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目的 为了解山区化学性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本市预防化学性食物中毒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6—2002年的食物中毒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报告化学性食物中毒18起,发病率为1.04/10万,病死率为2.42%,死亡率为0.025/10万;其中第3季度中毒数最多,占总起数的38.89%,;发生在农村16起,占总起数的88.89%-;发生在家庭9起,构成比为50.00%。发生化学性食物中毒食物均为植物性食品,其中果蔬引起9起,构成比为50.00%,其次为毒蘑菇中毒为22.22%;原料污染或变质引起的为61.11%;农药引起的10起,构成比为55.56%。7年间共发生死亡病例的食物中毒4起,死亡病例5例,均发生在农村,其中有机氯农药引起的中毒2起,病死率为33.33%;毒蘑菇引起的中毒1起,病死率为33.33%;有机磷农药引起的中毒l起,病死率为16.67%。结论 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发生率总体较平稳,但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化学性食物中毒的最常见食品为果蔬,致病因素主要为农药,其次为毒蘑菇;家庭和集体食堂是预防化学性食物中毒的重点;有机氯、有机磷农药和毒蘑菇是化学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死因;广大农村是预防化学性食物中毒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2.
2001—2006年湖南省化学性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近年来湖南省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特点和变化趋势,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从2001—2006年湖南省食物中毒报表资料中,收集有关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全部个案报表按年度分布、季节分布、城乡分布、场所分布、中毒因子及发生原因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01—2006年湖南省发生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129起,中毒3249人,死亡34人,分别占湖南省同期食物中毒报告总数的37.83%、35.69%和58.62%,且病死率(1.05%)显著高于同期食物中毒总体病死率(0.62%)水平(P〈0.05)。主要中毒因子是有机磷(占39.53%)和毒鼠强(占37.98%);中毒场所以家庭为主(占51.94%),其次是集体食堂(占31.01%);误食(占58.14%)和人为投毒(占32.56%)是导致化学性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农村发生中毒的起数(占83.72%)远高于城市;2003—2006年中毒发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进一步加强对有关剧毒化学品的监管,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的道德法制观念、卫生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是减少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解山区化学性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本市预防化学性食物中毒提供依据.方法对1996-2002年的食物中毒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报告化学性食物中毒18起,发病率为1.04/10万,病死率为2.42%,死亡率为0.025/10万;其中第3季度中毒数最多,占总起数的38.89%;发生在农村16起,占总起数的88.89%;发生在家庭9起,构成比为50.00%.发生化学性食物中毒食物均为植物性食品,其中果蔬引起9起,构成比为50.00%,其次为毒蘑菇中毒为22.22%;原料污染或变质引起的为61.11%;农药引起的10起,构成比为55.56%.7年间共发生死亡病例的食物中毒4起,死亡病例5例,均发生在农村,其中有机氯农药引起的中毒2起,病死率为33.33%;毒蘑菇引起的中毒1起,病死率为33.33%;有机磷农药引起的中毒1起,病死率为16.67%.结论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发生率总体较平稳,但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化学性食物中毒的最常见食品为果蔬,致病因素主要为农药,其次为毒蘑菇;家庭和集体食堂是预防化学性食物中毒的重点;有机氯、有机磷农药和毒蘑菇是化学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死因;广大农村是预防化学性食物中毒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铜仁地区化学性食物中毒现状,为有关职能部门的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有效地控制中毒事故的发生。方法对1998~2007年铜仁地区化学性食物中毒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1998~2007年间化学性食物中毒中以毒鼠强中毒病死率为高,中毒方式以投毒死亡率为高。结论中毒主要由投毒和污染造成,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宁德市1986~2005年食物中毒致病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宁德市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为防控食物中毒提供科学决策。[方法]对宁德市1986-2005年食物中毒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86-2005年合计发生食物中毒309起,中毒3846人,死亡41人。其中,化学性食物中毒122起,中毒994人,死亡6人;细菌性食物中毒74起,中毒1983人,死亡1人;动物性食物中毒41起,中毒177人,死亡30人;植物性食物中毒43起,中毒336人,死亡4人;病因不明的29起,中毒356人。按食物中毒起数统计,细菌性中毒副溶血性弧菌占73.0%,化学性中毒有机磷农药占79.5%,动物性中毒河豚鱼占56.1%,植物性中毒毒蘑菇占58.1%。[结论]1986-2005年宁德市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中,细菌性以副溶血性弧菌居首,化学性以农药最常见,动物性以河豚毒鱼居多,植物性以毒蘑菇为主。  相似文献   

