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养血祛风汤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养血祛风汤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的疗效。方法:入选的132例CU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9例,对照组63例。治疗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10mg口服,1次/天;养血祛风汤每日1剂。对照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10mg口服,1次/天。两组均连用4周后评价疗效,停药4周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Z值=-4.26,P<0.01);两组8周疗效随访比较,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Z值=-3.86,P<0.01)。结论:养血祛风汤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能有效控制慢性荨麻疹的发作,减少其复发,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应用盐酸西替利嗪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鼻敏方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Th1(Th1辅助细胞)/Th2(Th2辅助细胞)/Th17(辅助性T细胞17)/Treg(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变应性鼻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服用中药鼻敏方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对照组单独服用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2组均治疗28d。分别于治疗第1天、第14天、第28天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症状积分、体征积分和VAS评分,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白介素(IL)-4、IL-12、IL-17A、IL-35的含量,比较2组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第14天,治疗组症状体征积分、VAS积分略低于对照组,血清总IgE、IL-4、IL-17A略低于对照组,IL-12、IL-35略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8天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8天,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在停药后消失。结论:中药鼻敏方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治疗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机理可能与纠正失衡的Th1/Th2/Th17/Treg细胞因子网络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HPLC法测定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中的有关物质.方法 采用Agela Venusil MP C18柱(250 mm×4.6mm,5 μm),以磷酸氢二铵缓冲液(pH 4.0) -甲醇(40∶60)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30℃.结果盐酸氨溴索和反式-4-[6,8-二溴-1,4-二氢喹唑啉-3(2H)]环己醇的最小检出限分别为15、30 ng;杂质的线性范围为0.72~1.68μg/mL(r=0.999 6),加样平均回收率为101.32%,RSD为0.92%(n=9).结论该方法测定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中的有关物质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羚翘解毒颗粒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糖浆治疗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丘疹性荨麻疹患儿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糖浆,2~5岁患儿每次口服2.5ml,每天1次;6~11岁患儿每次口服5ml,每天1次。治疗组同时口服羚翘解毒颗粒,2~5岁患儿每次1/4袋,每天2次;6~11岁患儿每次1/2袋,每天2次。两组均在连续用药1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93.33%,70.0%)和两组复发例数(4例,11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羚翘解毒颗粒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糖浆治疗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疗效肯定,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注射用盐酸雷莫司琼中盐酸雷莫司琼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4.6mm 5μm);乙腈-水(含0.05mol·L-1磷酸二氢钾,磷酸调pH4.0)(20:8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20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盐酸雷莫司琼与其相邻杂质峰能完全分离;在0.05874~0.20559m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 0.9999.结论:该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可以作为注射用盐酸雷莫司琼中盐酸雷莫司琼的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穴位埋线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对照组30例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埋线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以健脾养血为治法的中药组方治疗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4组,第1组予健脾养血方剂治疗;第2组予祛风方剂治疗;第3组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第4组予健脾养血方剂和盐酸西替利嗪片联合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1)健脾养血组总有效率为83.3%,祛风组56.7%,盐酸西替利嗪组66.7%,中西药组93.3%。健脾养血组明显优于祛风组(P<0.05),但与西替利嗪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中西药组显著优于西替利嗪组(P<0.05)。(2)治疗结束时,健脾养血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祛风组和西替利嗪组(P<0.01,P<0.05)。(3)健脾养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祛风组16.67%,西替利嗪组26.67%,中西药组20.00%,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健脾养血组中痊愈患者复发率为6.25%,祛风组50.00%,西替利嗪组54.55%,中西药组40.00%。健脾养血组复发率明显低于祛风组、西替利嗪组及中西药组(P<0.05)。结论:健脾养血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阿奇霉素糖浆剂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阿奇霉素糖浆剂中有关物质。液相色谱条件为:以C1(84.6×250mm,5μm)为色谱柱,以0.05mol/L磷酸氢二钾溶液(用20%的磷酸溶液调节pH至8.2)-乙腈(35: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5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45℃。结果:阿奇霉素有关物质的检测限度为2.5%,阿奇霉素主峰与杂质峰分离完全。结论:本方法能简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地检测阿奇霉素糖浆剂的有关物质,适用于其有关物质检查。  相似文献   

9.
