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曹冰 《中国药业》2013,22(11):72-74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用拉米夫定治疗的A组、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的B组、联合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治疗的C组,各60例,比较3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乙肝基本指标、HBV-DNA、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C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乙肝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B、C组(P<0.05);C组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明显优于B、C组(P<0.05或P<0.01);C组接受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C组(P<0.05)。结论使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有效改善HBV DNA载量、HBeAg滴度和ALT水平等基本指标,提高HBV-DNA、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核苷类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对2012~2016年门诊治疗的80例乙型肝炎患者分组,分别给予拉米夫定(A组)100mg/d、阿德福韦酯(B组)10mg/d、恩替卡韦(C组)0.5mg/d口服,疗程为48周,对照组(D组)保肝治疗.观察肝功能复常率、HBeAg、HBVDNA转阴率及HBeAg/HBeAb转换情况.记录治疗后每12周检测1次的肝功能、HbeAg、HBV-DNA及HbeAg/HBeAb指标,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肝功能、HBeAg、HBV-DNA及HBeAg、HbeAb检验数值作为评价疗效的指标,以48周作为评价终点.结果:治疗组:A组:HBV-DNA转阴率为50%,肝功能ALT复常率65%,AST复常率70%,HBeAg/HBeAb转换率为30%;B组:HBV-DNA转阴率为85%,肝功能ALT复常率75%,AST复常率80%,HBeAg/HBeAb转换率为50%;C组:HBV-DNA转阴率为95%,肝功能ALT复常率90%,AST复常率85%,HBeAg/HBeAb转换率为60%.对照组:HBV-DNA转阴率为0%,肝功能ALT复常率20%,AST复常率15%,HBeAg/HBeAb转换率为5%.三组均未见明显相关性副作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结论:乙型肝炎给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较对照组有明显疗效.拉米夫定可出现病毒变异而产生病毒耐药,阿德福韦酯或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较拉米夫定从改善肝功能生化学指标、HBeAg转阴率、HBeAg/HBeAb转换率及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方面,均有显著的疗效.未见明显相关性副作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并对其成本-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住院患者中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0例.A组给予恩替卡韦(ETV)0.5 mg口服;B组给予阿德福韦酯(ADV) 10 mg及拉米夫定(LAM)100 mg口服,均1日/次,疗程48周.观察两组的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及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并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及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比较,两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方案所用成本比A组少.结论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的成本-效果比优于恩替卡韦.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拉米夫定与复方甘草酸苷两种方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 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72例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拉米夫定治疗为A方案,复方甘草酸治疗为B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 两组治疗方案在ALT复常率、HBeAg、HBV-DNA转阴率方面虽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B方案达到一个效果单位所花费成本最低。结论 在其他因素相同情况下,应优先选择B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100例,上述患者分为两组,观察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一般性保肝药物.观察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和苦参素,连续治疗12个月.对照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的复常情况;观察两组患者HBeAg、HBV-DNA转阴率.结果 观察组AST和ALT的复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eAg、HBV-DNA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抑制病毒复制,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刘裕 《海峡药学》2016,(4):185-186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2例.A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B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C组给予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比3组治疗前后ALT、HBV-DNA、TbiL的变化情况及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等.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HBV-DNA、ALT、T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HBV-DNA、ALT、TbiL均低于A组、B组(P<0.05).3组治疗后,C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HBeAb转化率均高于A组、B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增强抗病毒能力,提高HBV-DNA转阴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LMD)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 收集HBsAg(+)、HBeAg(+)、Anti-HBc(+)、HBV-DNA(+)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6例,随机分为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组(Ⅰ组)26例以及单用拉米夫定组(Ⅱ组)2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HBV标志物的变化.结果 与Ⅱ组相比,Ⅰ组ALT、AST复常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和HBV-DNA转阴率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能够提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LMD)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收集HBsAg(+)、HBeAg(+)、Anti-HBc(+)、HBV-DNA(+)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6例,随机分为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组(Ⅰ组)26例以及单用拉米夫定组(Ⅱ组)2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HBV标志物的变化。结果与Ⅱ组相比,Ⅰ组ALT、AST复常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和HBV-DNA转阴率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能够提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注射用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5例慢性乙肝随机分成两组:A组接受注射用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B组单纯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结果A、B两组患者血清HBV-DNA阴转率分别为92.89%和82.3%,差异无显著性;A组HBeAg显著高于B组(50.0%对17.69%,P<0.01)。结论注射用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可提高患者血清的HBeAg阴转率和ALT复常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3种治疗慢性乙肝方案的临床疗效及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97例慢性乙肝的3种治疗方案(A组:拉米夫定治疗;B组: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口服治疗;C组: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静脉滴注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从疗效看,在ALT复常率和HBeAg转阴率方面(3组复常率分别为78.95%、96.77%、100%;3组转阴率分别为23.68%、45.16%、64.29%),A组效果最差,与B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C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B组与C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HBV—DNA转阴率方面(3组转阴率分别为71.05%、77.42%、89.29%),3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从成本-效果比看,在获得相同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效果时A组花费的成本最低(分别为81.18元和90.20元);在获得相同HBeAg转阴率效果时C组花费的成本最低(167.08元)。结论在慢性乙肝患者治疗的3种方案中可优先考虑使用拉米夫定。当患者经济条件许可时,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静脉滴注亦是可取的较佳方案。  相似文献   

