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乾安县是吉林省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自1964年开展防治工作以来,已有40多年的历史,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结合乾安县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特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乾安县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特征1.1地区分布全县294个自然屯有252个病区,占自然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地方性氟中毒重点病区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掌握吉林省地方性氟中毒病情现状,为今后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3个重点病区县中,按非、轻、中、重病区总人口的10%抽取调查点,调查8~12岁儿童氟斑牙、成人重度氟骨症患病情况;检测饮水氟含量、8—12岁儿童尿氟含量;调查改水情况。结果 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45.23%,未查出重度氟骨症患;水氟含量的中位数为1.49mg/L,8~12岁儿童尿氟含量的中位数为1.57mg/L;病区改水率为33.21%,使用率为67.34%。结论 吉林省地方性氟中毒病情有转轻的趋势,防氟改水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为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之一,根据2001年统计,全省174个县(区、市)中126个为病区县,有8889个病区村,其中重病区村851个、中病区村3080个、轻病区村4958个。病区总人口930.8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96%。各级政府历来对防治地方性氟中毒工作十分重视,自70年代末就开始进行改水降氟防治地方性氟中毒,多年来始终坚持“先重后轻、建管并重和国家、地方、群众三集资”原则,经过20多年不懈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掌握目前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的病情状况,全省开展了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重点调查,考虑到居民饮水氟含量和儿童尿氟含量分布的不确定性,笔者用中位数和含氟量的合格率等指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乾安县地方性氟中毒病情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了解乾安县地方性氟中毒病情现状,40年防治效果及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调整防治对策,提高防治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分层抽样的方法,在乾安地方性氟中毒轻、中、重病区和非病区选取全县人口10%的居民,调查其饮水氟含量,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和尿氟排泄量,残废型氟骨症患病率。以及这个县的改水率,防氟井管理使用情况。结果共调查20个村(屯),其中氟中毒病区12个,非病区8个。轻、中病区和非病区饮水氟含量均值不超过1.0mg/L。重病区不仅饮水氟含量超标,波动范围大,而且个别防氟井的水氟含量高达6.5mg/L。全县改水率78.6%。有17眼防氟井因管理、使用、维护不善等原因不能正常使用。报废井占全县建防氟井数的7.9%。轻、中、重病区氟斑牙患病率分别为32.1%、45.9%和61.3%,缺损型氟斑牙患病为7.5%。而非病区氟斑牙患病率仅9.2%。轻、中、重病区儿童尿氟排泄量在1.0mg/L以上,重病区高达3.36mg/L。非病区则在1.0mg/L以下。1964~1990年,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呈下降趋势,但1995年病情又有回升。结论40年的防治取得了显著效果。地方性氟中毒严重流行趋势已得到遏制。但重、中病区的改水尚未完成。防氟井在建、管、用方面仍存在问题。致使氟中毒病情有所回升。这是当前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洮南市防氟改水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洮南市是吉林省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之一.病区分布在8个乡(镇)、203个病区自然屯,其中重病区4个、中病区78个、轻病区121个,病区人口84037人,氟骨症患者1034例,患病率为1.23%,氟斑牙48116例,患病率为57.26%.几十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病区防氟改水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减轻了病区群众的疾苦,但由于历史、技术、资金、宣传教育等诸多因素,病区防氟改水形势仍然严峻.为了全面掌握本市防氟改水现状,为政府制定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对8个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的防氟改水现状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6.
乾安县是吉林省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之一。几十年来采用打深井方法控制氟中毒,使病区群众都能吃上安全的饮用水。为考核改水后的效果,2004年对本县6个病区屯改水10年后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上地方性氟中毒病情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方性氟中毒病区范围广,病区类型复杂,有饮水型,燃煤污染型和饮茶型3种类型[1].2012年全国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中提到我国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现状: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分布于13个省(市)的188个县(市、区),受威胁人口约3582万.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分布于28个省(区、市)的1137个县(市、区),受威胁人口约8728万.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分布于7个省(区)的316个县(市、区),受威胁人口约3100万.地方性氟中毒不仅严重危害病区居民的身体健康,还阻碍了病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为我国广大农村最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地方性氟中毒病区与正常对照区人群唾液氟水平测定,发现病区甲、乙组唾液氟均位非常显著地大于正常对照区;通过分析认为人群唾液氟水平与当地水氟、总摄氟量相一致。本方法样本易采集,特异性强,可作为病区判定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平遥县位于山西省中部,是晋中市饮水性氟中毒的重病区。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平遥县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及病区外环境水介质的氟水平,了解改水防治地方性氟中毒效果,于2002年5月上旬在全县范围开展了占全县总人口10%的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0.
加强健康教育 推动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是全国较严重的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病区之一,全省氟中毒流行达16个县(市、区),受氟中毒威胁人口达60余万。地氟病的严重流行,对病区群众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为控制地氟病的流行,吉林省于1964年就开始了以降氟改水为主要措施的防治工作,40多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领导下,  相似文献   

