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王金山 《家庭医学》2007,(11):15-15
儿童意外伤害及死亡事故在我国逐年上升。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为5.3%,死亡率为22.60/10万,已超过发达国家15.40/10万水平:且致残情况相当严重,占意外伤害病儿的1.24%。12岁以下的儿童骑自行车,是意外伤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儿童意外伤害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立新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9):1048-1049
意外伤害是指突然发生的事件对人体所造成的损伤,包括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根据一项最新的抽样调查表明,我国因意外伤害造成儿童死亡占儿童死亡总数的26.1%,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一10%的速度增加。无论城市或农村,意外死亡均为1—4岁儿童的第1位死因,死亡率高达685/10万-941/10万,边远地区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率甚至达到1056/10万。中国每年至少有约10%的儿童受到各种形式的意外伤害,其中,溺水和交通意外是1—14岁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的两大原因。一些专家将儿童意外伤害分为显性伤害和隐性伤害。显性伤害包括安全事故、暴力伤害、  相似文献   

3.
2008年徐州市儿童少年意外伤害死亡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林敬德 《中国校医》2010,24(1):17-18
目的分析徐州市5~14岁儿童少年伤害死亡特征,为制定意外伤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徐州市儿童少年意外伤害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年徐州市儿童少年意外伤害死亡率为6.56/10万,男性意外伤害死亡率(8.97/10万)显著高于女性(3.75/10万)。意外伤害的前四位死亡原因依次为淹死、机动车交通事故、意外中毒、意外跌落,死亡率分别为2.35/10万、1.55/10万、0.62/10万、0.31/10万。意外伤害死亡潜在减寿年数为6275,减寿率为3.88‰。结论意外伤害已是徐州市儿童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儿童少年常见意外伤害的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4.
儿童意外伤害及死亡事故在我国逐年上升。据有关部门一项“0—14岁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显示: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为5.3%。死亡率为22.60/10万,已超过发达国家15.40/10万水平,且致残情况相当严重,占意外伤害病儿的1.24%。12周岁以下的儿童骑自行车,即是意外伤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现况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东  鲍晨辉  冯春荣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1):1470-1472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意外伤害发生情况、中小学生及家长对意外伤害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研究导致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为开展中小学生意外伤害预防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两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对学生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意外伤害发生一次发生率为12.6%,11岁儿童发生率最高为18.0%,5~6岁发生率最低为0.0%;男性儿童发生率为14.1%,女性为11.0%,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7%和95.4%的家长听说过意外伤害和认为意外伤害是导致14岁以下儿童死亡伤亡的主要原因。家长、学生对安全知识的认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结论:多数中小学生及家长均需要进行有关安全知识的培训.减少中小学生意外伤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香坊区儿童死亡原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哈尔滨市香坊区1997—2006年0~14岁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0~14岁儿童年平均死亡率为68.82/10万(占全人群死亡数的1.59%),男性儿童死亡率(79.44/10万)高于女童(57.64/10万)。0~岁组死亡率(1115.24/10万)最高,10~14岁组(23.03/10万)最低,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先天畸形、变性、染色体异常和伤害是导致儿童死亡的前3位原因。伤害是5~14岁儿童的首要死因,其中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淹死和意外中毒是伤害的前3位原因。结论有效控制1岁以下婴儿的死亡率及较大年龄儿童伤害和恶性肿瘤的发生,可以降低儿童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0~14岁儿童死亡资料的分析,掌握广东省儿童伤害的死亡特点,为制定干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等比例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和2000年广东省人口普查4层比例基本-致的原则共抽取全省12个县(区、市)作为监测点,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4—2005年广东省12个县(区、市)的0~14岁儿童死亡个案采用“死亡原因调查表”及“死因推断量表”2种调查表进行调查。根据死因填写链结合伤害定义来判定伤害死亡,采用ICD-10死因编码对儿童伤害死亡病例进行编码(ICD-10的编码为V00~Y98),并对伤害的死亡特点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广东省调查点2004—2005年儿童伤害死亡640例,死亡率为17.52/10万,标化死亡率17.60/10万,占儿童总死亡例数的27.49%(640/2328)。男童死亡率(20.39/10万)高于女童(14.28/10万)(P〈0.01);农村死亡率(19.33/10万)高于城市(12.15/10万)(P〈0.01);无意伤害死亡率为16.18/10万,标化死亡率16.22/10万。伤害死亡率总体趋势为随年龄增高而降低(P〈0.01)。1~14岁年龄组儿童死亡病例中前3位的死因分别为淹溺、运输事故、意外窒息,死亡率分别为9.58/10万、3.64/10万、0.77/10万,占死因构成比分别为54.69%(350/640)、20.78%(133/640)、4.38%(28/640)。〈1岁年龄组伤害的主要死因是意外窒息(占36.00%,18/50),1~14岁年龄组伤害的主要死因均是淹溺和运输事故,分别占57.97%(342/590)和21.36%(126/590)。儿童伤害标化潜在寿命损失率为69.6‰。结论淹溺和运输事故死亡是广东省0~14岁儿童伤害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要根据不同年龄的伤害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其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伤害已成为公共卫生的热点问题,而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10%~50%。