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QCC)对提高儿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儿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品管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QCC)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人员素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CC护理模式应用于儿科重病房中,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自身素质,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同质化管理在中医院中医护理培训中的实践效果。方法:2018年7月~2019年6月在护理部统一组织下,医院儿科成立中医护理小组,制订同质化培训管理措施,加强护理人员中医护理培训,实施中医护理操作流程的规范化,为实施后;2017年7月~2018年6月在中医院儿科中医护理培训中实施常规管理,为实施前。对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理论、中医护理技能和中医护理查房及患者和培训教师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等在实施同质化管理实施前后的表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理论、中医护理技能和中医护理查房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与培训教师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同质化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技术水平,促进中医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护患关系表现较为紧张,特别是儿科,因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容易发生护患冲突,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因素。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儿科护理人员面对的是情感表露直率,对自身疾病缺乏认识理解,又不善于表达的儿童群体,这给儿科护理人员带来很大的压力。在护理工作中,儿科护士扮演多种角色,既是直接护理者,还要担当患儿的代言人、患儿家长教育者等多种角色。因此,在儿科护理过程中加强护患沟通,改善护患关系,防止纠纷的产生,提高满意度,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促使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儿科护理管理中实施细节管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12月医院儿科未实施细节管理的护理人员25名为实施前,再选取2018年1~5月医院儿科实施细节管理的护理人员27名为实施后。观察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护理质量及工作满意度。结果:与实施前护理人员相比,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护理质量和工作满意度均明显提升(P 0.05)。结论:细节管理应用于儿科护理管理中,不仅可提供了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和护理质量,还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加强儿科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培训,对防范儿科护患纠纷发生的效果。方法:医院于2016年1月开始在儿科护理人员管理中加入法律意识培训,包括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优化、患儿权利认识法律优化、操作规程法律认识优化、护理文书法律认识优化及加强基础护理中的法律认识等措施,比较法律意识培训实施后与实施前医院儿科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差错事件发生率、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的差异,同时比较实施法律意识培训前后儿科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差异。结果:医院儿科护理人员实施法律意识培训后,其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等,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儿科护理人员法律培训后,其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差错事件发生率等,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加强儿科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培训,对预防儿科护患纠纷及护理人员差错、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等均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医院儿科护理人员进行科研知识培训,旨在探讨如何提高护士的科研能力。方法:对儿科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科研知识培训,并在护理科研培训前后分别就对待护理科研的态度、科研动机和科研能力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培训前后儿科护理人员对待护理科研的态度有明显变化,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前后儿科护理人员在为发展护理事业做贡献、更好地总结临床经验、解决护理实际问题、对护理科研有兴趣、为了晋升职称的需要和其他等护理科研动机上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前后儿科护理人员在发现问题的能力、查阅文献的能力、科研实践的能力、科研设计的能力、处理资料的能力、论文写作的能力和总分等护理科研能力上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开展护理科研培训,儿科护理人员对临床护理科研重要性的认识显著提高,科研动机更加明确,科研能力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针对儿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对护理细节工作中影响进行综述,包括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嘈杂琐碎的工作环境,护理人员忽略某个细环节的工作,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的工作不理解,针对儿科特殊护理对象,合理配备护理人员,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细心做好儿科护理每个细节工作等,利于儿科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从而杜绝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8.
