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阴吐利患者,女,42岁,发热头痛,呕吐泻泄,手足厥冷。曾服藿香正气汤,其病不减,反增烦躁,精神疲惫,口吐涎沫。脉弦细、舌苔白腻。据《伤寒论》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给吴茱萸、党参各5克,生姜10克,大枣3枚。急煎即服,服后1小时许、患  相似文献   

2.
<正>1、泽泻汤李某,女,46岁,2001年8月28日初诊。头晕1年余,加重3日。患者于一年前出现头晕,其间曾经中西医诊治(具体用药不详),病情时轻时重。3日前症状加剧,遂前来就诊。刻诊:头晕,恶心欲吐,心慌,乏力,手足汗出,近几日大便偶有稀溏,胃纳尚可,睡眠不佳,舌淡白腻苔,脉微滑。测  相似文献   

3.
患.52岁.已婚.因下腹部包块、突发绞痛,加重3天。门诊疑诊卵巢囊肿蒂扭转收入院。既往月经规律。孕5产3.3年前曾疑诊“子宫肌瘤”。未作进一步确诊和治疗。肿块逐渐增大,3天前活动后突然下腹部持续性绞痛,恶心.欲吐,阴道有牵拉痛.腹痛不能触摸。查体:体温、血压正常,  相似文献   

4.
填字游戏     
《中国药店》2009,(1):93-93
横向:1、上海一家医药集团2、本品含熟地、酒炒当归、炒白芍、川芎、益母草浸膏等3、别名阿红霉紊的一种药4、《三国演义》里的一典故5、词牌名6、东北边境的一条大江7、用于胃酸过多、胃溃疡及胃痛等症的一种药8、又名大补丸的一种药9、李白的别称10、深圳一家连锁药店11、我国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家  相似文献   

5.
奈替米星致双眼暂时失明1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患者 ,女 ,汉族 ,30岁 ,因剧咳、发热 (38℃ )被诊断为支气管炎 ,给予阿奇霉素注射液静滴 2d ,效果不佳 ,改用头孢唑林静滴 4d ,仍发烧、剧咳 ,再改用白霉素静滴 3d ,疗效佳 ,热亦退 ,但因引起胃痛不能耐受 ,而改用 (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 (奈康 ) (批号 0 2 0 80 2 ) 0 .2g +炎琥宁 (批号 0 2 12 0 2 ) 80mg+5 %葡萄糖注射液 5 0 0mL静脉滴注 ,2d后突感视力急剧下降 ,仅有微弱光感 ,不能将磁带放入收录机 (英语讲师 ) ,急入眼科住院 ,入院时双眼不能视物 ,立即静滴 5 %葡萄糖 5 0 0mL +ATP 4 0mg +辅酶A 10 0u +肌苷注射液 0 .4g ,1次 /日…  相似文献   

6.
1一般资料本组30例病人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最小者8岁,最大者12岁。病程5个月~9年。间歇发作者7例,持续发作者23例。亲属中有遗尿病史者5例,遗尿次数最多者(每晚遗尿1~2次者)20例,21例病人夜间深睡不易叫醒。辨证属脾肺气虚者9例,肾气虚而下元不固者21例。所有病人经尿液8项检查均正常,并排除器质性病变。2治疗方法固本汤:桑螵蛸6g,益智仁6g,乌药9g,覆盆子9g,炒内金10g,煅龙骨15g,炒白芍9g,山萸肉5g,泽泻6g,生山药10g。传统煎药法煎取药汁200ml,早晚饭后1小时各服用100ml,10天为1个疗程。3治疗效果治愈:治疗2个疗程后已不遗尿,睡中自己…  相似文献   

7.
湿热并重,郁阻中焦,脾胃升降失司,胃不降浊,脾不运化湿邪,湿热下注大肠,则便溏味臭,治疗以燥湿清热,佐以理气化浊法,方用连朴饮加减治疗,组成:川厚朴10g 炒黄连5g 石菖蒲10g 半夏10g 淡豆鼓10g 焦栀子1Og 芦根30g 云茯  相似文献   

