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提上睑肌折叠加强术治疗轻度上睑下垂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8 1年 Mccord曾提出用提上睑肌折叠术矫正轻度上睑下垂 [1] ,但缺少精确可靠的评估方法。1 995年之后 ,我们在其基础上研究了提上睑肌折叠加强术用于矫正轻度上睑下垂 ,共行手术 56例 ,76只眼 ,获得了很好的手术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 56例 ,单侧 36例 ,双侧 2 0例 ;年龄 1 3岁~ 78岁 ;男37例 ,女 1 9例 ;先天性上睑下垂49例 ;老年性上睑下垂 7例 ;均为肌力在 8mm以上 ,下垂量在2 mm以内的轻度下垂患者。2 手术方法2 .1 提上睑肌肌力测定 用拇指向后向下压住眉部 ,以阻断额肌的提上睑作用 ,嘱患者尽量向下注视 ,用钢…  相似文献   

2.
上脸提肌缩短术是治疗先天性、后天性上脸下垂的传统术式之一.自1996年1月以来,我们共诊治提肌缩短术矫正不足患者23例,30只眼,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23例,30只服,男13例,女10例,年龄17~d8岁,均为先天性上睑下垂曾做提肌缩短术的患者.矫正不足判断标准:双眼上睑下垂术后上睑缘遮盖角膜≥3 mm,单眼上睑下垂术后低于健眼>2 mm.本组18例23只眼睑缘遮盖角膜3~4 mm,5例7只限遮盖角膜≥5 mm.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上睑下垂纠正一侧时往往会出现对侧上睑缘位置不同程度下移,使原有术前近似正常的对侧上睑造成不同程度下移,从而影响外观,往往造成术前估计不足。对侧上睑位置的纠正,又会反过来影响患侧已纠正的上睑位置。如何判断及预测上睑下垂纠正后双侧上睑缘位置,是手术满意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1 一般资料 1.1 分度标准 双眼平视,正常上睑缘位于角膜上缘与瞳孔上缘之间的中点水平线,即瞳孔上缘上约2mm。按上睑缘下移2mm为轻度,下移3mm为中度,下移4mm为重度[1]。 1.2 临床资料 本组62例,年龄7~34岁。按上睑下垂分度标准为单侧先天性上睑下垂43例,其中轻度16例,中度18例,重度9例。双侧先天性上睑下垂19例,其中轻度8例,中度9例,重度2例。按公式计算结果作矫正手术30例;常规手术32例作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上睑下垂手术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提上睑肌缩短术及额肌瓣悬吊术是矫正上睑下垂的两种主要术式。现将我院 1 990~ 1 998年 85例手术病例的并发症及其原因分析如下。一、对象与方法本组 85例 ,男 51例 ,女性 34例 ,年龄 2~ 60岁 ,平均 1 9岁。先天性上睑下垂 77例 ,外伤性上睑下垂 3例 ,小睑裂综合征 4例 ,机械性上睑下垂 1例。按提上睑肌肌力的测定[1 ] ,轻度下垂 6例 ,中度下垂 31例 ,重度下垂 48例。行提上睑肌缩短术 63例 ,额肌瓣悬吊术 2 2例。二、结果两种术式的并发症见表 1。暴露性角膜炎、结膜脱垂及手术失败主要发生在提上睑肌缩短术组 ;重睑皱褶不全在额肌瓣悬…  相似文献   

5.
改良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中度和重度上睑下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 对30例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包括2例上睑下垂术后欠矫和复发患者),采用联合睑板切除的上睑提肌缩短术.术中睑板切除量根据睑板的宽度设计,上睑提肌切除量=(上提量-睑板切除宽度)× (4~5) mm.并分离睑结膜和上睑提肌,切除一定量的睑结膜以防止结膜脱垂,对术后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30例除3例矫正不足外,余均获得良好上提效果,上睑缘弧度自然,无严重并发症,仅少数患者早期有轻度睑裂闭合不全.结论 改良上睑提肌缩短术适用于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及上睑下垂术后欠矫的患者,在矫正畸形和改善外观方面均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掌握手术操作要点,有助于在功能和外形上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上睑提肌折叠加强术治疗轻度上睑下垂6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于 1995年设计了一种上睑提肌折叠加强术 ,并用于治疗 6 2例轻度上睑下垂 ,取得较为满意效果 (图 1,2 )。图 1 术前        图 2 术后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 2例 ,84只眼 ,单侧 40例 ,双侧 2 2例。年龄 13~ 78岁。男 39例 ,女 2 3例。老年性上睑下垂 8例 ,先天性上睑下垂 5 4例。本组病例均为肌力在 8mm以上 ,下垂量在 2mm以下的轻度下垂者。1 2 手术方法 ①常规设计重睑成形术切口及皮肤切除量 ,局部浸润麻醉。②沿重睑切口线切开皮肤、轮匝肌 ,切除多余的皮肤及切口下方部分眼轮匝肌 ,显露睑板和上睑提…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肌力<4 mm的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对肌力在4 mm以下的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71例86眼行提上睑肌缩短术,观察并分析术后上睑的高度,睑裂宽度,上睑的弧度及重睑形态结果:本组患者71例( 86眼)中治愈81只眼,占94.19%;欠矫4只眼,占4.65%;过矫1只眼,占1.16%;结论:提上睑肌缩短术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科自1985年以来,应用额肌筋膜瓣悬吊治疗上睑下垂42例,70只眼,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42例,70只眼。男32例,女10例。其中双侧上睑下垂28例,单侧14例。先天性40例,外伤性2例。年龄4~46岁,其中12岁以下15例。术后随访3个月~4年,效果满意。兔眼在术后1周~3个月内消失。仅1例右眼上睑下垂患者术后半年随访。睁眼平视时,患侧上睑缘较健侧低1mm。  相似文献   

