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蓟、小蓟为常用中药,均来源于菊科植物大蓟为菊科植物蓟Cirsium.japonicum.DC.的干燥地上部分或根,小蓟为菊科植物刺儿菜Cephalanoplossegetum(Bge.)Kitam.的干燥地上部分,两者生药性状相似而不易区别。《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中,收载了根大蓟、小蓟叶的组织鉴别。为了准确区别这二种中药材,有必要从化学成分上予以区别,现已发现两者的止血有效成分均为黄酮类,大蓟含柳穿鱼苷、蒙花苷;小蓟含蒙花苷、芦丁。我们采用了聚酰胺薄膜色谱法和HPLC法进行了二者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同时也对来源于不同地区的商品大蓟和小蓟进行了聚酰胺色谱法的比较。  相似文献   

2.
<正> 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清热解暑,除蒸,截疟的功能,用于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疟疾寒热,湿热黄胆等症,是临床上的常用中药。进来发现有用菊科植物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 Kit的干燥地上部分作青蒿药用,后者用于治疗急性黄胆型肝炎,胆囊炎等,与前者的功效不同,应加以鉴别。 1 样品来源 伪品购自西安某药材市场,经鉴定为A scoparia Waldst,et Kit的地上部分。  相似文献   

3.
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为菊科植物,以干燥地上部分和根入药。  相似文献   

4.
大蓟为菊科植物蓟 Cirsium japonicum DC.的干燥地上部分或根 ,小蓟为同科植物刺儿菜 Cirsiumsetosum(WILLD.) MB.的干燥地上部分 ,由于其外形相似 ,近来 ,在某些药市及基层医院药房经常将它们相互掺杂、混用。它们虽然都是菊科植物的全草 ,但功效不尽相同 ,临床运用不同 ,故应鉴别应用。1 性状鉴别 大蓟茎高 1 0 0~ 1 50 cm,密被白软毛 ,茎叶长 1 5~ 30 cm,羽状分裂 ,裂片 5~ 6对 ,边缘有锐刺 ,有叶柄 ,总苞球形 ,苞片 6~ 7裂 ,头状花序全为管状花 ,两性 ,紫红色 ,瘦果扁椭圆形 ,具羽毛状冠毛。小蓟茎高约 50 cm,稍被蛛丝状绵毛…  相似文献   

5.
千里光及其伪品大头艾纳香茎的显微鉴别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蓓 《广西中医药》2000,23(4):53-54
千里光为较常用中药 ,具有清热解毒、明目、止痒的作用 ,其来源为菊科植物千里光SenecioscandensBuch.-Ham.的干燥地上部份〔1〕。1977年版《中国药典》曾收载。近来 ,我们在药材收购中发现一种千里光的伪品 ,经鉴定是菊科植物大头艾纳香Blumeamegaophala(Rand.)changetTseng的干燥地上部分〔2 ,3〕;该原植物来源及性状鉴别已有报道。目前二者茎的显微鉴别尚未见报道 ,今对二者茎进行显微特征比较 ,报道如下。1显微观察取千里光及大头艾纳香的中部茎(直径约0 25c…  相似文献   

6.
墨旱莲为菊科植物鳢肠Eclipta prostrate L.的干燥地上部分。我院用其制成墨旱莲洗剂,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积肿痛及筋骨损伤后期功能障碍等,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小蓟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述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蓟为菊科植物刺儿菜Cirsium Setosum(Willd.)MB.的干燥地上部分,目前也有以菊科植物刻叶刺儿菜Cephalanoplos segetum(Bge.)Kitam.的干燥地上部分作为小蓟入药.夏、秋二季花开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生用或炒炭用.刺儿菜在不同地区别名不同:小蓟,刺刺菜(江苏),野红花(四川),大小蓟(河北),小刺盖(贵州),青青菜(山东).  相似文献   

8.
广藿香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ch.)的地上部分,既能散表邪,又能化里湿而醒脾开胃.佩兰为菊科佩兰(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的地上部分,历来被推为脾瘅口甘要药,二药常组成药对,相须为用,多用于暑湿,温湿初起而见身重倦怠、恶寒发热、脘痞不舒、舌苔黏腻等[1].  相似文献   

9.
苍耳草为菊科苍耳属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ex Widder.[X.strumarium L.]的全草,入药部位为地上干燥部分.苍耳草为菊科苍耳属植物,苍耳属Xanthium L.植物全世界约有25种,主要分布于美洲的北部和中部、欧洲、亚洲及非洲北部.我国原有3种1变种[1],后来...  相似文献   

