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MSM)人群性行为特征及HIV和梅毒感染率与趋势变化,为开展该人群艾滋病综合防治提供建议。方法收集2006-2009年MSM人群调查资料,比较分析该人群性行为特征和HIV、梅毒感染率,以及估计HIV发病率的趋势变化。结果 2006-2009年分别调查了1000、1044、743和604名MSM,最近1次与男性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由2006年的56.2%上升至2009年的66.1%,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低于40%。2006-2009年梅毒感染率分别为9.3%、8.5%、8.5%和11.9%,梅毒感染率2009年较2008年有上升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HIV感染率分别是10.4%、12.5%、16.6%和19.0%,2008年与2007年相比HI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3岁年龄组MSM估计HIV发病率分别为2.4%、2.8%、4.8%和5.2%,2008年较2007年估计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重庆市MSM人群HIV感染率和估计发病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安全套使用率低,MSM人群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艾滋病检测对MSM人群知识、行为与感染HIV风险的影响,为调整MSM人群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过去一年接受过艾滋病检测的MSM人群为干预组,未接受过艾滋病检测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人口学特征、知识、行为以及梅毒与HIV感染率。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23人和528人,平均年龄分别为(26.8±8.0)岁和(26.3±6.2)岁。干预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χ2=28.9,P〈0.001),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无保护性性行为的比例低于对照组(χ2=14.7,P〈0.001),HIV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5.0,P〈0.001)。结论艾滋病检测可以有效提高MSM人群安全套使用率,降低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应在MSM人群中倡导主动咨询检测,扩大咨询检测覆盖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网络型与非网络型男男性行为人群(MSM)HIV、梅毒、丙肝感染率及其相关的行为特征,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工作提供建议。方法通过滚雪球的方式招募MSM人群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和采集血样检测HIV、梅毒、丙肝。对比分析网络型与非网络型MSM人群的一般人口学、行为特征以及H1V、梅毒、丙肝感染率。结果共调查了网络型MSM587人和非网络型MSM358人。网络型MSM人群较非网络型MSM年龄较小、文化程度较高、未婚比例较大、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高、自我同性性取向认同度好。非网络型MSM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肛交时发生无保护性性行为的比例、买性史、卖性史以及与女性发生性行为的比例均高于网络型MSM(70.6%vs61.3%)、(6.2%vs51.4%)、(14.4%vs3.4%)、(32.4%vs10.7%)。非网络型MSM最近1次以及最近6个月与女性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低于网络型MSM(28.4%vs54.0%)和(21.6%vs46.0%)。网络型与非网络型MSM人群HIV感染率都较高,分别为14.7%(4.5%~24.8%)和17.6%(0.6%~34.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报性病感染率非网络型MSM高于网络型MSM(22.1%ws16.7%,χ^2=4.22,P=0.04)。结论网络型与非网络型MSM人群HIV感染率均较高。非网络型较网络型MSM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与男性发生肛交时无保护性性行为比例更高、与女性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更低,这部分人群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更大,是艾滋病由MSM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的重要桥梁人群,因此,探索针对网络型与非网络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将是当前MSM人群艾滋病防治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重庆市男男性服务工作者(MB)在男男性接触者中艾滋病和梅毒感染率及其高危行为状况,为开展该人群的干预提供科学建议。方法分析2006-2008年男男性服务工作者调查资料,比较分析该人群HIV、梅毒感染率及其高危行为状况。结果 2006-2008年分别调查了男男性服务工作者47、71和54人,最近1次与男性肛交时安全套使用率由2006年的66.0%上升至2008年的75.9%;最近1次因金钱与男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由2006年的70.2%上升至2008年的79.6%;2006-2008年最近6个月因金钱与男性发生无保护性肛交的比例分别为42.6%、40.8%、50.0%。2006-2008年HIV感染率分别为12.8%、9.9%、7.4%;梅毒感染率分别为19.1%、8.5%、5.6%。结论重庆市男男性服务工作者HIV感染率高,高危行为普遍存在,应加强该人群的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常德市男男性行为者(MSM)人群艾滋病、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对287例MSM分别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梅毒螺旋体(TP)抗体检测。结果 MSM的总感染率为16.4%,其中HIV阳性10份(3.5%),HCV阳性3份(1.0%),TP阳性37份(12.9%)。结论常德市MSM人群的HIV和梅毒感染率较高,是艾滋病防治的重点人群,应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男男性接触人群(MSM)高危行为情况及其HIV感染状况,为制定针对MSM的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滚雪球的方式招募男男性接触者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采其静脉血5ml检测HIV抗体和梅毒抗体。资料经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计调查了1000名MSM,平均年龄(27.8±9.1)岁。调查结果显示,MSM发生首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是(18.8±3.4),发生首次性行为的性伴56.8%是男性。近6个月有78.6%的MSM与男性有过肛交性行为,男性性伴数平均是3.7人,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肛交时,只有31.8%的MSM每次都使用了安全套。HIV感染率为10.4%,梅毒感染率为9.3%。结论MSMHIV和梅毒感染率高,多性伴和发生肛交时安全套使用率低,将可能促进艾滋病在MSM中的快速蔓延;针对MSM的监测,干预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天河区孕产妇梅毒感染状况,为梅毒防治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08年在本院产科门诊产检的孕妇10754例,采用TRUST作梅毒抗体初筛试验,采用TPPA作梅毒抗体确认试验。结果广州市天河区孕妇梅毒感染率逐年上升,其中2006年3012例孕妇梅毒感染率为1.39%,2007年3727例孕妇梅毒感染率为2.20%,2008年4015例孕妇梅毒感染率为2.81%。不同年龄组孕产妇梅毒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15,P〉0.05);不同职业的孕产妇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53,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孕产妇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52,P〈0.05)。