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JAK/STAT信号通路影响,探讨益肾胶囊对DN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制备成DN模型。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N组)、DN模型组(DN组)、益肾胶囊治疗组(625mg·kg-1.d-1)、氯沙坦钾治疗组(30mg·kg-1.d-1)。实验周期12周。期间检测大鼠血糖和24h尿蛋白定量,通过光镜及电镜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磷酸化JAK2(p-JAK2)、磷酸化STAT3(p-STAT3)表达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变化。结果:12周末,DN组大鼠肾组织中p-JAK2、p-STAT3、TGF-β1表达显著高于同期正常对照组(P〈0.05)。益肾胶囊治疗组和氯沙坦钾治疗组肾组织中p-JAK2、p-STAT3、TGF-β1表达显著低于同期DN组(P〈0.05);24h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同期DN组(P〈0.05);病理损伤较同期DN组改善。结论:益肾胶囊可能部分通过抑制DN大鼠肾组织JAK/STAT通路调节肾组织TGF-β1表达,发挥对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肾组织中细胞因子信号抑制物3(SOCS-3)、Toll样受体4(TLR4)及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Wistar系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N组)、DN模型组(DN组)、DN模型+益肾胶囊治疗组(DN+Y组)及DN模型+氯沙坦钾治疗组(DN+L组),利用单侧肾切除+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DN大鼠模型。记录大鼠体重,检测血糖、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等指标;取肾组织行HE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SOCS-3、TLR4及IL-6的表达。结果:12周末,DN组大鼠的24h尿蛋白定量、Scr、BUN均高于N组(P〈0.05),肾组织中SOCS-3、TLR4及IL-6表达水平明显高于N组(P〈0.05);DN+Y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Scr、BUN均低于DN组(P〈0.05),肾组织SOCS-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DN组(P〈0.05),而TLR4及IL-6表达水平明显低于DN组(P〈0.05);DN+L组与DN+Y组24h尿蛋白定量、Scr、BUN、SOCS-3、TLR4及IL-6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胶囊可能通过调节SOCS-3、TLR4及IL-6在肾组织中的表达,降低DN的炎症反应,从而延缓DN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也页目的:探讨藕节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p-JAK2、p-STAT3及凋亡因子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组( N组),其余采用单次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 STZ,45 mg/kg)制作DN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糖尿病肾病组(DN)、藕节小剂量组(RL,1.5 g·kg-1·d-1)、中剂量组(RM,3.0 g·kg-1·d-1)、大剂量组(RH,6.0 g·kg-1·d-1)及氯沙坦钾组(LP,30 mg·kg-1·d-1),均采用灌胃给药,N组和DN组给予等量蒸馏水。12周后检测大鼠生化指标;HE、Masson染色及电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测定p-JAK2、p-STAT3、Bcl-2及Bax在肾组织表达情况;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实验12周末,与N组比较,DN组大鼠肾小球肥大、系膜基质增多、细胞凋亡明显,BUN、Scr、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升高(P〈0.05),肾组织Bax、p-JAK2、p-STAT3表达明显上调,Bcl-2表达下调(P〈0.05);与DN组比较,藕节中、高剂量组肾脏病理改变减轻、细胞凋亡减少,24 h尿蛋白定量较DN组明显降低(P〈0.05),但降尿蛋白作用弱于氯沙坦钾组,同时肾组织Bax、p-JAK2、p-STAT3表达下调,Bcl-2表达上调(P〈0.05)。结论:藕节可能通过上调Bcl-2在肾组织的表达,下调Bax、p-JAK2、p-STAT3的表达,从而减少尿蛋白,延缓DN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芡实对糖尿病肾病(diebetic nephrothy,DN)大鼠肾组织中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3,SOCS-3)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1,IGF-1)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单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STZ,45 mg/kg)建立大鼠DN模型,将DN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组:DN组( DN组)、小剂量芡实组(EL,1.5 g·kg^-1·d^-1)、中剂量芡实组(EM,3.0 g·kg·-1d-1)、大剂量芡实组(EH,6.0 g·kg-1·d-1)及氯沙坦钾组( LP,30 mg·kg-1·d-1);另设正常对照组( NC组),每组10只。分别治疗12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生化指标;HE、Masson、PAS染色及电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SOCS-3与IGF-1表达情况。结果:12周末,与NC组相比,DN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均明显升高(P〈0.05),肾小球体积增大、系膜细胞增生、基质增多,肾小管扩张,肾组织中SOCS-3表达增加、IGF-1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DN组相比, LP组与EM组大鼠24 h Upr、BUN及Scr明显降低(P〈0.05),病理改变减轻,肾组织SOCS-3表达明显增加、IGF-1表达明显下降(P〈0.05);LP组与EM组间降尿蛋白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芡实可能通过上调SOCS-3表达,抑制IGF-1过表达进而减少蛋白尿,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系膜增殖性肾炎(MsPGN)大鼠肾组织细胞外基质(ECM)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抗胸腺细胞血清诱发的MsPGN大鼠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肾炎模型组、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8mg·kg^-1·d^-1)和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16mg·kg^-1·d^-1)。治疗12d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血肌酐(Scr)和24h尿蛋白,以及肾组织Ⅳ型胶原(Col Ⅳ)、纤维结合蛋白(FN)和PAI-1的表达。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大鼠24h尿蛋白、肾组织Col Ⅳ、FN和PAI-1 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肾组织病理改变明显改善,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其中肾炎模型组尿蛋白(30.34±0.62)mg/d。