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总结应用根管显微镜和超声器械对上颌第二磨牙根管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上颌第二磨牙初次治疗失败病例80例,显微镜下记录初次治疗失败原因,应用根管显微镜和超声技术疏通根管,机用镍钛锉冠向下法预备根管,侧方加压和垂直加压法充填根管,拍X线牙片记录再治疗成功率。结果:80个患牙再治疗成功71个,成功率88.7%。半年后随访,成功率88.2%。结论:上颌第二磨牙因其根管存在融合、变异、根管过弯等因素,易导致初次治疗时根管遗漏、台阶形成、器械折断、根管侧穿以及根管钙化,造成初次根管治疗失败。应用根管显微镜和超声技术对其进行再治疗能获得满意的疗效,但应正确使用超声器械,避免根管侧穿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手术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在塑化根管再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评价手术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在塑化根管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曾进行过塑化治疗的患牙63颗,在手术显微镜下,采用超声根管锉疏通塑化根管的上段,小号手用K锉配合EDTA溶液逐步疏通根管下段,机动镍钛器械Hero642完成根管预备,侧向加压充填法充填根管,观察并评价疗效。结果:54颗患牙的根管疏通成功,并完成根管治疗,根管再通成功率为85.7%。治疗过程中无牙根折裂、台阶形成、根管壁侧穿或器械折断发生。结论:手术显微镜和超声器械去除根管内塑化物快速高效,可作为临床上处理塑化再治疗患牙的有效方法,但不推荐将超声器械用于根管的下段或弯曲部位。  相似文献   

3.
应用根管显微镜和超声器械处理阻塞根管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目的 评价根管显微镜(dental operating microscope,DOM)和超声器械处理阻塞根管的临床疗效。方法 因钙化、器械折断、根管桩、塑化物或台阶造成的根管阻塞患牙92颗、共135个根管,在根管显微镜下使用专用超声器械进行根管治疗或再处理,统计成功率。结果 77颗患牙(114个根管)完成根管治疗,成功率83.7%,根管再通率84.4%,其中钙化根管的成功率是88.1%,器械折断的根管成功率76.9%,塑化根管的成功率81.1%,台阶根管的成功率78.6%。无一例发生根管侧穿或牙根折裂。结论 根管显微镜和超声器械的使用,为处理阻塞根管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显微超声处理根管内折断器械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评价显微超声技术处理根管内折断器械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常规方法不能取出的 4 4颗患牙的共 4 7支根管内折断器械 ,在根管显微镜下使用专用超声器械进行根管再处理 ,统计患牙的治疗成功率 ,并于术后 5~ 19个月复查。结果  33颗 ( 33/44 )患牙根管内的 34支 ( 34/47)折断器械被完全取出 ,成功率 75 %。未发生根管侧穿或牙根纵裂。经复查无 1颗患牙出现治疗失败。结论 根管显微镜和超声器械的使用 ,为处理根管内折断器械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应用显微超声技术进行根管再治疗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牙科手术显微镜结合超声工作器械进行根管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需要进行根管再治疗的111例患者的124颗患牙164个根管为研究对象,使用显微超声技术进行再治疗,统计根管再治疗的成功率。结果124颗患牙中,103颗完成了根管再治疗并获得临床成功,其成功率为83.06%;按根管数计算,164个根管有136个治疗成功,成功率为82.93%。按根管数计算,去除根管钙化物和取根管内塑化物的成功率分别为85.29%和83.33%,寻找遗漏根管和去除根管桩的成功率分别为86.67%和100%,取根管内分离器械和去除根管内台阶的成功率较低,均为66.67%。结论显微超声技术在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为根管再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在塑化根管再疏通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曾进行过塑化治疗的患牙77颗,在根管显微镜下,采用超声根管锉、超声工作尖疏通塑化根管上段,再用根管扩大器扩大及EDTA疏通根管下段,机用镍钛器械预备根管,完成根管充填,X线片评价根管再疏通效果。结果:190个塑化根管169个根管疏通成功,再疏通成功率88.9%。治疗过程中无牙根折裂、根管壁侧穿或器械折断发生。