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平贝为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平贝母Fritillaria ususriensis Maxim的干燥鳞茎。有止咳化痰、消瘀散结的功用。平贝母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其习性耐寒、怕炎热、喜冷凉湿润气候,所以它在较凉爽的春秋二季生长,酷热的夏天和冬季休眠,因此平贝母一年有两次生长两次休眠。平贝的繁殖方法分有性(种子)繁殖和无性(鳞茎)繁殖。现多用鳞茎繁殖。但目前在种栽极缺的情况下用种子繁殖显得更为重要,并能防止长期用鳞茎繁殖所引起的退化现象。现将用种子繁殖的方法介绍如下,供栽培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 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鳞茎是一种常用中药。在辽宁地区每年4月出土,6月上旬地上部死去,光合营养只有60天左右,鳞茎在地下“休眠”长达9个月以上。我国近几年来对平贝母的栽培方法和组织培养虽有一些报道和改进,但产量仍然不高,一年只能生产一茬。用种子繁殖,一般在第6年才能开花结实,鳞茎成为商品。种子成熟又正处于6月初的长日照高温季节,不利于种子(包括鳞茎)的生长。为了加速平贝母生产,几年来我们对当年采收的平贝母鳞茎,在“休眠”期进行液  相似文献   

3.
平贝母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矛  张美萍 《中药材》2007,30(1):6-8
采用组织培养方法,以平贝母鳞茎切块、幼茎切段诱导愈伤组织、球状小鳞茎、胚状体,通过器官发生和胚状体两种途径可得到高产、高效的再生植株。所有培养物的总生物碱含量均接近或高于栽培的平贝母药材。  相似文献   

4.
HPLC-ELSD测定平贝母中贝母素甲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洪梅    李秀芬  姜元甲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2):1032-1033
平贝母是百合科植物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Maxim·的干燥鳞茎,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能,其含有的贝母类生物碱是贝母止咳化痰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贝母类生物碱传统的定量方法常采用比色法、两相滴定法、非水滴定法等3种方法均有一定的局限性;采用薄层色谱法、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柱前衍生化法、气相色谱法对贝母素甲、贝母素乙进行定量,存在前处理步骤多,排除干扰困难等不足之处。ELSD是一种质量型检测器....  相似文献   

5.
地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及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朝阳市处于东经118°50′14″—121°17′42″,北纬40°24′28″—42°32′36″的地理范围,属辽西丘陵地带,气候干燥,年降雨量仅500毫米左右,又集中在7、8、9三个月。春旱严重使我市地黄栽培处于出苗慢、全苗难、产量低、商品规格等级差的状态。1983年开始,我市喀左县卧虎沟乡李勤等18户药材种植户,在地黄栽培中应用了地膜覆盖新技术。提前10—15天下种,提前出苗一个月,鲜地黄亩产量增长一倍,商品规格等级显著提高。充分显示出推广应用新技术在药材生产中的巨大潜力。一、做畦、铺膜:于上年秋用犁细翻土地。3月上旬灌春水。地表干后立即平整,按南北走向做高畦,畦高10—12公分、畦面宽60  相似文献   

6.
海南岛广藿香的栽培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海南島的广藿香主要栽培于迈宁县周村、曲冲兩乡,称为“南香”。据統計今年栽培面积將达1万5千多亩,其中海南島就佔去1万3千亩。並將在篋蠉u迈宁县建筑藿香油厂,准备大量生产藿香油。栽培方法(1)整地做畦:收稻以后,即翻土耙平做畦,畦高約40公分,寬約80公分。(2)选苗及种植:分大春(正造,佔栽培面积90%以上)及小春(主要供大春种苗用)二次种。大春是每年在十至十二月採小春种的苗来栽植〈菏敲磕昶咧涟嗽麻g在大春田中採苗来栽种,那时由于太陽猛烈,因此不能直接插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深入研究平贝母水煎液内的化学成分,采用水煎煮法对平贝母鳞茎进行提取,运用液相色谱-离子肼质谱联用仪(LC-MS~n)建立一种方法对平贝母水煎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通过LC-MS~n联用技术判定平贝母水煎液内成分,采用Agilent ZORBAX Extend-C_(18)色谱柱(2.1 mm×50 mm 1.8μm),乙腈-0.1%氨水梯度洗脱模式,ESI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根据平贝母水煎液内成分和对照品之间的总离子流图、多级质谱图、质谱碎片信息进行对比以及成分标准质谱裂解规律测定平贝母水煎液中的化学成分。结果:从平贝母水煎液中共分离出22个峰,鉴别出19个生物碱成分,发现3个未知生物碱成分。结论:实验结果表明,LC-MS~n方法适用于平贝母中生物碱成分的常规分析,可进一步提高对平贝母药效物质基础的认识,为平贝母的化学成分研究和质量控制建立了实验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国中药杂志》1959,5(4):163-163
<正> 1.土壤:明党参适宜山坡砂质肥沃疏松的土地,必須排水良好。2.整地作畦:在播种和移植前要光將土地深耕細作,土越細越好(条播、撒播和移植均相同)然后做成3—4尺寬5寸以上高的畦子,畦面要耙平。3.培植时间:9—10月間(即霜降前后)播种育苗,次年春秋季移植。生長期2—3年。4.培植方法:(一)条播:在做好的畦面上抽成小桧約1寸深左右,將种子撒入,盖上草灰,然后用細沙土盖平(用草灰便于出芽顶土)。行距4寸左右,每亩大約需要种籽2—3斤。(二)撒播:即把种籽撒勻在做好的畦面上,盖上一层草灰,再用一层薄砂土盖好;約3—4分厚不宜过厚,否則芽不易頂土。播好后用喷水壺洒点水,土壤不宜  相似文献   

