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和分析新生儿疾病护理管理经验。方法:对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重要性、健康宣传、采血技巧、血片传递、阳性结果召回等工作的护理管理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5年累计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971例,筛查率达到100%,阳性召回率达100%,筛查质量逐年提高。结论:只有加强组织领导、健康教育、业务技能培训等各环节,才能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和筛查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两种疾病的发病率,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简称新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方法选择1999年9月—2008年9月在平邑县各助产机构内分娩的活产新生儿为筛查对象,于出生后72小时,充分哺乳后采足跟血,10日内送临沂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检测促甲状腺素(TSH)和苯丙氨酸(Phe)以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和苯丙酮尿症(PKU)。结果9年共出生81721人,参与筛查79145人,筛查率为98.05%,血片合格率为99.15%,复采召回率达99.65%。检出CH患儿32例,发病率为4.04/万,PKU患儿13例,发病率为1.64/万。结论平邑县两种疾病的发病率较全国平均水平(CH:3.32/万,PKU:0.90/万,血片合格率和复采召回率有待提高;明确各级人员职责,做好宣传告知工作,提高群众和家长对新筛意义的认识,是进一步提高筛查率,降低患儿致残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分析北京市丰台区2000~2007年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方法:所有在北京市丰台区出生的活产新生儿均按照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进行采血,统一递送北京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CH和PKU的检测。结果:2000~2007年共筛查新生儿64 997例,筛查率97.13%,8年来新生儿疾病筛查率逐年提高;检出CH 18例,患病率0.28‰,与全球及我国主要城市地区发病率水平相当;PKU 6例,患病率0.092‰,与我国大部分地区水平一致。结论:加强管理,努力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提高可疑病例复查率。  相似文献   

4.
沐浴后新生儿采血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春芳 《工企医刊》2009,22(5):26-27
目的: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采血技术减轻新生儿痛苦,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方法:从2008年1月~5月抽取正常足月产的新生儿100名,在涞浴后采血,6月~11月抽取11.5.名足月新生儿按照常规采集技术规范操作,按摩足采血,比较两种采血的效果。结果:两种采血方法一针成功率有明显差异。结论;沐浴后采血可提高采血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海南省新生儿促甲状腺激素增高情况。方法收集在2007-2014年海南省出生并参加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新生儿,采集符合新生儿筛查采血规范新生儿的足跟血按照新生儿筛查血片采集要求制作成筛查血片样本,应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进行测定样本中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高于切值标准者使用化学发光法进行甲功五项检测。结果 2007-2014年间海南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共筛查636 492例新生儿,初筛促甲状腺激素增高的可疑患儿4 052例,召回3 381例,确诊促甲状腺激素异常增高380例,召回增高异常率为11.2%。确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204例,发病率为1/3 230;高促甲状腺激素血症111例,发病率为1/5 734。结论海南省新生儿促甲状腺激素异常增高,新生儿疾病筛查在海南省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减少新生儿疾病筛查中不合格血片的发生率,提高筛查质量。方法:对2007—2009年度青田县不合格血片的数量及不合格血片产生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至2009年收集的不合格血片共231例,不合格率2.8%,在不合格血片中由于采集技术原因引起的214例,占不合格血片总数的92.6%,其他原因引起的占7.4%。在全县6家医疗机构中,甲医院由于血片采集技术原因引起不合格血片数量与其余5家医疗机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队伍建设、增强医疗机构筛查质控能力、完善采血制度和加强质量管理,是提高血片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新生儿先天性疾病筛查血片标本合格率及新生儿足后跟血一次性成功率。方法:2002年始采用改良式采血法:抬高新生儿上半身50度,呈头高足低位,采血部位选择新生儿足后跟正中最低处,挤血手法从小腿顺势向足后跟挤,至血滴符合要求为止。结果:改良组300例血片合格率99%,一次采血成功率96.3%;对照组150例血片合格率82%,一次采血成功率69.3%,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改良法顺应"水往低处流"的原理,提高了血片合格率及一次采血成功率,减少了新生儿的痛苦和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宣武区7年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分析北京市宣武区2003~2009年7年间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及管理情况.方法 在北京市宣武区辖区内产科医院出生的活产儿均按照<北京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及<北京市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常规>要求进行采血,血标本统一递送到北京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结果 2003~2009年共筛查新生儿36 391人,筛查率98.25%,苯丙酮尿症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可疑阳性病例复查率分别为97.37%和90.24 %,总体复查率91.58%.7年来检出苯丙酮尿症3例,发病率0.082‰;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10例,发病率0.275‰.