结论: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器械去除根管内塑化物快速、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根管手术显微镜和超声技术去除根管内折断器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因根管内折断金属器械造成根管阻塞的患牙43个,根管47个。在根管手术显微镜下使用超声器械与IRS套管试行取出术,完成根管治疗或再治疗,统计成功率。结果:32个患牙(33个根管)内折断器械被取出并完成根管治疗,成功率74.42%(70.21%)。无一例发生根管壁侧穿或牙根折裂。结论:根管手术显微镜和超声器械及IRS套管的使用,为根管内折断器械的去除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显微超声技术处理钙化根管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预防,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收集近3年来的钙化根管138个(95例患牙)。其中前牙根管50个(50例患牙),前磨牙根管40个(28例患牙),磨牙根管48个(17例患牙),使用显微超声技术进行根管再疏通治疗,统计疏通的成功率。结果:138个根管成功疏通96个,成功率69.6%。其中前牙疏通根管45个,成功率90.0%;前磨牙疏通根管30个,成功率75.0%;磨牙疏通根管21个,成功率43.8%;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根管侧穿5例,根管偏移20例,因显微镜下视野较差放弃治疗17例。结论:显微超声技术是一种对钙化根管治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牙科手术显微镜配合超声技术处理钙化根管的临床疗效和应用方法.方法 选择需进行根管治疗的40例患者的患牙43颗(47个钙化根管),在手术显微镜下采用超声工作尖和(或)超声根管锉去除根管内钙化组织,结合乙二胺四乙酸(EDTA)、小号手用锉疏通根管,机用镍钛器械ProTaper完成根管预备,侧向加压或垂直加压技术充填根管.记录钙化根管疏通成功率及根管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47个钙化根管中有37个根管疏通成功并完成根管治疗,钙化根管再通成功率为78.7%;前牙疏通成功率89.5%,后牙疏通成功率71.4%;根管口及上段再通成功率为87.9%.下段再通成功率为57.1%.1颗磨牙根管中段形成台阶,2个根管发生侧穿,6根超声器械断裂,无牙根折裂发生.结论 手术显微镜配合超声技术是处理钙化根管的有效方法,前牙及根管口及上段再通成功率较高,该技术不宜用于根管的下段及弯曲部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细小钙化根管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患者中有细小或钙化根管的患牙65颗,采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溶液和小号手用K锉疏通细小根管,超声锉与EDTA、小号手用锉结合处理钙化根管,完成根管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59颗患牙的根管疏通成功并完成根管治疗,成功率为90.8%,细小根管疏通成功率为100.0%,钙化根管再通成功率为81.3%.无牙根折裂、台阶形成、根管壁侧穿或器械折断发生.结论:超声器械、EDTA、小号手用K锉相结合,可作为临床上治疗老年患者细小钙化根管的有效方法,但超声器械不宜用于根管的下段或弯曲部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前牙唇侧入路一次性根管治疗与传统的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冠折率。方法 将2007年4月至2008年10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102例因牙齿根面龋和楔状缺损引起前牙慢性牙髓病变、根尖病变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51例采用传统的根管治疗方法,51例采用前牙唇侧入路碧兰糊剂一次性根管治疗,对其术后的冠折率和愈合率进行对比和观察。结果 前牙唇侧入路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成功率为90.20%,传统的根管治疗成功率为86.27%,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传统的根管治疗冠折率为9.80%,前牙唇侧入路一次性根管治疗冠折率1.96%,两组冠折率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牙唇侧入路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成功率与传统的根管治疗无差异,但术后冠折率低,且减少了患者的复诊次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显微超声技术联合先锋锉疏通钙化根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常规方法无法疏通的115颗患牙共187个钙化根管,采用显微超声技术探查和定位根管口,去除根管上端钙化物后用先锋锉结合乙二胺四乙酸凝胶疏通根管,评价根管疏通效果。