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不同模式感染的生化指标,了解肝功能损害情况,为临床治疗和判断愈后情况提供依据.方法:以HBsAg(+)、HBeAg(+)、HBcAb(+)(大三阳)和HBsAg(+)、HBeAb(+)、HBcAb(+)(小三阳)两组共260例为测定组,以体检肝功能正常,乙肝标志物测定均为阴性者110例为对照组,进行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r-谷胺酸转移酶(GGT)、总蛋白(TP)、白蛋白(ALB)、胆碱酯酶(GHE)、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10项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大三阳组ALT、AST、CHE、GGT、TBIL、TP、ALB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三阳组TBIL、TP、ALB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三阳组与小三阳组ALT、AST、CHE、GGT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三阳患者ALT、AST、CHE、GGT变化与肝细胞损害有一定关系,对慢性乙肝患者生化指标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不同模式感染的生化指标,了解肝功能损害情况,为临床治疗和判断愈后情况提供依据。方法:以HBsAg(+)、HBeAg(+)、HBcAb(+)(大三阳)和HBsAg(+)、HBeAb(+)、HBcAb(+)(小三阳)两组共260例为测定组,以体检肝功能正常,乙肝标志物测定均为阴性者110例为对照组,进行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r-谷胺酸转移酶(GGT)、总蛋白(TP)、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10项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大三阳组ALT、AST、CHE、GGT、TBIL、TP、ALB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三阳组TBIL、TP、ALB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三阳组与小三阳组ALT、AST、CHE、GGT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三阳患者ALT、AST、CHE、GGT变化与肝细胞损害有一定关系,对慢性乙肝患者生化指标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血清肝功能指标动态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98例接受过肝穿病理诊断的乙肝病毒(HBV)感染者(其中急性乙肝39例、慢性乙肝84例、重型乙肝26例、乙肝肝硬化33例、乙肝型肝癌16例)血清,同时选取100例笔者所在医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用贝克曼CX5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等指标。结果本组研究中,血清ALT、AST、ALP随着肝病程度的加重而增高;ALT、AST、GGT、ALP、TBA与对照组比较增高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间水平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TBA在急性乙肝组明显增高;GGT在肝癌组中明显增高;ALP在肝癌组中非常明显增高,是本组研究中最高数值。另外,肝癌组的ALT、AST、GGT、ALP生化指标明显增高,而血清TB含量随肝病程度加重无明显变化。结论动态监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功能指标,对了解其肝功能状态、病变程度以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在慢性重型乙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68例慢性重型乙肝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内科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疗+血浆置换),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不良反应率、肝功能改善情况及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阴转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及HBV-DNA阴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置换能有效改善慢性重型乙肝患者的肝功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临床常规使用含何首乌汤剂及中成药患者用药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分析其临床应用的肝损伤风险。方法收集35例临床使用含何首乌汤剂或中成药患者的一般资料,并对患者用药前后谷丙转氨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等指标进行检测,根据用药前7项肝功能检测指标正常与否将患者分为2组,分析用药前后2组别患者有无肝功能损伤。结果用药前7项肝功能检测指标正常组患者,用药后AST、ALP、GGT、TBIL、DBIL和IBIL均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T均值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在正常值范围内;用药前7项肝功能检测指标不正常组患者,用药后ALP、GGT、TBIL和IBIL均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用药后部分肝功能指标均值有所下降。结论临床常规服用含何首乌汤剂或中成药较为安全,肝损伤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5'-核苷酸酶(5'-NT)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对照组64例健康者,胆结石和胆囊炎组40例及肝转移癌和肝硬组40例患者血清中5'-NT、ALT、AST、GGT、AFU、PA等相关肝功能生化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5'-NT活性正常,ALT、AST、GGT、AFU、PA亦正常;而胆结石和胆囊炎组、肝转移癌和肝硬化组患者的5'-NT活性水平明显升高.异常率分别为90.5%,92.7%(P<0.05).同时,5'-NT的变化与ALT、AST、GGT、AFU、PA的变化相平行,以不同方面反映肝脏疾病患者的肝脏病变率.结论 5'-NT是诊断肝脏疾病的一项较为敏感的生化指标,结合肝功能其它项目的检测,有助于提高肝脏疾病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临床观察89锶治疗骨转移瘤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7例骨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静脉注射核素二氯化锶(89SrCl2)注射液治疗,3个月后可重复;对照组予吗啡缓释片口服,连服3个月。3月后对比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各项指标[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各项肝功能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89锶治疗骨转移瘤,止痛效果持久且不损害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的治疗功效。方法对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患者进行抽样,选取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滴注治疗。对2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谷氨酰转肽酶(GGT)含量进行测定,测定分2次进行,治疗前、治疗后时间为7d。结果采取常规治疗后,2组患者的 ALT、AST、GGT 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和 P ﹤0.01);治疗组 ALT、AST、GGT 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的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值得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血清肝酶谱的变化.方法 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77例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腺苷脱氨酶(ADA)、5'-核苷酸酶(5'-NT)、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淤胆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郴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淤胆型病毒性肝炎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患者予以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肝功能生化指标〔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γ-谷胺酰转肽酶(GGT)〕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TBIL、DBIL、ALP、ALT、AST、GG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TBIL、DBIL、ALP、ALT、AST、GGT 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淤胆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肝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和分析血液标本因素脂血、溶血、保存时间和温度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y一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间的关系,探讨其对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桂阳县中医医院体检中30名脂血人员和330名健康人员分成4组,30名脂血人员和30名健康体检人员为脂血组,溶血组、储存时间组和温度组各100名,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脂血组、溶血组、储存时间组和温度组中ALT、AST、叫一GGT、TBIL水平,并应用t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脂血中ALT、AST、γ—GGT、TBIL水平均高于非脂血标本(P〈0.05);溶血中ALT、AST、TBIL水平均高于非溶血标本(P〈0.O.5),但是γ-GG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刻检测结果与12h后检测结果、4℃保存与室温保存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标本因素脂血和溶血对肝功能生化指标有影响,在以后的检验实践中一定要注意血液标本状态,确保肝功能各项指标检验结果的准确。