阿托伐他汀小剂量治疗组(21.17±0.79)mg/d,大剂量治疗组(9.77±0.54)mg/d。同时,各组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改善MsPGN大鼠肾脏病变,抑制肾组织ECM成分和PAI-1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DN模型组(模型组)、氯沙坦组、益肾胶囊组,每组10只。利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右肾切除的大鼠制备DN模型。氯沙坦组灌胃氯沙坦钾20mg·kg-1.d-1,益肾胶囊组灌胃益肾胶囊625mg·kg-1.d-1,对照组及模型组每日给予等量的蒸镏水灌胃,实验周期为12周。实验过程中观察大鼠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变化,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NF-κB的表达。结果:12周末,DN模型组大鼠的24h尿蛋白定量、Scr、BUN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肾组织中NF-κB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益肾胶囊治疗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Scr、BUN均低于模型组(P〈0.05),肾组织NF-κB表达水平明显低于DN模型组(P〈0.05)。结论:益肾胶囊可能通过下调DN大鼠肾脏组织NF-κB的表达,延缓DN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益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肾组织TLR4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益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肾组织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36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DN模型组、益肾胶囊治疗组,每组12只,利用单侧肾切除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DN大鼠模型,连续给药12周。记录大鼠体重、观察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变化;取肾组织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肾组织中TLR4、IL-6及IL-8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12周末,DN模型组大鼠的24h尿蛋白定量、Scr、BUN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肾组织中TLR4、IL-6及IL-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益肾胶囊治疗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Scr、BUN均低于模型组(P〈0.05),肾组织TLR4、IL-6及IL-8表达水平明显低于DN模型组(P〈0.05)。结论:益肾胶囊可能通过调节肾组织TLR4、IL-6及IL-8的表达,减少DN的炎症反应,从而延缓了DN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健康对照组、糖尿病肾病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药物干预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血脂、血肌酐(SCr)、尿白蛋白/肌酐(Alb/Cr)比值及肾脏病理改变,测定肾组织内P-选择素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表达。结果与糖尿病肾病组比较,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的血脂无统计学差异,而SCr、尿Alb/Cr明显改善,肾组织病变减轻,肾组织内P-选择素及MCP-1表达减少。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下调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P-选择素、MCP-1的表达发挥独立于调脂作用以外的抗炎、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志祥  韩艳 《中国科学美容》2011,(10):89-89,10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早期DN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贝那普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9%,明显高于对照组60.0%(P〈0.05);治疗组尿蛋白排泄率、C反应蛋白、24h尿蛋白定量亦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DN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来氟米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PKC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建立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来研究来氟米特对大鼠肾脏PKC表达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来氟米特对DN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DN组及来氟米特组,应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左肾切除大鼠DN模型,来氟米特组在成模后每日灌胃来氟米特5mg/kg。于实验第8周、12周末各组分别取5只动物测24h尿量及24h尿蛋白定量;心内采血测肌酐(Scr)、尿素氮(BUN);电镜标本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放免法检测肾组织中PKC的活性。结果:随着病程的延长,DN组大鼠肾重增加,内生肌酐清除率增高,并出现蛋白尿,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来氟米特组大鼠尿蛋白、Scr、BUN与同期DN组相比明显减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组织学观察来氟米特组较DN组肾小球基底膜增厚明显减轻,系膜细胞增生及细胞外基质沉积减少。DN组细胞质PKC活性与对照组同期相比,明显降低,但细胞膜PKC活性则明显升高(P〈0.05),经来氟米特治疗后,与DN组同期相比,细胞质PKC活性升高,细胞膜PKC活性下降(P〈0.05)。结论:来氟米特可通过抑制PKC的活性,从而保护DN大鼠肾组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益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24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BUN)、血肌酐(Scr)、JAK/STAT及α-平滑肌激动蛋白(α-SMA)、纤维连接蛋白(FN)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55只,随机留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N)。利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DN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尿病肾病模型组(DN)、益肾胶囊治疗组(DN+Y)、氯沙坦钾治疗组(DN+L)、氯沙坦钾+益肾胶囊治疗组(DN+L+Y),每组10只,连续灌胃12周。