10.
大蓟、小蓟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蓟为菊科植物蓟CirsiumjaponicumDC.的根及地上部分;小蓟为菊科植物刺儿莱Cephalanoplossegetum(Bge.)Kitam.的地上部分。两者来源不同,在功效上也有区别,应用这两种中药时应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11.
护肝片为中药复方制剂,收载于《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药典中制订了方中五味子所含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茵陈为护肝片中君药,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trisa scoparia Waldst.et kit.或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有清湿热,退黄疸的作用。绿原酸为茵陈中主要成分,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很有必要。文献报道测定绿原  相似文献   

12.
牛蒡子为常用的疏散风热药,《药典》(77年版)、《中药大辞典》等书所载为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的干燥成熟果实。但近年来,我们在工作中曾多次发现一种伪品,经种植后,鉴定为菊科植物大鳍蓟Onopordonacanthium L.的干燥成熟果实,又名新疆牛蒡。现将两者的鉴别点列表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3.
墨旱莲为菊科植物鳢肠Eclipta prostrate L.的干燥地上部分.我院用其制成墨旱莲洗剂,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积肿痛及筋骨损伤后期功能障碍等,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蒙药材毛连菜来源于菊科植物毛连菜Picrc Iaponica Thuna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备用。蒙名为霞日一明占。具有杀“粘”、止痛、清热、消肿、解毒功能;临床用于瘟疫,结喉,乳腺炎、脑刺痛、腮腺炎、阵刺痛等症状.但是本品的生药鉴别未见研究报道,为便于开发利用这一野生资源,我们对其进行了性状、娃微、理化鉴定研究,为本药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小蓟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述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蓟为菊科植物刺儿菜Cirsium Setosum(Willd.)MB.的干燥地上部分。目前也有以菊科植物刻叶刺儿菜Cephalanoplos segetum(Bge.)Kitam.的干燥地上部分作为小蓟入药。夏、秋二季花开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生用或炒炭用。刺儿菜在不同地区别名不同:小蓟,刺刺菜(江苏),野红花(四川),大小蓟(河北),小刺盖(贵州),青青菜(山东)。全国大部分地区用地上全草,也有一些地区用根。小蓟具有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的功能。可用于治疗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等。为历代中医临床的常用药之一。  相似文献   

16.
蒌蒿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张健  林玉英  孔令义 《中草药》2004,35(9):979-980
蒌蒿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为菊科蒿属植物,分布于东北、华北至华东等省区。全草人药,有止血、消炎、镇痛、化痰之效,近年来发现用于治疗肝炎良好,四川民间作“刘寄奴”代用品。幼苗作蔬菜食用。冯孝章等对蒌蒿的地上部分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artselenin、artselenoid、二十九烷醇、二  相似文献   

17.
苍耳子与东北苍耳子的红外光谱鉴别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田进国  阎玉凝 《中药材》1997,20(8):393-394
苍耳子为菊科植物苍耳 Xanthium sibi-ricum Pair.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不作药用的东北苍耳子为菊科植物东北苍耳X.mongolicum Kitag.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二者同科同属形态极为相似很难鉴别。对此有人曾用紫外光谱法做过鉴别研究。本文采  相似文献   

18.
野马追中黄酮类的鉴别和定量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马追为菊科(Compsitae)植物轮叶泽兰EupatoriumlindleyanumDC的干燥地上部分,味苦,性平,有清肺止咳,化痰平喘,降血压之功效。本文在参考相关文献[1~3]后,对野马追地上部分中所含黄酮类物质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野马追水解后所产生的槲皮素和  相似文献   

19.
墨旱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旱莲研究进展安徽省立医院胡世莲陈礼明刘圣(230001)收稿日期:97-09-01本品为菊科植物鳢肠EcliptaprostrataL.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滋补肝肾,凉血止血之功效。主治牙齿松动,须发早白,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阴虚血热,吐血,衄血,...  相似文献   

20.
<正> 益母草、薄荷临床较常用。益母草系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heterophyllus Sweet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微寒,味辛苦。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的作用。薄荷系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凉、味辛。有散风热、清头目的作用。二者都为唇形科植物,药用部分相同,性状极为相似。因此在应用上容易混淆,现将二者的鉴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