11.
3种方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晨  诸林俏 《海峡药学》2008,20(3):121-122
目的比较3种方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经济学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头孢硫脒(A组),头孢呋辛钠(B组)、头孢曲松钠(C组)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A、B、C组成本分别为2346.40、2659.70、3020.50元,总有效率分别为95.74%、92.16%、91.67%(P>0.0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450.80、2885.96、3294.97。结论A组方案较佳。  相似文献   

12.
3种核苷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赢 《海峡药学》2009,21(9):147-149
目的评价3个核苷类药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成本-效果。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151例慢性乙型肝炎的3个治疗组(A组:拉米夫定治疗;B组:阿德福韦治疗;C组:恩替卡韦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从肝组织学改善率、ALT复常率、HBeAg消失率、HBeAg血清转换率和HBV DNA转阴率的百分比中评定3组药物的疗效,恩替卡韦效果最佳,而拉米夫定的成本-效果比最低。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方案选择上应优先考虑拉米夫定或阿德福韦,并根据患者临床指标的差异具体选择某一治疗方案。当患者经济条件许可、上述疗效不佳时可选用恩替卡韦。  相似文献   

13.
汪华蓉  巫贵成  李立红  万科  王静 《中国药房》2014,(42):3941-3943
目的:分析3种肝病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成本-效果,为慢性乙肝的治疗寻找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将2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予拉米夫定100 mg,qd;B组予恩替卡韦0.5 mg,qd;C组予阿德福韦酯10 mg,qd。疗程均为48周。观察3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应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A、B、C组的成本分别为5 711.60、13 126.00、6 834.20元,HBV-DNA转阴率分别为47.14%、78.57%、31.40%,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21.16、167.06、217.65,B、C组相对于A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35.90、-71.32。结论:从长远的抗病毒治疗考虑,高疗效、低耐药性的恩替卡韦应是一种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4种抗病毒方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经济学效果,寻找经济、有效的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方案。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将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53例分为拉米夫定(LVD)组64例、阿德福韦酯(ADV)组64例、恩替卡韦(ETV)组63例和替比夫定(TBV)组62例,分别统计4组患者用药48周时的HBV-DNA阴转、HBeAg阴转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情况,统计用药金额,并进行经济学评价。结果:在HBV-DNA阴转率方面,TBV组与ETV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优于LVD组和ADV组(P<0.05);在HBeAg阴转率和ALT复常率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HBV-DNA阴转率为效果指标采用成本-效果分析,LVD组、ADV组、ETV组、TBV组的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10721、12527、15851、10090,TBV组的C/E均低于其他3组;每增加1例HBV-DNA阴转患者,ADV组、ETV组、TBV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ΔC/ΔE)分别为31128、23132、9092,TBV组的ΔC/ΔE远低于ADV组和ETV组。以HBeAg阴转率和ALT复常率为效果指标采用最小成本分析,LVD组、ADV组、ETV组、TBV组的成本分别为5189、6652、13077、7971元,LVD组的成本均低于其他3组。结论: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是较为经济、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 4种治疗方案用于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的经济效果。