结论 继续科学规范管理,从各环节做好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近几年来新开展的普查项目,我国采用新生儿足底血筛查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和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要求对出生后72h、哺乳6次以上的新生儿进行足底采血检查.新生儿足跟采血已成为护士工作的重要内容,而血片的制作采集是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流程中的重要环节,采血质量直接影响到实验室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总结北京市朝阳区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方法 对2003年10月1日至2008年9月30日在北京市朝阳区各医疗保健机构出生的新生儿,依据<北京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和<北京市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技术常规>进行血标本采集、检测,筛查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结果 5年间共筛查新生儿89 421例,2008年筛查率达到99.26%,完成了北京市"十一五"规划指标.检出苯丙酮尿症11例,检出率1/8 172;检出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35例,检出率1/2 568.初筛阳性新生儿的召回率为82.11%,非户籍新生儿的召回率明显低于北京市户籍新生儿,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38.81,P<0.001.结论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一项提高人口素质的社会化、系统化工程,是预防出生缺陷的有效方法,在保持高筛查率的同时,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筛查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1.
武红霞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5):4994-4995
目的:探讨襄樊市新生儿疾病筛查4个管理模块的运行状况和效果,了解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CH)和苯丙酮尿症(PKU)的发病情况,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质量水平。方法:对襄樊市2004年~2008年5年出生的84993例新生儿应用细菌抑制法和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新生儿足跟血滤纸干血斑中苯丙氨酸和促甲状腺素的含量。结果:新生儿疾病筛查率逐步上升。襄樊市市区新生儿疾病筛查率从2004年的92.20%上升到2008年的98.10%,下属县(市)区新生儿疾病筛查率从2004年的12.30%上升到2008年的48.26%。筛查出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39例,发病率为1/2179,苯丙酮尿症5例,发病率为1/16998,治疗随访率均达到100%。结论:4个管理模块运行以后,襄樊市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明显提高,患儿的治疗和随访更为及时;但可疑阳性患儿召回和采血员培训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2.
菏泽市1999~2002年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更好的贯彻执行《母婴保健法》,提高我市出生人口质量 ,努力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自 1999年 1月以来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和先天性甲状腺机能低下 (CH)疾病筛查工作。 3年来共采取合格血片 1415 79份 ,PKU阳性者13人 ,发病率 0 .0 9‰ ;CH阳性者 6 9人 ,发病率为0 .4 9‰。现将 1999~ 2 0 0 2年 1月全市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1 对象和方法1.1 筛查对象 :非选择性新生儿 1415 79人 ,来自全市市直及 9县区下属各接产医院。1.2 筛查方法 :1采血时间 :出生 72 h充分哺乳后进行。 2采血部位方法 …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影响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采血合格率因素及对策.方法 根据<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对不合格滤纸血片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2006至2010年全市330家医疗接生单位共采集递送血片513040例,其中不合格血片共6 257例,血卡填写错误2 375例,出生不满72小时1 273例,洗脱不全1 226例,采血技术操作不良1090,血斑污染293例.血片不合格率为1.22%,实际召回重采5 528例,不合格血片召回率为88.35%.结论 加强宣传和技术培训工作,做好筛查各个环节质量管理,提高筛查血片采集的合格率,重视对不合格血片的追踪召回,保证筛查质量的每个环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提高采血技术,加强宣教与护理,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方法分析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海珠分院妇产科1445例新生儿筛查情况。结果应筛查1445例新生儿,实际筛查1412例,筛查率97.71%,其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23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5例,苯丙酮尿症(PKU)0例。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阳性的发现和治疗及时与否,取决于筛查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其中采血、登记、实验室技术、资料保管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管理模式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龙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1):1435-1436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优生优育、减少残疾儿发生率、提高人口健康素质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又是一项社会群体性系统工程,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技术性。对这个工程的每个环节必须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筛查质量,才能达到预期的筛查效果。