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将86例HBeAg阳性的CHB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联合治疗组同时使用阿德福韦酯与胸腺肽α124周,随后单用阿德福韦酯28周;对照组单用阿德福韦酯5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4周及52周时的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血清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及肝功能复常率。结果:治疗52周时联合治疗组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血清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及肝功能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胸腺肽α1治疗CHB的确具有协同抗HBV效应。  相似文献   

2.
拉米夫定联合微卡、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3 TC)联合微卡(冻干母牛分枝杆菌菌苗)、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 方法:61例CHB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 TC联合微卡、乙肝疫苗)31例和对照组(单用3 TC)30例,观察两组患者 肝功能、HBV DNA、HBeAg的变化。结果:治疗组ALT复常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6个月时, 治疗组HBVDNA转阴率(90.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但血清HBeAg转阴率(38.7%)与对照组(30.0%) 相比无统计学意义。治疗9个月时,治疗组HBVDNA转阴率(87.1%)、HBeAg转阴率(51.6%)均显著高于对照 组(分别为56.7%、20.0%)(P 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微卡、乙肝疫苗治疗CHB较单用拉米夫定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5 0例慢性乙型肝炎 (CHB)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采用拉米夫定 (3 TC)、卡提素和小柴胡颗粒联合治疗 ;B组单用 (3 TC) ,疗程均为 6个月。观察两组CHB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 180d后 ,A组血清HBsAg ,转阴率 6 8.0 % (17/ 2 5 ) ,明显高于B组 16 .0 % (4/ 2 5 ) (P<0 .0 1)。两组HBeAg血清转、HBVDNA转阴例数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ALT的复常率分别为 88.0 % (2 1/ 2 5 ) ,6 4 % (16 / 2 5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采用 3 TC和卡提素 ,小柴胡颗粒联合治疗CHB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用 3 TC组 ,并且副作用小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CHB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6例患者应用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对照组32例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对比分析3、6、12个月HBV-DNA阴转率与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结果:治疗组治疗12个月后HBV-DNA阴转率及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HBV-DN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较单用拉米夫定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徐静 《临床医学》2016,(5):49-51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与强肾愈肝汤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双盲法将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恩替卡韦治疗基础上联合强肾愈肝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应答率为87.5%,高于对照组(52.1%),治疗后症状积分、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较对照组明显降低,HBV-DNA转阴率、HBe Ag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强肾愈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显著,可促进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接受清肝解毒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的效果 。 方法:前瞻性选取 2019年 9 月至 2022 年 9 月于福建省德化县医院接受治疗的 100 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 50 例。 对照组、联合组分别接受恩替卡韦、清肝解毒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 统计两组治疗 3 个月后临床疗效、乙型肝炎病毒 e 抗原( HBe Ag )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HBV-DNA )转阴率,并观察治疗前、治疗 3个月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肝纤维功能指标的变化。 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 HBe Ag 转阴率、 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 );治疗后联合组黄疸、脘闷、倦怠困重、苔黄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 );治疗后联合组总胆红素( TBil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天冬氨酸氨基 转 移 酶 ( AST )、透 明 质 酸 ( HA )、层 黏 蛋 白 ( LN )、 IV 型胶原( IVC )、 III 型前胶原( PcIII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接受清肝解毒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的效果确切,可减轻症状、体征,促进 HBe Ag 、 HBV-DNA 转阴,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使用苦参素(OM)联合恩替卡韦(ETV)治疗肝纤维化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CHB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2例),观察组使用OM联合ETV治疗,对照组使用ETV治疗,均治疗48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sAg、HBeAg、HBV-DNA转阴情况,肝功能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HBV-DNA水平,肝纤维化指标[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HBsAg、HBeAg、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HBV-DNA及肝纤维化相关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HB患者使用OM联合ETV治疗,可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缓解肝纤维化程度,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感染肝纤维化患者HBV-DNA转阴率及超声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132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比较两组HBV-DNA转阴率、血清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及超声评分。结果治疗1年后,观察组HB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ALT、AST、TBIL及HA、Ⅳ-C、LN、PC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超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超声评分(7.65±1.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感染肝纤维化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减轻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肝爽颗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效果,评价其可行性。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4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仅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肝爽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HBV-DNA水平与HbeAg转阴率。结果治疗后两组ALT、AST、ALB、TBIL与治疗前比较改善明显,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HBV-D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beAg转阴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5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肝爽颗粒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肝功能生化指标,促使HbeAg转阴,对疾病康复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柴芍六君子汤联合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于河南省固始县中医院就诊的CHB患者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9例)与观察组(29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替诺福韦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柴芍六君子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转阴率、核心抗原(HBeAg)转阴率、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细胞免疫功能指标、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透明质酸(HA)、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白蛋白(ALB)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D8+及血清TGF-β1、TNF-α、HA、AST、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芍六君子汤联合替诺福韦酯治疗CHB可显著提高患者ALT复常率、HBV-DN...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型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阿德福韦酯胶囊10 mg/d口服,连续治疗72周;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治疗过程中前24周同时加用胸腺肽α1注射液皮下注射,1.6 mg/次,每周2次。2组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ALT、AST、TBIL指标,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情况;每24周测定HbeAg/HbeAb及HBV-DNA(定量)水平,观察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及HBV-DNA转阴率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后在肝功能指标改善和HBV-DNA转阴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方面明显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  相似文献   

12.
