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护理在针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肢体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内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后肢体偏瘫患者,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与综合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均给予针灸治疗,其中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综合组实行综合康复护理,观察疗效。结果:干预前,组间Barthel指数、CSS评分及NIHSS评分差异不大(P0.05),护理干预后,综合组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后肢体偏瘫,针灸治疗的同时,配合综合康复护理,效果满意,可推广。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工程》2017,(9):1295-129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包括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以及并发症控制;观察组给予早期(1周内)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Barthel评分、Harri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和Harris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的Barthel评分和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明显改善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微创术后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干预配合康复护理的疗效。方法选取天津疗养院2014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外科治疗及护理,不进行早期的康复治疗及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待患者病情平稳后7~10 d内开始进行康复治疗及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通过康复治疗及康复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完全自理率为43.3%、半自理率为45.0%、不能自理率为11.7%,均优于对照组的30.0%、35.0%、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治疗及护理总满意度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配合康复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有着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分析康复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56例进行研究,收治时间为2013年4月至2016年8月期间,经简单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对照组)与康复护理干预(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FM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中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中医人性化护理运用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发症防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中医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医人性化护理,不仅可以预防并发症,还能有效控制血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于医院就诊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共5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26例,对照组患者入院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两组接受护理后,比较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2.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方式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脑出血手术患者94例,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情况、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情况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手术后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促进了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提高了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行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本院就诊的高血压脑出血后吞咽功能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后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疗效.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疗效,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护理效果,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对高血压脑出血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行咽部冷刺激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升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36%(P<0.05)。结论立体定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采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康复护理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价值,为提高其临床干预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1年5月高唐县人民医院诊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4例展开研究,将患者用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用药指导、生命体征监测,研究组给予康复护理,包括加强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康复优良率以及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及自主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康复优良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研究组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及自主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期间,开展康复护理服务能明显提升患者康复效果,让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得到提高,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山东省高唐县人民医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随机抽取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简单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NIHSS评分、肢体功能评分、Balthel指数评分和护理总满意率。结果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肢体功能评分、Balthel指数评分与参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肢体功能评分、Balthel指数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精细化延续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探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将2011年2月至2012年5月期间住院的16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精细化的延续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依从性、对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效果、依从性、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精细化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且可帮助患者有效地控制血压,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窦金霞 《职业与健康》2012,28(19):2419-242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为护理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将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采取相同用药方案,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并对其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共调查120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男67例,女53例,年龄为63.26±8.6岁。经治疗后,观察组人群具有自理能力为86.7%,高于对照组人群的43.3%;而后遗症的发生率为16.6%,低于对照组人群46.7%。观察组人群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35.045,P0.01);观察组人群的自理能力高于对照组人群,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26.653,P0.01);而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人群低于对照组人群,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2.406,P0.01)。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有助于提高其治疗效果,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意识,降低病死率,提高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张蕾 《中国卫生产业》2020,(8):55-56,59
目的研究生活方式护理管理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6年8月-2018年6月为时间,选取这期间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8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方式均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为对照组护理人员开展常规护理管理,为观察组护理人员进行生活方式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人员应用相应管理方式所产生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并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且该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活方式护理管理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与分析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在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自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脑出血偏瘫患者9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与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组,每组各45例,对比两组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两组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Fugl-Meyer评分高、Barthel指数高、NIHSS量表评分低,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组护理后与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护理后相比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及NIHSS量表评分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康复干预相比于常规护理康复干预应用在脑出血偏瘫患者中可有效的促进改善上下肢运动功能,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同时,促进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干预在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健康信念护理干预。干预后,评估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更低(P0.05);干预后,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更好(P0.05)。结论健康信念护理干预应用于脑梗死患者后,有利于使患者保持健康心态,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语言及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9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两组均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语言及肢体功能。结果干预前,两组WAB评分、FM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WAB评分、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恢复脑梗死患者的语言功能,促进其肢体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8.
徐君  王静 《职业与健康》2009,25(6):670-671
目的评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对4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术前做好密切的病情观察,术后加强各种管道的护理,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并给予康复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术后存活46例,死亡3例。获随访42例,良好19例;中残但生活能自理12例;重残、意识清醒,但生活不能自理5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3例。即优良比例31/42,占73.8%。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经微创手术治疗术后护理非常关键。良好的护理将使治疗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bemorrhage,HICH)患者的预后影响。 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胶州市人民医院救治的76例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院前急救,临床病情观察、体位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指导等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急诊护理,主要包括有急救护理,生命体征监测护理、颅内高压护理、临床观察护理、必要手术术前护理准备、术后各项临床基础护理、康复护理及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NIHSS、FMA、Barthel指数、SF-36、SDS、SAS各项评分的影响。 结果观察组患者37例救治成功,救治成功率97.37%,对照组32例救治成功,救治成功率84.21%,观察组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IHSS评分11.21±3.08,对照组19.23±3.26,观察组Barthel指数78.92±8.65,对照组53.35±8.04,观察组FMA得分38.31±3.62,对照组23.68±3.46,观察组SAS得分47.41±5.42,对照组67.21±6.47,观察组SDS得分45.09±4.65,对照组59.83±4.74,观察组患者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FMA(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SF-36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HICH患者采取急诊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心理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效果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肠造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干预组进行连续性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评分情况。结果:干预组的自护能力明显提高(P〈0.05),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明显下降(P〈0.05),躯体、角色、情绪、认知、社会功能及总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造口患者的自护能力,减少造口并发症发生,提高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尽快、主动、自然地回归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