泰安市1999年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以来,努力完善网络管理,建立了筛查管理机构、筛查服务机构,规范了运行模式,建立保偿治疗制度,使筛查率年平均为99.73%,阳性召回率100%,患儿持续诊疗率100%,治疗有效率为100%。我们的体会是:政府支持是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保障;健康教育是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先导;建立健全筛查网络是筛查工作运行的基础;提高筛查质量是保证筛查工作持续开展的核心;新生儿疾病筛查与《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相结合是防止漏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北京市海淀区2014—2017年176 340例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和苯丙酮尿症(PKU)的筛查结果,探索疾病确诊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管理水平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7年9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助产机构出生的176 340活产儿为调查对象,采集出生72 h后、充分哺乳的新生儿足跟血于特定滤纸上,进行CH及PKU筛查。血TSH值≥10 mU/L(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或Phe值≥2 mg/dl(荧光定量法)的新生儿视为可疑阳性,召回复查并进一步确诊。结果 2014—2017年,海淀区活产儿176 340人,筛查175 090人,年均筛查率99.3%。筛查出可疑病例1 542例,复诊1 511例,复诊率98.0%,确诊患儿184人,其中CH120人,PKU33人,高促甲状腺素血症(HT)31人,检出率分别为0.7‰、0.2‰、0.2‰。出生医院、户籍、出生季度与疾病确诊情况无关。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是CH、PKU、HT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是提高筛查管理质量的有效措施,应提高公众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认识,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和复查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四川省农村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方法:2005~2009年3次调查四川省8个市,了解农村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采取建立筛查网络、落实人员职责,开展人员培训,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实行规范化管理,加强检查督导和质量控制等策略和措施。结果:影响农村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主要因素发生了变化;以县为单位筛查工作覆盖率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率逐年明显提高;8个市新生儿疾病筛查政策支持力度逐年加强;反复筛查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提高了采血人员的业务素质。结论:提高农村新生儿疾病筛查率的策略和措施效果明显,领导重视、组织落实和政策支持是关键,反复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采血人员业务技能是基础,开展健康教育、增强家长新生儿疾病筛查意识是提高农村新生儿疾病筛查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年累计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2793例(实际活产儿2894例),筛查率达到96.5%.通过一年的新筛护理管理,就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重要性、健康宣传、采血技巧、血片传递、阳性结果召回等工作的护理管理进行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2004至2010年北京市海淀区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统计和分析2004至2010年在海淀区各助产机构出生新生儿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筛查数据.结果 7年间海淀区活产198 817人,筛查196 066人,随活产数增加筛查人数逐年增多,平均筛查率为98.62%.检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69例,检出率为0.35‰;检出苯丙酮尿症27例,检出率为0.14‰;可疑患者复诊率为87.67%,未复查的可疑患者中流动人口占91.98%.结论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二级预防的重要且有效的方法,应提高公众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认识,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和复查率.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管理与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赵艳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2):3065-3066
目的分析沈阳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的运行状况和效率,了解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CH)和苯丙酮尿症(PKU)的发病情况。方法应用酶标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新生儿足跟血滤纸干血斑中促甲状腺素、苯丙氨酸含量。笔者对沈阳市城区、郊县共88家助产医院出生的125910例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的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全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城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率为75.4%,农村筛查率为24.2%。筛查出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39例,发病率为1/3228,苯丙酮尿症15例,发病率为1/8394。结论行政主管部门重视是保证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能够开展的前提;建立市筛查中心和完善的筛查网络是新生儿疾病筛查正常进行的基础;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可以尽早发现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并给予早期治疗,对提高人口素质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