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一次性无菌注射针头帽在胆道术后带管出院患者T管堵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7年6月-2009年9月行胆道手术后带T管出院的患者109例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无菌注射针头帽进行T管堵管,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夹闭堵管,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T管意外拔管和脱出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无1例T管意外拔管或脱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无菌注射针头帽用于胆道术后带管出院患者T管堵管方法简单、安全,符合无菌要求,患者舒适度增加,具有实际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冯琰琰  邵纯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4):2256-2258
目的总结带蒂脐静脉瓣修复Mirizzi综合征所致的肝外胆道狭窄与缺损的手术后T管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行“带蒂脐静脉瓣转移修复胆管狭窄与缺损”术后的T管护理经验。结果15例患者均治愈,T管平均带管时间9.5月,无引流管脱落及引流管逆行感染发生。拔除T管后13例(86.7%)随访6个月~10年不等,B超检查均无胆管狭窄发生。结论术后T管护理对此类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正确的T管护理方法、耐心细致的沟通解释和院外宣教随访工作是使患者获得良好预后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谢燕君 《现代护理》2006,12(4):369-370
目的 探索脑外科专用手术巾的新用途。方法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60例、经T形管窦道纤维胆道镜检查76例,都被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按常规铺无菌巾加用脑外科专用手术巾,对照组按常规铺无菌巾。观察手术过程手术台面、手术台周围的地面、参加手术的医务人员是否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液所污染。结果 试验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污染3例,经T形管窦道纤维胆道镜检查污染4例;对照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污染28例,经T形管窦道纤维胆道镜检查污染35例。对照组污染例数明显高于试验组,两者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外科专用手术巾可应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经T形管窦道纤维胆道镜检查等非脑外科手术,经济实用,可减少医源性感染,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根据胆总管压力确定胆总管探查术后T型管夹管时机的可行性。方法择期行胆总管探查的40例患者采取信封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方法夹闭T型管,即术后患者无发热,胆汁转为澄清,酌情夹闭T型管,先于进食前后夹管2h,逐渐增至白天夹管夜间开放,如患者无不适转为全日夹管。试验组根据术后胆总管压力监测结果确定夹管,即当胆总管压力小于2.1kPa(21cmH2O)时夹闭T型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经T型管监测胆总管压力,胆管流量及流量阻力,比较两组术后72h胆汁引流量,比较两组患者开始夹管时间及闭管时间。结果两组术后第1天胆管流量、胆管流量阻力、胆总管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第3天、第7天胆管流量阻力、胆总管压力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胆管流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试验组术后72h胆汁引流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试验组夹管和闭管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提前(P〈0.05)。结论胆总管探查术后根据胆总管压力确定T型管夹管时机可以促进胆道功能尽快恢复,可使T型管的夹管和闭管时间明显提前,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免缝合引流管用于胃癌根治术后腹腔引流期间预防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择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术中放置免缝合引流管,对照组置入普通腹腔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变换体位时引流管戳孔周围牵拉痛程度、导管脱出、引流管戳孔周围局部皮肤感染及换药次数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无一例导管脱出和引流管戳孔周围皮肤感染,对照组分别为1例和6例,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两组导管脱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引流管周围皮肤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变换体位时引流管戳孔周围牵拉痛为中、重度者3例,对照组为3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2,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换药次数为(0.50±0.14)次/d,对照组为(1.19±0.33)次/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8,P<0.05)。结论免缝合引流管可减轻患者变换体位时引流管戳孔周围牵拉痛,降低引流管口周围感染发生率,减少换药次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倒“T”字型固定法在腰大池引流管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效果观察。方法按随机数字法将2011年1月12日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行腰大池引流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采取倒“T”字型固定法和“一”字型固定法对腰大池引流管进行固定,对胶布卷边或移位、管路脱落例数及皮肤压疮、引流不畅和胶布过敏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48h内胶布卷边或移位的例数、48h后至拔管期间胶布卷边或移位的例数、48h后至拔管期间管路脱落的例数、引流管下方皮肤压疮的例数方面,以往的“一”字型固定法分别为31.7%、56.7%、13.3%、51.7%。