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肢开放性损伤患者冲洗加负压封闭引流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冲洗引流法在下肢开放性损伤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3例下肢开放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进行人工皮封闭后采用常规中心负压吸引,观察组进行人工皮封闭后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加中心负压吸引(简称冲洗引流法)。比较两组患者引流通畅、感染、人工皮干结变硬情况和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所需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引流效果比较,观察组引流通畅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人工皮干结变硬情况和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创面感染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开放性损伤行人工皮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时,采用冲洗引流法能促进引流通畅、减少人工皮干结变硬情况、缩短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所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冲洗引流法在下肢开放性损伤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3例下肢开放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进行人工皮封闭后采用常规中心负压吸引,观察组进行人工皮封闭后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加中心负压吸引(简称冲洗引流法)。比较两组患者引流通畅、感染、人工皮干结变硬情况和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所需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引流效果比较,观察组引流通畅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人工皮干结变硬情况和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创面感染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开放性损伤行人工皮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时,采用冲洗引流法能促进引流通畅、减少人工皮干结变硬情况、缩短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所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次氯酸冲洗治疗慢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创面病人84例,根据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剔除退出病例,试验组和对照组最终纳入有效病例各40例。对照组连续7 d行VSD治疗,试验组连续7 d在VSD基础上联合次氯酸冲洗,每日2次,每次30 min。比较两组病人肉芽组织新生毛细血管生长和纤维蛋白分布情况、引流管堵塞发生率、泡沫干瘪率、细菌清除率、肉芽组织覆盖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7 d,试验组创面情况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引流管堵塞发生率、泡沫干瘪率低于对照组(P0. 05);试验组细菌清除率、肉芽组织覆盖率高于对照组(P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与单独使用VSD治疗相比,VSD联合次氯酸冲洗能降低引流管堵塞率和泡沫干瘪率,有效控制慢性创面感染,促进毛细血管和肉芽组织生长。  相似文献   

4.
覃红桂  肖远琼  韦雪  廖燕湘  赖微 《护理研究》2013,27(16):1610-1611
[目的]探讨生理盐水冲洗法在封闭式负压引流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6例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引流方法,观察组术后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引流管。[结果]对照组引流管堵塞率高,观察组堵塞率为零;观察组创面肉芽组织红润,为二期手术植皮提供了更好的条件。[结论]生理盐水冲洗法在封闭式负压引流管中的应用能有效预防引流管堵塞,创面肉芽组织红润。  相似文献   

5.
况世荣  吴海燕  李惠 《护理研究》2012,26(14):1307-1308
[目的]探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治疗严重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按住院时间顺序将61例严重软组织损伤病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观察组运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比较两组病人引流管堵管、人工皮干结变硬情况及创面感染率、创面平均清洁时间、肉芽组织生长时间.[结果]观察组负压封闭引流管堵管、人工皮干结变硬情况、创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创面平均清洁时间及肉芽组织生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改良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既可预防创面感染,又可减少引流管堵管及人工皮干结变硬情况,提高引流效果,加快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间断负压引流联合冲洗治疗感染创面的护理及效果观察。 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15年5月~2017年9月收治的45例感染创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0例采取持续负压冲洗治疗,观察组25例采取间断负压冲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住院时间、电动吸引器使用中损坏例数以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 两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负压吸引器损坏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间断负压引流结合冲洗治疗感染创面,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可以减少仪器的损耗,减轻患者痛苦,增加睡眠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预防负压封闭引流术引流管堵塞的方法。方法:对我科2012年8月~2015年9月收治的40例创伤后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随机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观察组应用500 ml生理盐水持续滴注;对照组应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间歇冲管,观察两组创面引流量、堵管情况及肉芽组织生长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5 d内引流量比较,观察组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 d内堵管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肉芽组织生长时间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500 ml的生理盐水持续滴注能有效地预防封闭负压引流术的堵管发生,增加引流量,促进组织生长,提高了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腰椎手术后椎间隙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5例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采用VSD负压冲洗引流治疗,行彻底清创,根据创面大小和形状剪裁VSD敷料,将无菌负压封闭引流管及冲洗连接管插入泡沫敷料内置引流管内,用生物半透贴膜封闭整个创面,形成负压封闭引流状态,冲洗连接管一端连接输液装置,引流管连接中心负压引流器行负压引流,维持负压60~80 kPa,持续引流7~10 d。结果15例患者中7例经1次引流术后,创面清洁肉芽生长满意,予一期缝合;4例行2次引流后直接缝合伤口;2例行3次引流后缝合伤口;1例行4次引流后死腔方消灭,创面明显缩小,停用VSD,通过常规换药1周后创面即愈合。结论 VSD负压冲洗引流不仅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利于控制椎间隙的感染,同时增加椎间隙局部血流量,促进创面肉芽生长,创面愈合快,缩短了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在复杂创伤治疗中应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复杂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创面修复时间、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创面面积、换药次数、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及创面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创面修复时间、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0 d后创面面积、住院时间及换药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0 d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复杂创伤治疗中,应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治疗十分可行,可有效缩短患者创面修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患者恢复较好,创面感染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护理要点。方法总结17例慢性骨髓炎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的护理措施。结果 17例患者病灶清除后肉芽组织生长良好,通过二期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后均愈合,无复发病例。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须保持良好的密封和有效负压,严密观察创面情况及引流液的量、色,同时做好体位护理及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1.