盐酸左旋沙丁胺醇的HPLC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了HPLC测定盐酸左旋沙丁胺醇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 采用Chirex(S)-ICA and?NEA New Column手性柱,以正已烷-二氯甲烷-甲醇-三氟乙酸(240:140:20:1)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8 nm。结果 盐酸左旋沙丁胺醇与杂质分离良好,在0.004~0.8 nag·mL-1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5%,最低检测量为0.8 ng,最低定量限为2.5 ng。结论该法精密、准确,可用于盐酸左旋沙丁胺醇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康咳灵合剂联合抗组胺药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感冒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康咳灵合剂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甘草口服液治疗。疗程1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对照组为78.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咳灵合剂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治疗感冒后咳嗽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健脾养血方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总IgE及EOS计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傅燕华  蔡希 《陕西中医》2012,33(5):540-543
目的:观察以健脾养血为治法的中药组方对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与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的影响。探讨血清总IgE与外周血EOS计数测定在CU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4组,第1组予健脾养血方剂治疗;第2组予祛风方剂治疗;第3组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第4组予健脾养血方剂和盐酸西替利嗪片联合治疗。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检测各组的血清总IgE水平及血EOS计数,并作比较。结果:健脾养血组总IgE水平较西替利嗪组明显下降(P<0.01);健脾养血组EOS计数明显低于祛风组与西替利嗪组(P均<0.01)。结论:健脾养血法能明显降低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血清总IgE水平及外周血EOS计数,从而调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银花地芩合剂合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治疗小儿亚急性湿疹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小儿亚急性湿疹湿热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银花地芩合剂合盐酸西替利嗪滴剂口服治疗,对照组单用盐酸西替利嗪滴剂口服治疗,均以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6个月后随访,比较两组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对照组为5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ASI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随访复发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花地芩合剂合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治疗小儿亚急性湿疹的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10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6例采用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递减疗法;对照组44例,采用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常规治疗。疗程均为6周。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及停药4周后复发率分别为79.3%、39.5%和9.4%、20.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口干和嗜睡。结论:相对于西替利嗪常规疗法,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佳、安全性高,不良反应与单用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相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对照组予盐酸西替利嗪10mg,每日1次口服,共服药60天。治疗组在口服盐酸西替利嗪基础上配合穴位埋线。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通窍鼻炎颗粒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确诊的100例AR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鼻喷剂1~2喷/次,2次/d喷鼻,盐酸左西替利嗪片5 mg/次,1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通窍鼻炎颗粒2 g/次,3次/d,2组连续用药1个月;采用ELIAS法检测治疗前后Ig E及IL-6、IL-8、IL-10水平,光镜下观察治疗前后鼻腔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结果:治疗后治疗组Ig E水平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IL-6、IL-8降低及IL-10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EOS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鼻炎颗粒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AR,能够显著改善血清Ig E、IL-6、IL-8、IL-10水平,降低鼻腔分泌物EOS计数,从而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皮炎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皮炎湿疹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效果以及外周血Th1/Th2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外周血Th1/Th2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外周血Th1/Th2都有所上升,观察组(7.45±1.39)%高于对照组(5.88±1.56)%,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皮炎湿疹患者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脐贴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方法 将119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盐酸左西替利嚷联合脐贴组(治疗组)与单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组(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2周时疗效比较,治疗组62例有效率79.03%( 49/62),对照组57例有效率56.14%( 32/57),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x2=-5.30,p<0.05);4周时疗效比较,治疗组62例有效率91.93% (57/62),对照组57例有效率68.42( 39/57),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x2=10.53,p<0.05).两组在不良反应方面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脐贴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HPLC对盐酸麻黄碱中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为原料的质量标准提供有效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苯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4.6mm×200mm,5μm);以甲醇-11.6g·L-1醋酸铵溶液(6:94)用醋酸调节pH值至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7nm。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30min内盐酸麻黄碱与天然提取工艺可能带入盐酸麻黄碱中的相关物质能较好的分离。结论本法简便,专属性强,适用于盐酸麻黄碱中有关物质的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探讨联合使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与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皮炎湿疹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后续诊疗提供参考借鉴。方法:本研究始于2016年1月,截至2018年1月,以此期间的120例皮炎湿疹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随机、单盲的方法将此120例患者分成两组,在分组基础上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4%,而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皮炎湿疹的临床效果显著,其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单独使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拟瘾疹方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荨麻疹(风热证)的疗效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慢性荨麻疹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瘾疹方,连续服药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E水平及临床疗效,并评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g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瘾疹方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可显著降低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gE水平,治疗慢性荨麻疹(风热证)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