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运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坐骨神经痛53例,收到较满意的效果,报导如下。一般资料:53例中,男性31例,女性22例;年龄15~25岁13例,26岁~55岁34例,55岁以上者6例。病程1周~1月者18例,2~6月者31例。6月以上者4例。53例均为单侧发病,其中右侧29例,左侧24例。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病毒性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儿童,冬春两季较为多见.1963年10月至1964年4月,我院曾治疗一批本病患者,兹就单用中药治疗而有完整病历记录的53例(门诊49例、住院4例)报导于后,供同道参考.临床资料1.性别及年龄:53例中,男32例,女21例.年龄最小者1岁,最大者9岁;以4-6岁者为最多.2.发病时间:发病至治疗时间,最短者为1天,最长者为5天;其中1-3天者34例,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85年开设胆道专科门诊以来,采用小总攻排石方法观察治疗胆石症53例,疗效较为满意。现小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53例中,男13例,女40例;年龄:26~30岁者8例,31~50岁者35例,50岁以上者10例。其中胆囊结石33例,胆总管结石5例,胆道术后残余结石15例;于门诊治疗者35例,住院治疗者18例。  相似文献   

4.
蛇草延胡汤治疗浅表性胃炎82例小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自1991年1~11月我们采用蛇草延胡汤治疗82例,疗效满意。兹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82例,男53例,女29例,男女之比1.6:1;年龄最小者16岁,最大者56岁,平均年龄为36岁,以20~40岁为多(占84%);农民53例,干部和工人29例;病程最短者6个月,最长者10年,其中在两年之内者占86%;有嗜烟酒史,男患者占96%,女患者占4%。  相似文献   

5.
笔者为学校初三应届毕业学生做耳穴压丸治疗考试综合征53例,取得满意效果,整理如下。一般资料:本组53例中男22例,女31例;年龄最大17岁,最小15岁;症状多为头昏、嗜睡、健忘、不寐、多梦、心烦易怒、精神疲乏、食欲不振、月经不调、记忆力减退等。主症为嗜睡、健忘、精神疲乏者41例;不寐、多梦、易怒者12例。治疗方法:取神门、心、脾、枕为主  相似文献   

6.
放射性直肠炎是宫颈癌放疗后出现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而且是一种难治病。近年来我们运用中医辨证施治,采用中药复方榆黄汤保留灌肠治疗此病53例。疗效明显,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53例患者皆为女性,38岁以下3例,39~50岁者36例;51~60岁者9例;60岁以上者5例;放射治疗后半年发病者19例;6个月~1年发病者27例;1~2年发病者5例;2年以上发病者2例。患者开始仅有下腹及肛门下坠感,继而大便带血丝,严重者可大便纯血或黑血块,同时伴腹痛腹胀,下腹部压痛阳性,出血多者可有贫血。直肠指诊:发现早期仅有直肠粘膜僵硬,弹性差。严重者可指套染血,且有结节状增生。纤维乙状结肠镜检查:发现大多在8~15cm直肠前壁出现不同程度的点片状出血或糜烂出血。53  相似文献   

7.
<正> 我们于1975年~1979年,应用中草药板蓝根、栀子根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53例,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兹介绍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53例中,男48例,女5例。年龄在20岁以下者4例,21~30岁35例,31~40岁7例,41~50岁4例,51岁以上者2例。工人36例,干部12例,居民5例。二、主要症状与体征:畏寒发热41例,头痛26例,全身疲乏51例,食欲不振51例,腹胀49例,恶心、呕吐23例,肝区扣痛49例,肝肿大43例,胁痛40例,巩膜、皮肤黄染53例,尿短赤者53例,大便秘结8例,腹泻5例。  相似文献   

8.
<正> “复方广木香汤”是我院消化内科多年来治疗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自拟方药。1984年4月~1985年2月我们对胃、十二指肠活动性溃疡53例进行系统地临床疗效观察,现摘要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凡有慢性上腹痛及上腹部局限性压痛、经胃镜检查证实为活动性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2)一般资料:53例中男39例,女14例。年龄20岁以下者5例,21~40岁者32例,41~60岁者16例。病程1年以下者16例,1  相似文献   

9.
笔者运用水陆二仙丹合三妙散(简称二仙三妙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效果尚属满意。现将收治的53例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53例,均以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前列腺液检查结果为诊断依据。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52岁。其中小于20岁者1例,20~30岁者26例,31~40岁者21例,41~50岁者5例。并发关节炎者2例,并发神经官能症者12例。服药最少者15剂,最多者47剂,平均29剂。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口服二仙三妙汤:芡实金樱子各30克黄柏20克苍术5克牛膝10克,加水500毫升,浓煎取汁200毫升,分两次温服,1日1剂。忌食辛辣肥甘。药物加减:小腹胀甚者加川楝子10克;尿急、尿痛者加竹叶10  相似文献   

