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上海嘉定地区社区医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处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和分析上海嘉定区5家样本社区医院门诊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采集样本社区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电子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年龄和性别对高血压的影响、联合用药情况。结果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断剂、利尿剂5类抗高血压药物的处方张数占采集到的门诊总处方张数的25.28%,其中CCB、ARB和β受体阻断剂的使用频率最高。联合用药占全部抗高血压药物处方量的17.04%,其中以二联用药为主。结论上海嘉定地区样本社区医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单药治疗以CCB和ARB为主,仅少部分抗高血压药物的联合用药不合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2010年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的种类、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用量呈上升趋势;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为临床一线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用量及比例逐年上升,以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加中效利尿剂制成的复方制剂正在逐步取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用量比例呈下降趋势。结论: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临床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3.
<正>老年高血压成为一种特殊类型的高血压,与成年高血压患者相比,同种程度的血压老年人的危险性显著升高。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占老年高血压的60%,在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钙离子拮抗剂或利尿剂的降压效果优于β受体阻断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采集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门诊电子处方,以用药频度(DDDs)等为指标,分析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情况.结果 包含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β-受体阻断剂和利尿剂等5类抗高血压药物的处方张数占采集到的门诊总处方张数的12.81%,其中以CCB、ARB和β-受体阻断剂的使用频率最高.联合用药占全部抗高血压药物处方量的36%,且以二联用药为主.结论 本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CCB、ARB和β-受体阻断剂得到了临床医师与患者的肯定,临床应用较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社区护士与家属配合干预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所起到的作用。方法对12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社区组织健康教育,社区护士进行家庭巡防,社区医院就诊跟踪等方式,了解社区护士与家属配合联合干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社区护士与家属联合干预一年,12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为94%,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结论社区护士与家属联合干预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家属与患者对高血压疾病认识、重视,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戴秋艳 《世界临床药物》2009,30(10):597-600
β受体阻断剂是心血管领域中的常用药物,其抗心肌缺血和抗心力衰竭作用无可争议。然而对β受体阻断剂的降压疗效及其长期使用对糖、脂代谢的影响却有研究提出质疑。目前依然有必要对β受体阻断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理论基础,以及其循证证据和临床适应证及治疗选择依据作全面的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滨海县人民医院2014年1~12月临床使用抗高血压药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为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统计2014年1~12月本院计算机网络系统中抗高血压药的数据(药品名称、规格、数量、销售金额),分析2014年1~12月各病区119例抗高血压用药情况.结果:2014年1~12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钙离子拮抗药(CC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断剂(β-RB),用药金额占前四位;用药频度占前四位的是钙离子拮抗药(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断剂(β-RB).患者采用二联降压方案比例较高长效制剂逐渐为很多患者首选.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使用情况较为合理,符合用药原则.  相似文献   

8.
心血管疾病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笔者现对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健康教育探讨如下。1健康教育的方法方式(1)集体讲课。定期召集社区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授课  相似文献   

9.
老年高血压病人社区医疗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口老龄化渐趋突兀,一些“文明病”和“生活方式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如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就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我院社区医疗工作开展以后,为了探索老年高血压的社区干预治疗效果,于2001年12月至2003年3月对所在社区123例55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采取了社区干预措施,现将干预结果评估如下:  相似文献   

