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志军  赖呈哲  李素婷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0):83+85-83,85
目的分析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92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减轻和消失时间,并统计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症状减轻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痊愈率为71.7%,对照组痊愈率为23.9%,观察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临床起效快,患者苏醒时间短,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刘树基 《广东药学》2002,12(6):40-41
目的 观察纳洛酮对争性重度酒精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治疗组30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应用纳洛酮治疗,与传统的使用促进乙醇氧化药物治疗的对照组30例比较,观察清醒时间及酒后症状持续时间。结果 纳洛酮治疗组的清醒时间及酒后症状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纳洛酮对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有显著疗效,可作常规和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李明海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3):2026-2027
我院自2003年6月-2005年3月期间,用纳络酮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4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纳洛酮联合速尿救治重度酒精中毒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纳洛酮治疗重度酒精中毒的疗效。方法 静脉注射纳洛酮及速尿联合抢救18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病人,观察病人的清醒时间、清醒后遗症状、心率的变化。结果 重度中毒病人清醒时间为2~6小时,后遗症状少。结论 纳洛酮联合速尿可缩短重度酒精中毒的清醒时间,减少后遗症,是治疗重度酒精中毒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纳络酮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大剂量纳络酮治疗(治疗组)50例;常规剂量纳络酮治疗(对照组)50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清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纳络酮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选用常规剂量即可,无须大剂量使用。  相似文献   

6.
曹健萍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317-318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急诊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78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治疗组43例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对照组35例采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意识转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急性酒精中毒能够缩短催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  相似文献   

7.
血液透析抢救急性重症酒精中毒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是临床常见急症,由于可诱发呼吸、循环衰竭,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患者生命。我院血液净化中心于2000年6月至2007年6月,用血液透析(HD)治疗急性重症酒精中毒患者36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6例患者均系我院急诊收住院的急性重症酒精中毒患者,其中男30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重度酒精中度抢救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3年-2006年22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抢救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20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治愈率100%,2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9.09%。结论 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早期使用纳络酮及必要时建立三人工气道可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科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60名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治疗组30例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对照组30例采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意识转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和盐酸纳洛酮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重度急性酒精中毒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
笔者自1997年1月~1999年10月采用盐酸纳洛酮治疗23例急性酒精中毒的患者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本文以采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23例为治疗组 ,并以1997年1月以前非纳络酮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28例为对照组 ,两组患者均符合酒精中毒昏睡、昏迷期即重度的分度的标准。其中治疗组23人 ,男性18人 ,女性5人 ,平均年龄31 8±7 2岁 ,饮白酒至就诊时间平均为5 73±2 26小时 ,平均饮酒量 (折算成50°白酒 )约396 3±132 8ml;对照组28人 ,男21人 ,女7人 …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疗效.方法将86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2组患者均按常规予以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抑酸护胃,护肝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应用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对照组单用纳洛酮治疗.观察2组酒后平均清醒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酒后平均清醒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具有协同作用,疗效显著、见效快,可作为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首选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酒精中毒后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进而影响呼吸循环系统,重者可致呼吸中枢麻醉而死亡。来院就诊的患者多以重度中毒为主。我科自1995年以来对重度酒精中毒患者应用纳洛酮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就我们抢救及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余征 《现代临床医学》2016,42(3):196-197
探讨脑电图在诊断慢性酒精中毒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酒精中毒患者40例,对其分别进行脑电图检查和CT检查,比较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并采用认知功能量表对不同程度脑电图患者进行评分比较。40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经脑电图检查,有32例显示脑电图异常,异常率80.00%;经CT检查,16例患者显示异常,异常率为40.0%。2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重度脑电图异常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明显低于轻度脑电图异常患者及中度脑电图异常患者(P<0.05)。脑电图能有效检出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脑电图异常情况,在慢性酒精中毒患者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纳洛酮对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治疗组30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应用纳洛酮治疗,与传统的使用促进乙醇氧化药物治疗的对照组30例比较,观察清醒时间及酒后症状持续时间。结果 纳洛酮治疗组的清醒时间及酒后症状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纳洛酮对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有显著疗效,可作常规和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急诊酒精中毒的疗效。方法采用纳洛酮与血液透析,抢救重度酒精中毒,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神志改善方面来看,血液透析组明显优于大剂量纳洛酮组,大剂量纳洛酮组优于常规剂量纳洛酮组。结论血液透析治疗重度酒精中毒,疗效确切,是抢救重度酒精中毒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纳络酮治疗重度急性酒精中毒3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高潮  张赞辉 《安徽医药》2006,10(3):183-183
目的 总结分析采用纳络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方法 对采用纳络酮治疗31例酒精中毒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纳络酮治疗重度酒精中毒疗效肯定。结论 纳络酮是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有效药物,使用方便,作用迅速,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吴畏 《天津药学》2002,14(3):65-66
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常见病之一,尤其重度酒精中毒的患者,若能及时诊治,合理用药,将能挽救其生命.我院1998年至2000年期间,采用纳络酮抢救重度酒精中毒患者60例,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治疗组30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应用纳洛酮治疗,与传统的使用促进乙醇氧化药物治疗的对照组30例比较,观察清醒时间及酒后症状持续时间.结果纳洛酮治疗组的清醒时间及酒后症状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纳洛酮对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有显著疗效,可作常规和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如何对急性酒精中毒施以及时救治和正确护理,以挽回生命,减小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36例确诊酒精中毒患者实施催吐、补液及其并发症的处理.结果 28例轻度酒精中毒患者经治疗步行出院,8例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经治疗痊愈出院.结论 正确的救治,可能减轻过量乙醇对患者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救治和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的意义。方法:对重度43例患者通过给予催吐洗胃、催醒剂治疗,并加强观察和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结论:通过对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的积极救治和护理,使患者减轻或消除病痛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