结果 103颗患牙共168个根管疏通成功,患牙疏通成功率为89.6%,钙化根管疏通成功率为89.8%。根管上1/3钙化的疏通成功率为93.1%;根管中下2/3钙化的疏通成功率为91.6%;根管全段闭锁钙化的疏通成功率为50%,低于上述两种部分钙化的根管疏通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未疏通到根尖孔的根管发生了根管偏移。无根管侧穿及器械分离发生。结论显微超声技术联合先锋锉能安全有效地疏通钙化根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根管显微镜下三氧化物聚合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封闭恒牙根尖孔开放形成根尖屏障的疗效。方法:选择恒牙根尖孔开放合并根尖周炎的患牙63颗,在根管显微镜下用三氧化物多聚体(MTA)严密封闭根端,形成根尖屏障后以热牙胶充填,定期复诊观察。结果:63颗患牙中,1颗(23)因牙根长及舌向倾斜,在显微镜下视野不清导致欠填,其余62颗患牙均充填严密。术后X线片显示43颗适充,17颗少量超充。3个月后复查,2例因瘘管反复不闭合行手术倒充填,2例失访,其余患牙均达到成功要求,无叩痛,复查X线片示根尖周病变明显缩小或消失,骨小梁再现。少量超填不影响疗效,总成功率为95%。结论:牙科手术显微镜下MTA封闭治疗根尖孔开放的恒牙疗效确切,准确方便。  相似文献   

14.
显微根尖手术治疗39例慢性根尖周炎病例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显微根尖手术治疗39例慢性根尖周炎病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9例慢性根尖周炎病例进行显微根尖手术治疗.包括在牙科手术显微镜下借助显微外科器械对患牙进行根尖刮治、根尖切除、根尖倒预备和MTA倒充填。术后每3个月复诊.通过临床和X线片检查评价术后1年的疗效,分为愈合、好转和无效病例。结果39例慢性根尖周炎病例1年后随访的治疗成功率为94.9%,其中治愈病例为82.1%.好转病例为12.8%。结论显微根尖手术对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病损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应用根管显微镜处理阻塞根管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根管显微镜在阻塞根管处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根管显微镜,配合超声器械处理因钙化、塑化物、折断器械造成的3种根管阻塞患牙113颗,共计161个根管。按照阻塞原因、阻塞牙位以及根管内阻塞部位的不同,比较根管疏通成功率的差别,采用SPSS10.0软件对成功率进行χ2检验。结果:161个阻塞根管疏通131个,总成功率达81.37%。由钙化、塑化物、折断器械造成的根管堵塞,其疏通成功率分别为84.27%、81.58%和73.53%,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牙组、前磨牙组和磨牙组疏通成功率分别为93.48%、84.61%和72.37%;磨牙组疏通成功率显著小于前牙组(P<0.01)。直根管及弯曲部位以上根管的疏通成功率为93.98%,弯曲部位以下根管的成功率为2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根管显微镜下疏通阻塞根管有较明显的效果,但牙位及阻塞的部位等因素对疏通效果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探讨创伤引起牙髓和根尖周炎的病因、病理及临床诊治情况,作者通过对89例患者的100颗此类患牙的病例观察,总结出这类疾病的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提出了创伤性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诊断名词与诊断指标,并对这些病例进行了2年的追踪观察及疗效分析,提出了综合治疗方案。为这类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He创伤性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为进一步探讨He创伤引起牙髓和根尖周炎的病因,病理及临床诊治情况,作者通过对89例患者的100颗此类患牙的病例观察,总结出这类疾病的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提出了He伤性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诊断名词与诊断指标,并对这些病例进行了2年的追踪观察及疗效分析,提出了综合治疗方案,为这类疾病的临床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