新研究的倒“T”字型固定法分别为1.7%、8.3%、0%、18.3%,两组比较倒“T”字型固定法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9.440,31.947,6.563,14.652;P〈0.05)。结论倒“T”字型固定法的运用减少了感染的几率、增加了管路固定的有效性、减少压疮的产生,更便利了护士给患者进行的翻身等操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提高经T管胆道冲洗的疗效。方法:在传统的T管腔内置入一根独立的冲洗管。结果:25例患者术后1h内开始冲洗。术后前3d平均T管日冲入量1619.2ml,最多日冲入量3500ml,温氏孔旁胶管引出量15ml,无冲洗渗漏并发症。与传统冲洗组相比,改良T管冲洗法的冲洗时间显著提前,冲洗量大,护理强度轻。比较两组腹腔引出量和拔除腹腔引流管的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改良T管冲洗法安全、有效,町以显著提高经T管胆道冲洗的疗效,达到早期、及时、同步、彻底冲洗胆道的目的。不干扰手术进程,不延长手术时间,不增加患者痛苦,适用于胆道术后T管引流的所有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ELOCK引流管固定器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腹腔镜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科2015年1月-12月108例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患者,遵循自愿的原则按手术时间单、双日分为观察组56例,对照组52例,观察组采用ELOCK引流管固定器固定引流管,对照组采用缝线固定引流管;比较两组引流管脱出率、活动时引流管口皮肤牵拉疼痛程度、患者舒适度、患者及医护人员对引流管固定方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引流管脱出率低于对照组,活动时引流管口皮肤牵拉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及医护人员对引流管固定方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ELOCK引流管固定器固定引流管,可有效降低引流管脱出率,减轻患者活动时引流管口皮肤牵拉疼痛程度,提高患者舒适度,提高患者及医护人员对引流管固定方式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式管道缝合固定法在神经外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神经外科手术患者558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83例和观察组275例,对照组患者引流管和中心静脉置管采用传统管道缝合固定法,观察组应用改良式管道固定法,比较两组患者管道脱落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中7例发生非计划性拔管,观察组为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P〈0.05)。两组患者局部固定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管道缝合固定可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提高护理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董利英 《护理学报》2013,(19):53-54
目的探讨3M加压固定胶带“十字”固定法用于神经外科躁动患者腰大池引流管的固定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法将96例行腰大池引流术的躁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分别采用单一的3M透明敷料固定和采用3M透明敷料及3M加压固定胶带“十字”法固定引流管,对两组敷料卷边、脱落、脱管例数及周围皮肤过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48h内敷料边缘卷起、脱落,48h内脱管,48h后至拔管期间敷料边缘卷起、脱落,48h后脱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3M加压固定胶带“十字”固定法应用于神经外科躁动患者腰大池引流术,既能有效观察穿刺处敷料,又增加管路固定的有效性,便于护士给患者进行翻身活动等操作。  相似文献   

11.
两种肠内营养鼻胃肠管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使用3M微孔通气胶带改良后的鼻胃肠管固定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食道、胃肠道术后放置鼻胃肠管患者87例,按手术时间单双日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4例,对照组43例。试验组使用改良后的鼻胃肠管固定方法,对照组使用棉细绳固定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鼻胃肠管重新固定例数、管道脱落例数、局部皮肤变化、患者耐受情况。结果试验组鼻胃肠管重新固定例数3例,与对照组10例比较,χ2=4.62,P<0.05,试验组皮肤受损率为1例,与对照组6例比较,χ2=4.01,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耐受程度比较后u=4.21,P<0.01,患者对改良后的固定方法更能耐受,管道脱落无明显差异。结论改良后的鼻胃肠管固定方法效果优于棉细绳固定法,操作护理简单方便,易于为患者接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串带固定留置胸腔引流管在胸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胸部手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固定胸腔引流管,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固定胸腔引流管基础上再加以串带固定胸腔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留置胸管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抗生素使用天数、住院天数、患者和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胸管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抗生素使用天数和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及医护人员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部手术患者术后用串带固定留置胸腔引流管可以解决患者因传统方式固定胸管引发的相关问题,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探讨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固定胸腔引流管的有效措施。方法 自行研制胸腔引流管固定器,应用于28例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观察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对固定效果满意度,有无引流管滑脱、扭曲及皮下气肿发生。