短分娩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瘢痕子宫产妇不同分娩方式的母婴结局、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及对产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惠州仲恺高新区人民医院接收的10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以不同分娩方式为依据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剖宫产分娩,观察组则接受阴道分娩,比较两组母婴状况、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及产后出血状况。结果:观察组Apgar评分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住院时间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后24 h出血量较对照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在分娩方式选择期间,应以自身实际状况为依据对分娩方式进行选择,阴道分娩方式有助于缩短产妇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出血量,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阴道分娩在疤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71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分娩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138例和观察组133例。对照组行剖宫产分娩,观察组行阴道分娩,对两组的产妇出血量及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及产后出血量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选择阴道分娩优于剖宫产分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硬膜外分娩镇痛在足月经阴道分娩的瘢痕子宫产妇中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茂名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瘢痕子宫足月拟经阴道分娩的9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产妇实施瘢痕子宫常规经阴道分娩方式,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结果:两组产妇产程、产后24 h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转剖宫产率为1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兆子宫破裂率为2.2%,与对照组的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分娩舒适满意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把握瘢痕子宫试产指征与严密产程监护的基础上,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可以显著降低足月经阴道分娩的瘢痕子宫产妇转剖宫产率,提高产妇分娩舒适的满意度,且不会增加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