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及转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6年 9月~ 2 0 0 1年 5月共收治硬膜下积液患者 37例 ,比较所用治疗方法之优缺点及不同转归 ,并重点介绍一种囊壁包膜部分切除加颞肌填塞术治疗硬膜下积液的方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7例中男 31例 ,女 6例 ,年龄 3个月~ 76岁 ,均有明确外伤史。伴脑挫裂伤者 4例。年龄分布 :3个月~ 1岁 8例 ,1岁~ 3岁 3例 ,3岁~ 14岁 2例 ,14岁~ 30岁2例 ,30岁~ 4 0岁 2例 ,4 0岁~ 5 0岁 4例 ,5 0岁~ 6 0岁 6例 ,6 0岁以上 10例。1.2 症状体征 主要症状头晕、嗜睡、反应迟钝 ,记忆力下降 ;小儿则为哭闹、嗜睡、呕吐、癫…  相似文献   

2.
单纯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单纯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颅脑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 ,其发生率占颅脑损伤的 1 12 %~ 2 %。我们根据不同类型应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 ,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12例 ,男 90例 ,女 2 2例 ;年龄 2 3~61岁。其中车祸伤 65例 ,跌伤 47例。受伤机制 :枕部着地10 3例 ,额颞部着地 9例。受伤时间 3h至 3d。1 2 临床表现 伤后均有一过性昏迷 ,入院时GCS评分 11~ 15分。头痛头晕 97例 ,精神症状 98例 ,有攻击性行为或躁动 13例。一侧肢体无力 2例。1 3 辅助检查 CT扫描、MRI检查均显示硬膜下脑…  相似文献   

3.
我科自 1999年 6月至 2 0 0 2年 12月共收治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4 6例 ,本文分析其发病特点、形成机制、诊断和治疗。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38例 ,女 18例 ;年龄 7个月至 80岁 ,平均 5 4 7岁 ,其中 6 0岁以上 2 2例。致伤原因 :车祸伤 35例 ,打击伤 9例 ,坠落伤 2例。根据受伤至CT确诊时间 ,分为急性型 (伤后 3d内 ) 1例 ,亚急性型 (伤后 4~ 2 1d) 4 0例 ,慢性型 (伤后 2 1d以后 ) 5例。1 2 积液部位及积液量 均位于幕上 ,2 5例为双侧额颞部病变 ,2 1例为单侧额部或额颞部病变。积液量 :<2 0ml 10例 ,2 0~ 30ml 2 7例 ,>30ml 9…  相似文献   

4.
杨光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3):251-252
我院 1991年 7月至 2 0 0 2年 9月间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 6 5例 ,对其临床、CT及治疗结果作回顾性研究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4 2例 ,女 2 3例 ;年龄在 4 5~ 82岁之间 ,平均年龄 6 4 5岁。明确受伤史 2 3例 ,经反复追问病史后有外伤史 2 3例 ,否认有外伤史 17例。1 2 临床表现 渐进性一侧肢体无力 5 3例 ,有头痛、呕吐、意识改变等颅内压增高症状 12例。仅有 2 1例在CT检查前拟诊为慢性硬膜下血肿。1 3 CT检查  6 5例共有 73个血肿 ,双侧血肿 8例 ,主要位于额颞部共 5 8例 ,后颅窝、枕部仅有 15例。CT平…  相似文献   

5.
54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合理方案。方法采用不同方法对54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其中30例保守治疗,24例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8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及术后1~6个月好转或自愈,2例转为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后痊愈,24例患者均分别采用硬膜下引流术,积液腔-腹腔分流术及开颅硬膜下积液囊壁切除术后随访半年痊愈。结论大多数可经保守治疗好转或自愈,少部分有症状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手术的方式有持续硬膜下引流术,积液腔-腹腔分流术,开颅硬膜下积液囊壁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颅脑损伤中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约占 3 7%~ 5 4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成因众说不一。现结合我们临床工作实际 ,对资料较为详实的 2 2例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年龄 2个月至 6 0岁。受伤原因 :坠落伤 12例 ,车祸中被撞伤 10例 ,其中复合伤 2例。就诊时间 :2例在伤后 30min内就诊 ,14例在 30~ 72h内就诊 ,4例在伤后1周左右就诊 ,另 2例在伤后 1个月左右就诊。1 2 临床表现 清醒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 7例颞部受伤病人具有不同程度的对侧肢体瘫痪。 7例无昏迷史 ,14例有短暂原发昏迷 ,1例持续性昏迷。所有…  相似文献   