11.
大安市是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病因是居民饮用含氟量高的浅层地水导致氟化物在体内蓄积所致氟中毒。近十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病区部分居民自家打了深井,降低了饮水氟含量,这样原来所订、中、重病区地方性氟中毒的发病率和病情严重程度就会发生一定变化,同时近5年来大安市氟病区新建改水工程总量累计超过氟病区总数的一半以上,为掌握这些氟病区病情现状,  相似文献   

12.
通榆县为干旱、半干旱浅层地下水高氟所致的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为了进一步了解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变化,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的安排,在该县开展了重点病区调查。  相似文献   

13.
氟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中,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适量的氟对机体是有益的,过量的氟化物则可造成机体中毒而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等一系列损害。 进入人体中的氟一部分蓄积于体内,其余部分则主要通过肾脏排除体外。在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尿氟与饮水中的氟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尿氟能够较好的反映人体氟负荷状态,也是评价高氟区降氟后防治效果的主要指标。以往,人们对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和非病区居民的尿氟做了大量研究,对高氟区改水降氟后的尿氟变化也有许多了解,为进一步了解改水降氟不同时间,特别是改水更长时间后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居民的尿氟含量状况,我们对改水5~40年地方性氟中毒地区居民的尿氟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20年改水降氟工作进展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河北省20余年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的改水降氟工作进展,评价改水降氟控制地方性氟中毒的效果.方法对全省2001年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年报表、改水井水氟动态监测、省级氟中毒监测点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截止到2001年底,累计改水5 604处,总改水率为63.04%.在各类氟中毒病区中,重病区村的改水率最高,达到82.37%;中病区村的改水率次之,为71.04%;轻病区村的改水率最低,为54.76%.平均改水合格率为63.73%,大部分市的改水井水氟合格率较高,有5个市的水氟合格率在83.26%~98.75%,有3个市的水氟合格率在70.90%~79.59%.省级氟中毒监测点病情监测发现,除1个市外,其余各市的监测点8~12岁学生氟斑牙的患病率均达到非病区的标准(<30%).累计受益人口679.93万,占病区总人口的73.04%.结论河北省的改水降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2000年全国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及时掌握吉林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情况 ,了解改水预防地方性氟中毒效果 ,发现问题 ,及时制定防治对策。 2 0 0 0年对吉林省乾安县 2个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后的病情情况进行了监测。1 内容与方法1.1 监测点基本情况  让字乡位字井屯人口 5 0 5人 ,氟斑牙患病率4 5 .5 % ,氟骨症患病率 6 .0 %。改水前饮水氟含量 3.3mg/L。 1980年改水 ,改水后饮水氟含量 0 .3mg/L。属饮水型中病区。  让字乡淡字井屯人口 84 6人 ,氟斑牙患率 4 5 .8% ,氟骨症患病率 2 .3%。改水前饮水氟含量 2 .2mg/L。1987年改水后饮水氟含量 0 .8mg/L…  相似文献   

16.
地方性氟中毒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发生的一种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它是在自然条件下,人们通过饮水、空气或食物等介质长期摄人过量的氟而导致的慢性蓄积性中毒。吉林省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是典型的饮水型病区,是中国氟中毒较重的省份之一,也有地方性砷中毒流行。为了解我省使用防病井水氟和水砷含量情况,对部分使用防病井进行了水氟、水砷含量检测。  相似文献   

17.
济南市新增地方性氟中毒病区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南市是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流行区,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展防治工作至今已近20年.近年随着行政区的调整,超深采用地下水资源等情况,导致病区的分布范围和数量发生改变.为查清此类地区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情况,济南市进行了相关调查.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三峡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改灶巩固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防制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经国务院批准,由卫生部牵头,会同农业部于1987~1990年在长江三峡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即四川省的黔江、武隆、巫山和湖北省的巴东,秭归5个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了以改灶降氟为主的防治试点工作。经3年努力,共推广适用不同海拔高度、不同煤种、不同用途的15种优秀炉型,改炉改灶157859户(改炉88624个,改灶75190),受益人口63万余。此项工作受到病区各级政府和群众的热烈欢迎,增强了他们战胜疾病、脱贫致富的信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试点过后各县改灶降氟成果巩固如何、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是什么?为更好地推动全国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工作,作者对巫山、黔江、巴东、秭归4个试点县和湖北省重病区建始县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咸阳市是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之一.分布在8个县市区的84个乡镇1 133个自然村.1982年以来先后采取打深机井为主的改水降氟措施,现已19年.为了解改水工程的降氟及防治地方性氟中毒的效果,于2001年对该市氟中毒现状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是全国地方性氟中毒重点病区之一。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及病区改水降氟措施效果.科学地指导防治工作,对黑龙江省地方性氟中毒历史重病区林甸开展了地方性氟中毒病情监测,现将2004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