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红色毛癣菌和石膏样毛癣菌,是临床癣病中常见的病原菌,我们在滇、桂边防部队826例癣病皮屑中,分离出488株致病性霉菌,其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三种抗真菌处理后的锦纶织物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生长的抑制效应,以及洗涤次数对其抗真菌作用的影响.方法 制备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的菌悬液,分别接种于洗涤1、15、30、50次的空白锦纶织物、载银1.8%锦纶织物、载银纳米氧化锌1.9%锦纶织物以及作为对照的纯棉织物,并紧贴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表面培养,每12h观察并记录菌落形态及大小.结果 洗涤1、15、30、50次的空白锦纶织物布样上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菌落生长情况与棉布对照组相近.载银1.8%锦纶织物洗涤1次及15次布样上菌落直径在120h内均明显小于棉布对照组(P<0.05),洗涤30及50次布样上须癣毛癣菌菌落直径在:120h内与棉布对照组相近,洗涤30次布样上红色毛癣菌菌落直径在96h内小于棉布对照组(P<0.05),此后与棉布对照组相近(P>0.05).载银纳米氧化锌1.9%锦纶织物洗涤1次的布样对两种癣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洗涤15次后有所降低,但两种癣菌在120h内菌落直径均小于棉布对照组(P<0.05),洗涤30次布样上红色毛癣菌菌落直径在84h内小于棉布对照组(P<0.05),之后与棉布对照组相近(P>0.05),洗涤30及50次布样上须癣毛癣菌的生长与棉布对照组相近.结论 载银1.8%锦纶织物、载银纳米氧化锌1.9%锦纶织物均可显著抑制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的生长,且具有一定的耐洗涤性,洗涤15次后仍有明显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3.
汉麻织物对常见皮肤癣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育平  杨雪琴  万哲 《武警医学》2008,19(11):1000-1001
 目的 通过分析汉麻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生长的影响,探讨汉麻织物对常见皮肤癣菌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振荡法,将汉麻织物分别与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混合培养,对照组为棉布组,3 d后分别取培养液稀释5倍后涂布培养皿,计算各组的菌落数和抑菌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汉麻织物组抑菌率明显高于棉布组(P<0.05),汉麻织物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的抑菌率分别为49%、53%、44%,对3者的抑菌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汉麻织物可明显抑制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的生长,可能用于预防足癣、股癣等浅部真菌病.  相似文献   

4.
1984年10月至1986年2月,我们在滇桂边防部队调查皮肤病的流行病学中,不仅发现这些地区癣病发病率高,而且症状比较典型,影响广大指战员的健康.由于防治工作的需要,我们进行了有关病源学调查及研究,现将调查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广西和云南前线,进行皮肤癣菌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时,进行了癣病为防治工作,其中“Ⅰ号霜”是最常用的药物、受到广大指战员欢迎,它不仅使用方便,且效果好、副作用小.为探索它对癣菌的作用,我们作了如下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学前儿童皮肤真菌病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取皮损处鳞屑、毛发或分泌物直接镜检并同时接种于含0.125%氯霉素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置于25-28℃恒温箱内培养一周后观察结果。结果:116例共培养出9种致病菌,其中以红色毛癣菌为最多,其次为须癣毛癣菌和含珠菌。结论:本地区学龄前儿童皮肤真菌病以体癣为最多见。皮肤浅部真菌感染则以红色毛癣菌为多,其次为须癣菌。  相似文献   

7.
在对滇、桂边防部队进行癣病流行病学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滇、桂两省腋毛癣的发病率较高,并且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给广大指战员带来痛苦.经过大量实验研究,我们认为腋毛感染主要病原菌是腋毛杆菌(暂名).因防治工作的需要,我们进行了有关该菌的抵抗力和药敏试验的研究,现将初步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8.
1984年10月至1986年2月,我们先后从滇、桂前线指战员被肢毛癣感染的腋毛中,分离出腋毛杆菌(暂名).为探索该菌是否为腋毛癣主要的病原菌、致病性及引起腋下皮肤擦烂的关系,我们作了如下的实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
铁扇癣痒平凝胶剂治疗豚鼠皮肤真菌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铁扇癣痒平凝胶剂治疗豚鼠皮肤真菌病的疗效。方法 本试验用石膏样毛癣菌共建立皮肤真菌病豚鼠感染模型 10 8处 ,分别用铁扇癣痒平凝胶高低 2个剂量组、1%联苯苄唑凝胶和 1%克霉唑软膏进行治疗 ;并设凝胶基质和空白对照 ,疗程为 14d ,药物治疗结束后观察复发状况。结果 铁扇癣痒平凝胶 2个剂量组的 10d临床治愈率与 1%克霉唑软膏相比较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与联苯苄唑凝胶的治疗作用相当 ;铁扇癣痒平凝胶与联苯苄唑凝胶的复发率与克霉唑软膏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铁扇癣痒平凝胶治疗豚鼠皮肤真菌病的疗效好 ,而且复发率低 ,作为抗皮肤浅表真菌药物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是由圆形或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引起的毛囊性皮肤真菌病,好发于中青年,其外观酷似寻常型痤疮、细菌性毛囊炎、毛囊虫样毛囊炎、脂溢性皮炎等皮肤病,临床上极易造成误诊。我科门诊自2002—04~2005—09共发现糠秕孢子菌毛囊炎误诊37例,其中24例为外院初诊,现就其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腋毛癣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常见的皮肤病,我们在滇、桂边防部队调查中,发现有较高的 发病率,和北方部队相比有显著差异.见表1、2.  相似文献   