7.
黄庆池 《河北医药》2001,23(6):442-442
钻孔引流术 (BHID)是当前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CSDH )的最佳方法。我院1995~ 2 0 0 0年对慢性硬膜下血肿 5 1例行钻孔引流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46例 ,女 5例 ,年龄 5 4~ 82岁 ,60岁以上 3 9例占 76%。无明显外伤史 45例 ,轻微外伤史 4例 ,明显外伤史 2例。受伤至确诊 2 0d~ 5个月。1.2 症状和体征 头痛头晕 42例 ,精神异常 ,智能下降 47例 ,肢体功能障碍 3 8例。1.3 CT扫描 单侧血肿 46例 ,双侧血肿5例 ,低密度 3 1例 ,混杂密度 17例 ,等密度3例。出血量 60~ 180ml,一侧侧脑室消失2 1例。2 手术…  相似文献   

8.
宣井岗  龚德生 《江苏医药》1997,23(5):338-338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为神经外科的常见病之一,但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BCSDH)仅占18%。1987~1995年我科收住BCSDH17例,占CSDH的173%,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15例,女2例。年龄22~83岁,平均55.6岁。有外伤史10例,无外伤史7例。病程2个月以内者14例,最长5个月。症状及体征:头痛15例,眩晕5例,呕吐10例,精神症状4例,视力障碍2例,视乳头水肿Ic例,一侧肢体乏力2例,有锥体束征9例,意识障碍3例,其中1例脑疲形成,以癫痛发病1例。辅助检查:5例行预内动脉造影(CAG),其中3例行双侧造影。17例全部行头颅…  相似文献   

9.
现将我们在 1996年 10月~ 2 0 0 1年 10月 ,收治的新生儿HIE中的出现硬膜下积液 12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女 4例 ,男 8例。出生时均因新生儿HIE住本科治愈出院。当时 12例均作CT检查未发现硬膜下积液。新生儿HIE的诊断按照 1996年 10月于杭州修订的标准 ,分度参照韩玉昆等新生儿分度法 ,其中轻度 6例 ,中度4例 ,重度 2例。 12例均为足月儿。8例患儿均双侧额、颞、顶、枕部硬膜下积液 ,另 4例为额、顶、颞部硬膜下积液。其中 6例年龄在 3个月左右时门诊随访复查头颅CT时发现。 4例在 4月时因阵发性哭闹伴抽搐发作 ,经CT检…  相似文献   

10.
卞西武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4):1871-1872
我院自2000年5月~2004年12月,对10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的症状性患者行硬膜下腔间隙内引流手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4例,年龄18~60岁,平均28岁。自外伤性硬膜下积液钻孔引流术间隔15~80天,平均39天。1·2临床表现:10例中有5例是在我院行外伤性硬膜下积液钻孔引流术好转出院,其他5例是外院手术。出院后复发均出现头痛、头痛伴呕吐6例,偏瘫及反应迟钝5例,嗜睡2例。再次入院CT检查,左侧硬膜下积液2例,右侧6例,双侧2例。中线轻度移位4例,中度移位6例。1·3方法;全麻下头偏积液对侧,引流侧…  相似文献   

