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不同治疗方案对中度哮喘患者生活质量与临床效果改善的差异。方法分析我院门诊就诊的中度哮喘患者83例,按照其治疗方法分别将其分为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组、缓释茶碱组及白三烯调节剂组,三组患者分别在使用低剂量糖皮质激素(ICS)的基础上加用LABA、茶碱及白三烯调节剂,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半年后的改善情况、哮喘控制评分及治疗花费等,综合得出最佳治疗方案。结果 LABA组、茶碱组及白三烯调节剂组患者半年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8.2%及90.9%;LABA组共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白三烯调节剂组患者未见不良反应;三组患者ACT评分均大于20分。结论吸入低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缓释茶碱或白三烯调节剂均可得到有效可靠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缓释茶碱在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地位。方法哮喘治疗选择晨起最大呼气量(PEF)不满80%最佳值的哮喘患者26例,其中20例予每日定时两次分别口服缓释茶碱(葆乐辉)200 mg两周,另6例除缓释茶碱外,其余治疗治疗方案与使用组完全相同,两组均在治疗观察全期间分别统计观察患者的PEF值以及患者夜醒次数、自觉症状、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比例(FEV1%)变化。结果晨起及夜间PEF值明显改善(均P<0.05),24 h内PEF变化率由平均23.4±11.7%显著减少为16.5±7.1%(P<0.01),夜醒次数(4.1±2.5减少为1.3±2.1,P<0.01),但日间PEF值及患者的自觉症状、FEV1和FEV1%在用药组与非用药组之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缓释茶碱对不同病期以及不同严重度的哮喘均有效,但其用药效果与用药时机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发现,茶碱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国内研究发现,吸入300μd二丙酸倍氯米松(BDP)联合小剂量茶碱与吸入600μdBDP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ICS)联合茶碱仅适合于轻度和部分中度哮喘患者,大部分中度和重度哮喘患者需要应用更大剂量ICS。本研究旨在探讨ICS联合缓释茶碱及双倍剂量ICS治疗中、重度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是否存在差异,为哮喘的联合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炎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5年9月收治的支气管炎哮喘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氨茶碱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多索茶碱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C、FVC、FEV1等肺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低于对照组的26%。结论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炎哮喘的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小剂量茶碱合并小剂量皮质类固醇对哮喘患者的疗产及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方法 43例以轻、中度的哮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茶碱激素组(A)组21例:给予无水缓释放茶口服,每晚200mg,加二丙酸倍氯米松(BDP)每天300μg吸入;单纯激素组(B)组22例:仅给予BDP每天600μg吸入及每晚口服安慰剂,疗程13周。结果 治疗前、后的症状计分、呼气峰流速值(PEF)及其变异率(PEF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长期吸入噻托溴铵及应用缓释茶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生存质量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96例确诊为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噻托溴铵组给予常规治疗加用长期吸入噻托溴铵,缓释茶碱组为常规治疗加用茶碱缓释片,对两组的生存质量及肺功能进行对比,评价噻托溴铵与缓释茶碱对COPD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及肺功能的影响。结果噻托溴铵较缓释茶碱能提高生存质量及肺功能,有明显的差异性;噻托溴铵组用药1个月肺功能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3个月后能明显改善肺功能。结论长期吸入噻托溴铵较缓释茶碱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肺功能。  相似文献   

7.
