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观察枕颌牵引结合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枕颌牵引结合颈椎康复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颈椎活动度评分和VAS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颈椎活动度评分和VAS疼痛评分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枕颌牵引结合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可靠,可显著提高颈椎活动度和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筋推拿结合微火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数字随机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经筋推拿结合微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经络推拿结合电针治疗,两组隔日治疗1次,治疗10次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颈肩部疼痛、上肢麻木、颈椎活动度等症状和体征进行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颈肩部疼痛、上肢麻木、颈椎活动度均明显改善,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经筋推拿结合微火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针刺推拿联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针刺联合中药治疗组(实验组)和单纯针刺推拿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疼痛缓解、功能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颈椎病常见的临床体征等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颈部活动度、颈部疼痛评分、上肢疼痛评分及JOA评分均有所改善;实验组患者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颈部及上肢疼痛评分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患者JOA评分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01);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实验组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推拿联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优于单独针刺推拿治疗。该治疗方法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综合治疗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水针刀联合葛根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9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水针刀治疗,观察组联合葛根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NDI、VAS评分及中医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的75.51%(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颈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缩短(P<0.05);治疗前两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v index,NDI)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DI及VAS评分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麻木、项强、恶寒怕风症状评分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水针刀联合葛根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及颈椎功能,缓解疼痛,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王氏"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8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刀联合"王氏"整脊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独针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治疗前后疼痛评分以及颈椎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疼痛分组指数(PRI)、视觉核拟评分法(VAS)、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颈椎功能评分均显著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联合"王氏"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疼痛,促进颈椎功能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研究针灸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3月到我院就诊的20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1例。观察组采取针灸推拿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物理疗法,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肢麻木评分、颈肩肢疼痛持续时间、颈肩肢疼痛频率以及疼痛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针灸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王田资 《黑龙江医学》2021,45(18):1934-1936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应用效果.方法:16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84例.对照组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灸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颈椎功能恢复时间以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5.23±1.62)d、颈椎功能恢复时间(12.96±2.15)d短于对照组(8.74±2.56)d、(18.07±3.76)d,观察组疼痛评分(1.05±0.17)分低于对照组(1.63±0.21)分,颈椎曲度(7.51±1.23)mm高于对照组(4.78±1.07)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治疗效果较好,利于改善患者症状及颈椎生理曲度,减轻患者肩颈部疼痛,加快患者颈椎功能恢复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推拿结合电针与单纯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推拿结合电针与单纯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从湖北省中医院门诊两年来收治的颈椎病患者1480例,遴选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200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随机分为观察组(推拿联合电针治疗)和对照组(牵引治疗)各100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cGill疼痛指数和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PRI、VAS和PPI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以85.0%高于对照组5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非手术疗法能有效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缓解周围组织压迫,但相比单纯治疗治疗,复合型治疗更能改善患者的疼痛感,效果也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仰卧角度牵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颈肩腰腿痛四科确诊为颈型颈椎病的住院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仰卧角度牵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采用坐位牵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曲度、颈椎活动度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弓弦值及颈椎活动度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结论仰卧角度牵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可有效缓解颈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恢复患者的颈椎曲度,改善患者颈椎活动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为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中医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治疗,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判定患者疼痛程度,并且判断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对比统计学差异较为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平衡针灸联合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122例随机分为平衡针灸联合针刀治疗68例为治疗组,牵引与推拿治疗54例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5%(67/68例)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7.0%(47/5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平衡针灸联合针刀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吴发荣 《中国医药导报》2014,(3):105-107,110
目的观察穴位注复方当归注射液、维生素B。联合针灸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0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穴位注射疗法,隔日1次,7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观察两组VAS评分、SF-36量表评分及临床效果情况,并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VAS评分为(1.04±0.6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12±0.83)分1,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26例,显效108例,有效48例,总有效率为91.00%;对照组治愈14例,显效57例,有效77例,总有效率为74.0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联合针灸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督药灸联合牵引和电针联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2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6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牵引治疗,A组患者加用督药灸治疗,B组患者加用电针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2周。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的安全性,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临床症状、体征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A组和B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7%和90.6%,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结束后3个月,A组患者的总积分低于B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颈肩疼痛、颈椎活动度、上肢麻木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A组患者的上肢麻木积分低于B组(P0.05)。治疗过程中B组有3例患者出现晕针现象,其余患者未出现不良事件。结论:督药灸或电针联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督药灸联合牵引可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具有一定的远期疗效,同时可适用于惧针、晕针患者。  相似文献   

14.
葛根汤配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3例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葛根汤加减配合推拿手法来治疗5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0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葛根汤加减配合推拿手法)53例、对照组(口服西乐葆配合推拿手法)49例,经2个疗程治疗后进行数据统计并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8%,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葛根汤加减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明确,是临床保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一种不错的选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随机选取11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颈椎牵引疗法,观察组予以脊柱微调手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控制率和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优势(P<0.05);且两组治疗后在简易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NDI法、颈曲度值、颈椎关节位移指数、临床症状体征上比较,观察组也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较之于颈椎牵引疗法的临床效果具有明显优势,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0):131-134+139
目的 探讨远近配穴针刺联合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19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手法组及治疗组,针刺组行单纯远近配穴针刺治疗,手法组行单纯脊柱微调手法治疗,治疗组行远近配穴针刺联合脊柱微调手法治疗,比较三组斜方肌肌张力、疼痛程度、颈椎曲度、颈部残障指数、患者症状改善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斜方肌肌张力Rauc水平及Aauc水平、颈椎曲度均显著高于手法组及针刺组(P0.05),VAS评分及颈部残障指数均显著低于手法组及针刺组(P0.05);三组患者CASC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CASCS评分、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针刺组及手法组(P0.05)。结论 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实施远近配穴针刺联合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疼痛及颈部、上肢活动障碍等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联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腰椎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腰椎活动度、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腰椎前屈、后伸、左弯、右弯角度均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1β、TNF-α、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手法联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期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JOA评分,改善腰椎活动度,降低疼痛评分和炎性因子水平,优于单纯腰椎牵引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手法治疗联合电动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8例CSR病人,采用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电动牵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Mulligan手法治疗,共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测量治疗前后颈椎右旋、左旋角度,评价治疗4周后的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CASCS评分明显升高,VAS评分和NDI均明显降低(P < 0.01);且观察组CAS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和ND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治疗后2组颈椎右旋、左旋角度均明显增加(P < 0.01),且观察组颈椎右旋、左旋角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略高于对照组的81.8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电动牵引治疗治疗CSR的基础上开展Mulligan手法治疗能有效改善病人疼痛、眩晕及功能障碍等,提升颈椎活动度。该手法见效快、操作简单,适用于CSR的物理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罗氏三步正骨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22 年06 月- 2023 年 06 月我院推拿科门诊就诊的 70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予推拿治疗)与治疗组(予罗氏三步正骨法治疗)各35例。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疼痛评分(NR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的变化,并比较临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RS 及 NDI 评分均较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 NRS 及 ND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氏三步正骨法是减轻CSR患者疼痛症状和改善颈椎功能的一种简便高效的策略,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