11.
华瑞明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136-137
目的 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诊断、治疗及转归.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2008 年3 月至2011 年7 月收治的17 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病例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17 例患者经治疗后,随访6~12 个月,均恢复良好.结论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应规范化,当积液量大、积液明显增加、或积液转化为血肿时则需积极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SE)的临床病理变化与治疗策略.方法 对66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6例患者均临床治愈出院,53例保守治疗;有13例转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其中8例CSDH经手术治愈,5例保守治愈.结论 TSE患者不需手术治疗,但若转变成QSDH,血肿量渐增并有症状者可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诊治化脓性脑膜炎合并硬膜下积液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37例化脓性脑膜炎合并硬膜下积液患儿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化脓性脑膜炎合并硬膜下积液患儿年龄在1-16个月,均为前囟门未闭儿童,发生时间多出现在病程4-10d,单纯性积液27例,硬膜下感染8例,硬膜下积脓2例,36例痊愈出院,1例自动出院。结论 硬膜下积液是化脓性脑膜炎常见并发症,应随时警惕其发生,积极治疗包括穿刺引流。积液量少、无症状者可自然吸收。  相似文献   

14.
何晓斌  王广宜  马志伟 《贵州医药》2007,31(10):924-924
我科从2004年7月至2006年12月收治92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病人,其中5例转化为硬膜下血肿,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例均为男性,年龄17~58岁,平均37.5岁。均有外伤史,3例车祸伤,1例高处坠落伤,1例棒击伤。1.2临床表现伤后4小时至1周入院,5例病人均有原发昏迷史。入院主诉  相似文献   

15.
硬脑膜下积液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 ,通常继发于脑外伤之后 ,钻颅引流术是其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我院自 1992年 1月至 1999年 6月间采用硬脑膜下腔与腹腔分流术治疗 4 2例再发性硬脑膜下积液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男 2 7例 ,女 15例 ,年龄 3~ 78岁 ,平均为 34 5± 6 2岁。儿童 11例中 ,不明原因的硬膜下积液 7例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4例 ;8例经保守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 ,积液量明显减少或消失 ,但数月后又复发 ,3例经钻颅引流术后积液消失 ,2周后复查CT又见硬脑膜下积液。成人 31例 ,均有明显的颅脑外伤史 ,经钻颅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1年3月用钻孔并颞肌条填塞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随访至半年,复查头颅CT硬膜下积液基本消失,未出现复发、感染、出血及癫痫发作.结论 钻孔并颞肌条填塞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脑外伤后硬膜下积液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35例脑外伤后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总结其诊断和治疗的方法.结果 术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良好者33例,中残者1例,死亡1例;发生术后感染者3例,术后遗留长期头痛者2例,1年内复发者1例.结论 硬膜下积液应早诊断早治疗,并根据患者的不同临床类型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方法及其机制。方法对5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CT表现,腰穿测压结果进行分析。针对老年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不同特点进行治疗。结果随访3个月,头痛头晕消失或好转34例,恶心呕吐消失14例,轻瘫均好转。CT复查示积液消失48例。症状缓解,积液减少2例。术后继续随访1~4年,无复发病例。结论老年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应根据临床症状以及积液量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治疗硬膜下积液的合理方案。方法采用不同方法对110例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对于急、慢性硬膜下腔积液量<30 mL且无明显颅内压增高的41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效果好。有35例外伤后出现急性硬膜下积液患者,积液量>30mL,脑室受压、中线偏移,行钻孔持续外引流术无复发。32例老年慢性硬膜下积液患者行积液腔-腹腔分流术,术后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大多数可经保守治疗好转或自愈,少部分有症状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手术的方式有钻孔持续外引流术,积液腔-腹腔分流术。  相似文献   

20.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再发血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梁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2):178-178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脑内血肿的一种常见多发病 ,目前我院多采用YL 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钻孔碎吸引流 ,疗效满意 ,但在治疗中 ,发现再发血肿 6例。现就其原因作一探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均为男性 ,年龄 46~75岁。 2例有明显外伤史 ,4例原因不明。受伤至确诊时间1~ 6个月。1 2 临床表现 术前清醒 4例 ,昏迷 1例 ,意识模糊 1例 ,眼底水肿 4例 ,一侧肢体肌力减退 2例 ,一侧肢Babinski征阳性 2例。1 3 术前CT检查  4例为单侧颞顶部 ,中线移位明显 ,2例为双侧额颞部 ,中线移位不明显。1 4 术后症状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