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肾前筋膜间平面的活体形态解剖分层,寻找安全正确的外科解剖层面。 方法 经腹腔入路3例,经腹膜后腔入路25例,其中肾上腺肿瘤切除术11例、肾切除术8例、肾癌根治术2例、肾部分切除术2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2例。术前进行320排CT影像解剖分析肾筋膜结构。术中及术后对镜下肾前筋膜间层面解剖结构及毗邻关系分析辨别。 结果 肾前筋膜间平面包括结肠融合筋膜肾前融合筋膜间平面、肾前融合筋膜肾筋膜前叶间平面、肾筋膜前叶肾脂肪囊外平面,是多层次的无血管筋膜结构。腹腔镜下可见层面间充满蜘蛛丝网格状白色纤维组织。 结论肾前筋膜间平面是肾脏和肾上腺外科手术时前入路的安全层面。沿这些平面可实施无血化解剖性腹膜后脏器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中间入路法右半结肠切除术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中线入路相关活体解剖学特点。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科施行的21例腹腔镜中间入路右半结肠切除术手术录像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利用中间入路,以肠系膜上静脉为解剖学标志,可成功进行系膜血管的解剖、淋巴结清扫,并进入正确的外科平面。结肠系膜和肾前筋膜之间存在融合筋膜间隙,其内侧、外侧、腹侧、背侧的边界分别是肠系膜上静脉、右结肠旁沟、结肠系膜、肾前筋膜。胃结肠韧带、肝结肠韧带和结肠外侧腹膜返折等外周固定装置是右半结肠切除术中必须离断的结构。结论:在腹腔镜中间入路右半结肠切除术中,肠系膜上静脉是关键解剖学标志和主线,融合筋膜间隙是正确的外科平面;一系列外周腹膜结构是重要固定装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中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的相关筋膜和间隙的局部解剖特点。方法采用尸体解剖和活体观察的方法描述和总结相关系膜、筋膜、间隙的解剖学特点。结果肠系膜上静脉是实施腹腔镜中间入路CME法的右半结肠切除术的解剖标志。其中主要的系膜为右半结肠系膜和回肠系膜,筋膜包括肾前筋膜及胰前筋膜,筋膜之间构成重要的解剖间隙为右结肠后间隙和横结肠后间隙,二者之间的融合筋膜间隙为手术的天然平面。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中CME的腹腔系膜、筋膜和间隙组成的天然外科平面统一于结肠系膜与肾前筋膜之间,该术式临床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腹膜后间隙筋膜分层及筋膜间隙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研究肾周腹膜后间隙的筋膜分层及筋膜间隙.方法:综合采用微创解剖、断层解剖、影像解剖和临床腹腔镜手术研究.包括断层标本1例;新鲜冰冻尸体手术解剖3例(左侧模拟腹腔镜左肾游离手术,右侧模拟开放肾游离手术);CT/MRI肾、肾上腺平扫十三维重建25例;腹腔镜手术55例.结果:肾前筋膜分3层,包括结肠融合筋膜、肾前融合筋膜和肾筋膜前叶.肾后筋膜分两层,包括侧锥筋膜和肾筋膜后叶.肾前、后筋膜光滑延续,形成肾筋膜间隙,其内容纳肾周脂肪、肾和肾盂输尿管鞘.肾盂输尿管鞘内容纳肾盂输尿管和肾盂输尿管周围脂肪.侧锥筋膜与腹横筋膜形成肾旁间隙,其内填充肾旁脂肪.肾前融合筋膜、腰肌筋膜和侧锥筋膜包绕形成肾周间隙,该间隙包括肾筋膜间隙及其上、下方的肾上腺间隙和生殖血管间隙.结肠系膜的脏腹膜和结肠融合筋膜形成结肠间隙.胰十二指肠前、后融合筋膜形成胰十二指肠间隙.肾周间隙和肾旁间隙为原生腹膜后间隙,胰十二指肠间隙和结肠间隙为次生腹膜后间隙.结论:肾前、后筋膜均为多层膜结构.腹膜后间隙借各层筋膜形成层叠状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相关系膜及系膜间隙的镜下解剖学特点,为腹腔镜下解剖定位和操作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通过大体解剖观察并在腹腔镜下于新鲜尸体标本上模拟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对胚胎期胃背系膜形成的胰腺筋膜、胃脾韧带和腹后壁筋膜间隙在腹腔镜下的解剖层次和形态特点进行观察和描述。结果:胃背系膜后层衍化形成的胃脾韧带、胰腺筋膜、胰十二指肠筋膜和横结肠系膜前叶是相互延续的一个整体;胰腺前筋膜形成的胃胰襞和肝胰襞是镜下确定胃左血管根部和肝总动脉的解剖标志;胰腺后筋膜与肾前筋膜之间的融合筋膜间隙是进行胰后淋巴结清扫的安全平面,而肾前筋膜是确保安全操作平面的后界。结论:(1)胚胎时期由于肠管旋转形成胃周广泛存在的筋膜和筋膜间隙,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进行解剖定位、系膜游离和淋巴结清扫的关键;(2)循筋膜间隙进行分离有助于提高腹腔镜下操作的安全性和根治的彻底性;建立腹腔镜下筋膜层次解剖的整体观念可为腹腔镜手术的设计和规范提供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下腹膜后筋膜间隙外科平面的解剖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在腹腔镜下升、降结肠或肾切除术相关的腹膜后筋膜和筋膜间隙的解剖学特点及毗邻关系,以便正确地寻找、识别和选择安全的筋膜间隙外科平面. 