6.
卫生监督部门加强化学性食物中毒预防与控制的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性食物中毒以往在食物中毒中约占 1/3左右。然而 ,2 0 0 1年卫生部全年重大食物中毒报告中 ,化学性食物中毒 90起 ,占总中毒起数的 48.65 % ,居当年食物中毒的首位。 2 0 0 2年 9月 ,南京汤山的“毒鼠强”食物中毒事件 ,更是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因而 ,积极协同各部门做好化学性食物中毒的防制工作成了我们卫生监督部门的一个新的工作重点。1 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原因涉及面广化学性食物中毒的特点是潜伏期短 ,发病率及病死率都很高 ,但季节性地区性不明显。目前 ,常见的化学性食物中毒有有机磷农药食物中毒、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灭鼠药中毒…  相似文献   

7.
郭宁晓  栾玉明  李集宇 《职业与健康》2008,24(22):2428-2431
目的了解广州市海珠区食物中毒发生规律和特征,为控制和减少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州市海珠区2004-2007年食物中毒报表及调查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a来共发生食物中毒52起,中毒人数610人,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16.8/10万。中毒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以第2和第3季度发生的起数最多,占中毒起数的38.46%和44.23%。中毒发生场所起数依次为饮食服务单位、家庭和集体食堂,分别占36.54%、28.85%和23.08%。中毒人数依次为集体食堂、饮食服务单位、家庭和其他,分别占52.79%、25.74%、12.30%和9.18%。致病因素以细菌性中毒起数和人数最多,其次为化学性食物中毒,不明原因和有毒动植物较少,分别占78.85%和91.15%,17.31%和7.54%,1.92%和0.82%,1.92%和0.49%。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主要以变形杆菌、副溶血弧菌、金葡菌为主要致病菌,化学性食物中毒以甲胺磷、盐酸克伦特罗为致病因素。化学性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家庭,发生起数和受累人数少但危害严重。结论广州市海珠区食物中毒形势依然严峻,应针对其发生规律和特征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三起化学性食物中毒毒物污染途径分析浙江省温岭县卫生防疫站(317500)陈公白,陈宇鸿导致化学性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是毒物对食物的污染。但这种污染途径甚为复杂。为吸取教.Vll.本文对我县近年3起大的化学性食物中毒污染途径进行了分析.中毒案例;例1:1...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孟津县食物中毒情况,揭示其分布、类型和原因,并探索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使食物中毒的预防工作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07-2009年孟津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食物中毒报表、调查报告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07-2009年孟津县食物中毒呈逐年下降趋势,共发生食物中毒81起,中毒2 400人,死亡7人,病死率0.29%。食物中毒发生场所以集体食堂为主,中毒类型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化学性食物中毒的病死率最高。结论应针对中毒原因提出针对性的防治对策,减少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某地卫生监督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2002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北省2002年食物中毒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全省2002年报告食物中毒事件33起,中毒1365人,死亡14人。中毒季节以第三季度为高峰,该季度中毒起数占全年的45.5%。中毒多发生在集体食堂和饮食服务单位,分别占42.4%和30.3%。家庭食物中毒引起的死亡人数最多,占92.9%,中毒原因主要是以毒鼠强为主的化学性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1.
阳江市1995~2003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阳江市食物中毒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阳江市1995~2003年食物中毒调查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阳江市1995~2003年共发生食物中毒65起,中毒人数1377人,死亡7人,病死率为0.51%。中毒起数最高为1998年13起,中毒人数最多为1997年415人。食物中毒的高发期为第二季度,占中毒总起数的40.00%(26/65),中毒人数以第三季度最多,占中毒总人数的36.02%(496/1377)。中毒场所以家庭发生的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50.77%、52.36%和100.00%。中毒原因以化学性食物中毒起数最多,占中毒总起数的40.00%(26/65)。中毒食物以果蔬类食物中毒的起数最多,占中毒总起数的30.77%。结论 加强卫生监督和宣传教育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2.
2000年~2004年江苏省化学性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性食物中毒是一类重要的食源性疾病,其发病快、潜伏期短、病死率高,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较大。近几年来,化学性食物中毒屡有发生,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为摸清江苏省化学性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以降低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进一步提高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水平,现将2000年~2004年江苏省发生的79起化学性食物中毒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对深圳市宝安区1985~1995年间食物中毒情况进行了分析。95起食物中毒81.05%发生于集体食堂;中毒原因以化学性为主,占了80.00%;死亡8例,全为化学性中毒致死,均发生于家中。中毒食品以有机磷农药污染的蔬菜最多见,共发生66起;季节高发月份是10月。该区自1989年以来采取的加强集体食堂卫生管理及预防措施是行之有效的。本文就如何进一步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化学性食物中毒是一类主要的食源性疾病,其发病快、潜伏期短.病死率高,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较大.为找出化学性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以便为预防提供科学依据.对山东省1993~1997年的64起化学性食物中毒资料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对山东省1993~1997年各市地食物中毒报表.采用因食用污染有毒化学物质或本身含有有毒化学物质的动植物食品所引起的食物中毒数据.按其发生时间、地点、场所、中毒食品、致病因素等进行归类分析.食物中毒诊断按GB14938—94《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原则》.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实验室检验确诊.  相似文献   

