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目的了解近几年新疆塔城地区人间布鲁杆菌病的疫情动态和流行规律,为布鲁杆菌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3—2017年辖区各县(市)历年经审核确诊的布鲁杆菌病疫情上报资料。结果辖区以畜牧业为主的县(市)布鲁杆菌病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58.39%,一年四季均有病例,其中夏季和秋季发病数(发病率)较高,其发病数分别占总发病数的38.00%和35.00%;20~50岁年龄组发病5 657例、占发病总数的84.98%,居前五位职业人群为农民、牧民、工人、学生和托幼儿童,男女之比2.4∶1,男性高于女性。结论虽然塔城地区人间布鲁杆菌病疫情呈下降趋势,但全疆排名仍居前列,应加强布鲁杆菌病的监测和联防联控工作,同时加强防治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山东省济南市人间布鲁杆菌病流行特征、疫情变化趋势及原因.方法 自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济南市2004-2007年人间布鲁杆菌病疫情资料;对济南市近3年曾发生布鲁杆菌病疫情的疫点内从事家畜养殖、贩卖和屠宰等职业的布鲁杆菌病高危人群,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血清学检测;对2007年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04-2007年济南市发生布鲁杆菌病共32例,其中2007年发生15例,发病人数为2004年的3.75倍(15/4).采集高危人群血液样品共178份,血清阳性检出率为11.24%(20/178).2007年发生的病例主要集中在济南市的章丘市,占93.33%(14/15),3-9月份发病占93.33%(14/15),农民发病占93.33%(14/15),50岁以上年龄段发病占66.67%(10/15),男女发病比为2.75:1(11:4);发病具有一定的家庭聚集性,有3个家庭分别发生2或3例;全部病例均有病牛、病羊接触史;病人从发病到确诊所需时间为17~529 d,中位数为70 d.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监测中发现的病例占86.67%(13/15).结论 济南市布鲁杆菌病疫情呈上升趋势,章丘市是济南市布鲁杆菌病主要疫区,春夏季是济南市布鲁杆菌病的高发季节,患者以老年男性农民为主.传染源没有彻底清除,外来家畜未得到有效检疫,从业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淡薄是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正吉林省是中国人间布鲁杆菌病流行较为严重的省区之一,近年布鲁杆菌病监测结果显示,吉林省人间布鲁杆菌病疫情虽呈连年下降趋势,但仍处于相对高位,防治形势依然严峻。现将吉林省布病疫情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响应的防治对策。1布病概述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亦称波状热、马尔他热、地中海弛张热,是一种急性或起病缓慢的全身性细菌性疾病,其临床特征有持续性、间歇性。或不规则发热、头痛、全身虚弱、多汗、寒战、关节特通、抑郁、体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山东省济南市人间布鲁杆菌病流行特征、疫情变化趋势及原因.方法 自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济南市2004-2007年人间布鲁杆菌病疫情资料;对济南市近3年曾发生布鲁杆菌病疫情的疫点内从事家畜养殖、贩卖和屠宰等职业的布鲁杆菌病高危人群,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血清学检测;对2007年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04-2007年济南市发生布鲁杆菌病共32例,其中2007年发生15例,发病人数为2004年的3.75倍(15/4).采集高危人群血液样品共178份,血清阳性检出率为11.24%(20/178).2007年发生的病例主要集中在济南市的章丘市,占93.33%(14/15),3-9月份发病占93.33%(14/15),农民发病占93.33%(14/15),50岁以上年龄段发病占66.67%(10/15),男女发病比为2.75:1(11:4);发病具有一定的家庭聚集性,有3个家庭分别发生2或3例;全部病例均有病牛、病羊接触史;病人从发病到确诊所需时间为17~529 d,中位数为70 d.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监测中发现的病例占86.67%(13/15).结论 济南市布鲁杆菌病疫情呈上升趋势,章丘市是济南市布鲁杆菌病主要疫区,春夏季是济南市布鲁杆菌病的高发季节,患者以老年男性农民为主.传染源没有彻底清除,外来家畜未得到有效检疫,从业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淡薄是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山东省济南市人间布鲁杆菌病流行特征、疫情变化趋势及原因.方法 自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济南市2004-2007年人间布鲁杆菌病疫情资料;对济南市近3年曾发生布鲁杆菌病疫情的疫点内从事家畜养殖、贩卖和屠宰等职业的布鲁杆菌病高危人群,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血清学检测;对2007年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04-2007年济南市发生布鲁杆菌病共32例,其中2007年发生15例,发病人数为2004年的3.75倍(15/4).采集高危人群血液样品共178份,血清阳性检出率为11.24%(20/178).2007年发生的病例主要集中在济南市的章丘市,占93.33%(14/15),3-9月份发病占93.33%(14/15),农民发病占93.33%(14/15),50岁以上年龄段发病占66.67%(10/15),男女发病比为2.75:1(11:4);发病具有一定的家庭聚集性,有3个家庭分别发生2或3例;全部病例均有病牛、病羊接触史;病人从发病到确诊所需时间为17~529 d,中位数为70 d.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监测中发现的病例占86.67%(13/15).结论 济南市布鲁杆菌病疫情呈上升趋势,章丘市是济南市布鲁杆菌病主要疫区,春夏季是济南市布鲁杆菌病的高发季节,患者以老年男性农民为主.