方法在腹腔镜下对5具成人新鲜腹部标本,30例腹腔镜下升、降结肠切除术和95例肾切除术中的腹膜后筋膜和筋膜间隙的位置、沟通和毗邻关系进行了观察.结果升、降结肠外侧缘的脏腹膜与壁腹膜之间有一条黄白交界线,沿此线切开腹膜、腹膜外组织,即可显露深面的融合筋膜.融合筋膜与肾前筋膜之间的潜在间隙为融合筋膜间隙.切开融合筋膜,沿此间隙向内分离,可将升结肠或降结肠及原始结肠系膜向内翻起,完成结肠游离;或显露后方的肾前筋膜.肾前筋膜、融合筋膜外侧部与侧锥筋膜之间的间隙为肾旁前筋膜间隙;肾后筋膜、侧锥筋膜与腰方肌筋膜之间的间隙为肾旁后筋膜间隙.肾旁前筋膜间隙与融合筋膜间隙和肾旁后筋膜间隙沟通,通过这些间隙分离,可将肾安全游离. 结论 黄白交界线为进入融合筋膜间隙的标志,融合筋膜间隙及肾旁前、后筋膜间隙内无重要血管,易于辨认和分离,为腹腔镜下升、降结肠或肾游离的理想外科平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下降结肠切除术相关的腹膜后融合筋膜和筋膜间隙的解剖学特点及毗邻关系,以正确识别和选择安全的筋膜间隙外科平面。方法在腹腔镜下对6具成人新鲜腹部标本,20例腹腔镜下降结肠切除术中的腹膜后筋膜和筋膜间隙的位置、结构特点和毗邻关系进行了观察。结果沿降结肠外侧缘的融合线切开腹膜、腹膜外组织,即可显露深面的融合筋膜。融合筋膜与肾前筋膜之间的潜在间隙为融合筋膜间隙。沿此间隙由外向内分离,可将降结肠及其原始结肠系膜翻起,完成降结肠游离。融合筋膜为一菲薄的疏松结缔组织膜,可分离成不完全连续的两层,肾前筋膜不易分层。结论融合线为到达融合筋膜,进入融合筋膜的标志。在融合筋膜间隙建立腹腔镜下外科平面时,不可在融合筋膜内分离,也不能在肾前筋膜中分离,以便外科平面正确的建立在融合筋膜间隙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腹腹腔镜单层面左肾静脉血管外支架植入术治疗胡桃夹综合征(NCS)的解剖特点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复习我院收治的1例NCS患者临床资料及手术录像。本例手术采用腹腔镜下,以Toldt平面为解剖标志进行游离,实施经腹途径左肾静脉血管外支架植入术。在游离过程中,对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及Toldt筋膜的解剖关系进行观察,并查阅有关左肾、左肾上腺、左半结肠等脏器解剖性理论的书籍和文献,包括“层面外科”“膜-解剖”等理论。归纳总结消化、泌尿生殖系统与Toldt筋膜的解剖关系及术中注意事项。结果 手术完成顺利,手术时间80 min,术中出血20 mL,无并发症发生,术后3 d血尿消失,随访1年无症状复发。术中可观察到清晰完整的Toldt筋膜平面,由左半消化系统附着于后腹膜上形成,然后整体卧伏于左半泌尿生殖系统之上。头侧界至膈腹膜,尾侧界至乙状结肠外侧系膜髂血管水平,外侧界止于Toldt线,内侧界为腹主动脉右侧缘。结论 Toldt筋膜平面为一天然无血管层面,经腹腹腔镜单层面左肾静脉血管外支架植入术治疗NCS安全可靠,是一种可复制的手术入路,具备模式化潜能。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下左半结肠切除术相关筋膜平面的解剖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切除术相关筋膜的解剖学特点和外科平面的鉴别方法。临床资料和方法:2003-2004年南方医院普通外科施行的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15例,病例均为左半结肠癌。对腹腔镜下左半结肠后外侧、中线侧和直肠后外侧相关筋膜的解剖特点和镜下定位标志进行观察和描述。结果:在乙状结肠第一曲外侧缘肠壁与左侧腰大肌筋膜之间存在一个固定的粘连带,它是左侧Toldt’s线的尾侧端点。左半结肠系膜后外侧存在肾前筋膜;中线侧存在主动脉前筋膜;直肠系膜后外侧存在盆筋膜壁层。这三个部位的筋膜相互延续。结论:乙状结肠和左侧腰大肌筋膜之间的粘连带是左半结肠切除术外侧分离的起点。肾前筋膜是衬贴于左半结肠和直肠系膜后面的一层连续筋膜,在不同的解剖位置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左半结肠切除术的外科平面统一于结直肠系膜与连续的肾前筋膜之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从临床应用解剖角度重新认识甲状腺周围筋膜及筋膜间隙的解剖特点,为甲状腺癌中央区清扫术的手术范围、入路层面等提供可以借鉴的解剖依据。  方法 5具10侧标本,对甲状腺周围筋膜和筋膜间隙进行观察;10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手术解剖验证观察。  结果 气管前筋膜分为前后两层,两层之间是脂肪淋巴组织及甲状腺下静脉等;气管前间隙是气管前筋膜后层与气管之间的无血管的间隙。气管旁脂肪组织与气管前脂肪组织相延续,甲状腺血管、淋巴系统走行其中。气管旁、气管前脂肪淋巴组织前后均有一层筋膜覆盖,前后筋膜在外侧与血管鞘相融合,并开口于甲状腺血管根部,内侧与甲状腺相连,其结构与功能均类似肠系膜。