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0年代初,阿苯达唑和吡喹酮分别用于治疗人体脑囊虫病均获得肯定的疗效。近期,采用上述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脑囊虫病,获得了更加满意的疗效。现将使用阿苯达唑和吡喹酮联合治疗176例脑囊虫病的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1980年代初阿苯哒唑与吡喹酮分别用于治疗人体猪囊尾蚴病(囊虫病),均获得肯定疗效。1985年开始,笔者为减轻脑囊虫病治疗时出现的并发症(颅内压升高)采取二者联合治疗脑囊虫病取得更满意的疗效。现就近几年我们采用阿苯哒唑与吡喹酮联合治疗的273例脑囊虫病人疗效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阿苯达唑、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出现过敏性休克19例分析郭建勋1周芳1马云祥21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医院(450003)2河南省卫生防疫站本文对我院3700例囊虫病病人服阿苯达唑、吡喹酮后出现过敏性休克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其中服阿苯达唑者1989例,出...  相似文献   

4.
吡喹酮、阿苯达唑治疗脑囊虫病出现过敏性皮疹75例分析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济宁272133)徐红秀,葛凌云,杨艳君,邵国林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刘岩吡喹酮(PQT)及阿苯达唑(ALB)作为一种广谱抗寄生虫药物,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PQT治疗慢性血吸虫...  相似文献   

5.
在1985年11月郑州脑囊虫病防治研究讨论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脑囊虫病的远期疗效评定在5年以上。迄今,国内外很少有这方面的报道。因此,我们对经吡喹酮、阿苯达唑和干芜散治疗5年以上的患者在临床、CT 和血清、脑脊液免疫学方面进行了综合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一、治疗对象与分组甲组:用吡喹酮治疗70例。男58例,女12例。病程平均9个月,最长5年,最短9d。平均年龄42岁,17岁  相似文献   

6.
难治性脑囊虫病的原因探讨一附11例临床分析赵守松,张开华,邬亦贤,刘传苗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传染病科(233004)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CT室从1990年6月至1995年5月间本院诊治的脑囊虫病患者中,有11例经阿苯达唑或吡喹酮驱虫治疗5个疗程以上,并自...  相似文献   

7.
本地区猪带绦虫及猪囊虫病呈散发流行,近两年来门诊曾收治43例脑囊虫病人,采用阿苯达唑、吡喹酮联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 一、临床材料43例病人均来自我地区,男性32人,女性11人,年龄最大者67岁,最小者19岁,病史3月~12年,其中2~3年以内者30例。43例病人中有31人有食“米猪肉”史,28人有排绦虫节片史。多数病人发病的首先表现是皮下相继出现大小不等(直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1例脑囊虫病死亡病例。该患者为弥漫型脑囊虫病,在杀虫治疗后并发脑疝而死亡。该类型脑囊虫病较严重,治疗时绝不能按常规公斤体重用药,而应先给予杀虫缓和的阿苯达唑或中药治疗,待囊尾蚴活力降低后,再以吡喹酮迅速杀虫,治疗同时加用甘露醇和激素以脱水、抗过敏。  相似文献   

9.
本院于1984~1985年用阿苯达唑治疗脑囊虫病168例。两例于疗程中出现过敏性休克。 例一,患者,男,22岁,军人。因头痛,呕吐,视物不清半年于1985年9月9日入院。曾在外院服吡喹酮治疗2次,均因发生昏迷而终止。体检,全身各处扪及结节45个,双眼底视乳头水肿,腰穿压力190mmH_2O,囊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1:64(+),血ELISA 1:1 600(+),确诊为脑囊虫病,  相似文献   

10.
吡喹酮与阿苯哒唑已广泛应用于脑囊虫病的化疗。但化疗期间因虫体死亡致脑组织变态反应常引起颅内压升高,严重者甚至形成脑疝而危及病人生命,因此在脑囊虫病人化疗期间对颅内压升高的治疗和护理十分重要。现就我们收治的86例脑囊虫病人化疗期间的护理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86例脑囊虫病人中男51例,女35例;有食“米猪肉”史者37例(43.02%),有排绦虫  相似文献   

11.
报告1例肝片形吸虫患者采用三氯苯达唑、吡喹酮和阿苯达唑的治疗情况,吡喹酮和阿苯达唑对人肝片形吸虫病治疗无效,而三氯苯达唑能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2.
阿苯达唑和吡喹酮治疗华支睾吸虫感染的比较/刘宜生等//中华传染病杂志,1994,12(2):177本文应用阿苯达唑和吡喹酮治疗华支睾吸虫病104例,随机分为3组。Ⅰ组36例,男、女各18例,平均年龄14.7岁,阿苯达唑14mg/kg,每日2次口服3天...  相似文献   