酮替酚合用小剂量茶碱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酮替酚及低于常规剂量的茶碱具有抗气道炎症作用。两药联用是否可以作为预防支气管 (哮喘 )哮喘发作、延长缓解期的基础用药 ,需要重新评价。我们对 2 0例哮喘患者应用酮替酚和小剂量茶碱进行预防治疗 ,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对象与方法1.对象 :2 0例患者符合 199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的变应性哮喘诊断标准 (修正方案 ) ,男性 11例 ,女性9例 ,14~ 17岁 2例 ,18~ 4 0岁 16例 ,4 1岁以上 2例 ,均为经综合治疗后缓解的病例。 2 0例患者作自身对照。2 .方法( 1)治疗方法 :口服酮替酚 1mg,2次 / d,每晚口服缓释茶碱 2 0 0 mg,疗程 …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茶碱类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戴南人民医院内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茶碱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u=-2.178,P=0.029)。结论茶碱类药物可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万秋华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7):1315-1316
目的比较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5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多索茶碱组(28例)和氨茶碱组(2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多索茶碱组用多索茶碱治疗,氨茶碱组则采用氨茶碱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患者肺通气功能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多索茶碱组总有效率为89.3%,氨茶碱组总有效率为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索茶碱组治疗后肺通气功能较氨茶碱组治疗后明显缓解(P<0.05);多索茶碱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氨茶碱组(P<0.05)。结论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氨茶碱,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爱喘乐、多索茶碱联合应用对老年人哮喘的疗效。方法将26例老年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给予雾化吸入爱喘乐、静滴多索茶碱联合治疗;对照组10例,单纯采用多索茶碱治疗,疗程均为1周。治疗组在吸药前及吸药后1h、1周分别做肺通气功能测定。结果雾化吸入爱喘乐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单纯多索茶碱组(P<0.05)。结论雾化吸入爱喘乐联合多索茶碱治疗老年人哮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氨茶碱和多索茶碱治疗心源性哮喘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心源性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多索茶碱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氨茶碱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茶碱和多索茶碱治疗心源性哮喘经过对比研究可知,多索茶碱的疗效更加显著,且不良反应率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推动患者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茶碱控释片在治疗哮喘的慢性咳嗽中的作用。方法:35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以咳嗽程度为观察指标,用Ridit分析。结果:茶碱控释片组治疗后咳嗽程度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茶碱控释片组较对照组咳嗽程度显著改善。结论:哮喘的迁延性咳嗽,茶碱控释片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茶碱缓释微球吸入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肺泡灌洗液、细胞因子及肺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 40只6~8周龄健康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组、布地奈德组、茶碱壳聚糖缓释微球吸入组,每组10只,同步饲养2周.小鼠于第1天、第8天及第15天OVA致敏,最后一次致敏后连续7d吸入1%的OVA激发,以建立哮喘模型.激发前各组给予所对应药物治疗,取肺泡灌洗液后,分别测定其中总蛋白、白细胞总数及分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BALE中IL-4、TNF-α.同时对肺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形态学检查和炎症状况的病理评分,采用计算机图像软件测定支气管壁面积(WAt)、管腔内径(T)并应用内周长(Pi)标准化.结果 模型组中的白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总蛋白、IL-4、TNF-α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吸入布地奈德、茶碱壳聚糖微球组的上述指标较哮喘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茶碱壳聚糖组中的巨噬细胞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1).吸入布地奈德组和茶碱壳聚糖组小鼠肺组织切片病理形态显示,气道周围炎症较单纯哮喘模型组明显改善,两组患者炎症病理评分较单纯哮喘模型组亦明显改善,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汁学意义.各实验组支气管壁面积无差别;茶碱壳聚糖微球组能够显著改善支气管直径,与单纯哮喘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布地奈德组对支气管内直经无显著改善,与单纯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茶碱气道缓释微球吸入可以抑制气道炎症反应,扩张支气管平滑肌.因此,有望成为吸入激素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补充或替代药物.  相似文献   

14.