气管旁脂肪组织在前方与甲状腺之间存在一间隙,后方与椎前筋膜之间存在一间隙。  结论 甲状腺有系膜且呈“U”分布于气管前及气管旁。甲状腺系膜切除能达到彻底清扫中央区淋巴组织的目的。甲状腺系膜与脏器之间的筋膜间隙是进行手术操作的外科平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术前通过CT影像识别Toldt’s间隙,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寻找正确的外科平面,从而制订具有前瞻性的个性化术式。 方法 通过对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顺德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246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术前CT影像及术中镜下所见对照观察,确认Toldt’s间隙的位置、沟通和毗邻关系。 结果 术前CT影像观察到:升降结肠系膜后叶与肾前筋膜融合成的线影即为Toldt’s线。结直肠癌术前CT所显示的Toldt’s筋膜间隙与术中所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为0.718)。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时沿此线切开,以肾前筋膜为参照面,即可建立正确的外科平面。 结论 ①术前CT影像可指导术中构建正确的Toldt’s间隙外科平面,保持肾前筋膜的完整性;②CT可提示肿瘤是否侵犯Toldt’s间隙平面,对于制订个性化术式和预后评估具有前瞻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肠系膜下动脉(IMA)根部与其周围自主神经的解剖学关系,为肠系膜下动脉根部自主神经保护提供解剖学证据。 方法 7例10%福尔马林固定标本进行大体解剖及显微解剖;2例新鲜标本模拟腹腔镜下直肠癌D3根治术中肠系膜下动脉根部自主神经的显露和保护。 结果 上腹下丛(SHP)的左、右侧束及束间交通支与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关系密切。右侧束距离肠系膜下动脉根部较远,位于肾前筋膜下。以左侧束降支为界,其近端,上腹下丛左侧束、肠系膜下丛、腹主动脉丛紧贴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左侧壁并相互延续,其远端左侧束走行于肾前筋膜下。左侧束降支距离IMA起点的距离不恒定。 结论 在肾前筋膜前平面分离可有效保护上腹下丛右侧束及侧束间交通支;以SHP左侧束降支作为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离断的解剖学标志可以有效保护左侧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部CT影像胰周筋膜及胰周的筋膜间隙与新鲜成人尸体标本胰周筋膜与筋膜间隙相互对应关系,从而对微创胰腺外科相关的手术提供指导意义。 方法 本研究选取惠东县人民医院经临床确诊的急性胰腺炎病例156例,对其腹部CT扫描的胰周影像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同时选取南方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的5具新鲜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解剖,明确腹部CT影像胰周筋膜及筋膜间隙与尸体标本的对应关系。 结果 在少数急性胰腺炎患者腹部CT扫描影像上和新鲜成人尸体标本上可同时观察到胰腺前筋膜、胰腺后筋膜、肾前筋膜,左右肾前筋膜是相互延续的。胰前间隙位于胰腺实质和其前方的胰腺前筋膜之间,胰后间隙位于胰腺实质和其后方的胰腺后筋膜之间,胰腺后融合筋膜间隙位于胰腺后筋膜和肾前筋膜之间。 结论 少数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腹部CT扫描影像上能观察到胰周筋膜与胰周的筋膜间隙,与新鲜成人尸体标本存在着相互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输尿管保护的临床解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TME)有关的左输尿管解剖学特点和保护方法。方法:利用腹腔镜对2004年10月~2005年5月接受LTME的24例直肠癌患者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左输尿管腹段偏向中线侧走行,与左半乙状结肠系膜关系密切;输尿管盆段靠外侧走行,与直肠系膜和直肠侧韧带距离较远;输尿管位于肾前筋膜/骶前筋膜后外侧,而乙状结肠直肠系膜位于肾前筋膜前面,两者处于不同的解剖间隙。结论:左输尿管腹段损伤的几率较大,盆段较安全。LTME中保护输尿管的方法是:保持正确的外科平面,紧贴结直肠系膜,避免突破肾前筋膜/骶前筋膜,与输尿管保持安全距离;充分暴露,直视下锐性解剖;避免在盆侧壁盲目电凝止血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