儿科在医院中属于特殊的科室,需要人性与爱护。儿科护理较为特殊,需要各方面的配合。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护理在不断发展,儿科护理人员的角色也在发生转变。儿科护理人员已不单单是一个单纯按照医嘱去进行护理的人员,而是在疾病治疗的各个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轮换扮演着或教育者或协调者或管理者等的角色。儿科护理是一项需要耐心、细心且有条不紊的工作,对于不同的患儿要制定不同的护理方式。对于儿科护理人员来说,心理素质往往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尤其是解决一些紧急情况的时候。因此,加强儿科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培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促进护患关系的进一步融洽,使儿科护理工作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在儿科系统中开展分层级护士配置和护士资源整合的有效性进行探究。方法:以医院2016~2017年儿科系统病房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开展分层级护士配置和护理资源整合,以2016年为对照,比较在儿科病房开展前后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护理人员的职业生命质量评分、护理差错率及护理人员对工作负荷的自评评分。结果:在儿科系统病房中开展分层级配置和护理资源整合后,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较之前明显提高,护理风险率明显比开展前降低(P0.05)。开展后护理人员的工作负荷自评和职业生命质量评分与开展分层级配置之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讨论:分层级护士配置及护理资源整合在儿科系统病房的开展取得显著成效,其不仅改善了护理人员的职业生命质量和负荷量还有效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显著减少,在开展期间备受患儿家属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护理记录是护士针对护理对象进行的一系列护理活动的真实反映。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儿科临床护理从单纯疾病护理发展为对于患者身心的整体护理。如何将儿科护理工作完整详细地反映在护理病历中呢 ?焦点记录法可以达到有效的目的。1 焦点记录法的定义以患者目前最重要的问题作为重点摘要成为焦点 (Fo cus) ,然后把发生的状况、病情、症状、体征或发生的事件加以说明 ,以及把护理人员为此所执行的护理活动 ,患者接受护理后的反应结果 ,用精炼、有组织、有系统且有意义的词句表达在护理记录上 ,叫焦点记录法[1]…  相似文献   

11.
<正>2011年卫生部颁布了新的病例书写规范,对护理文书书写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规范儿科护理记录的书写,对于明确医疗护理质量,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培养和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的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护理记录是护士根据病情和医嘱对患儿在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现对我科自2013年儿科护理记录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以利于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做到准确,完整,真实,有效。1存在问题[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儿科护士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2014年5月~2015年6月对儿科护理人员(10名)实施常规教学模式,期间就诊的患儿80例,为实施前;2015年7月~2016年8月对护理人员(10名)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教学模式,期间就诊的患儿80例,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和家属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后护理合格率、护理质量合格率、病区管理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儿科护士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家属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3所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的儿科护理人员的儿科临床给药护理缺陷记录进行分析,从而完善儿童临床给药护理制度。方法:对3所医院116名儿科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将问卷结果收回,将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被调查的116名儿科护理人员中,有36名曾有给药护理缺陷的经历。结论: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儿科临床给药护理缺陷的发生率高,要加强对儿科临床给药护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儿科静脉输液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投诉问题,对投诉原因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对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出现的30例静脉输液护理相关投诉案例,进行回顾性描述性分析。结果:在儿科静脉输液投诉的原因中,常见的是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欠缺、专业技术不够好、门诊环境较差等方面。结论: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改善儿科静脉输液的环境,有利于提高儿科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儿科护理中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王金芳 《光明中医》2008,23(11):1840-1841
通过对急诊儿科护理工作的总结及满意度调查,体会到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是提高急诊儿科候诊中护理工作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用于儿科重症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效果。方法:将110例儿科重症病房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品管圈活动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评分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医院环境、医患关系、工作态度、服务质量、护理技术、健康教育六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处于儿科重症病房的患儿采取品管圈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总结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措施与实施效果。方法:医院于2015年6月开始在儿科病房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具体包括护理管理工作优化、儿科病房环境优化、护理服务理念优化、护理内涵拓展优化、强化家属健康教育等诸多措施,比较医院实施儿科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差异、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的变化差异。结果:儿科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等,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院儿科病房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儿科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对提升病房护理质量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避免护理纠纷发生等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和研究儿科护理中潜在医疗纠纷的发生因素,并以此为依据为临床防护提供对策。方法:结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提出的相关要求,对近年来儿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就目前来看,可能导致医疗纠纷的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不足、护理文书处理不当、护理人员素质问题、护患之间缺乏沟通以及急救药品、仪器准备不足等。针对潜在因素制定相关对策,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结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应当以患者为重心,护理人员应当了解儿科工作的特殊性,有高度的责任心,提高自我业务水平,改善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高自身法律意识,避免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小儿静脉穿刺技术是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难点之一,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术更是从事儿科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有一定难度的专业技术,如果不能及时穿刺成功,将直接影响对小儿的抢救与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住院部于2014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1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基础护理管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儿病情变化持续调整护理管理方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知识与技能考核,并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比较。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掌握程度和技能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且实验组患儿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成效显著,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效率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