9.
任冲  马力  胡晓根  马海欢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7):2099-2101
目的:在重睑术前应重视先天性轻度上睑下垂的诊断并探讨应用限制韧带松解术在治疗先天性轻度上睑下垂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要求重睑的患者,通过"抬眉/额纹增多、仰颏、抬眼费力"三联症初步判断是否同时有轻度上睑下垂的存在;对确诊为先天性轻度上睑下垂患者,通过单纯松解限制韧带即可矫正大部分患者,不完善者加行上睑提肌腱膜缩短术。结果:本组23例33只眼,19例26只眼在重睑术中行单纯限制韧带松解术,4例7只眼行限制韧带松解术+上睑提肌腱膜折叠缩短术。随访3个月~2年,所有患者对上睑下垂矫正效果均满意,左右对称,外形自然,抬眼明显轻松,无复发。结论:在重睑术前应重视对先天性轻度上睑下垂的诊断,限制韧带松解术是治疗先天性轻度上睑下垂的首选方法,对于大部分患者可达到完全矫正的效果,且形态自然,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0.
上睑下垂的矫正是整形外科中常见的手术。患者平视时,上睑不能充分提起,睑缘遮盖部分或全部瞳孔,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和容貌。临床中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上睑下垂,通过对上睑下垂的程度和提上睑肌的肌力测定[1],又可分为轻、中、重度。自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笔者对30例轻、中度上睑下垂的患者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法行上睑下垂矫正术,取得了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30例患者。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17岁。先天性上睑下垂16例,后天性上睑下垂14例。轻度22例,中度8例。25例双侧下垂的程度基本对称,5例严重不对称。2手术方法采用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弧形额肌筋膜瓣治疗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 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80例(140侧)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男31例,女49例;年龄6~45岁,中位年龄16岁。单侧20例,双侧60例。患者平视前方时,上睑下垂3~6 mm,平均5 mm。51例曾接受矫形术,其余患者均为初次手术。术中通过眉部中份切口制备额肌筋膜瓣,沿眼轮匝肌下隧道将其下降至睑板上缘缝合固定悬吊上睑至过矫位。结果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为5~10 m L,平均7 m L。术后切口轻度肿胀,3~5 d后消肿;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1.5年。79例患者于术后3个月内能完全闭合上睑,上睑功能均重建良好;1例单侧患者术后6个月尚不能完全闭合上睑,伴发轻度角膜炎,经睑缘粘连术治疗后完全闭合。结论采用弧形额肌筋膜瓣治疗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可获较好疗效,具有创伤小、安全可靠、手术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提上睑肌缩短前徙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经皮肤入路提上睑肌缩短前徙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手术效果。方法: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64例(82只眼),提上睑肌活动度在4m以下,行经皮肤入路提上睑肌缩短前徙术。手术采用经典术式,术后严密观察上睑位置,随诊6~24个月。结果:术后3例在观察期间出现回退或欠矫,2例经再次手术矫正.术后一周内7例出现轻度暴露性角膜炎,经治疗好转。结论:大部分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可通过提上睑肌缩短前徙手术恢复容貌,精细手术操作能有效避免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提上睑肌缩短术与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依据睑下垂程度寻求最佳手术选择.方法 对47例不同程度的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28例上睑提肌肌力在2 mm以上者选择了提上睑肌缩短术,其中28例上睑提肌肌力之间者选择了额肌瓣悬吊术;19例上睑提肌肌力在0 mm~2 mm之间者选择了额肌瓣悬吊术.结果 采用上睑肌缩短术28例,术后双眼对称者20例,6例患眼较健侧低1 mm,2例相差2 cm;采用额肌瓣悬吊术19例,术后双眼对称者12例,5例相差1 mm,2例相差2 mm.两种手术方法比较,适用提上睑肌缩短术的患者上睑皱襞弧度自然,美容效果明显.结论 额肌瓣悬吊术适用于上睑提肌肌力为2 mm以下的重度患者;上睑提肌肌力在2 mm以上的患者宜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正,能达到提上睑功能和美容效果最大程度的恢复与改善.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25岁。因双上睑上提无力20余年收住院。入院查体:双上睑缘遮盖瞳孔约为3mm,提上睑肌上提上睑约为4mm,眼球移动可,双眼视力正常。入院诊断:轻度先天性上睑下垂。入院后在局麻下行额肌瓣悬吊术,术毕发现右眼有轻度睑球分离并闭合不全,约为6mm。术后第二天,右眼出现畏光、流泪、疼痛等症  相似文献   