12.
韦洁  朱志福 《武警医学》1994,5(4):239-239
部队基层癣病防治体会武譬湖南总队一支队二大队卫生所韦洁,朱志福(长沙410006)癣病是部队常见病,多发病,在南方部队发病率仍然较高。作者对所在部队癣病发病情况和流行原因进行调查,探讨防治方法与效果。1资料与方法1.1调查资料1989年9月普查本大队...  相似文献   

13.
我们于1984年10月至1985年2月,在广西和云南前线一线部队及驻北京郊区部队皮肤病调查中,发现前线广大指战员中腋毛癣患者,明显高于驻京部队指战员.从电镜观察证明,腋毛感染的细菌主要是球菌和杆菌.为弄清这些细菌的特点和归属,找出有效杀菌药物,以利防治工作,我们进行了分离培养研究,并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腋毛癣患者,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比较多见的,在温、寒带地区也可见到,但发病率不如前两地区高.我们在广西、云南前线一线部队和北京郊区驻军防治皮肤病中,发现并采集样品343例,这些被感染的腋毛样品,全部都找到凝聚块和腋毛颜色的改变,为弄清细菌种类、形态和凝集块特点,我们进行了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  相似文献   

15.
武警战士军事训练与皮肤病患病相关性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军事训练与武警战士皮肤病患病之间关系.方法 采用皮肤病调查表对4 363名武警战士不同年度和训练前、训练后3个月、训练后1年皮肤病患病率分别进行调查比较.结果 发现训练3个月后毛囊炎、浅部真菌病和皮炎湿疹等皮肤疾病明显高于训练前(P<0.05);训练1年浅部真菌病、皮炎湿疹和疣患病率明显高于训练后3个月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004年度战士浅部真菌病、皮炎湿疹和疣患病率明显低于2003年度,但日光性皮炎明显高于前1年,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菌种分布以红色毛癣菌为主.结论 军事训练与皮肤病存在一定正相关关系,采取措施后可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侵越美军在内科学皮肤病总结里提出,部队常见的皮肤病是癣菌病、细菌性溃疡、皮肤浸泡引起的损伤。但认为阴囊搔痒中最多见的是精神性的。我国学者在l983年报告了104例阴囊皮肤真菌的检查结果。73例作了真菌培养,41例分离出红色癣菌、7例白念珠菌、4例石膏样癣菌、2例絮状表皮癣菌。直接镜检全部阳性。有特殊反应性皮炎的人,对温度变动、运动、日晒或药物等剌激产生痒的反应。关于致痒机理还在研究中,并不仅限于组织胺。 在阴囊瘙痒的防治方面,用十一碳烯酸粉做抑制治疗有效。保持皮肤洁净干燥是最可靠的预防措施。我国皮肤病工作者采用盐酸异丙嗪25mg长强穴封闭,或用苯海拉明加1%普鲁卡因会阴穴封闭治疗阴囊搔痒、阴囊湿疹有效;外搽樟脑霜和内服中药也有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一步法快速鉴定皮肤癣菌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快速简便的一步法处理癣菌及非癣菌菌株获得菌株DNA。癣菌通用引物的敏感性测定:将获得的菌株DNA以及人DNA进行PCR扩增后跑电泳,观察是否出现特定大小的阳性条带。PCR反应体系的敏感性测定:用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测量癣菌菌液的DNA浓度,再将癣菌菌液的DNA进行10倍连续稀释,获得不同浓度的癣菌菌液,随后进行PCR扩增,记录特定大小的阳性条带出现时的最小癣菌DNA浓度值,PCR重复做3次。结果所有癣菌菌株经PCR扩增后均出现366 bp的阳性条带,非癣菌菌株及人DNA经PCR扩增后均未出现任何条带。将浓度为600 ng/μl的癣菌DNA浓度经10倍连续稀释后,得到的7个浓度菌液,其中600 ng~6 pg经PCR扩增后出现366 bp的阳性条带,第7个600 fg浓度经PCR扩增后未出现任何条带。结论皮肤癣菌通用引物CHS1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用作检测癣菌的特异性引物,本实验PCR体系的敏感度较高,为6 pg。  相似文献   

18.
翟文治 《人民军医》2005,48(3):164-164
体、股癣为部队常见皮肤病,如采用正规抗真菌药物治疗,治愈率高,但由于部分病人用药不当,尤其是误诊后长期滥用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常可导致原有皮损形态改变,形成难以辨认的类固醇变形癣。2002年1月-2003年12月,我们收治类固醇变形癣18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唐海玲 《西南军医》2010,12(6):1101-1102
目的 了解股癣病原菌的流行分布情况.方法 648例股癣患者按常规消毒处理镜检阳性的标本后,接种在沙氏琼脂培养基上(内含氯霉素40 μg/ml),置25~27℃生物培养箱内,观察两周,每天观察一次生长情况,有菌落生长为阳性,无菌落生长为阴性.根据菌落生长特征及镜下结构进行菌种鉴定.结果 648例患者丘疹型、环状型、鳞屑型分别占50.3%、26.8%、23.9% 年龄分布上以青壮年居多 职业分布上以工人、农民居多,男性多于女性 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632株,阳性率97.5%.其中红色毛癣菌512株(79.0%)、念珠菌86株(13.3%),絮状表皮癣菌34株(5.2%),石膏样毛癣菌16株(2.5%).结论 本组病例股癣病原菌以红色毛癣菌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际上对腋毛癣的病原菌的报导并不一致.但较多学者认为是奴卡氏菌或棒状杆菌.根据我们初步研究认为:滇、桂前线指战员所患之腋毛癣其病原菌(暂名腋毛杆菌)不属于这两种,而是另一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