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53岁,汉族。以皮肤巩膜黄染伴脾大13年,乏力3年,加重伴头昏、头痛2个月,于2006年11月入院。入院体检:中度贫血貌,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4cm,表面光滑,质地中等,无压痛,缘钝。双下肢无水肿。[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济南市报告艾滋病(AIDS)伎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疫情资料,采用Epi Info统计分析。 2 结果 济南市从1998年以来累计报告HIV感染者/AIDS病人208例,其中感染者166例,病人42例,死亡23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51岁,因体检发现左下肺阴影1个月,发热20入院。患者于2004年5月22日体检发现左下肺阴影,胸部CT示左下肺两处类圆形块状影,边缘不规则,可见毛刺(图1)。  相似文献   

4.
17例HIV感染者/AIDS病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及艾滋病(AIDS)患者在住院病人的分布及临床情况,现将广州军区总医院1998年7月至2004年5月间收治的17例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皮肌炎/多肌炎并发肺间质病变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间质病变(ILD)是皮肌炎(DM)/多肌炎(PM)的严重且常见并发症,可影响患者预后。2001年10月至2004年5月,我们收治DM/PM患者32例,其中并发ILDl2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43岁。因“乏力、四肢皮肤淤点、淤斑3个月”于2005年9月7日收入我科。患者于3个月前无诱因出现乏力、皮肤淤点、淤斑,反复发作。入院体检:皮肤可见散在淤点、淤斑,浅表淋巴结未及,胸骨压痛阳性,肝、脾肋下均4cm;血象Hb114g/L,WBC59.8×10^9/L,PLT 9×10^9/L。骨髓象增生极度活跃,异常早幼粒细胞占0.82,该类细胞胞体大小不等,可见伪足,浆量多,浆内可见大量细小的紫红色颗粒,[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26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服药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3年7月开始对豫南某县经确认试验诊断的26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HIV/AIDS)患者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濮阳市属豫东北地区,在河南省属于艾滋病低发病率地区。为了解低发病率地区HIV/AIDS在人群中的发病特征,于2004年8~9月,对报告的20例HIV/AIDS患者进行了个案随访及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2003年10月-2005年1月,我们采用多西他赛联合亚叶酸钙/5-氟脲嘧啶(CF/5-Fu)方案治疗26例晚期胃癌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2例HIV/AIDS患者男女各1例,年龄均43岁,均因性伴侣确诊为AIDS,于1993年来我院门诊检查发现抗-HIV(+),确诊试验(+),当时其CD4T细胞分别为400-500/μl和500-692/μl,CD8T细胞952-1587/μl和896-1105μl,病毒载量(HIV RNA)分别为3202拷贝/ml,  相似文献   

11.
2005年4月-2006年2月,我们将吡柔比星(THP)联合异环磷酰胺(IFO)、依托泊甙(EPEG)化疗方案(ITE方案)用于4例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吕琳 《山东医药》2007,47(22):114-114
资料显示,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占所有急性肝损伤住院病例的10%。2005年9月~2006年11月本院收治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中,有2例在应用保肝药物过程中再次出现过敏性反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免疫抑制诱导性暴发性肝衰竭/纤维淤胆性肝炎(fibrosing cholestatic hepatits,FCH)不仅可出现于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严重慢性肝病而接受原位肝移植的患,也可出现原先慢性无症状HBV携带或仅有轻度慢性乙型肝炎的患,在接受肝外器官移植如肾移植、骨髓移植并进行免疫抑制治疗后。本报道一例“大三阳”老年患,肾移植3年后长期口服免疫抑制剂出现暴发性肝衰竭/纤维淤胆性肝炎。  相似文献   

14.
自2005年以来,我们应用喉镜分开咽部直视下吸痰法救治新生儿窒息1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张永祥  刘颖  王健 《中国艾滋病性病》2004,10(6):463-463,466
2003年6~12月,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合作,对艾滋病病毒伎滋病(HIV/AIDS)患者进行中药治疗效果的观察。为了解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状况,选择治疗方案,疗前对HIV/AIDS患者的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采用了窄谱蓝/红光治疗仪照射加中药内服治疗痤疮患者8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05例痤疮患者,男97例,女108例;年龄12-46岁。寻常型141例,脓疮型21例,囊肿型41例。随机分为A组(传统治疗组)60例、B组(窄谱蓝/红光照射组)60例、C组(窄谱蓝/红光照射加内服中药治疗组)85例。  相似文献   

17.
赵娟  张其波  刘霞 《山东医药》2005,45(27):85-85
瘢痕疙瘩是皮肤损伤后结缔组织大量增生形成的软组织良性肿瘤。1994~2004年,我们应用^90Sr/^90YY敷贴器治疗瘢痕疙瘩10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山东医药》2006,46(32):F0003-F0003
刘庆伟 1958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青岛医学院,1986年考入复旦大学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医学影像专业,师从于著名放射学家荣独山和周康荣教授,1990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9.
《山东医药》2007,47(11):F0003-F0003
刘庆伟,1958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青岛医学院,1986年考入复旦大学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医学影像专业,师从于著名放射学家荣独山和周康荣教授,1990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肠气囊肿症(PCI)的发病特点和恰当的诊治方式。方法 对1997年至2015年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确诊的12例PCI患者进行分析,评估其病因、内镜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 4例因长期接触三氯乙烯或病因不明导致原发性PCI;其余8例为继发性PCI,患有白塞病、结缔组织病、肺气肿、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内镜表现包括单发泡状气囊肿、线状或鹅卵石样气囊肿、葡萄或串珠状气囊肿等,病变累及乙状结肠6例、升结肠3例、降结肠2例、十二指肠2例、直肠1例。药物或联合内镜治疗后,8例明显缓解,2例好转,2例因恶性肿瘤死亡。结论 PCI是一种罕见病证,病因机制尚不明确,多继发于其他疾病,通过结肠镜、超声内镜可明确诊断。单发性PCI可行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治疗,多发性PCI予内镜下囊肿夹破、抗生素联合菌群调节药物治疗效果显著。积极治疗原发病,早期发现并发症可改善预后并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