苦参素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苦参素联合丹参制剂、珍珠灵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慢性乙肝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依2:1比例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采用苦参索联合香丹注射液、珍珠灵芝片治疗;对照组采用聚肌胞注射液联合珍珠灵芝片治疗。并检测两组患者的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及HBV-DNA含量,观察其治疗前后的变化和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ALT、AST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BeAg及HB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苦参素联合丹参制剂、珍珠灵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可重建宿主免疫,抑制HBV复制,促进肝功能复常,且延缓甚至阻断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干扰素α-2α联合中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接受干扰素α-2α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接受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82.6%和4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治疗组HbeAg阴转率和ALT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46.9%,16.7%,P<0.01;78.1%,50.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结论:干扰素α-2α联合中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可有效地提高HbeAg阴转率和ALT复常率,并且可以缩短干扰素α-2α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两种病毒携带状态肝功能与血清纤维化指标的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12月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232例,按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分组,两组均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乙肝病毒DNA(HBV-DNA)、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检测,分析各指标与慢性肝病的相关性。结果 HbeAg阳性组ALT、HBV-DNA分别为(429.10±178.49)U/L、(4.41±0.87)×104copy/ml,HbeAg阴性组分别为(205.10±85.55)U/L、(2.38±1.71)×104copy/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eAg阳性组AST、HA及Ⅳ-C分别为(98.00±4.36)U/L、(145.00±32.65)μg/L、(327.80±60.43)μg/L,HbeAg阴性组分别为(96.58±5.38)U/L、(135.00±23.75)μg/L、(321.30±35.09)μg/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eAg阳性患者病毒复制活跃,但HbeAg阳性及HbeAg阴性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肝损害及肝纤维化,故HbeAg阴性患者仍需定期检查,控制疾病进展,以降低肝硬化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抗乙肝胎盘转移因子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拉米夫定100mg每日早晨空腹顿服1年,治疗组加用抗乙肝胎盘转移因子4ml肌肉注射,疗程6个月。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后两组患者的ALT水平及HBeAg、HBVDNA、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治疗3个月、6个月、1年后,治疗组的HBVDNA阴转率和ALT复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CD4亚群水平上调,CD4/CD8比值趋于正常,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治疗组HBVYMDD变异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拉米夫定和抗乙肝胎盘转移因子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提高了机体的免疫能力,且疗效持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合磷酸酯酶片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将89例乙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应用复合磷酸酯酶片及苦参素胶囊,对照组单纯服用苦参素胶囊,检测治疗后2组谷丙转氨酶(AIJT)、谷草转氨酶(AST)、谷胺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TBil)及HBV—DNA。结果90d后联合药物组ALT、AST、γ一GT、TBil及HBV.DNA改善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联合用药组及对照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合磷酸酯酶片联合苦参素胶囊在临床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肝组织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 0例,给予口服拉米服定10 0 mg/ d,连用1a,动态观察服药0、6、12个月肝功能、HBV- DNA定量、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 N)、型前胶原(P P)和 型胶原( C)的变化,对其中10例治疗前后行肝组织穿刺活检,观察肝脏组织学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拉米夫定治疗组治疗后AL T、AST水平下降,HBV- DNA定量和4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降低(P<0 .0 1)。肝细胞坏死、汇管区炎细胞浸润及纤维化明显减轻。结论: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以明显降低血清HBV- DNA及转氨酶水平,延缓肝组织纤维化的进展,减轻肝组织的炎症坏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中草药制剂抑毒调平液的抗乙肝病毒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抑毒调平液治疗,对照组口服安慰剂治疗,疗程3mo。于治疗前、治疗3mo末、停药3mo末进行肝功能、HBV-M、HBV-DNA定性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3mo末及停药3mo末,治疗组HBeAg、HBV-DNA阴转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HBeAg、HBV-DNA阴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LT、AST、TBI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抑毒调平液能显著改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肝功能,有确切的抗乙肝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9.
健康指导在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过程中系统化健康指导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 79例口服拉米夫定的患者分为两组 ,指导组 4 6例进行系统化健康指导和护理 ,对照组 33例进行一般常规护理。结果 :指导组HBV -DNA阴转率为 91 1% ,对照组为 73 3% ,指导组ALT恢复较对照组早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拉米夫定配合系统化健康指导有利于乙肝患者的康复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拉米夫定联合水飞蓟宾治疗 E 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通过治疗前后的相关血液指标变化判断疗效,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 E 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26例,按肝功能损伤程度分为轻度组55例、中度组94例和重度组77例,均给予口服拉米夫定100 mg,每日1次及服用水飞蓟宾70 mg,每日3次,疗程6个月。分别对治疗前后的相关血液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6个月后,轻度组及中度组患者血清 ALT 复常率、E 抗原阴转率及 HBV-DNA 阴转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而重度组上述指标则均显著提高(P <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水飞蓟宾治疗更能有效抑制 HBV-DNA 的复制,明显促进血清 ALT 复常率及提高 E 抗原阴转率,尤其是肝功能损伤程度重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