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俞瑞玲  石田  王超 《医学动物防制》2009,25(12):920-922
目的研究和开发小RNA分子降血脂药物为目的。方法从对RNA干扰靶基因的选择,药用小RNA分子的来源,小RNA分子的修饰和RNA干扰效率,给药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综述了利用RNA干扰技术降血脂研究的进展。结果在利用RNA干扰降血脂的研究中,与胆固醇合成、代谢以及转运相关的关键酶基因都可能作为潜在的药物靶标。结论虽然RNA干扰是机体天然防御外物侵袭的固有机制,但体外生产的siRNA药物大量用于疾病治疗的安全性研究相对较少。相信随着对siRNA相关作用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和siRNA操作技术的不断改进,siRNA分子是今后利用RNA干扰进行降血脂研究和治疗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天然降血脂药物香菇嘌呤的中间体2,3-O-亚环己基-D-赤酮酸内酯改进的合成方法,提高了反应产率,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3.
降血脂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过高或伴有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过低为特征的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冠心病、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因而开发有效的降血脂药物已成为全球关注的课题。本文从抑制胆固醇的吸收、体内合成及促进胆固醇与甘油三酯的体内代谢的角度出发,介绍了近年来化学合成和天然来源的降血脂药物。  相似文献   

4.
国内新闻     
黄连素有望成为他汀类药物的替代药或与其联合应用降血脂近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蒋建东博士的主持下,联合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及南京市第一医院,并邀请美籍华裔科学家参加,协作攻关多年,终于从特定基因序列、细胞、动物实验及临床患者的研究中,阐明了小檗碱降血脂这一重要的药理学作用。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强力支持,研究成果于2004年11月发表在世界著名的自然科学杂志NatureMedicine上,成为我国天然药物研究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小檗碱是从中药黄连中提取的化学单体,俗称黄连素。在我国,小檗碱一直作为抗细菌性腹泻的常用药物。临床观察发现,小檗碱还具有降血脂的药理作用。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5.
朱茜 《河北医学》1999,5(9):93-94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逐渐增加,心血管药物的临床应用研究日益受到重视,降血脂药物也不例外。本文将就我院1995~1998年降血脂药物的用药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一分析。11995~1998年各种降血脂药物用...  相似文献   

6.
小檗碱降血脂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小檗碱降血脂作用的研究概况及展望。方法 总结小檗碱的降血脂机制。结果 小檗碱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结论 小檗碱是有发展前景的降血脂药物。  相似文献   

7.
临床研究表明血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高危因素之一,其可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而调节患者脂质异常则对改善及预防心血管疾病具 有重要意义.目前脂质的调节除通过饮食控制外,临床上主要依赖的治疗手段为降血脂药物,并且随着药剂的深入研究与发现,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烟酸类药 物等均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不同种类的降血脂药物其药理机制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合理选择、应用降血脂药物对血脂异常的治疗效果具有直接影响作用,同时 也可影响临床降血脂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本文通过研究不同种类降血脂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探讨药学服务在降血脂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中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尽管脂肪肝患者通常服用降血脂药物,但至今尚无正规临床试验显示降血脂药物可减轻肝脏脂质含量,而许多降血脂药物又有肝毒性,并且脂肪变的肝脏对降脂药物的耐受性下降。因此,降血脂药物对于脂肪肝本身的改善可能并无多大好处。鉴于脂肪肝常与高脂血症合并存在,高脂血症又与心肌  相似文献   

9.
李铭  詹凌  季茵 《宁夏医学杂志》1999,21(10):607-607
选择118 例高脂血症患者,分别采用 He - Ne 激光血管内照射联合降血脂药物疗法和单纯应用降血脂药物疗法,并对两组病例观察,疗效明显高于单纯应用降血脂药物疗法。  相似文献   

10.
多糖(Polysaccharide)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它们是一类结构复杂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大多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活性物质。大量的药理和临床研究表明,天然多糖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尤其具有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抗凝血、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等独特作用,可改善人体微循环,用于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相关文献中多糖对心血管系统保护作用的研究概况,以期为开发有益于心血管保护作用的多糖保健功能食品与天然无毒副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李铭  詹凌 《宁夏医学杂志》1999,21(10):607-607
选择118例高脂血症患者,分别采用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联合降血脂药物疗法和单纯应用降血脂药物疗法,并对两组病例观察、疗效明显高于单纯应用降血脂药物疗法。  相似文献   