结论对孕妇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及规范治疗是杜绝先天梅毒、切断母婴垂直传播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及高危行为方式,为在该人群中开展艾滋病预防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男男性行为者聚集场所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年龄中位数为29岁,以未婚、高中文化程度、省外流动人口及在东莞居住2年以上者为主;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1.75%;74.75%的调查者在过去的6个月中有过同性性行为(其中3.34%的人有过同性商业性行为),其中51.84%的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39%的人在过去的6个月与女性有过性行为,其中37.82%的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27.25%的人在过去的6个月与男性、女性都有过性行为;7.25%的人在最近一年曾患过性病;10.5%的人HIV抗体筛查结果阳性。结论应采用民间组织宣传干预与VCT检测相结合的模式,加强MSM人群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推广使用安全套,防止HIV在MSM人群中的传播及经其女性性伴向一般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暗娼、吸毒人群和货柜司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及梅毒感染的情况,为制订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深圳市2007年和2008年某妇教所收容的暗娼、戒毒所吸毒人员和货柜司机分别抽取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进行HIV1+2抗体检测和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初筛,梅毒阳性者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确证试验(TP2PA)进一步确证,HIV-1确证实验用蛋白印迹法。结果 2007年和2008年暗娼人群均未发现HIV感染者,梅毒感染率分别为7.63%和5.14%;吸毒人群的HIV感染率分别为1.63%、2.67%,梅毒感染率分别为9.32%、2.94%;货柜司机的HIV感染率分别为0、0.31%,梅毒感染率分别为1.05%、0.92%。结论暗娼和吸毒人员的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货柜司机,是感染性病和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加强对暗娼和吸毒人群的行为干预和监测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深圳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感染状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0年深圳市VCT人群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4239名求询者接受了咨询和血清HIV抗体检测,以20~40岁青壮年为主,占82.4%;男女比例为0.89∶1,文化程度以初、高中或中专为主,占62.6%;咨询类型主要为危险性行为28948例,占65.4%;HIV阳性428例,阳性率为0.97%。2008-2010年男男性行为(MSM)感染率分别为9.2%、9.8%和14.6%。结论深圳市MSM感染率逐年升高,应加强对MSM人群的行为干预,并对高危人群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1.
男男性接触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互联网QQ干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普宁市男男性接触者人群(MSM)的基本情况,利用互联网QQ对MSM进行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并评价干预效果,探讨互联网QQ干预模式的可行性,为基层县市提供借鉴经验。方法建立项目专用QQ群,在普宁市采用同伴推动抽样法(RDS)招募MSM作为干预对象加入该QQ群,通过互联网在QQ群内进行调查及干预,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情况、求医意识及行为变化等。结果干预前与干预后分别调查58、54人。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由干预前的62.07%提高到干预后的88.89%(P〈0.01);最近一次与男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由干预前的18.97%提高到干预后的40.74%(P〈0.05),近3个月来与男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干预前的10.34%提高到干预后的31.48%(P〈0.01);如果出现生殖器破损或HIV病毒感染相关症状时,调查对象打算“到合法正规医院就诊”的比例从干预前的53.45%上升到干预后的85.19%(P〈0.01)。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互联网QQ对MSM进行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效果显著.有推广及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柳州市及柳江、柳城县娱乐场所性服务工作者(FSW)艾滋病相关知识和相关危险行为,为艾滋病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娱乐场所性服务工作者1047名,采用一对一匿名的问卷调查和采血。结果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25.8±6.4)岁,FSW艾滋病知识较缺乏,蚊虫叮咬会感染艾滋病正确率依然最低,为79.2%;不同对象安全套使用率有差异,最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有80.3%的FSW使用安全套,而最近一次与配偶/同居男友发生性关系时安全套使用率为5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P〈0.05)。FSW感染艾滋病的有4例,占0.4%;感染梅毒的有28例,占2.7%。结论柳州市FSW艾滋病相关知识缺乏和性行为的反应因素,提示应加大性病知识宣传力度,以控制艾滋病、性病传播。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揭阳市吸毒人员艾滋病病毒(HIV)及梅毒的感染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2006年新进入戒毒所的吸毒人员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同时对每一个调查对象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静脉血3~5ml进行HIV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共监测1460名吸毒者,HIV阳性率为0.48%,梅毒感染率为10.55%:有43.84%注射毒品行为,注射毒品的吸毒者中有38.60%承认曾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或针头:28.22%吸毒者承认曾通过钱或毒品交易与他人发生过性行为,16.26%的吸毒者每次与他人发生性关系时都使用安全套。结论揭阳市吸毒人群的HIV感染率较低,但存在高危行为,应加强干预等工作,阻止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14.
2009年深圳市暗娼综合监测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娱乐场所暗娼AIDS知识和相关危险行为,为AIDS行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国家综合监测点方案的抽样方法抽取4个区娱乐场所暗娼426名,采用一对一匿名的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和采血。结果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23.5±4.9)岁,暗娼AIDS知识较缺乏。其中,蚊虫钉咬会感染艾滋病全对率为35.2%、同桌吃饭会感染艾滋病全对率为67.6%、不共用注射器能预防艾滋病全对率为89.4%、AIDS传播途径全对率为77.6%。安全套使用率低,最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只有68.0%的暗娼使用安全套。426名暗娼中未发现HIV感染者,感染梅毒的有19例,占4.5%。结论多数暗娼对艾滋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在卖淫活动中未能100%地使用安全套进行安全的性行为,存在着感染与传播艾滋病的高危险性,应加强综合监测与科学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