估计全国每年约有4000万中小学生遭受到各种伤害。青少年已成为伤害的高危人群。抽样调查显示,意外死亡是1~14岁儿童死亡顺位的第1位死因,并且占总死亡的比例有逐年增加趋势。2001年因意外死亡占我国10~19岁青少年死亡的50%左右。伤害除了外界因素外,与人们自身的行为也密切相关。本旨在探讨家庭及个人行为因素对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的影响,为进一步制定伤害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寿光市居民意外伤害主要死因、死亡水平,探讨影响寿光市居民意外伤害死亡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寿光市1997%2012年疾病监测系统意外伤害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2年寿光市居民意外伤害合计死亡3340例,粗死亡率为54.94/10万,标化死亡率为56.71/10万。年均死亡率,男性为76.90/10万,女性为32.54/10万(P〈0.01),0~14岁、15~44岁、45~64岁、〉65岁分别为10.56/10万、46.94/10万、64.50/10万、122.78/10万(P〈0.01)。3340例中,交通事故死亡占60.15%,自杀占16.53%,意外中毒占5.63%;伤害死因前3位,男性依次为交通事故、自杀、淹死,分别占64.76%、13.81%、5.68%,女性依次为交通事故、自杀、跌倒,分别占49.03%、23.08%、8.07%。结论交通事故为寿光市伤害第一位死因;男性发生伤害的几率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0~14岁儿童死亡资料的分析,掌握山东省儿童伤害的死亡特点,为制定干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山东省第三次死因调查资料,对山东省2004-2005年0~14岁儿童伤害的死亡特点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2004-2005年山东省0~14岁儿童伤害的死亡率为16.09/10万,标化死亡率为15.95/10万,意外伤害死亡率为15.19/10万,标化死亡率为14.78/10万。伤害死亡率总体趋势为随年龄增高而开始降低(P〈0.05).前五位的死因分别为淹溺、公路交通事故、意外窒息、自杀和意外跌落。0~岁年龄组伤害的主要死因是意外窒息,1~岁年龄组伤害的主要死因是交通事故和淹溺,5~岁及以上年龄组伤害的主要死因是淹溺和交通事故。[结论]淹溺和交通事故死亡是我省伤害的最主要原因,要根据不同年龄的伤害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骨科固定及植入器材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常用骨科固定及植入器材,并对其发展历史、作用及特点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衡阳县某镇一起预防接种纠纷发生的原因。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查阅资料等方法,分析2013年衡阳县某镇一起预防接种纠纷发生的可能原因。结果患儿因接种乙型脑炎、麻疹风疹减毒活疫苗后出现发热,相继呕吐、抽搐,经医院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监护人认为镇卫生院接种医生未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造成对患儿伤害;经县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调查诊断为预防接种后偶合发病,排除疫苗接种事故、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结论疫苗使用说明与]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的矛盾引发预防接种纠纷,应保证中国药典生物制品使用说明与疫苗使用的免疫程序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医学科学院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五年来所取得成绩及存在问题等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十一五期间的工作重点,强调基地建设是研究院所促进科技创新和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四肢血压差值,尤其是踝臂血压差值与高龄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四肢血压同步测试仪,将72例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按健康与心血管疾病分为5组,用健康组分别与高血压并脑卒中、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脂代谢紊乱组比较,观察踝臂血压差值与上述四类疾病的相关性。结果:踝臂血压差值与高血压并脑卒中呈负相关;与高血压动脉硬化呈正相关;与冠心病部分相关;与糖脂代谢紊乱无显相关。结论:四肢血压同步测试可作为观察高龄老年人心血管功能状况的一项检测方法,此法方便、快捷、无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基层医疗单位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的门、窗防护提供简易与适用的方法。方法 在医用诊断X射线的能量范围内,测试不同厚度铁板的屏蔽效率。结果 2~3 mm厚铁板做门、窗防护的屏蔽材料是比较理想的方法,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四肢血压差值,尤其是踝臂血压差值与高龄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四肢血压同步测试仪,将72例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按健康与心血管疾病分为5组,用健康组分别与高血压并脑卒中、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脂代谢紊乱组比较,观察踝臂血压差值与上述四类疾病的相关性.结果踝臂血压差值与高血压并脑卒中呈负相关;与高血压动脉硬化呈正相关;与冠心病部分相关;与糖脂代谢紊乱无显著相关.结论四肢血压同步测试可作为观察高龄老年人心血管功能状况的一项检测方法,此法方便、快捷、无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加强放射源监督管理 确保环境和公众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加强放射源监督管理,确保环境和公众安全。方法 通过分析我国放射源应用现状和放射源监督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求加强放射源监督管理的对策。结果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放射源监督管理的对策及建议。结论 我国放射源应用现状和监督管理工作不容乐观,形势严峻。要减少辐射事故,确保环境和公众安全,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19.
Effect of central nervous activation and of mental workload depends on the regime of operator work. To evaluate the level of activation by means of a set of psychophysiological indices and performance data is recommended a regime of fixed working speed.  相似文献   

20.
物资采购管理是医院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管理内容,物资采购管理的水平体现了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年来,我院在药品、医疗设备、大宗卫生材料和后勤物资的采购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