10.
我们从1986年11月至1988年6月运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脑血栓形成5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53例患者全部系住院病人。其中男性37例,女性16例;70岁以上者14例,60—70岁者17例,50—60岁者18例,50岁以下者4例;入院前病程一月以上者8例,一周至一月者12例,一天至一周者33例;已确诊治疗者24例,未治者29例,入院后作脑脊液常规检查者42例;查体左侧偏瘫者31例,右侧偏瘫者22例;卧床不起者24例,依杖能行者  相似文献   

11.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自1971~1979年,我们采用九里光和金银花两种药物防治钩端螺旋体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共109例,男53例,女56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74岁,其中16~40岁者75例,41岁以上者12例,16岁以下者22例;职业以农民为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用大黄田芨汤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病人35例,获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最小者14岁,最大53岁,其中26岁~40岁为多。经钡餐和内窥镜检查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者1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灶性出血、十二指肠球炎7例,胃癌和门脉高压症各1例;余者10例,不明原因以上腹部疼痛伴柏油便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我科自用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外感热病122例,并与68例诊疗常规方对照,结果表明:五味消毒饮加味方疗效优于诊疗常规方。现将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观察组中:男53例,女60例,年龄最小者10岁,最大者68岁,以15岁至30岁者居多;实验室检查:周围血象增高者70例,占57.4%。对照组中:男29例,女39例,年龄最小者8岁,最大者67岁,以18岁至30岁者居多;实验室检查:周围血象增高者39例,占  相似文献   

14.
黄芪建中汤注射剂为主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7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们于1982年1月~1983年12月用我院药局自制的黄芪建中汤注射剂(1ml 含生药1g)和氢氧化铝胶、氧化镁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70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病例情况:经胃镜确诊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患者70例。全部为男性。年龄:18~30岁者53例;31~40岁者9例;41~50岁者4例;51岁以上者4例。治疗方法黄芪建中汤注射剂4ml,一日2次,肌  相似文献   

15.
刘文艺 《陕西中医》1989,10(4):162-163
<正> 1980年元月至1988年元月底,我们运用冯氏和魏氏手法,配合中医辨证分期用药,辅以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疗效比较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8例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53岁,其中30岁以下11例,31—40岁17例,41—53岁10例,发病以青、中、壮年为多,共28例占73.7%。有明显外伤史者25例,无外伤史者13例;病程在2个月以下者6例,3~6个月者10例,7个月至1年者9例,1年以上者13例。最长为11年,最短为1个月。治疗方法1.手法治疗:本组38例均根据临床不同病例和症状的轻重,选择不同的手  相似文献   

16.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属于温病和痿证范畴。系脊髓灰质炎病毒所引起的传染病,其后遗症严重,急性期严重者可危及生命。1980年本病在道县流行,笔者收治7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男50例,女27例;1岁以下者20例,1~5岁者53例,6~10岁者3例,10岁以上1例,最小者3个月,最大者11岁。  相似文献   

17.
53例冠心病辨治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属于祖国医学“胸痹”、“真心痛”、“厥心痛”等证的范畴。近年来,笔者运用辨证施治的方法治疗本病53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人中,男性28例,女性25例;30岁~40岁者7例,41岁~50岁者24例,51岁~60岁者15例,61岁~70岁者7例;病程在1年~2年者44例,3年~4年者6例,5年以上者2例。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属祖国医学“胸脾”范畴。1985年以来,笔者运用栝蒌薤白桂枝汤加味治疗本病66例,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66例,男53例,女13例;年龄40岁以内者2例,41~50岁者9例,51~60岁者28例,61~70岁者22者,71岁以上者5例,年龄最小者39岁,最大者78岁;病程最短者3天,最  相似文献   

19.
坐骨神经痛是指在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市区疼痛的一种综合症,属中医的“痹症”范畴。1986年以来,笔者采用刺血疗法治疗53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53例中,男性38例,女性15例;年龄最小者16岁,最大者71岁;病程半年以内者41例,1年以上者12例,最短者5天,最长者11年。 (二)诊断依据 1.疼痛部位: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呈放射性疼痛或酸胀、麻木。 2.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3.压痛点:患侧的环跳、秩边、承  相似文献   

20.
近二年来在门诊应用当归拈痛汤治疗血尿53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分析如下。一、一般情况 53例中男29例,女24例,年龄8~19岁21例,20~29岁13例,30~40岁13例,40岁以上5例,72岁1例。病程:最短者2个月,最长5年(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