15.
在手术治疗单侧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时发现,按原拟定方案对其对侧实施手术常出现轻度下垂或原有的轻度上睑下垂加重。我们采用提举法对30例患有单侧中或重度上睑下垂患者的对侧眼上睑位置进行术前重新测定,即提举患侧上睑至正常位置,出现对侧上睑位置下降为阳性,无变化时为阴性。测定结果表明:在中度下垂组,阳性率为60%;重度下垂组,阳性率为90%。我们认为,单侧中或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术后或提举试验时对侧上睑位  相似文献   

16.
我们自1988年来遇到2例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术后并发角膜炎。例1 男,8岁。入院诊断为双侧重度上睑下垂合并突眼原因待查。体检:上睑提肌活动度2~3 mm,Bell 征( ),额肌功能良好,眼球运动及 CT 检查正常。在全麻下行双侧额肌瓣上睑悬吊术,悬吊高度为上睑缘位于角膜上缘,术毕涂眼膏保护角膜。术后第1天诉创口痛,但不觉眼球痛。体检见角膜干燥、皱缩,球结膜充血,眼球运动减弱,Bell 征(一),裂隙灯检查示角膜炎,经按角膜炎治疗,角膜留下白斑。例2 女,20岁。入院诊断为重度先天性右上睑下垂。体检:上睑提肌活动度3 mm,Bell 征( ),额肌功能良好,在局麻下行右侧额肌瓣上睑悬吊术,悬吊高度为平视时上睑缘  相似文献   

17.
多数先天性上睑下垂一目了然,诊断明确,但部分轻度先天性上睑下垂容易被忽视。该类重睑成形术就医者大多不知道自己合并有上睑下垂,即便是临床医师若不认真仔细检查,也易漏诊,而行重睑成形术,往往术后效果欠佳。但若同时行上睑提肌折叠术,则重睑形态自然。我科2006年5月~2010年9月行重睑成形术就医者中轻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治疗1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矫正轻度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 2012年10月-2015年1月,采用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矫正23例单睑伴轻度上睑下垂患者。男14例,女9例;年龄16~35岁,平均25岁。单侧上睑下垂16例,双侧7例。患者上睑缘均位于瞳孔上缘,下垂量为1~2 mm,平均1.5 mm。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明显瘀血肿胀。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26个月,平均15个月。患者重睑线弧度自然流畅,上睑下垂完全矫正,原位注视以及运动时上睑形态、位置基本对称。术后2个月按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容学会关于"切开法重睑术效果评定标准商榷"进行评定,均为优。结论采用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矫正单睑伴轻度上睑下垂,术中无需分离截除提上睑肌,即可达到重睑成形与抬高上睑共同修复的目的,手术创伤小,矫正幅度可操控性强。  相似文献   

19.
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上睑下垂依据患者提上睑肌的肌力或上睑遮盖角膜程度分轻、中、重三度。本组病人均为重度上睑下垂,我们采用单一重睑切口行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54例,效果较满意。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01年3月 ̄2004年6月共收治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54例(66眼),男43例,女11例;年龄4 ̄39岁;单眼42例,双眼12例。上睑缘高度位于瞳孔中央至角膜下缘,提上睑肌肌力2 ̄4mm,额肌肌力7mm以上,3例Bell's征阴性,其余上直肌功能均正常。术后观察6 ̄24个月,平均12个月。1.2手术方法1.2.1手术设计:根据患者外眼条件及上睑下垂的程度设计切…  相似文献   

20.
例1 女,30岁。因双眼不对称来院治疗。既往无外伤和手术史,左上睑为重睑,右上睑为单睑。平视时,左上睑缘遮盖角膜2mm,右上睑缘遮盖角膜5.5mm,遮盖瞳孔1.5mm。上睑提肌机能测定:左上睑向上运动幅度为15mm,右上睑为7mm。诊断:先天性右上睑下垂。例2 女,25岁。因双眼眼裂宽度不等,重睑不对称来院治疗。既往无外伤和手术史。双上睑为重睑,左上睑重睑较右侧浅、宽。平视时,右上睑缘遮盖角膜2mm,左上睑缘遮盖角膜5mm,遮盖瞳孔1.5mm。上睑提肌机能测定:左上睑向上运动幅度为8mm,右上睑为16mm。诊断:先天性左上睑下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