9.
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一般要经六年时间,七年后新鳞茎开始减小,到九年后可能不形成新鳞茎。每年4月初地温2—4℃,更新芽萌发出土,灯笼竿(指开花植株)接着开花、结果。与此同时,地下部分完成新老鳞茎的更新。地上部分于6月上旬枯萎,而地下鳞茎中的更新芽进一步分化生长,同时又奠基新的腋芽原基。此外,在更新芽一侧形成一营养芽。11月中旬进入冬季休眠。一年中,计出苗后的地上生活期为70—80天,其余280—290天为地下生活期。平贝母最大特点是鳞茎上能形成大量小鳞芽—子贝,一般约20—30个。子贝发生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其发生部位可在肉质鳞叶、鳞茎盘以及更新芽的芽苞叶等处,均由薄壁细胞形成。另外,在不同生育期不同器官生物碱含量变化是:枯萎前的地上部分生物碱含量均比地下部分高,其中花蕾含量最高。四平头(4—5年生不开花植株)鳞茎的生物碱含量低于灯笼竿鳞茎。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1979,(1)
天冬为百合科,常绿缠绕性草本植物,蔓茎长2至3米,叶退化为短刺,小枝变成假叶,披针状,地下块根簇生呈纺锤形。以块根入药。有清热、滋阴、润肺、生津的功效。天冬的栽培管理方法如下: 一、选地:天冬适应性较强,一般土地均可栽培,但以选择阳光充足,排灌良好,肥沃、疏松、湿润的半沙泥土为宜。亦可在能浇水的梯带地种植。但不宜连种。积水、干旱、瘦脊的地方不宜种植。二、整地:先将选好的土地提前翻晒,犁耙细碎起畦。一般种植分单行植和双行植。若单行植,畦面宽1.5尺,沟宽1—1.2尺;若双行植,畦面宽1.7—2尺,沟宽1—1.2尺,起畦前,施放沤制好的土杂肥,磷肥,猪牛栏肥,绿肥渣滓等作底肥,然后培  相似文献   

11.
不同生长期栽培及野生平贝母的总生物碱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平贝母中总生物碱的分布,为平贝母地上部分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平贝母生物碱组分的分离对比采用薄层色谱法;总生物碱含量测定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结果:平贝母不同生长部位的生物碱组分存在差别。平贝母栽培品地上部位在营养生长期、花期、果期总生物碱含量分别为地下部位的2.361,2.310,2.193倍,平贝母野生品地上部位在营养生长期、花期总生物碱含量分别为地下部位的1.870,1.496倍。结论:平贝母植株中总生物碱含量虽略有波动,且不同生长部位生物碱组分存在差别,但总体上平贝母地上茎叶的总生物碱含量高于地下鳞茎,存在进一步研究与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和东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Var.chekiangensis Hsiao et K.C.Hsia均为百合科植物的干燥鳞茎,二者性状较为相似,且商品价格不同,临床上常发生误用、冒用现象。为进一步区别两者,本文应用一阶导数光谱法对其进行鉴别,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仪器和材料 岛津UV——2100型分光光度计;平贝母为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下发药材对照品,东贝母为浙江省药检所提供;95%  相似文献   

13.
施肥方法对平贝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研究施肥对平贝母产量质量的影响,为平贝母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为配制平贝母专用肥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平贝母种植基地土壤肥力调查,土壤和植株的养分含量分析,依据产量目标和氮、磷、钾的利用率制定平衡施肥方案,研究施肥对平贝母产质量的影响.结果:最优施肥方法是每平方米施13.0 kg猪粪,5.5 kg鹿粪和6.5 kg猪粪,或11.0 kg鹿粪栽培平贝母.结论:药农在发展平贝母种植中,掌握科学的施肥技术,并充分考虑到市场因素,便可取得相对较高的质量、鲜产量和经济利润.  相似文献   