传染源没有彻底清除,外来家畜未得到有效检疫,从业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淡薄是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2007年山东省济南市人间布鲁杆菌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分析山东省济南市人间布鲁杆菌病流行特征、疫情变化趋势及原因.方法 自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济南市2004-2007年人间布鲁杆菌病疫情资料;对济南市近3年曾发生布鲁杆菌病疫情的疫点内从事家畜养殖、贩卖和屠宰等职业的布鲁杆菌病高危人群,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血清学检测;对2007年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04-2007年济南市发生布鲁杆菌病共32例,其中2007年发生15例,发病人数为2004年的3.75倍(15/4).采集高危人群血液样品共178份,血清阳性检出率为11.24%(20/178).2007年发生的病例主要集中在济南市的章丘市,占93.33%(14/15),3-9月份发病占93.33%(14/15),农民发病占93.33%(14/15),50岁以上年龄段发病占66.67%(10/15),男女发病比为2.75:1(11:4);发病具有一定的家庭聚集性,有3个家庭分别发生2或3例;全部病例均有病牛、病羊接触史;病人从发病到确诊所需时间为17~529 d,中位数为70 d.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监测中发现的病例占86.67%(13/15).结论 济南市布鲁杆菌病疫情呈上升趋势,章丘市是济南市布鲁杆菌病主要疫区,春夏季是济南市布鲁杆菌病的高发季节,患者以老年男性农民为主.传染源没有彻底清除,外来家畜未得到有效检疫,从业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淡薄是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山东省济南市人间布鲁杆菌病流行特征、疫情变化趋势及原因.方法 自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济南市2004-2007年人间布鲁杆菌病疫情资料;对济南市近3年曾发生布鲁杆菌病疫情的疫点内从事家畜养殖、贩卖和屠宰等职业的布鲁杆菌病高危人群,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血清学检测;对2007年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04-2007年济南市发生布鲁杆菌病共32例,其中2007年发生15例,发病人数为2004年的3.75倍(15/4).采集高危人群血液样品共178份,血清阳性检出率为11.24%(20/178).2007年发生的病例主要集中在济南市的章丘市,占93.33%(14/15),3-9月份发病占93.33%(14/15),农民发病占93.33%(14/15),50岁以上年龄段发病占66.67%(10/15),男女发病比为2.75:1(11:4);发病具有一定的家庭聚集性,有3个家庭分别发生2或3例;全部病例均有病牛、病羊接触史;病人从发病到确诊所需时间为17~529 d,中位数为70 d.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监测中发现的病例占86.67%(13/15).结论 济南市布鲁杆菌病疫情呈上升趋势,章丘市是济南市布鲁杆菌病主要疫区,春夏季是济南市布鲁杆菌病的高发季节,患者以老年男性农民为主.传染源没有彻底清除,外来家畜未得到有效检疫,从业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淡薄是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山东省济南市人间布鲁杆菌病流行特征、疫情变化趋势及原因.方法 自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济南市2004-2007年人间布鲁杆菌病疫情资料;对济南市近3年曾发生布鲁杆菌病疫情的疫点内从事家畜养殖、贩卖和屠宰等职业的布鲁杆菌病高危人群,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血清学检测;对2007年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04-2007年济南市发生布鲁杆菌病共32例,其中2007年发生15例,发病人数为2004年的3.75倍(15/4).采集高危人群血液样品共178份,血清阳性检出率为11.24%(20/178).2007年发生的病例主要集中在济南市的章丘市,占93.33%(14/15),3-9月份发病占93.33%(14/15),农民发病占93.33%(14/15),50岁以上年龄段发病占66.67%(10/15),男女发病比为2.75:1(11:4);发病具有一定的家庭聚集性,有3个家庭分别发生2或3例;全部病例均有病牛、病羊接触史;病人从发病到确诊所需时间为17~529 d,中位数为70 d.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监测中发现的病例占86.67%(13/15).结论 济南市布鲁杆菌病疫情呈上升趋势,章丘市是济南市布鲁杆菌病主要疫区,春夏季是济南市布鲁杆菌病的高发季节,患者以老年男性农民为主.传染源没有彻底清除,外来家畜未得到有效检疫,从业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淡薄是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山东省济南市人间布鲁杆菌病流行特征、疫情变化趋势及原因.方法 自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济南市2004-2007年人间布鲁杆菌病疫情资料;对济南市近3年曾发生布鲁杆菌病疫情的疫点内从事家畜养殖、贩卖和屠宰等职业的布鲁杆菌病高危人群,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血清学检测;对2007年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04-2007年济南市发生布鲁杆菌病共32例,其中2007年发生15例,发病人数为2004年的3.75倍(15/4).采集高危人群血液样品共178份,血清阳性检出率为11.24%(20/178).2007年发生的病例主要集中在济南市的章丘市,占93.33%(14/15),3-9月份发病占93.33%(14/15),农民发病占93.33%(14/15),50岁以上年龄段发病占66.67%(10/15),男女发病比为2.75:1(11:4);发病具有一定的家庭聚集性,有3个家庭分别发生2或3例;全部病例均有病牛、病羊接触史;病人从发病到确诊所需时间为17~529 d,中位数为70 d.