背景: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增加,慢性创面呈上升趋势,在治愈慢性创面方法匮乏的情况下,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开始应用于临床。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人慢性创面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表达及微血管数量的影响,探索促进慢性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以10例慢性创面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胸部软组织缺损、骨髓炎伴骨外露和截肢后残端大面积皮肤缺损各1例、皮肤撕脱伤后创面感染2例、胫骨骨髓炎2例、术后伤口感染3例。分别于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吸引前、吸引7 d和14 d切取创周皮肤和创面内肉芽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神经生长因子表达和微血管数量变化,并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7 d和14 d后成纤维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中的神经生长因子表达明显高于治疗前(P <0.001)。封闭负压引流治疗使微血管数量显著增加(P <0.05-0.01)。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前创基内肉芽组织量少且较晦暗,存在坏死组织和较多脓性分泌物,伤口周围组织肿胀明显。经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后,伤口内坏死组织和脓性分泌物逐渐减少,肉芽组织呈细颗粒状,鲜红色,触之易出血,伤口周围水肿消退。提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可以提高慢性创面创周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表达和微血管数量,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滴注法在防止负压封闭引流术中引流管堵塞的效果。方法将43例行负压封闭引流术患者按治疗顺序分为观察组22例与对照组21例。观察组在行负压封闭引流术时放置输液器,引流管接负压后定时滴注;对照组引流管接负压后未予滴注。观察术后第2天至第5天(拔管前)两组引流管堵塞情况。结果观察组引流管通畅未堵塞,对照组5例堵塞经冲洗后通畅,8例完全堵塞。结论对负压封闭引流患者采取定时滴注可有效防止引流管堵塞。  相似文献   

13.
四肢创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秀 《护理与康复》2011,10(3):211-212
总结98例四肢创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的护理.护理重点为负压封闭引流前做好皮肤及器械准备,负压封闭引流期间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重视负压封闭引流系统的维护,加强病情观察.91例创面见肉芽组织生长、感染控制,创面感染未控制6例,截肢1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行改良的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祛腐生肌中药灌洗治疗Ⅳ期及以上压疮的效果。方法将90例Ⅳ期及以上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1组、观察2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予创面清创,使用藻酸盐或抗菌敷料填塞、换药;观察1组创面清创后行改良的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用一次性无菌高弹力海绵加普通一次性16号胃管代替内置引流管的负压封闭引流敷料覆盖充填创面,1次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维持有效引流5~7 d后拔除或更换;观察2组创面清创后按观察1组的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祛腐生肌中药灌洗治疗。比较3组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治疗42 d时疗效。结果 3组患者治疗42 d时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优于观察1组(P0.05)和对照组(P0.05);观察1组优于对照组(P0.05)。3组患者压疮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均早于观察1组(P0.05)和对照组(P0.05);观察1组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自行改良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联合祛腐生肌中药灌洗治疗Ⅳ期及以上压疮,疗效更好,压疮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生长的时间更快,有效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闭合式负压引流结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老年慢性难愈创面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70例老年慢性难愈创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护理中予以闭合式负压引流结合生理盐水冲洗,观察组护理中予以闭合式负压引流结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冲洗。比较两组创面面积、创面愈合时间、2周肉芽生长评分、瘢痕面积、皮肤感觉功能和汗腺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2周肉芽生长评分高于对照组,瘢痕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肤感觉功能及汗腺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闭合式负压引流结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老年慢性难愈创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其能够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及肉芽生长,缩小创面面积,提高感觉功能及汗腺功能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创面敷料封闭负压引流治疗慢性创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采用生物材料创面敷料封闭负压引流装置治疗创面后期由于局部创面的血污、组织分泌物或细菌滋生原因会出现堵管,而堵管区域下方的软组织修复往往不能获得满意效果. 