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保护渗漏伤口周围皮肤,促进伤口愈合.[方法]将2006年-2008年伤口渗漏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造口袋处理伤口,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方法.[结果]采用造口袋护理伤口渗漏形式由不可控变为可控,伤口周围皮肤保持完好,渗漏量可准确计量,换药次数、每天换药时间、病人可离床活动时间、换药成本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口护理技术应用于腹部渗漏伤口能明显减少渗漏伤口并发症,节约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规范化护理对伤口造口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同时有伤口和造口的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6例患者采用常规方式护理,观察组46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规范化护理,对比观察2组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压疮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伤口、造口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能够降低伤口造口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伤口、造口的情况,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造口袋收集护理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渗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后出现渗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纱布敷料加压包扎,观察组使用造口袋收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干预前后周围皮肤损伤程度、每天换药时间、换药成本及换药频率。结果观察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干预后1周、2周造口周围皮肤评估工具(DE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每天换药时间短于对照组,换药成本、换药频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造口袋收集护理能够改善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渗漏患者的舒适度,降低周围皮肤损伤程度,缩短每天换药时间,减少换药成本及换药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程赋能教育模式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直肠癌行Miles术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全程赋能健康教育。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包括出院前患者肠道功能恢复(首次通气、排便)情况、造口并发症发生率、造口自我效能以及出院后半个月内造口并发症发生情况、非计划入院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自我效能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2.8%)低于对照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半个月后,观察组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2.6%)低于对照组(20.5%),非计划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程赋能教育模式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可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探讨造口袋收集腹部渗漏液的效果,为伤口渗漏问题提供新的护理技术。选择42例腹部渗漏液患者,根据引流管管口粗细、伤口大小和腹部渗漏液的量,粘贴合适的造口袋收集漏出液,观察患者刺激性皮炎发生情况及造口袋收集效果。本组42例中发生刺激性皮炎2例,衣服污染率、换药费用较以往明显降低,患者舒适度明显提高。使用造口袋收集腹部渗漏液,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渗液浸渍皮肤,有效地预防刺激性皮炎的发生,减少更换敷料的次数,降低了换药成本,同时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提高患者舒适度,体现伤口护理效果及护士的专业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在伤口造口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3月30日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下转至社康伤口造口建立家庭病床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予以常规社康护理)与观察组(25例,予以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愈合分期情况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伤口愈合分期比较,对照组伤口恢复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0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2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有效增强伤口造口患者对伤口造口的认知程度及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改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引流管口周围渗漏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腹部外科术后引流管口周围渗漏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每天换药次数、换药费用、疼痛、焦虑程度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每天换药次数、换药费用、疼痛及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15.64、13.92、4.08、6.74,P0.01),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7,P=0.03)。结论舒适护理的应用能显著改善腹腔引流管口周围渗漏患者的疼痛和焦虑程度,减少换药次数,降低换药费用,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伤口造口小组在临床压疮的预防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所有压疮高危患者共35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压疮护理治疗,观察组建立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压疮知识培训,对高危患者实施24 h动态监控,对比治疗后压疮发生率,伤口造口小组成员对压疮的预防与治疗知识掌握度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培训后压疮知识掌握度高于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立伤口造口护理小组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压疮,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伤口造口患者开展规范化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在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伤口造口患者中挑选出与本研究内容相符的患者45例。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按照以往常规的方法来护理,观察组再附加规范化护理,其他护理措施与对照组一致,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与不良症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和不良症状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比对照组对应评分更高,具有比较价值(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70%VS 40.91%),具有比较价值(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管理用于伤口造口患者,可以使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明显好转,发生不良症状的概率也会下降,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癌性伤口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癌性伤口病人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病人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换药次数、换药时数、治疗费用及随访1年的溃疡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换药时伤口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癌性伤口病人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愈率及病人满意度,改善病人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1.