方法 :选择 179例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患者 ,随机分为 4组 ,分别给予四环素、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治疗 ,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 -效果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A方案的成本 -效果比最小 ,但其治愈率低 ,与其他各组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B、C、D方案相对于A方案增加相同的疗效其增加的费用分别为 :1 5 0元、16 83元、2 5 4元。且B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结论 :阿奇霉素组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膦甲酸钠治疗伴有黄疸的慢性乙型肝炎和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80例 ,对照组42例 ,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 ,治疗组另外加用膦甲酸钠2 4g 或3 0g,bid ,静脉滴注 ,疗程28d。结果 :HBeAg 阴转率治疗组为36 2 % ,对照组为11 8(P<0 025) ;HBV -DNA阴转率治疗组为26 6 % ,对照组为8 47 % (P<0 05) ;两组HBeAg及HBV -DNA未阴转者 ,治疗后其各自的半定量及定量检测水平 ,治疗组均显著地优于对照组 ;血清TBil复常率治疗组为27 5 % ,对照组为16 7 % (P<0 005) ;ALT、AST复常率治疗组分别为57 5 %、58 2 % ,对照组分别为23 8 %、19 1 % (P<0 005)。结论 :因膦甲酸钠具有抑制HBV复制及抑制免疫应答的作用 ,可用于治疗伴有黄疸的慢性乙型肝炎及重型肝炎。  相似文献   

17.
王桂良  文剑波  文萍  邱萍  龚敏  韩明 《中国药房》2012,(34):3169-3172
目的:观察4种抗病毒方案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成本-效果。方法:259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按用药分组,分别给予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口服,疗程为48周,观察4组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拉米夫定组、阿德福韦酯组、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组、恩替卡韦组的成本分别为4972.8、2889.6、7862.4、13104.0元;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85.9%、88.3%、95.7%、95.5%;YMDD不变异率分别为90.6%、96.7%、100%、100%;HBV DNA转阴率成本-效果比分别为5789.1、3272.5、8215.7、13721.5;YMDD不变异率成本-效果比分别为5488.7、2988.2、7862.4、13104.0;在阿德福韦酯组的基础上,拉米夫定组、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组、恩替卡韦组HBV DNA转阴率增加单位效果所需成本分别为-86800.0、67200.0、141866.7,YMDD不变异率增加单位效果所需成本分别-34150.8、150690.9、309527.3。结论: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组方案为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最合理方案。  相似文献   

18.
成舒乔  邓晟  尹桃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1,41(10):1040-1043,1063
目的: 评价国产和进口替诺福韦酯方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成本-效果。方法: 筛选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国产和进口替诺福韦酯在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和阴性患者中应用1年的疗效,根据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及敏感性分析。结果: 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共计115例,其中国产组55例(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和阴性患者分别为45例与10例),进口组60例(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和阴性患者分别为48例与12例)。国产组有效率(73.9%),与进口组(7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产组与进口组C/E分别为62元和70.3元,△C/△E为216。以药品价格下降10%为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国产组与进口组C/E分别为55.8元和63.2元,△C/△E为194.4。结论: 进口替诺福韦酯与国产替诺福韦酯相比,有效率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治疗成本更高,但ICER小于意愿支付阈值,更有药物经济学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