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脑动脉硬化症及其早期诊断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脑动脉硬化症的概念及危险因素 脑动脉硬化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由脑动脉硬化、小动脉硬化、玻璃样变性等慢性进行性病变,造成脑机能及精神障碍和局灶性损害等慢性脑血管病症群.其病理改变与动脉管径大小密切相关.动脉粥样硬化大都发生于管径500 μm以上的大动脉和中等动脉.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种富贵病——动脉硬化,正在不断增多。在60岁以上老年人中,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高达80%,大家知道,冠心病(心脏动脉硬化)、脑血栓(脑动脉硬化)等疾病都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却很少有人知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这个病。在人们的印象中,下肢那么粗的动脉血管怎么会发生硬化阻塞呢?事实上,由于人  相似文献   

3.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为退化性与增生性病变,导致血管壁增厚,失去弹性,缩小管腔,致使血液流动参数改变,从而引起脑中风、冠心病与周围血管性疾病,为常见的致病原因。研究明确造成动脉硬化的因素,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诊断,对于防治脑中风等致命性疾病极为重要〔1,2〕  相似文献   

4.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一种全身性疾患,是动脉的慢性退行 性增生性病变,最后导致动脉管腔狭窄、闭塞,不仅影响四肢,同时累及心、脑、肾、内脏等处动脉,是目前世界上死亡率、致残率最高的疾病.在我国,6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高达79.9%.因此,如何防治或控制动脉硬化已成为医学界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医学上,一般把动脉硬化所导致的全身血管的阻塞性疾病统称为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而在临床分工中,由心血管内、外科负责诊治发生于心脏的冠状动脉的狭窄与闭塞;由神经内、外科负责诊治发生于颅脑动脉的狭窄与闭塞;而由周围血管外科负责诊治其他部位(如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及股、胭动脉等处)的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这里我们主要讨论这一部分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通过观察70例偏头痛的青年女性患者的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发现主要在椎基底动脉有动脉硬化的频率改变45例,占64.29%,与对照组对比统计,呈现极为显著的差异性(P<0.001)。我们认为偏头痛会导致早期脑动脉粥样硬化,TCD此种快速无创性检查对诊断早期脑动脉粥样硬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动脉内壁有脂肪、复合碳水化合物与血液中的固体沉积,并伴有纤维组织的形成、钙化等病变,称为动脉粥样硬化。从正常动脉到无症状的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需要以上时间;从无症状的动脉硬化到有症状的动脉硬化,如冠心病心绞痛、脑动脉硬化引起中风,要几分钟的时间。引起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有:高脂肪膳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但最因素还是高脂肪膳食与血胆固醇水平。饮食调整是最重要的防治动脉硬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壁变厚并失去弹性的几种疾病的统称,颈动脉硬化病变是动脉硬化中最常见而重要的类型。大量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及血脂增高的程度与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疾病具有相关性[1]。而作为炎症因子标志物的超敏C-反应蛋白(h-CRP)对颈动脉硬化所引发的心血管疾病具有预测作用。血清胆红素在高血脂引起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具有抗氧化性能,与颈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8.
动脉硬化性脑梗塞是脑部的动脉系统中的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动脉管腔狭窄、闭塞,导致该动脉供血区局部脑组织的坏死。临床上表现为偏瘫、侧身麻木、讲话不清等,突发的局源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变为最常见的脑血管病,占脑血管病的70%。脑梗塞的发病一般都在40岁以后,5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高。脑梗塞应尽早及时地治疗,治疗原则主要是改善脑循环,防治脑水肿,治疗合并症。1安全护理  相似文献   

9.
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常见有动脉粥样硬化、动脉中层钙化和小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中最常见的一种,它也是心肌梗死、脑梗死的主要病因,包括主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动脉硬化、颈动脉硬化、肾动脉硬化等.动脉硬化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且全身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程度是一致的,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相似文献   

10.
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rterioselerosis oblitemns,ASO)是一种因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的肢体动脉慢性闭塞性疾病。一般发生于下肢的大中动脉,上肢动脉少有发生。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等。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病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临床表现早期为患肢凉麻酸胀,逐渐出现间歇性跛行及静息痛,严重者足趾与小腿发生溃疡、坏疽。我院1998~2002年收治62例因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而行截肢术的患者,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试验证实动脉硬度增加是一项独立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无论是猝死、心肌梗死、还是脑卒中患者,都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终末期”人群。随着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临床防治重心的前移,应重视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前期病变(preclinical atherosclerosis,PCA)的研究。PCA通常是指已有动脉硬化而尚无重要动脉血管(如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以及外周动脉)严重粥样硬化狭窄的临床症状也可称为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病变(subclinical atherosclerosis)。  相似文献   