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乙型肝炎(乙肝)患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探讨其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CD127的表达水平及肝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将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患者64例按疾病类型分为慢性乙肝组43例和乙肝性肝硬化21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乙肝患者及健康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CD127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乙肝患者HBV-DNA并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并对各组检测值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乙肝组CD4+CD127+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组CD8+CD127+表达率、ALT和TBIL值及血清HBV-DNA定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乙肝性肝硬化组ALT值显著低于慢性乙肝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HBV病毒载量的对数值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CD127的表达呈负相关(r=-0.391,P<0.01),但HBV-DNA载量与肝功能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乙肝患者HBV-DNA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CD127的表达水平明显相关,但与肝功能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抗感染药学》2018,(1):180-182
目的:评价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120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保肝降酶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即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总胆汁酸(TBA)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为81.6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即ALT、AST、TBIL、DBIL和TBA)水平测得值经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AST、TBIL、DBIL和TBA水平测得值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ALT、AST、TBIL、DBIL和TBA水平测得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患者肝功能各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取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75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展开为期一年半(2018年6月~2019年12月)的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取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展开恩替卡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恢复情况[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TBIL(总胆红素)、GGT(谷氨酰转肽酶)]。结果:治疗前两组数据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31.52±8.67)、AST(30.24±6.51)、TBIL(13.56±3.74)、GGT(35.62±10.38)与对照组比较,t值分别为:3.9276、5.2671、6.0775、8.8259(P0.05)。结论:将恩替卡韦运用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一线治疗中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苏颗粒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对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84例CHB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替比夫定治疗,观察组加用肝苏颗粒治疗。比较两组血清乙肝标志物、肝功能指标和肝纤维化指标,并记录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HBs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为66.67%、61.9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为(36.42±4.12)μmol/L、(81.75±7.98) U/L、(85.25±8.01)U/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层黏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为(49.74±5.34)μg/L、(38.65±4.84)μg/L、(23.58±3.44)μg/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肝苏颗粒联合替比夫定可加快CHB患者乙肝标志物转移,减轻肝功能损伤,阻止肝纤维化进展,促进病情稳定,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生脉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8月华鑫骨科医院收治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41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与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丹参注射液、生脉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肽酶(GGT)〕、血清纤维化标志物〔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ALT、TBIL、AST、GG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 ALT、TBIL、AST、GGT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 LN、HA、Ⅳ-C、PC-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 LN、HA、Ⅳ-C、PC-Ⅲ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生脉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肝硬化的效果。方法6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口服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服用恩替卡韦治疗。12周后复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肝纤维化指标[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透明质酸(HA)]。结果治疗后,两组PTA、AST、TBIL、ALT和CⅣ、LN、PⅢNP、HA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18%高于对照组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1/34),低于对照组的20.59%(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乙肝肝硬化效果存在差异,恩替卡韦单药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更好,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的改善,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患者1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观察2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参数、HBV-DNA转阴率和总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清ALT、AST及TBIL水平明显降低,总有效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HBV-DNA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能有效降低CHB患者血清ALT、AST及TBIL等肝脏酶学指标,改善患者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CHB安全、有效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19.
杨莉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8):1227-1228
目的分析妊娠并发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探讨诊断和临床观察方法。方法将87例妊娠并发乙肝患者分为早中期妊娠组和晚期妊娠组,比较乙肝病毒(HBV)DNA、肝功能以及重症肝炎的发病率和预后。结果两组患者HBV D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妊娠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高于早中期妊娠组患者(P<0.05),血清蛋白(ALB)低于早中期妊娠组,晚期妊娠组较早中期妊娠组重型肝炎发生率高(χ2=5.183,P<0.05),且病死率高(P<0.05)。结论妊娠并发乙肝患者的肝功能变化能有效反映肝细胞损伤情况及病情严重程度,晚期妊娠重型肝炎比早中期重型肝炎的发病率及病死率高,需要严密观察监测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注射用硫普罗宁联合注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注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100~1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硫普罗宁0.2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中静脉滴注,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和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1%、96.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血清ALT、AST、TBIL、GG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IV-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血清HA、LN、PCⅢ、IV-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硫普罗宁联合注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纤维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