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3 毫秒
1.
胃大部切除术后的饮食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胃大部切除术后经常引起食物消化吸收障碍,而营养不良又是胃大部切除术后较常见的远期并发症,长期正确的营养指导是防止营养不良的关健所在。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处理(附16例临床总结)刘希金,谷卫民,申景天274600山东省鄄城县人民医院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以残胃排空不良为主要临床表现,经保守治疗可以恢复的一种早期并发症。我院865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16...  相似文献   

3.
我科从2004-01~2005一01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50例,现对肠内营养支持有关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30~78(平均54.8岁)。其中胃癌34例(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胃溃疡5例(胃大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4.
沈世鹏  程相民 《临床医学》1993,13(3):107-109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又称残胃无力症,或称残胃麻痹综合征,是胃大部切除术后少见的早期并发症。由于发病较少,临床认识不足,往往反复手术。1978年至今,我院共作胃大部切除术518例,发生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11例,其中2例行第二次手术。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10例,女1例。年龄32~68岁。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残胃排空障碍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鹏 《中国综合临床》2000,16(7):519-520
功能性残胃排空障碍是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之一,临床少见。1988~1997年,我院共实施胃大部切除术1538例,其中发生功能性残胃排空障碍20例,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2例,女8例;年龄38~67岁,平均42.5岁。其中胃癌8例,胃溃疡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例。1.2 手术方式 Billroth-式胃大部切除术12例,包括胃癌6例;Billroth-式胃大部切除术8例,包括胃癌2例。同期共实施Billroth-式胃大部切除术595例,Billroth-式胃大部切除术943例。1.3 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进食后腹胀、呕吐、置入胃管后有大量胃内容物流出。…  相似文献   

6.
残胃癌是因良性病变而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在残胃的病变,故属于胃手术后的一种远期并发症。近年来由于检查方法的进步,如纤维胃镜的广泛应用,有关报告日益增多,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我院统计1961~1981年因胃、十二指肠良性病变而做胃大部  相似文献   

7.
胃大部切除术后出血是指手术后住院期间一般术后1月以内出现的出血并发症,我院1971年1月-2001年12月共行胃大部切除术942例,术后出血23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80年代初,我院为了观察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疗效,曾对本院行胃大部切除术1036例进行随访,发现术后溃疡复发率为1%左右,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8%,远期并发症则有10%左右。并发症有术后倾倒综合征、残胃炎、吻合口炎伴间断性出血(由丝线残留引起)、小胃综合征、营养不良引起的缺铁性贫血、胆汁返流性胃炎、残胃癌等,这些并发症在术后处理上比较棘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胆囊结石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方法:对8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毕Ⅱ式)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7例顺利完成手术,平均住院4d,无1例出现并发症。1例中转手术。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的胆囊结石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发生较多的并发症,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我院自2002年1月-2007年1月共检查16508例,其中有129例胃大部切除术后病人(良性胃病),现对其内镜观察结果及病理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胃大部切除术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治疗效果最佳,但手术不慎可带来很多并发症。本文搜集我院1975~1989年胃大部切除术术后并发症32例作如下分析。 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并发症中脾破裂5例,十二指肠残端瘘5例,吻合口大出血3例,旷置溃疡出血1例,术后胃底、食管静脉破裂出血2例,吻合口溃疡、胆汁返流性胃炎2例,术后重度感染1例,倾倒综合征13例。  相似文献   

12.
赵佐文 《现代康复》1999,3(3):380-381
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残胃排空延迟症是该手术后并不多见的早期并发症。本院自1988年以来,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本症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胃大部切除术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洪元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5):1290-1290,1296
目的总结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自1991~2007年2月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胃大部切除术28例。结果住院期间切口感染1例,其余患者痊愈出院。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关键在于术中的操作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胃上部癌行胃近端大部切除术和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患手术效果对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胃上部癌患86例,随机数字法分胃近端大部切除术组43例和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组43例,由同一外科医生进行手术,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生存率、体质量指数、生活质量进行5年随访,生活质量评价采用Spitzer指数分析。结果:胃近端大部切除术组和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组术后发生并发症患分别为19例和24例,病死率分别为2%(1/43)和5%(2/43),5年生存率分别为53%(23/43),65%(28/43),均无显性差异。随访5年后,胃近端大部切除组23例,空肠间置代胃组28例没有出现癌复发,两组在体质量指数和Spitzer指数上均无显性差异。结论:胃上部癌患行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与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老年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特点,探讨手术时机与术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7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痊愈63例,死亡12例.结论:老年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应及早手术治疗;术前准备充分,选择胃大部切除术,远期疗效较好,不能仅因为高龄而排斥根治性手术.  相似文献   

16.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延迟症14例报告广州军区总医院普外科(510010)马建青,杨伟发胃排空延迟症也称胃无力症,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继发功能性排空障碍所引起的一组症候群。是胃大部切除术后少见的早期并发症。我院自1980年1月~1994年6月共发生此症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和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大出血的原因和再手术方法。方法:总结分析我院1990年8月至2002年8月收治的1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大出血再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吻合口出血4例,旷置十二指肠溃疡出血2例,遗漏病灶出血1例,残胃黏膜损伤出血1例,残胃应激性溃疡出血2例。结论:预防出血是关键,特别是胃肠开放性吻合能有效预防胃大部切除术后出血,正确掌握再手术指征和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应激性浅表黏膜损害大出血的诊治。方法:回顾分析10年间收治1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应激性浅表黏膜损害大出血临床资料。结果: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应激性浅表黏膜损害大出血多发于术后1周,为突发大量呕血或便血。急诊胃镜查见残胃黏膜呈弥慢性水肿糜烂和出血,均经保守治疗后治愈。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1周内呕血便血病人,应尽快行急诊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9.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1995~2004年共收治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5例,占同期胃大部切除术200例的2.5%,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2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思荣  吴祖光  李恩  刘宏涛 《新医学》2007,38(5):310-313
目的:总结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8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结果与结论:28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中,有溃疡病史140例,病史不详或无溃疡病史140例.空腹穿孔者120例,饱餐后穿孔者160例.穿孔部位:十二指肠球部穿孔192例;胃穿孔88例.280例病人均行手术治疗,行单纯穿孔缝合术180例,行胃大部切除术100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12例(两种术式各占6例),十二指肠残端瘘1例(为行胃大部切除术者);死于中毒性休克2例(均为行单纯穿孔缝合术者).单纯穿孔缝合术组有62%(110/178)需二期行胃大部切除术,距离首次手术的时间为3个月~2年;38%(68/178)的病人需继续间断口服抗酸药或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等维持治疗;而胃大部切除术组的远期疗效好,无复发性溃疡,无需再服抗酸药或质子泵抑制剂药.为此,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在病人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胃大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