8.
章次公医案     
血症方×男呕血与咯血不同,呕血其病在胃,咯血则在肺。在胃者其色多紫,或混有食物,其量可以盈盂。病者三次呕血,有较长时间之胃痛泛酸史,最近又呕血,今血虽止,而饮食入口皆吐。象牙屑二钱、血余炭三钱、杏仁霜四钱、煅瓦楞子八钱、琥珀屑二钱、柿饼霜四钱、伏龙肝八钱上药共研极细末,每食前半小时服五分,一日三次。按:此患者有胃痛宿恙,且出现过三次呕血,今血止而饮食入口皆吐,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气血相依,血随气行,其再度出血之可能性极大。从辨病来说,溃疡病合并  相似文献   

9.
治疗高血压藥物的研究XI.狗口服海州常山煎剂的实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狗灌胃海州常山叶水煎剂1次20g/kg以上即嘔吐,10g/kg以下无嘔吐。每天灌胃10g/kg,共3周,肝机能、血象、心电图及病理检查均无明显改变。慢性腎型高血压狗5只,听诊测量颈动脉皮桥血压。每日灌胃10g/kg,共4周。在给药第2周降压作用开始显著,继续给药则降压更多。每周平均舒张压低时分别下降32,17,6,20,12mmHg(25%,14%,5%,16%,10%)。心搏率、肝机能及血象无明显变化、给药第3周以后3只狗心电图T波变为倒置。与本实验室过去以慢性腎型高血压狗口服几种中药相比较,海州常山比藜芦、黄芩及蘿芙木全硷的降压效力可能稍差,与二仙合剂相差不多,但比杜仲较好。  相似文献   

10.
食物中毒是常有的事,解救食物中毒的中药随处可觅,关键看你会不会用。下面介绍一些方便易得的解药。   (1)一般食物中毒。①生甘草100g,绿豆100g,水煎,每日1剂,分两次服,至愈。②甜瓜蒂5g研成细末,用开水冲服后灌饮,每隔15分钟用鸡毛扫喉咙催吐1次。③食盐100g炒焦,泡汤,尽量灌饮,并用鸡毛扫喉咙催吐,吐后再灌饮,至吐尽为止。④生白萝卜500g,捣汁每次服100g,每日2次。  相似文献   

11.
患者于××,女,42岁,1987年4月10日因患神经衰弱,投以中药柏籽仁15g、茯苓9g、石菖蒲9g、玄参9g、麦冬9g、当归9g、甘草6g,水煎服,共取三剂。当日下午将一剂入煎。约19点40分服入第一剂煎液的三分之一,20点患者家属将患者送入医院。言其在服药后即出现不适,随即头晕,恶心欲吐,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自拟三金四逆利胆汤治疗急性胆囊炎、胆石症并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三金四逆利胆汤(组方:金钱草30g,郁金10g,鸡内金10g,柴胡8g,白芍30g,枳壳10g,大黄10g(后下),生甘草4g,生姜3片)治疗急性胆囊炎、胆石症并急性胆囊炎86例。结果治愈47例,好转3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1.9%。结论自拟三金四逆利胆汤治疗急性胆囊炎、胆石症并急性胆囊炎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一、处方:青(?)石30g 钩藤30g 山药30g 硼砂15g旋复花12g 郁金10g 青黛3g 竹黄3g 炒枣仁30g 生赭石30g 大黄30g 清半夏12g 全蝎  相似文献   

14.
台州高如元:听说藏药治胃的药很好。我有胃病10多年了,医院诊断为胃溃疡,以前服用过很多药物,效果都不明显。近来由于天气变冷,饮食上稍不注意就感觉胃痛,特别是遇到生冷的就痛得厉害,稍微吃多就觉得胃胀。请问哪种藏药比较适合我?  相似文献   