邹滢 《全科护理》2012,10(9):777-778
[目的]探讨对腹部手术后发生高渗出性伤口的护理。[方法]评估伤口后应用一件式造口袋收集漏出液,或采用持续负压引流,合理换药及保护伤口周围皮肤,以促进伤口愈合。[结果]18例病人伤口周围皮肤完整无损,局部无感染,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合理换药,选择正确的引流方式,加强伤口换药,采用皮肤保护膜避免渗出液刺激皮肤等相关护理措施,能有效保护伤口周围皮肤,减轻病人痛苦,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改进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行脊柱外科手术术后并发脑脊液漏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取数字随机表法将入选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本院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改进护理。记录和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脑脊液漏停止时间、引流时间、切口延迟愈合率及切口感染发生率和数字评分法(VAS)的疼痛情况。术毕当日及护理7d后记录和比较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脑脊液漏停止时间和引流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延迟愈合率和切口感染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重度疼痛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改进护理措施可加快脊柱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患者切口愈合和康复速度,有效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痛阈降低护理在慢性创面不愈合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7年12月—2020年12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住院的122例慢性创面不愈合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痛阈降低护理方案,共护理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水肿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标准化伤口护理程序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1月在伤口护理中心就诊的慢性伤口患者15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76)和观察组(n=75),对照组实施常规伤口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标准化伤口护理程序。比较2组伤口愈合时间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外伤性溃疡、术后切口延迟愈合、压力性损伤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伤口采用标准化护理程序能有效缩短慢性伤口护理过程,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尿路造口袋与普通换药法在切口渗液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32例切口渗液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使用尿路造口袋粘贴切口,造口袋外接引流袋处理渗液;对照组使用常规换药方法处理切口。观察两组病人切口周围皮炎的发生率、每天切口护理次数和每次护理时间及病人的舒适度。结果:两组病人切口周围皮炎的发生率、每天切口护理次数和每次护理时间及病人的舒适度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尿路造口袋处理切口渗液,可降低切口周围皮炎的发生率,减少每天切口护理次数和时间,提高病人舒适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普外科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控制患者术后疼痛与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普外科收治的患者3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73例,分别采用精细化护理管理与常规系统化整体护理,比较2组的疼痛评分、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引流时间、住院天数、术后感染情况与满意度的差异。结果两组对象疼痛评分术后均呈下降趋势,观察组在术后24、48 h和72 h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总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切口感染、导尿管相关性感染(CAUTI)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人数也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普外科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不仅能有效控制术后疼痛、降低感染的发生,而且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实施专业小组全程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152例接受永久性肠造口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护理模式分为观察组(83例)与对照组(69例),前者接受专业小组全程化护理干预,后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等4个维度评分以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出院时、出院1个月后,2组患者造口狭窄发生率、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造口狭窄发生率、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实施专业小组全程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良好,具有护理服务满意度佳、自我护理能力强、造口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郭春兰  付向阳 《全科护理》2013,11(14):1253-1255
[目的]观察蜂蜜敷料与功能性敷料应用于慢性伤口中的效果。[方法]将96例慢性伤口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分别使用蜂蜜敷料、功能性敷料处理伤口,观察两组伤口不同时间面积愈合率、换药时间、伤口2次损伤积分及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病人伤口换药第20天及第30天面积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换药时间快于对照组、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蜂蜜敷料治疗慢性伤口安全有效、经济适用,效果优于功能性敷料,为临床难愈压疮和手术后感染难愈伤口的处理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改进的造口袋粘贴方法效果.方法 按就诊顺序将66例尿路造口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6例采用改进的造口袋粘贴方法:剪断底盘保护纸,借用胶布撕开保护纸并贴袋.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肠造口粘贴方法.结果 两组病人手套粘连、手套破损发生率、护理人员手部细菌合格率及造口袋粘贴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自行设计的造口袋粘贴方法使标准预防到位,降低护理人员手部细茵污染率,延长造口袋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
邓洁  罗羽 《山西护理杂志》2014,(9):3093-3095
[目的]比较生理盐水、4%硼酸溶液、0.5%碘伏+3%过氧化氢3种临床常用护理换药方式对糖尿病小鼠和正常小鼠创面愈合的影响,以期探索最适合糖尿病难愈性创面的护理换药方式。[方法]取雄性8周龄C57BL/6J小鼠30只,设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小鼠各15只,糖尿病小鼠以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在背部制作3个同等大小的全层皮肤创面后,每日1次分别以生理盐水(A处理)、4%硼酸溶液(B处理)和0.5%碘伏+3%过氧化氢溶液(C处理)对创面换药,记录创面结痂及感染情况并计算创面愈合率。[结果]在同一时相点、A处理换药方式下,糖尿病组小鼠的创面愈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小鼠;对照组小鼠在3种不同换药处理方式下,其创面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小鼠应用B处理的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应用A和C处理法(P〈0.05)。[结论]正常小鼠创面应用3种换药方式对创面的愈合率无显著影响;糖尿病小鼠创面使用硼酸溶液换药较其他换药方式更有利于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