13.
阿苯达唑治疗脑囊虫病6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1983年开始用阿苯达唑(丙硫咪唑)治疗脑囊虫病,取得较好效果,现将随访一年以上的62例报道如下。 对象与治疗方法 根据临床检查、组织活检、脑脊液化验和头颅CT扫描确诊为脑囊虫病患者62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16例。年龄20~64岁,其中20~50岁者57例。病程2月1~17年。62例中有癫痫者59例,头痛59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有心理障碍的猪囊虫病患者分布和发病特点及治疗情况,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从2005~2006年经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确诊的猪囊虫病住院患者中,挑选168例有心理障碍的病例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 168例患者中,山东籍150例(89.29%),分布于全省16个地级市.农村患者与城镇患者之比为2.451;男女患者之比为2.431;年龄以18~45岁的中青年患者所占比例最高,为64.80%;临床分型以脑囊虫病所占比例最高,为76.79%.所有患者共分4种心理类型,其中消极悲观型占36.31%,忧郁自卑型占31.55%,焦虑恐惧型占24.40%,对抗偏执型占7.74%.用吡喹酮(PQT)结合阿苯哒唑(ALB)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8.21%,治愈率为45.24%.结论 山东省猪囊虫病仍处于较高的发病态势,患者以农村男性中青年占多数;吡喹酮(PQT)和阿苯哒唑(ALB)联合应用仍是目前猪囊虫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阿苯达唑(ALB)、吡喹酮(PQT)作为治疗脑囊虫病的特效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脑囊虫病患者在服抗囊药治疗过程中,经常出现轻重不同的杀虫反应,现将临床上常见的杀虫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28例为1996年1月~1997年12月在本所住院接受ALB、PQT全疗程治疗的脑囊虫病患者,其中男308例,女120例,年龄6~68岁,病史最短者6d,最长者11年。2 杀虫反应的观察428例病人有308例出现各种不同的杀虫反应,反应发生率占72%,其常见反应见表1。表1 308例脑囊虫病病人各个疗程中的杀虫反应杀虫反应第1疗程反应例数%第2疗程反应例…  相似文献   

16.
脑囊尾蚴(囊虫)病是我国北方地区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寄生虫疾病,抗囊虫药物吡喹酮、阿苯达唑广泛用于临床,对脑囊尾蚴病的治疗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把两药合并用于治疗脑实质型脑囊尾蚴病,改变了以往单药重复治疗数个疗程的模式,使病人在同样的治疗时间内取得更好的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处理对策。方法选取2008年4月—2015年5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5例脑囊虫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联合吡喹酮和阿苯达唑治疗,对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记录临床治疗效果,对于脑室系统囊虫所致严重脑积水时给予神经内镜取出或内镜辅助下的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 25例患者治疗过程中12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48%,对症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12),疗效显著。结论对脑囊虫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给予适当的对症治疗,如加强抗癫痫、抗脑底脑膜炎、抗精神症状和降颅内压等可有效预防并治疗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吡喹酮为目前治疗脑囊尾蚴病疗效最好的药物 ,但治疗过程中易出现不良反应 ,而且较为严重。阿苯达唑治疗脑囊尾蚴病药效缓和 ,副作用相对较小 ,若二者联合使用 ,既提高疗效又降低毒副作用。我们自 1 991年开始采用阿苯达唑、吡喹酮联合治疗脑囊尾蚴病均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我所 1 997-1 999年临床治疗的 3 0 0例脑囊尾蚴病患者临床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3 0 0例患者中男性 2 1 2例 ,女性 88例 ,年龄 5~ 64岁。其中农民 1 78例 ,其次为工人、学生及干部。有食“米猪肉”史者 2 5例 ,既往有排绦虫节片史者 86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方法评价国产和合资的阿苯达唑治疗脑囊尾蚴病的安全、有效性。方法将脑囊尾蚴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2组,以随机对照选用合资产阿苯达唑作对照组,每组80例,均按20 mg/(kg.d)×10 d,隔3~5 d,所有患者均加服同一产家生产的吡喹酮片,口服20 mg/(kg.d)×6 d,共3个疗程。结果国产阿苯达唑组临床有效率92.5%,不良反应发生率33.75%;对照组合资产阿苯达唑分别为95%和31.25%,经统计学处理2组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阿苯达唑与合资产阿苯达唑治疗脑囊尾蚴病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吡喹酮和阿苯达唑在寄生虫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吡喹酮和阿苯达唑在寄生虫病治疗中的应用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0040)潘孝彰吡喹酮和阿苯达唑是目前寄生虫病治疗中的常用药,均为广谱药物。吡喹酮(praziquantel)为杂环吡嗪异嗪啉衍生物,我国1975年研制成功,1978年开始临床试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