于实验的12周检测24h尿蛋白定量;12周末处死大鼠,检测血糖、BUN、Scr;取大鼠肾组织做组织病理学观察;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磷酸化JAK2(p-JAK2)、磷酸化STAT3(p-STAT3)、α-SMA、FN的表达。结果:实验12周末,与DN组比较,益肾胶囊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BUN、Scr明显降低(P<0.05),肾组织形态学改变较轻,p-JAK2、p-STAT3、α-SMA、FN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氯沙坦钾联合益肾胶囊治疗组与氯沙坦钾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胶囊可能通过抑制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JAK/STAT信号通路的活化,下调α-SMA、FN的表达,延缓了糖尿病肾病的进展;益肾胶囊联合氯沙坦钾可更好地保护肾脏功能,提示二者联合使用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3(SOCS3)、TGF-β1、MCP-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4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N模型组(模型组)、益肾胶囊组、氯沙坦组,每组各10只。单侧肾切除加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DN大鼠模型,益肾胶囊组每只灌胃益肾胶囊(625mg·kg-1.d-1),氯沙坦组每只灌胃氯沙坦钾片(30mg·kg-1.d-1),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每日给予等量蒸馏水。测定各组大鼠体重、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取肾组织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组织中SOCS3、TGF-β1、MCP-1表达水平。结果:实验12周末,模型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Scr、BUN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肾组织中SOCS3、TGF-β1、MCP-1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Scr、BUN均低于模型组(P<0.05),Ccr较模型组升高(P<0.05),而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肾组织中SOCS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而TGF-β1、MCP-1的表达受到抑制(P<0.05);两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肾胶囊可能通过上调SOCS3在肾组织的表达,抑制了TGF-β1、MCP-1的表达,从而减轻了DN大鼠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的程度,延缓DN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大黄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肾脏CTGF和HGF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大黄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肾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的影响,为尿酸性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酵母、腺嘌呤制作尿酸性肾病大鼠模型,给予治疗后心脏采血检测肾功能,同时处死动物,取肾组织,在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的病理改变,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鼠肾组织CTGF和HGF的表达情况。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尿酸性肾病大鼠血清BUN、Scr、UA均明显升高(P〈0.05);(2)大黄组、别嘌呤醇组大鼠血清中BUN、Scr、UA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5),大黄组血清BUN、Scr、UA水平与别嘌呤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光镜下正常大鼠肾组织结构正常,无尿酸盐结晶;模型组肾小管扩张,肾小管可见棕褐色尿酸盐结晶沉积,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可见局灶性纤维化;大黄组、别嘌呤醇组尿酸盐结晶、炎性细胞浸润均明显减少,肾小管扩张和间质纤维化均有所改善。(4)与模型组比较,大黄组、别嘌呤醇组肾组织中CTGF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但大黄组、别嘌呤醇组之间CTGF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与模型组比较,大黄组、别嘌呤醇组肾组织中HGF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但大黄组、别嘌呤醇组之间HGF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能降低尿酸性肾病大鼠血清中BUN、Scr、UA的含量,能减少尿酸盐在肾小管中沉积及炎性细胞浸润;降低CTGF在尿酸性肾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升高HGF在尿酸性肾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从而减轻肾脏纤维化等损害,达到保护肾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益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观察益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3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肾病模型组(模型组)、益肾胶囊组、苯那普利组,每组各8只。益肾胶囊组每日每只灌胃益肾胶囊(2.5g·kg^-1·d^-1),苯那普利组每日每只灌胃苯那普利(2.5g·kg^-1·d^-1),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每日给予等量的蒸镏水。测定血压、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光镜检查肾组织病理变化,电镜及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组织及尿液中足细胞变化等。结果:实验24周后,模型组大鼠血压、24h尿蛋白定量、BUN、Scr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均P〈0.05),益肾胶囊组和苯那普利组可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血压、24h尿蛋白定量、BUN、Scr(均P〈0.05)等;模型组足细胞podocalyxin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益肾胶囊组及苯那普利组大鼠足细胞podocalyxin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5);两治疗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正常对照组尿液偶见podocalyxin阳性足细胞,模型组尿液足细胞排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益肾胶囊组及苯那普利组,大鼠尿液足细胞排泄减少(P〈0.05)。结论:益肾胶囊可通过减轻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损伤而具有一定的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