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监测中发现的病例占86.67%(13/15).结论 济南市布鲁杆菌病疫情呈上升趋势,章丘市是济南市布鲁杆菌病主要疫区,春夏季是济南市布鲁杆菌病的高发季节,患者以老年男性农民为主.传染源没有彻底清除,外来家畜未得到有效检疫,从业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淡薄是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山东省济南市人间布鲁杆菌病流行特征、疫情变化趋势及原因.方法 自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济南市2004-2007年人间布鲁杆菌病疫情资料;对济南市近3年曾发生布鲁杆菌病疫情的疫点内从事家畜养殖、贩卖和屠宰等职业的布鲁杆菌病高危人群,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血清学检测;对2007年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04-2007年济南市发生布鲁杆菌病共32例,其中2007年发生15例,发病人数为2004年的3.75倍(15/4).采集高危人群血液样品共178份,血清阳性检出率为11.24%(20/178).2007年发生的病例主要集中在济南市的章丘市,占93.33%(14/15),3-9月份发病占93.33%(14/15),农民发病占93.33%(14/15),50岁以上年龄段发病占66.67%(10/15),男女发病比为2.75:1(11:4);发病具有一定的家庭聚集性,有3个家庭分别发生2或3例;全部病例均有病牛、病羊接触史;病人从发病到确诊所需时间为17~529 d,中位数为70 d.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监测中发现的病例占86.67%(13/15).结论 济南市布鲁杆菌病疫情呈上升趋势,章丘市是济南市布鲁杆菌病主要疫区,春夏季是济南市布鲁杆菌病的高发季节,患者以老年男性农民为主.传染源没有彻底清除,外来家畜未得到有效检疫,从业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淡薄是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锡林郭勒盟人间布鲁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疫情情况,为锡林郭勒盟布病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历年布病疫情资料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网络报告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结果 20世纪60~70年代锡林郭勒盟曾有过布病流行,之后得到有效控制。2000年以后疫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06年报告发病率为253.44/10万,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1963年252.6/10万),2009年为493.72/10万,2010年开始逐年下降,2012年的报告发病率为193.21/10万。结论尽管近3年锡林郭勒盟布病报告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仍然处在高水平状态,布病疫情情况仍然严峻,防控工作仍然很艰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自2000年以来四川省人间布病流行动态及特征。方法对四川省各布病监测点2000~2004年以来的监测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及统计处理。结果5年平均阳性率为3.02%,其中青壮年为5.08%,牧民为5.11%。结论四川省人间布病疫情有明显回升趋势,青、壮年牧民为主要受染对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石家庄市2004~2010年布鲁杆菌病(布病)的季节性,为有效防制布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全国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系统上报的石家庄市布病疫情资料,用圆形分布法分析布病发病的高峰日和高峰期,用相关分析法分析布病发病的长期趋势。结果 ① 2004-2010年石家庄市布病发病波动不明显(r=0.572,P=0.180)。② 2004-2010年石家庄市布病发生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其季节分布特征是,全年均可发病,2月份发病人数开始增多,3~7月份达高峰,8月份以后下降。③ 2004~2010年布病发病均存在明显的高峰日和高峰期(P<0.01),各年发病高峰日不全相同(F=3.912,P<0.05),总高峰日为6月3日,总高峰期为3月10日至8月26日。结论 石家庄市布病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高峰,发病高峰日多集中在5~7月份,应围绕此发病高峰期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间布鲁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疫情下降原因,为制定防控措施积累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人间布病疫情严重且2010年病例数较2009年大幅度下降的市、县、村作为调查点,收集并调查居民畜牧养殖、畜间疫情、人间布病疫情、防疫措施的变化情况,分析人间布病疫情下降原因。结果 2010年人间布病疫情下降与畜牧存栏量减少、户养殖率下降、养殖人口率下降、畜间布病疫情下降和畜疫户率降低等因素有关。畜牧存栏量大幅度减少的原因是2009年11月实施了严厉的禁牧政策,养殖成本增加,居民弃养或减少了家畜存栏数;由于禁牧导致圈养增多,减少了羊群间布病传播的机会,畜间布病疫情减轻。还发现羊是当地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当地居民畜牧养殖行为习惯和健康行为形成不是影响2010年人间布病疫情下降的因素。结论当地人间布病疫情下降主要原因是当地政府禁牧导致了羊存栏量减少,羊群布病疫情减轻所致。