14.
细辛有两种栽培方法:种子直播和育苗移栽。生产实践证明,直播后4—5年收获优于育苗移栽;种在老参地上的产量比林下的高。林下直播是于1971年7月10日在凤城县边门公社代家药材队内的山坡柞树林下种植,其透光率30%。取地表腐植土作高畦,施足基肥。用鲜种子采取撒播法,株距3市寸,播后复土5市分,畦面复盖杂草越冬。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设计不同施肥和畦面覆盖物组合的栽培试验,分析不同施肥和覆盖措施下土壤养分的差异及对浙贝母产量和有效成分的影响,为制定浙贝母药材的合理栽培种植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有机鸡粪、生鸡粪两种肥料作为基肥,有机鸡粪或菇渣作为畦面覆盖,按照不同的"基肥+覆盖"组合对浙贝母进行栽培,统计产量,并采用HPLC方法测定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含量。结果:有机鸡粪+有机鸡粪处理浙贝母鲜鳞茎产量最高,达15 799.5 kg·hm~(-2);有机鸡粪+菇渣处理的干鳞茎产量最高,达4 561.0 kg·hm~(-2),生鸡粪+有机鸡粪处理的有效成分含量最高,贝母素甲、贝母素乙、总含量分别为0.060%、0.034%和0.094%。结论:田间栽培浙贝母采用有机鸡粪作为基肥有利于提高鲜鳞茎产量,采用菇渣覆盖有利于提高折干率,高肥不利于有效成分的积累。综合考虑产量和质量,有机鸡粪+菇渣的组合推荐作为生产上的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中药川贝母、伊贝母、平贝母、浙贝母等的来源为百合科贝母属不同植物地下茎着生的鳞叶。但诸多的中药材专著,期刊杂志,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均把贝母的来源称之谓鳞茎;实际上贝母的药用部分为鳞叶,不应称鳞茎。贝母原植物的地下部分为变态的鳞茎,茎上着生的鳞片为变态叶,贝母既属于茎变态,也有叶变态,从研究植物的生态和器官分类角度,植物学把贝母的原植物器官变态列为茎变态类。从药材学而论,贝母的药用部分为地下鳞茎盘上着生的鳞叶,而不是鳞茎,正如百合的药用部分为鳞叶一样。一般说来地下茎的变态都伴有叶变态,多数的变态叶呈退化状而不  相似文献   

17.
三种贝母的鳞茎与地上部分总生物碱产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朴春  范卓文  金昌东 《中草药》1995,26(12):636-636
贝母有效成分为生物碱。通过对3种贝母鳞茎与地上部分总生物碱产量的研究,旨在为贝母地上部分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1仪器、试药721型分光光度计,贝母素乙(peininine)对照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所用试剂均AR级。2实验材料新疆贝母FritillariawalujewiiRegel、托里贝母F.torifoliaX.Z.DuanexX.J.Cheng.、平贝母F.ussuriensisMaxim.采自黑龙江中医学院药用植物园,栽培。分别采收鳞茎和地上部分,60℃烘干,称重,计算株均鳞茎重和株均地上部分重,粉碎,过60目筛,干燥器中保存备用。3实验部分3.1总生物碱含量…  相似文献   

18.
玄参种植方式与施肥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了采用宽垄双行密植法配以一次性基肥(有机肥、RSP-Ⅰ型高效多用复合肥等)施用技术进行玄参高产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法栽培玄参干品产量高达766·44kg/mu,比传统畦作玄参平均增产230.48%,上等级率高达75.23%。本法简便易行,对种植玄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赵倩  李波  沈莹  孟祥才 《中国现代中药》2020,22(9):1475-1477
目的:比较大、中、小粒平贝母止咳、祛痰、抗炎功效,探讨采用大小作为平贝母药材质量评价标准的科学性。方法: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比较不同大小平贝母的止咳作用;采用小鼠气管段酚红排痰法比较祛痰作用;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比较抗炎作用。结果:止咳作用中贝母有优于小贝母的趋势;祛痰作用三者效果接近;抗炎作用中贝母有优于小贝母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平贝母的大小评价药材质量缺乏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栽培的平贝母,过去大都是在其地上植株枯萎后才起收加工的,商品色泽不好,很少有一等货。近两年,我县一部分种植平贝母的场、队和个人,于每年平贝母的花期起收,用传统的加工方法进行加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加工后的平贝母商品为奶白色,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