复方茶酮缓释片治疗支气管哮喘204例临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碱是一类历史悠久的平喘药 ,由于普通茶碱口服后血药浓度不稳定 ,目前一般主张用缓释制剂。酮替芬是一广泛应用的抗过敏药物 ,对支气管哮喘有一定的疗效。南美一些国家已将茶碱和酮替芬复方制剂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开放式临床试验设计 ,旨在评价复方茶酮缓释片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1 对象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a .入选标准 年龄 18~ 65岁 ,处于发作期的轻、中度支气管哮喘门诊或住院患者 ,并在入试前获得知情同意。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系病学会 1997年颁发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1] 。b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茶碱缓释微球吸人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肺泡灌洗液、细胞因子及肺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40只6~8周龄健康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组、布地奈德组、茶碱壳聚糖缓释微球吸入组,每组10只,同步饲养2周。小鼠于第1天、第8天及第15天OVA致敏,最后-次致敏后连续7d吸入1%的0VA激发,以建立哮喘模型。激发前各组给予所对应药物治疗,取肺泡灌洗液后,分别测定其中总蛋白、白细胞总数及分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BALF中IL-4、TNF-α。同时对肺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形态学检查和炎症状况的病理评分,采用计算机图像软件测定支气管壁面积(WAt)、管腔内径(T)并应用内周长(Pi)标准化。结果模型组中的白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总蛋白、IL-4、TNF-α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吸入布地奈德、茶碱壳聚糖微球组的上述指标较哮喘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茶碱壳聚糖组中的巨噬细胞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1)。吸入布地奈德组和茶碱壳聚糖组小鼠肺组织切片病理形态显示,气道周围炎症较单纯哮喘模型组明显改善,两组患者炎症病理评分较单纯哮喘模型组亦明显改善,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实验组支气管壁面积无差别;茶碱壳聚糖微球组能够显著改善支气管直径,与单纯哮喘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布地奈德组对支气管内直经无显著改善,与单纯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茶碱气道缓释微球吸入可以抑制气道炎症反应,扩张支气管平滑肌。因此,有望成为吸人激素加长效口z受体激动剂的补充或替代药物。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研究发现 ,低于治疗剂量的氨茶碱对哮喘有治疗作用 ,因此提出氨茶碱具有支气管扩张以外的重要功能 ,即调节多种炎性细胞、调理细胞活素的合成与分泌等。但是关于其对气道高反应性( BHR)影响的报道甚少。1 992年以来 ,我们采用缓释无水茶碱 (优喘平 )治疗稳定期支气管哮喘 ,并观察了其对患者 BHR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5 0例稳定期支气管哮喘患者 ,均按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制定的标准确诊。男 31例 ,女1 9例 ;年龄 1 4~ 60岁 ,平均 34.7± 9.2岁。接受治疗前均未用影响茶碱药物代谢的药物 (如大环内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舒利迭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方法 47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利迭和多索茶碱联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患者肺通气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肺通气功能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缓解(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舒利迭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与茶碱控释片在急诊治疗老年哮喘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8例老年哮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上联合茶碱控释片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在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都有所减轻,肺功能也有所改善,但是实验组患者的症状减轻程度和有效率要远远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联合茶碱控释片口服治疗老年哮喘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小剂量茶碱对哮喘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的资料表明,茶碱不仅具有抗炎作用,而且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1]。T淋巴细胞在协调嗜酸粒细胞反应的炎症中起关键作用。哮喘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的改变将直接影响到B淋巴细胞IgE的合成,从而影响到免疫反应过程。国内有关茶碱的免疫调节作用的报道较少,为此本研究通过观察哮喘患者口服小剂量茶碱前后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和IgE水平的变化,探讨茶碱的免疫调节作用。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哮喘组:选择轻、中度哮喘缓解期患者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21~45岁。1个月内未用糖皮质激素等抗炎药物。随机分为…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明确茶碱在哮喘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机制,我们研究了小剂量茶碱对哮喘患者诱导疾的细胞学及液相成分以及患者症状和肺功能的影响。对象与方法37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A组)19例,男8例,女11例,平均年龄36岁,治疗前基础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占预计值%)平均为68.1%,支气管扩张试验缓解率平均为21.8%;对照组(B组)18例,男8例,女10例,平均年龄35岁,治疗前基础FEV1占预计值%平均为66.2%,支气管扩张试验缓解率平均为20.6%;两组年龄、性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