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称兵团)布鲁氏菌病监测点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分布,为制定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参考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并整理2010-201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上报的兵团人间布鲁氏菌病病例数及血清学监测数据,采用统计描述和推断的方法对二者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2年兵团网络直报布鲁氏菌病发病率分别为4.74/10万、6.57/10万和12.16/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监测区域血清学检测人数、阳性例数和阳性率分别为2506人、131例、5.23%;2670人、60例、2.25%和5748人、98例、1.70%;监测区域中血清学阳性率较高地区,其报告发病率也高,两者存在相关性(r=0.88,P〈0.01)。结论新疆兵团布鲁氏菌病疫情处于上升期,开展监测对掌握疫情动态、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评价防治效果和培养、锻炼布鲁氏菌病防治队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应以监测点为基础,联合农业部门开展疫情处置、患者治疗管理、高危人群干预等综合性防控工作,推动新疆兵团布鲁氏菌病监测和防治工作的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16.
保定市1994~2004年人间布氏菌病流行特点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保定市1994~2004年人间布氏菌病流行特点,为布氏菌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1994~2004年本市布氏菌病患者个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发病人数显著增加;发病以从事羊只饲养、屠宰、皮毛加工人员为主;4~8月份为发病高峰;发病至确诊间隔时间长,及时诊断率低。结论 保定市人间布氏菌病疫情有上升趋势,局部地区存在布氏菌病暴发流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迁安市2007 - 2010年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特点,为制订布病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7 - 2010年布病疫情资料来源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基本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 - 2010年共报告了86例布病患者,男性68例,女性18例,男女比例3.78:1。年龄主要集中在20~55岁,并以40~<45岁组患病最多,所有患者均为本地感染,职业多为畜产品收购、加工和养殖人员。建昌营镇报告病例最多,为51例,占59.30%。其中,2007年,报告发病13例,报告发病率为2.01/10万(13/647 983),2010年共报告了39例布病患者,报告发病率为5.63/10万(39/657 380),呈波动上升的趋势。2007年仅有2个乡(镇)发生布病,到2010年波及全市的8个乡(镇)和城区。结论 迁安市的布病疫情有扩散蔓延的趋势,建议政府加强对牲畜的检疫和染疫病畜的及时处理,在重点加强建昌营镇布病防治工作的同时,加强全市的布病防治工作。同时加大布病的宣传力度,提高职业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大同市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现状,为制订预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全国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收集整理2006 - 2009年大同市7个县4个区人间布病疫情监测资料,建立Excel数据库,对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当地人群布病发病率,发病人群的地区分布、时间分布、职业分布、年龄性别分布,总结大同市人间布病流行趋势及特点。结果 2006 - 2009年大同市共发生布病5195例,平均发病率为57.51/10万。各县(区)均有发病,发病时间以春、夏季为主,发病人群以青壮年男性居多。农民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81.67%(4243/5195)。结论 2006 - 2009年,大同市人间布病疫情呈现“高—低—高”流行态势,建议有关部门加大重点县(区)的防治工作力度,对重点发病人群进行布病防护知识的宣传,提高农民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白银区布鲁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疫情形势,做好全面防控工作。方法统计白银区2005~2011年布病在人间、畜间发病及监测数据,并结合开展的防治工作进行分析。结果白银区2005~2011年人间布病血清学检测平均阳性率为2.17%;新发现血清学阳性19例,新发阳性率0.93%。结论白银区布病疫情波动,人畜间传染源存在,疫情形势不容乐观,布病监测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布鲁杆菌病疫情,探讨不同时期影响疫情的可能因素,为制订内蒙古自治区当前布鲁杆菌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952-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布鲁杆菌病监测数据和已发表文献中相关数据,对布鲁杆菌病在不同时期、不同人群、不同地区分布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1952-2007年间内蒙古自治区出现2次布鲁杆菌病流行高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出现第1次发病高峰,范围波及全区12盟(市),其中1961年发病率最高,达55.28/10万;病例职业构成中牧民最高,占72.9%;2000年后出现第2次发病高峰,其中2005年发病率最高,达38.44/10万,以中、东部地区最为严重;病例职业构成中以农民和牧民为主,分别占51.9%和28.7%.结论 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牲畜交易频繁,使得内蒙古自治区布鲁杆菌病疫情从90年代中期开始快速上升,2004-2007年达流行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