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科收治的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改善脑循环、应用脑保护剂等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奥拉西坦注射液4.0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连用3周。尼莫地平片40mg/次口服,3次/d,连用3周。3周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及MMSE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的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MMSE评分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脑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邢付强 《中原医刊》2011,(7):123-124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VD)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方法70例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对照组给予口服尼莫地平片30mg,3次/d;观察组在给予尼莫地平同时口服养血清脑颗粒3次/d,4g/次,治疗前后分别以Folstein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长谷川智力量表(H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价。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奥拉西坦用于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和生活自理能力的临床疗效。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例总数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给予奥拉西坦800mg/次,2次/d治疗)和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各42例。运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和巴氏指数(Barthelindex,BI)以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对治疗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经过奥拉西坦治疗,MMSE和BI评分明显增加,NIHSS评分明显降低,且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各项评均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各项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O.01)。结论奥拉西坦可用于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大脑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药物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压氧在血管性痴呆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将确诊的血管性痴呆82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应用丹参20ml加入0.9%NS 250ml中静滴,脑复康50ml静滴,1次/d,14d为1个疗程,共2疗程;高压氧组40例,给予高压氧治疗,1次/d,12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认知障碍和痴呆程度评分,以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为症状改善评价指标。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前后,高压氧组MMSE评分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MSE评分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组AD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DL评分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压氧组(89.7%)优于对照组(47.1%)。结论高压氧对血管性痴呆有康复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3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52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观察组尼莫地平与奥拉西坦胶囊联用,比较2组MMSE、ADL评分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MMSE、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 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ADL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观察组88.5%,对照组75.4%,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0.05);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可明显改变患者智力状态,控制和减轻痴呆程度,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尼莫地平改善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10月-2012年10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76例符合血管性痴呆(VD)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尼莫地平改善血管性痴呆的方法,给予口服尼莫地平片治疗,30mg/次,3次/d,加服银杏叶片80mg/次,3次/d。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改善血管性痴呆的方法,给予口服尼莫地平片治疗,30mg/次,3次/d。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比较两者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表(MMSE)和日常生活活动能量表(ADL)[1]。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MMSE和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尼莫地平改善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较好,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比单纯应用尼莫地平好,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蒙云  陆少波 《西部医学》2011,23(3):481-482
目的观察胞磷胆碱钠片合用银杏叶片对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VD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胞二磷胆碱片合用银杏叶片,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作为疗效评定指标。结果治疗组前后的MMSE、ADL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胞二磷胆碱片合用银杏叶片治疗血管性痴呆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服用方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银杏叶片联合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V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改善脑循环、降糖、调脂等)配合丁苯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银杏叶片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BI)评分、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变化,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BI指数、MMSE、NIHS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以观察组改善程度最为明显(P<0.05)。结论银杏叶片联合丁笨酞治疗V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认知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脑复康片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应用银杏达莫30mL加入生理盐水静脉输注(15d为1个疗程,应用3个疗程),同时服用脑复康片0.2g,每次2片,每日3次。对照组40例,服用脑复康片,每次2片,每133次,两组总疗程均为2个月。治疗前后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及SF-36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评定(中文版)评分。结果治疗组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SF-36评分显著提高(P〈0.01),对照组MMSE、HDS,SF-36评分提高(P〈0.01),但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脑复康片治疗组明显优于脑复康片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银杏叶片联合吡拉西坦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显靖 《海南医学》2011,22(5):38-39
目的观察银杏叶片联合吡拉西坦片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8例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服用银杏叶片和吡拉西坦片;对照组39例,服用吡拉西坦片。两组均进行常规综合治疗,总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检查总有效率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片联合吡拉西坦片治疗血管性痴呆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口服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片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0例口服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对照组①30例单纯口服奥拉西坦,对照组②30例单纯口服尼莫地平。以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均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ADL和MMSE评分优于对照组①和对照组②。结论口服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血管性痴呆方法简单、经济、有效、安全,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自拟醒脑增记方对血管性痴呆(。肾虚髓减证)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将痴呆发病在脑血管病发病后3个月以上,且发病持续3个月的血管性痴呆(肾虚髓减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醒脑增记方治疗,对照组给予银杏叶片、尼莫地平片治疗。观察两组简易智力状况量表(MMSE)评分、痴呆行为量表(BBS)评分、肾虚髓减证中医证候治疗前后变化情况。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评定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平均积分、MMSE量表评分、BBS量表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平均积分、MMSE量表评分、BB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醒脑增记方治疗血管性痴呆(肾虚髓减证)疗效满意,是治疗本病证理想的方剂。  相似文献   

13.
孙晓燕  晏玉奎  王庄 《浙江医学》2017,39(18):1584-1585
目的分析丁苯肽胶囊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对照组(尼莫地平片30mg/次,3次/d)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肽胶囊0.2g/次,3次/d)血管性痴呆患者各40例,共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尤其是语言能力(P<0.05);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亦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肽胶囊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血管性痴呆可改善患者认知障碍,尤其是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大剂量舒血宁(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血管性痴呆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大剂量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输液治疗。治疗前后应用MMSE量表和Barthel指数分别进行评分对比。结果3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数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大剂量舒血宁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姜薇薇  陈艺敏   《中国医学工程》2013,(12):131-131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奥拉西坦0.8 g po tid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服药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疗程为3个月,治疗前后运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积分法进行评价。结果两组MMSE积分治疗后比治疗前均有所提高(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拉西坦是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药物,高压氧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效果优于单一使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奥拉西坦800mg/次,3/d)44例和对照组44例(脑复康0.8g,3次/d),共治疗3个月,在治疗前、治疗3月后进行简易状态量表(MMSE)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定.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MMSE评分增高,NIHSS评分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奥拉西坦能明显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陈士东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2):1425-1426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与高压氧联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2010年2月血管性痴呆患者82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给予抗血小板药、调整血脂药物、改善脑循环和脑保护剂类药物。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口服,每次0.8g,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应用750型单人氧舱,压力为0.2~0.25MPa,吸氧时间为60min,1次/d,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5个疗程。采用简易治疗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智力障碍程度进行评估;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分别与本组患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DL评分分别与本组患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与高压氧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智力障碍和日常活动能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尼莫地平联合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克斌  李进兰 《甘肃医药》2010,29(2):132-134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防治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Va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受试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两组原发病均遵照神经内科诊疗指南进行常规治疗,受试组另予尼莫地平片(30mg,口服,3/日)+艾地苯醌片(30rag,口服,3/日),对照组单纯尼莫地平(30mg,口服,3/日),连续给药3个月并进行智能测定,以观察两组治疗后VaD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应用修订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和Barthe指数评定量表(BI)评价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受试组可显著提高MMSE、CDR和B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地苯醌联合尼莫地平治疗VaD疗效优于单纯口服尼莫地平。  相似文献   

19.
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8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奥拉西坦组)80例,给予奥拉西坦0.8g,3次/日;对照组(脑复康组)给予脑复康0.8g,3次/日,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应用MMSE测评其疗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评分变化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奥拉西坦组患者MMSE评分改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拉西坦可以有效治疗血管性痴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7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尼莫地平片40 mg,3次/d,依达拉奉针30 mg,1~2次/d;对照组35例,石杉碱甲片50 μg,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两周,并同时给予相同的基础药物治疗.治疗前后由专人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的评定.结果 两周后两组患者MMSE、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两组间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