12.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试验证实动脉硬度增加是一项独立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无论是猝死、心肌梗死、还是脑卒中患者,都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终末期”人群。随着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临床防治重心的前移,应重视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前期病变(preclinical atherosclerosis,PCA)的研究。PCA通常是指已有动脉硬化而尚无重要动脉血管(如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以及外周动脉)严重粥样硬化狭窄的临床症状也可称为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病变(subclinical atherosclerosis)。  相似文献   

13.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全身各肌性动脉如冠状动脉、脑动脉等常同时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脑动脉粥样硬化分别是动脉粥样硬化在心脑动脉的局部表现,冠状动脉与脑动脉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对这些动脉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如今有不少患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老年人在服用阿司匹林。动脉硬化严重的并发症是因为在动脉壁中聚集的脂肪块(斑块)破裂,血液凝结,形成一个含有脂肪的血块,即血栓,阻塞动脉血管,形成心肌梗死、脑梗死。心梗、脑梗虽然可以治疗,但风险大,且效果有限,因此应以预防为主。首先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除了控制高脂肪饮食、戒烟、限酒外,有遗传因素及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老人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更要注意预防。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有研究人员发现,用于治疗关节炎的老药阿  相似文献   

15.
防动脉血栓:干预“动脉硬化” 在动脉粥样斑块基础上发生的血栓形成是动脉血栓病(如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等)的首要原因。因此,预防动脉血栓发生的关键在于控制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动脉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为特征的动脉结构和功能病变,是心肌梗死、脑卒中、高血压、缺血性肾病、糖尿病、大动脉瘤、周围动脉疾病等的共同病理学基础,同时也都有共同相似的危险因子,如吸烟、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缺乏运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未出现明显症状前,尽管存在某些危险因素,患者及临床医生不能确定患者是否已存在动脉硬化。因此,寻找新的明确的早期动脉硬化证据,作为识别、评估早期动脉硬化风险指标,并早期给予恰当的干预,是早期预防致病性甚至致死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根本措施。本文讨论早期动脉硬化的某些特征,及近年来一些较成熟的监测动脉结构和早期动脉硬化的方法,对其在早期动脉硬化风险评估中的意义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郭旭 《医疗装备》2011,24(4):52-53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 ACI),又称动脉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是脑部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脑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急性脑供血不足,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ACI居高不下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使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对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大多数学者认为,脂质代谢紊乱是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对脑动脉硬化症(CAS)的诊断价值.方法用2 MHz脉冲多普勒探头经双颞窗和枕窗分别探测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基底动脉(BA)、双侧椎动脉(VA),记录血流速度、脉动参数(PI值、RI值、S/D),观察频谱形态改变并进行分析.结果本组80例CAS患者频谱形态异常72例(占90%),收缩期血流速度降低65例(占81%),收缩期血流速度增快12例(占15%),舒张期血流速度降低50例(占62.5%).PI值升高80例.结论 TCD可对脑动脉血流动力学进行无创伤性评估,对CAS的诊断和治疗观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弥补头颅CT等影像学对脑动脉硬化诊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专家信箱     
《长寿》2007,(2)
什么是动脉粥样硬化浙江省读者陈舟生来信问:什么是动脉粥样硬化,它跟动脉硬化是一个概念吗?专家: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本病主要累及大、中动脉,以主动脉、冠状动脉及脑动脉多见,严重者可导致管腔闭塞或管壁破裂出血等严重后果。本病常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等,脑力劳动者较多见,对肌体健康危害很大。动脉粥样硬化是临床上最重要的一种动脉硬化,易造成脑血管病、冠心病,从而威胁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其实,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也无须一味消沉,在治疗中除配合医生用药外,还要做到以下几点:合理饮食,口味清淡;…  相似文献   

20.
苑司臣  赵海涛 《现代保健》2010,(24):165-166
目的 探讨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前循环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对175例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进行颈部彩超检查,对颈动脉硬化、狭窄的程度与前循环脑梗死发生进行分析.结果 前循环脑梗死的发生率为50.00%~80.17%,既往有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发病率高,颈部动脉血管硬化、狭窄患者易发生前循环脑梗死.结论 联合应用血管彩超对颅外血管与MRA对颅内动脉硬化程度的检测,对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诊断及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