10.
β-受体阻断剂预防老年人下肢骨折心血管应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宝庆  晁爱军 《河北医药》2003,25(12):888-890
目的:了解β-受体阻断剂是否可以预防或减少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心血管的应激反应。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2年8月因非暴力髋部骨折住院的388例老年病人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根据心功能将其分为四组。心功能Ⅳ级和Ⅲ级组给予比索洛尔,心功能Ⅱ级及以下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给予比索洛尔,一组不予此类药品,了解服药后各组中心血管相关症状及某些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入院时心功能Ⅲ级以上组无论是心血管相关症状发作还是有症状的心律失常发作均多于心功能Ⅱ级或以下组,服药后2周,其心血管相关症状发作及发生的有症状的心律失常与心功能Ⅱ级或以下非服药组相似。服药的心功能Ⅱ级以下组2周后其心血管相关症状和心律失常的发生少于对照组。结论:β-受体阻断剂可能有益于减少老年病人下肢骨折后心血管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如何合理使用老年人心血管药物。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32例,均为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6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观察组根据病情合理使用胺碘酮、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钙拮抗药、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心血管药物,观察3个月内患者的临床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明显改善,对照组患者改善不明显。结论合理使用心血管药物对老年人的疾病改善具有显著作用,充分评估药物的有效性和副作用,根据患者机体功能合理安排剂量,提高药物的最终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苹 《河北医药》2012,34(18):2846-2847
预防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降低心脏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1].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可控的危险因素.且高血压控制的可行性较好-高血压疾病基本知识普及率相对较高,诊断容易、治疗方便;监测和管理高血压成本相对较低.因此,控制高血压是防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有力突破口.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不断落实,社区医院的诊疗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特别是在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管理方面有着三甲医院无可比拟的优势.为了评估社区医院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方面的效果,本文选取在本社区中心就诊且已建档的高血压患者,对其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情情况、血压控制情况和波动性进行了评估,以期为慢性非传染病的社区管理提供临床实践数据,现将相关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是维持件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并发症,降压治疗可降低血透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钙拮抗剂(CCB)和β受体阻断剂等多类降压药物均可用于血透患者的高血压治疗.本义综述近年各类降压药物用于血透患者高血压治疗的疗效及其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使用情况及相关药物政策对其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法,对2008--2012年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2年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品种、数量及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长效钙通道阻滞剂(CCB)占主导地位,中高价位的品牌药品占据主要地位。结论:口服抗高血压药用量和销售金额将持续增长,临床诊疗指南、医保政策对口服抗高血压药的使用具有显著影响,是否为国家基本药物及药品价格对药品使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我院处方中高血压药物的用药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9—2011年3162张含抗高血压药物的处方,统计和分析处方比例、用药频度及联合用药情况。结果三年来抗高血压药物处方数量逐年增加,钙通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三类药物使用率最高,分别为56.3%、44.8%和33.3%;DDDs排名前3位药品分别为氨氯地平、依那普利和美托洛尔。处方中单一用药占46.3%,二联38.1%,三联及其以上15.5%。结论高血压药物的使用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院抗高血压药使用基本合理,但仍需提高。  相似文献   

16.
徐秋梅  成蓓  李伟  管思明 《医药导报》2009,28(8):1013-1016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期间二级预防用药的特点及其原因。方法将2006年1~12月就诊的182例STEMI患者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对比分析2组二级预防用药差异。结果老年组STEMI患者β受体阻断药和阿司匹林使用率(分别为51.43%和67.62%)明显低于非老年组(分别为72.73%,89.61%);心功能(Killip分级)≥3级、消化系统合并症/并发症患者比例(分别为34.29%,25.71%)明显高于非老年组(分别为16.88%,12.99%)。结论老年STEMI患者β受体阻断药和阿司匹林使用率均低,心功能差是老年STEMI患者β受体阻断药应用受限的主要原因,消化系统合并症和并发症是老年STEMI患者阿司匹林应用受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魏江波  李涛 《黑龙江医药》2005,18(6):451-452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逐渐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作为心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素的糖尿病和高血压逐年成上升趋势,由此而引发的心血管事件日益增多,特别是当两种病同时出现在一个患者身上时,危害就更大。有关资料表明,糖尿病患者中44%的死亡与高血压相关,而高血压死亡者10%患者中有糖尿病。因此,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有效控制可以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陈秀玲 《河北医药》2012,34(19):2955-2956
高血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加之人们生活节奏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病的患患者数有逐年上升趋势。为发挥社区医院的基层医疗服务作用,我院采用社区综合干预配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治疗,收效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塘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签约患者抗高血压药物应用情况,了解用药趋势、治疗费用和血压控制效果,为合理用药、签约医师诊疗工作效果评估、优化卫生资源分配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2015年高血压签约患者,均为每半年周期内有连续5个月以上有效血压测量者,其中2012、2013、2014和2015年入选患者分别为3663、4333、4079和2423例.分析患者的就诊情况、抗高血压用药情况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①签约患者应用抗高血压药的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12年的468.85万元上升至2015年的607.51万元,其中应用最多的是钙离子拮抗剂,连年稳居第一,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和 β 受体阻滞剂的用量亦逐年上升.②签约患者的血压有效控制达标率高于60.00%.结论:塘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患者的抗高血压药总体用药结构基本合理,抗高血压药治疗费用可控,血压控制有效.  相似文献   

20.
黄丹丹  陈夏容  张吟 《海峡药学》2012,24(2):232-235
对2008~2010年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的种类、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用量呈上升趋势;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为临床一线药;3年来钙通道阻滞剂的销售金额及所占百分比排序居首位,居第2、3位的是血管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用量及比例逐年上升,而钙通道阻滞剂用量比例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