12.
范建高 《肝博士》2006,(3):10-12
尽管脂肪肝患者通常服用降血脂药物,但至今尚无正规临床试验显示降血脂药物可减轻肝脏脂质含量,而许多降血脂药物又有肝毒性,并且脂肪变的肝脏对降脂药物的耐受性下降。因此,降血脂药物对于脂肪肝本身的改善可能并无多大好处。鉴于脂肪肝常与高脂血症合并存在,高脂血症又与心肌梗塞和脑卒中的高发密切相关,而降血脂药物确实可以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为此,脂肪肝患者应权衡利弊,慎重考虑是否应用降血脂药物治疗,用药目的主要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而非促进肝内脂肪消退和降低血清转氨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天然产物白藜芦醇具有抗氧化、心血管保护等多种有益的生物活性,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但其成药性差,不能直接作为药物开发。对白藜芦醇的分子结构进行化学修饰可得到具有更优良成药性的衍生物。研究表明,白藜芦醇衍生物具有多种确切的生物活性,包括抗肿瘤、降血脂、抗病毒、抗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多种重要的作用,可作为新的活性药物先导物。本文对近年来白藜芦醇的化学修饰研究进展做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我院降血脂药物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消耗的降血脂药物用药金额,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DDDc)的变化和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降血脂药物的年用药量及用药频度逐年上升;2009年降血脂药物的年用药金额及DDDs分别是2007年的3.29倍和2.5倍。2007年用药金额最大的为他汀类,用药频度最高的为他汀类,其次是烟酸类。结论:我院降血脂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他汀类药物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门诊常用降血脂药物的用法、不良反应。方法:获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门诊开出2645份降血脂药物处方,回顾性分析这些处方的降血脂常用药物,分析其药理特征,并统计其用量和用药后引发的不良反应。结果:门诊常用降血脂药物主要有他汀类、贝特类和选择性TC吸收抑制剂类药物。我院对于这三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较好,能够根据患者情况及临床症状采用合理的药物治疗。163例患者在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反应、肝脏损伤、血小板减少、多尿等症状,但均在停药、换药或调整药物剂量后缓解。结论:我院降血脂药物的临床用药基本合理,常用降血脂药物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在实际使用时应注重患者的病史、禁忌及临床症状,促进合理有效的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16.
近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蒋建东博士的主持下,联合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及南京市第一医院,并邀请美籍华裔科学家参加,协作攻关多年,终于从特定基因序列、细胞、动物实验及临床患者的研究中,阐明了小檗碱降血脂这一重要的药理学作用。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强力支持,研究成果于2004年11月发表在世界著名的自然科学杂志Nature Medicine上,成为我国天然药物研究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7.
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 iloba extract,EGB)是一种作用广泛、不良反应极少的天然药物。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是近代植物药开发研究的热点之一。其有效成分主要为银杏黄酮和萜类,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降血脂、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调节神经递质和激素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抗炎、抗过敏等作用。本文就EGB对学习记忆功能的保护作用研究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血脂康是由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中药红曲精炼出来的富含天然他丁类及各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的调脂药物。国内许多实验及临床应用证明血脂康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本文采用血脂康及常规方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脂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医院中对降血脂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相应合理用药方式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药房中处方单800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对其中使用降血脂药物的数量、名称、剂量以及规格进行统计,同时对其使用的合理性性评价。结果在800例处方单中,降血脂的药物出现4类,6个品种,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为HMG-COA还原抑制剂,其次为苯氧芳酸类药物,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对其他他汀类药物的治疗中大部分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中。结论在长期慢性疾病患者中常常会使用到降血脂药物,同时患者出现动脉硬化与血脂出现异常情况有关联,因此在对血脂药物的正确使用,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以及少盐低脂的饮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降血脂药是指能治疗因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所引起的高血脂症以及一系列并发的心血管疾病的一类药物。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高血脂症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发病的年龄也有所提前。而且高脂血症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是造成冠心病、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全球每年约有120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和脑中风。所以降血脂药物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重中之重,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降血脂中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