15.
梅州地区1988~1997年食物中毒各年度均有发生。特点:农村多于城市,农村以家庭为主;城镇以集体食堂为多;细菌性食物中毒以二、三季度为主;中毒起数以肉类及其制品最多;中毒人数以米面薯及其制品最多;中毒原因以化学性食物中毒起数人数最多,死亡8人均是化学性中毒;微生物食物中毒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次为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广西食物中毒规律及特点,有效开展食物中毒防治工作。方法对1992~2002年广西食物中毒报表和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2~2002年全区年均发生食物中毒68起,发病人数1952人,死亡15人,发病率3.87/10万,病死率0.77%。中毒原因主要发生在学校集体食堂、家庭、饮食服务单位。引发食物中毒的食品种类主要是植物性食品,其次是动物性食品。中毒原因主要是化学性食物中毒,其次是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结论加强食品卫生工作的宣传教育,加强对农药、灭鼠药、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管理.严格执行报告制度,提高食物中毒处理水平,是降低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江门市食物中毒的发生情况、流行原因和规律.以便有针对性地制订防控措施。[方法]对2001~2007年江门市食物中毒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1-2007年合计发生食物中毒114起、中毒1906人,全人口年均发生率为6.88/10万;死亡9例,病死率为0.47%。114起食物中毒中.细菌性食物中毒50起、中毒1068人.分别占总起数的43.85%和中毒总人数的56.03%;化学性食物中毒分别占29.82%和20.82%;植物性食物中毒分别占21.05%和20.46%。发生在集体食堂的分别占总起数和总例数的40.29%和42.55%。9例死亡者中。河豚鱼、蟾蜍中毒各4例,误食毒鼠强污染死猪肉1例。[结论]江门市食物中毒以细菌性食物中毒和集体食堂发生的最高,以进食或误食有毒动物肉类为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能快速鉴别化学性食物中毒的目标毒物,为中毒病人临床救治提供依据。方法查阅资料及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结果化学性食物中毒中不同目标毒物的临床特征表现不同。结论掌握常见的化学性食物中毒临床特征表现相当重要,有助于对其进行快速判断,为中毒病人的临床救治提供依据并赢得救治时间。  相似文献   

19.
根据1996年全省各市食物中毒报表统计,现将1996年全省食物中毒情况分析如下:l基本情况1.l概况1996年全省共发生食物中毒136起,中毒人数4530人,中毒死亡8人,全省食物中毒发病率7.07/十万,病死率为0.18%,与1995年比较卜],中毒起数下降了4.9%,中毒人数上升29.7%。发病率上升了1.74/十万,中毒死亡人数下降了46.7%。病死率由0.43%下降至0.18%(表1)。表11996年全省食物中毒概况与1995年比较1.2季节分布1996年全省各季均有食物中毒发生,多发季节在二、三季度,中毒起数均占总数的32.4%,中毒人数分别占总中毒人…  相似文献   

20.
宜昌市40年细菌性食物中毒分析与控制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宜昌市 4 0年的细菌性食物中毒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表明 ,细菌性食物中毒与化学性食物中毒及植物性食物中毒的病死率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 χ2 =88.68,P<0 .0 1)。中毒的季节以第 3季度为高峰 ,中毒的地域分布以乡村为主。致病因素以蜡样芽胞杆菌 ,沙门氏菌引起的中毒最多。不同的场所引起中毒的主要食品不同 ,不同年代引起中毒的主要食品不同。加强对餐饮业、集体用餐单位的卫生监督、监测 ,以及面向乡村大力宣传食品卫生知识是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