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渐进式低温可调钠透析对有低血压倾向高危患者超滤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有低血压倾向的高危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温常规组、渐进式低温可调钠组各30例,每例患者观察10次,观察比较患者透析前目标超滤量、透后超滤量、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及透析提前结束率。结果2组患者透析前目标超滤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2);透析后超滤量、低血压发生率及透析提前结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渐进式低温可调钠透析可防治透析中低血的发生、增加有低血压倾向高危患者的透后超滤量、提高患者的透析充分性,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龄老年透析患者应用可调钠透析、低温透析以及常规常温透析对预防血透相关性低血压的作用比较.方法 选择高龄老年患者血透中经常出现低血压反应的规律血液透析患者10例,采用单盲法,自身对照设计,每个患者分别接受标准透析、可调钠透析、低温透析,每种方案为期4周.分别测量患者超滤量、血肌酐、尿素氮、血清钠以及血压等指标.结果 3种透析方式在透析效率方面无显著差别,但可调钠血液透析、低温血液透析与常规透析相比,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对血液透析过程中有低血压倾向的高龄老年患者,可选用低温血液透析或可调钠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透析患者应用可调钠透析、低温透析以及常规常温透析对预防血透相关性低血压的作用比较。方法选择高龄老年患者血透中经常出现低血压反应的规律血液透析患者10例,采用单盲法,自身对照设计,每个患者分别接受标准透析、可调钠透析、低温透析,每种方案为期4周。分别测量患者超滤量、血肌酐、尿素氮、血清钠以及血压等指标。结果3种透析方式在透析效率方面无显著差别,但可调钠血液透析、低温血液透析与常规透析相比,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对血液透析过程中有低血压倾向的高龄老年患者,可选用低温血液透析或可调钠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比较常规、低温及低温可调钠三种透析模式在血液透析高危患者中对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松江分院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20例,均为高龄、糖尿病肾病及心功能不全伴有终末期肾病患者,随机分别采用常温常规透析、低温常规透析、低温加可调钠透析三种透析模式,每例患者每种模式观察10次,比较透析时出现低血压及低血压症状出现的例次数。结果常温常规组(A组),低温常规组(B组)和低温可调钠组(C组)出现低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20.5%,15.5%及7%,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低温可调钠透析可有效地降低血液透析高危患者透析中出现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血液透析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可调钠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防治效果.[方法]对10例在透析中经常出现低血压的病人采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可调钠的透析模式,以干预前自身常规血液透析作对照,观察血流量、超滤量、透析中血压和透析后血压.[结果]治疗组透析低血压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血流量和超滤量明显增加(P<0.001);透析后2 h、3 h、4 h治疗组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无须药物干预.[结论]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可调钠可有效预防透析低血压,提高血液透析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低温可调钠血液透析对透析低血压的影响及护理。方法 选择经常发生透析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采用低温联合可调钠透析,对照组采用常规标准透析,观察3个月,测量患者的超滤量、血肌酐、血尿素氮、血钠、血压等指标。结果 两组透析后超滤量、血肌酐、血尿素氮、血钠均无明显差别,而低温联合可调钠透析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 低温联合可调钠透析可以有效减少透析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可调钠配合低温透析在高危人群(高龄、糖尿病肾病、肿瘤及心功能不全等)血液透析中的预防作用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经常出现低血压的高危患者10例。透析模式:常规常温组(A组)、调钠+常温组(B组)和调钠+低温组(C组)。每例患者每种模式观察10次,每次血流速度相等,脱水量恒定。透析过程中监测透析前后血清钠浓度以及血压等指标。结果:三组透析模式相比,透析前后血清钠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就低血压发生率而言,A组和B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A组和C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B组和C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常规透析相比,可调钠透析的作用以不增加患者的钠负荷为代价,不造成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结论:可调钠低温血液透析有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明显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中高危人群的低血压的发生率。低温结合可调钠透析对低血压的预防作用并不明显优于单纯可调钠透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可调钠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防治效果。[方法]对10例在透析中经常出现低血压的病人采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可调钠的透析模式,以干预前自身常规血液透析作对照,观察血流量、超滤量、透析中血压和透析后血压。[结果]治疗组透析低血压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血流量和超滤量明显增加(P〈0.001);透析后2h、3h、4h治疗组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无须药物干预。[结论]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可调钠可有效预防透析低血压,提高血液透析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阶梯式超滤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模式在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32例在血液净化室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有低血压倾向且透析间期体重增加≥3kg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患者行阶梯式超滤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对照组患者行标准透析.比较2组患者发生低血压的例次、透析中的血压和透析结束时的脱水量.结果 观察组低血压的发生例次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透析结束前血压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透析结束时实际脱水量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 阶梯式超滤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模式可减少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血液透析质量,减少护理工作量,节约医疗成本,是一种简单、有效、经济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低温可调钠透析预防血透相关性低血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马伟平 《护理与康复》2005,4(3):184-185
目的探讨低温可调钠透析对血液透折相关性低血压的影响。方法对15例经常出现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维持性血透患者进行低温可调钠透析,并与常规常温透析进行自身对照。结果用低温可调钠透析,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率由常规常温法的56.2%降到6.7%,不仅避免了因症状性低血压时注人生理盐水增加的容量负荷,还避免了因严重的症状性低血压而结束透析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结论低温可调钠透析能预防血透相关性低血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