结果28例患者无1例发生胸腔引流管滑脱、扭曲及皮下气肿,疼痛可耐受,患者对固定效果满意。结论 此固定器可用于胸腔闭式引流术后胸腔引流管固定,能有效解决胸腔引流管滑脱和术后疼痛问题。关键词:胸腔闭式引流; 引流管; 固定; 革新推广中图分类号:R47;R197.3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52(2007)01-0073-02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放置新型自脱落支架并一期缝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胆总管结石病例共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51例放置新型自脱落支架并一期缝合,对照组47例行T管引流.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胆道引流管放置时间、腹腔引流管拔出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制一次性引流管固定器在引流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2例放置各种引流管的患者,采用掷硬币随机分组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56例、观察组56例。观察组采用自制一次性导管固定器固定引流管,对照组采用2 cm×7 cm的宽布胶固定。比较两组患者导管固定局部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导管引流不畅率及松脱率。结果观察组引流管固定后导管局部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导管引流不畅率、导管松脱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自制一次性导管固定器可提高导管固定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胆道手术中选择性胆道造影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2006年9月52例术中胆道造影(IO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胆囊管或经胆总管穿刺行选择性IOC 36例、直接经T管造影16例,选择性IOC阳性者再行经T管IOC者10例。结果:对胆囊切除术中36例具有胆总管相对探查指征患者经胆囊管或经肝胆管穿刺IOC,发现胆道结石10例(27.78%),假阳性2例(5.56%),阴性24例(66.67%)。26例胆总管结石病例经“T”管术中造影,胆道结石残余2例(7.69%),假阳性1例(3.85%)。结论:IOC可预防术后残余结石,避免不必要的胆总管切开探查,降低术后并发症;并能直接了解胆道系统解剖,提高手术安全性,在临床手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马翊涵  李莉  王怡  张然  张静  贺萌  王增萌 《中华护理杂志》2022,57(11):1406-1408
目的 设计一件式造口袋,应用于胆道闭锁婴儿的腹腔引流,并评价其效果。 方法 一件式造口袋由超薄敷料、普通一件式造口袋组成。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收治的79例胆道闭锁婴儿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时间,2020年1月—12月的20例胆道闭锁婴儿为试验组,将一件式造口袋应用于腹腔引流;2018年1月—2019年12月的59例胆道闭锁婴儿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纱换药的方式对腹腔引流管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每周换药次数、换药费用,浸渍性皮炎发生率、引流管脱落情况的差异。 结果 留置腹腔引流管期间,试验组平均每周中位换药次数较对照组少1.3次(P<0.001),平均每周中位换药费用较对照组多46.1元(P=0.002);浸渍性皮炎发生率为5%,低于对照组的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2);试验组无引流管脱落发生,对照组2例发生引流管脱落。 结论 胆道闭锁婴儿腹腔引流中使用一件式造口袋可减少换药次数,降低浸渍性皮炎的发生率,腹水引流量计算更准确,临床护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心脏死亡供体(DCD)肝移植手术患者术后“T”管的护理效果,减少胆道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0例DCD肝移植手术患者术后“T”管的留置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先行“T”管照影检查后拔除“T”管,10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胆道并发症。结论通过留置“T”管,并进行良好的“T”管护理,有效地避免及减少了胆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腔T管窦道造影预防拔管后胆漏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12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63例患者实行胆道T管外引流,拔T管前经双腔T管窦道胆道造影(治疗组),62例患者采用常规置管.拔管前行非窦道胆道造影(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包括心理护理在内的多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平均拔管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平均拔管时间为36.2d。拔T管后发生胆漏6例,占9.68%;治疗组患者平均拔管时间为16.2d;拔管后2例发生胆漏,占3.17%;治疗组的拔管时间与胆漏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拔T管前经双腔T管窦道胆道造影可客观地反映窦道的形成情况,同时辅以合理的护理,可有效地防止拔管后胆漏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胆总管结石术后患者早期抬高T型引流管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胆总管结石放置T型引流管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按传统处理方法,观察组早期抬高T型引流管,对2组T型引流管平均引流时间、平均住院天数、胆道下段梗阻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早期抬高T型引流管组患者T型管引流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均缩短,胆道下端梗阻发生率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p<0.05,p<0.01).结论 T型引流管早期抬高,可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胆道下端梗阻率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