目的:观察采用间隙冲洗式生物材料创面敷料封闭负压引流治疗慢性创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36例慢性创面患者采取自愿选择治疗的方式,分为间隙冲洗式生物材料创面敷料封闭负压引流、合成敷料封闭负压引流、常规换药处理治疗. 结果与结论:与合成敷料封闭负压引流组及常规换药处理组比较,间隙冲洗式生物材料创面敷料封闭负压引流组创面细菌检出率明显降低(P〈0.05),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间隙冲洗式生物材料创面敷料封闭负压引流组治疗期间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换药组(P 〈0.05),与合成敷料封闭负压引流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提示采用间隙冲洗式生物材料创面敷料封闭负压引流能有效促进慢性创面愈合,降低创面感染率,减轻患者治疗时的痛苦,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持续冲洗和间断灌洗两种不同负压封闭引流方法在术后安装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需创面引流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安装VSD装置接通负压,观察组采用生理盐水接一次性输液器持续冲洗引流,对照组采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在各个三通连接处反复挤压间断灌洗,对两组患者发生的相关不良事件以及VSD装置使用寿命和更换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发生相关不良事件3例,发生率为10.00%,其中漏气、薄膜下积液发生各1例,发生率为3.33%,为持续冲洗引流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7例,发生率为23.33%,其中医用海绵变硬干结4例,发生率为13.33%,薄膜下积液发生3例,发生率为10.00%,为间断灌洗引流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VSD更换率分别为6.67%、30.00%,使用天数分别为(7.15±2.0)d、(9.78±1.8)d;观察组更换率低于对照组,使用寿命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创面引流患者采用持续冲洗引流法对预防VSD相关不良事件的效果优于间断灌洗法,提高VSD治疗的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持续冲洗并负压引流在糖尿病足感染创面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将78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换药处理创面,实验组应用持续冲洗并负压封闭引流处理创面。比较2组患者的创面局部状况(疼痛、肿胀、气味)、创面清洁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同常规换药组相比,经持续冲洗并负压封闭引流,5d后创面局部疼痛、肿胀、气味等状况明显改善,创面清洁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持续冲洗并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创面疗效明显,给予监测与控制血糖、心理护理、体位护理等有效护理措施、维持有效冲洗和持续负压引流的观察和护理、引流管护理,是取得满意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碘伏冲洗配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老年压疮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由院外带入的Ⅲ、Ⅳ期83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0.9%氯化钠溶液组29例和观察组27例,常规进行手术清创后,对照组应用单纯VSD方法治疗,0.9%氯化钠溶液组给予0.9%氯化钠液间断冲洗配合VSD持续吸引方法治疗,观察组给予0.05%碘伏液间断冲洗配合VSD持续吸引方法治疗。比较3组创面细菌清除率、创面清洁时间、堵管发生率、更换引流管次数。 结果 观察组压疮创面细菌清除率及创面清洁时间优于0.9%氯化钠溶液组和对照组,堵管发生率及更换引流管次数低于0.9%氯化钠溶液组和对照组。0.9%氯化钠溶液组与对照组比较,压疮创面细菌清除率、创面清洁时间、堵管发生率及更换引流管次数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VSD治疗老年压疮患者时,加用碘伏冲洗,能够提高创面细菌清除率,缩短创面清洁时间,防止引流管堵塞,减少引流管更换次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应用过氧化氢配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慢性感染性伤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90例慢性感染性伤口并行VSD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9例,采用生理盐水冲洗流引流管;观察组41例,应用3%的过氧化氢稀释后冲洗引流管。比较2组患者的创面局部状况(疼痛、肿胀、气味)、创面清洁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堵管率。结果观察组创面局部疼痛、肿胀、气味等状况明显改善,创面清洁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对照组患者的堵管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3%的过氧化氢配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提高患者的伤口愈合率,降低感染率,同时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是治疗慢性伤口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