15.
硝苯地平缓释片引起黄疸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 患者 ,男 ,5 8岁 ,因高血压服用硝苯地平片 1年多 ,后改用硝苯地平缓释片 (江苏扬子江制药厂 批号 980 916 )每次 10mg ,Bid。 3d后感胃脘胀闷不适 ,恶心欲吐 ,右胁下阵阵隐痛 ,恶寒发热 (T 37 6℃ )伴乏力等全身不适 ,随即停用硝苯地平缓释片 ,自行口服去痛片 0 2 5g ,汗出体温降至正常 ,但仍精神倦怠、纳食欠佳、大便干结、小便色黄。第 5天门诊以药物性肝炎收入院。体检 :T 36 2℃ ,急性病容 ,全身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 ,心肺听诊正常 ,腹软 ,肝脾肋下未触及 ,肝区叩击痛 ;肝功能测定谷丙转氨酶 (ALT) 135U·L-1…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中西药混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用附子 6~ 10g、干姜 10~ 15g、小茴 10~ 2 0g、肉桂5~ 10g、黄柏 10~ 3 0g、鱼腥草 2 0~ 3 0g、白头翁 2 0~ 3 0g、炒苍术 10~ 2 0g、黑茅根 2 0~ 3 0g、生地炭 2 0~ 3 0g、地榆炭 10~ 2 0g、白芨 2 0~ 3 0g等温中燥湿收敛之中药水煎至 40 0ml,过滤后加入 4~ 8粒氟哌酸粉 ,4~ 6片SASP ,保留灌肠 ,每天 1次。结果 :中西药联合灌肠后 ,治疗时间最短 1W ,最长 1个月 ,3 7例患者中 ,痊愈 3 1例 ,占 84% ,显效 6例 ,占 16%。 3 7例患者随访观察均在 1年以上。结论 :中西药联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疗程相对较短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正>八珍汤出自《正体类要》,为气血双补之剂。由当归酒拌,一钱(10g),川芎一钱(5g),白芍药一钱(8g),熟地黄酒拌,一钱(15g),人参一钱(3g),白术炒,一钱(10g),茯苓一钱(8g),甘草炙,五分(5g),生姜3片,大枣2枚组成。用于气血两虚,症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食欲减退,舌质淡,脉细虚者。  相似文献   

18.
僵蚕毒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僵蚕为蚕蛾科昆虫,是家蚕的幼虫在未吐丝前因感染僵蚕菌而发病致死的僵化虫体。主产于浙江、江苏、四川、山东等养蚕区,晒干生用或炒用,是中医传统的平肝熄风药,具有熄风止痉、祛风止痛、解毒散结的功效。常用量为3~10g.散剂每服1~1.5g,散风热宜生用,一般多炒用。中医认为僵蚕是一种安全无毒的中药.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63岁。1985年元月10日空腹情况下突感上腹部钻透性疼痛,向肩背部放射,剧烈不能忍受,恶心无呕吐,无腹泻。在当地医院治疗无效急转本院。既往有胃痛吐酸史,嗜烟偶尔少量饮洒。体检:体温37℃、脉博60、呼吸20、血压120/90。急性痛苦面容,呻吟不止,被动体位。皮肤无黄染,周身浅淋巴结未触及。两肺呼吸音稍粗。腹部:腹稍胀,腹壁未见肠型及胃蠕动波。左上腹肌卫,压  相似文献   

20.
一、治疗措施: 临床上诊断为胆道感染者,采用内服白芍茵陈汤,病情严重者,应用抗菌素,输液,支持疗法等。方剂组成:白芍15g西菌陈12g广木香6g生军6g炒栀子10g竹茹10g猪苓10g茯苓10g泽泻6g胆草10g赤苓10g甘草3g 服药方法:日服一剂,加水300毫升,先后煎二次,共200毫升,分三次,一日服完。二、治疗结果: 1、症状及体征:经服白芍茵陈汤后本组100例疼痛症状及压痛体征均告消失,消失时间最短6天,最长31天。 2、体温:其中60例有不同程度发热,治疗后,38例于三日内降至正常,22例5日内降至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