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刘洪香 《护理研究》2007,21(4):1007-1008
自发性脑室出血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积极救治脑室出血对于降低脑出血的病死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脑出血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皆由出血(血肿)本身直接或间接所致,出血一旦破入脑室系统,可造成急性梗阻性脑积水、脑疝、继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迟发性脑血管痉挛、脑缺血,引起病情加重,危及生命。自1997年1月-2003年8月我院应用微创介入颅内出血(血肿)清除技术治疗颅内出血(血肿)362例,其中自发性脑室出血108例,通过严密的监测、细致的护理,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重型脑室出血(intraventricularhemorrhage,IVH)患者术后的高致残率是目前临床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三级康复治疗在改善脑卒中患者预后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关于康复治疗在重型脑室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目前尚鲜见报道。为此本课题在以往研究基础上,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重型脑室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在脑室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52例自发性脑室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采用单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术、尿激酶灌注,同时给予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或反复腰穿置换脑脊液;对照组24例,采用延长脑室外引流时间及尿激酶灌注治疗。结果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注加脑脊液置换术提高了自发性脑室出血患者存活率,减少了颅内感染和脑积水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联合应用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注和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方法简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室内尿激酶灌注治疗严重脑室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例白发性脑室出血采用脑室引流及尿激酶灌注治疗,常规脑室额角进行穿刺,脑室内注入5ml溶1万单位尿激酶的生理盐水,2~3次/d。灌注后夹闭引流管2~4h后再开放,连用3~4d。引流管放置3~7d,平均5d。如脑室引流液逐渐澄清,临床症状稳定,可闭管观察24h,临床症状无恶化,拔除引流管。结果12例中治愈7例,好转3例,死亡2例。治疗有效率83.3%,病死率16.6%。未发现再出血与颅内感染。结论我们认为脑室引流、尿激酶灌注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具有高效、安全、操作简单的优点。保证引流通畅是获得较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继发性脑室出血的临床及预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继发性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特最、CT所见及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76例高血压脑出血继发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继发性脑室出血病情凶险,预后较差,其病死率为40.78%,预后与出血部位、出血量、中线结构移住、患者意识状态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有关。结论 尽快清除脑血肿,对内科保守治疗无法解除颅高压者应及时采取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根本改善脑脊液循环障碍,减轻脑组织压迫和移位,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  相似文献   

6.
胼胝体出血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胼胝体出血的临床表现、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例经头颅CT及MRI扫描证实的胼胝体出血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胼胝体出血的临床表现与出血的量及部位有关,血管畸形和动脉瘤可能为出血的常见原因。结论:胼胝体出血极易破入脑室和蛛网膜下腔,临床上若诊断为脑室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应警惕胼胝体出血的可能,并尽可能行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胼胝体出血的病因,对因治疗。  相似文献   

7.
脑室出血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脑室出血,多由于大脑基底节处出血后破入侧脑室,以致血液充满整个脑室和蛛网膜下腔系统,继发性脑室出血患者同时有脑内血肿的急性占位,预后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目前脑室出血患者采取以双侧脑室引流,尿激酶灌注为主的综合治疗及全面护理监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因此,做好侧脑室引流的监测及护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齐建发 《华西医学》2009,(10):2726-2727
目的:评价应用颅内血肿碎吸针侧脑室穿刺及腰穿持续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脑室出血患者用侧脑室穿刺及腰穿持续外引流,交替注入尿激酶进行液化血肿,交替引流脑脊液循环通畅后,在不同密闭的装置中进行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果:脑室积血3d内基本消失7例,5d内8例,7d内1例,死亡3例(16.3%)。存活患者无脑积水发生。结论:侧脑室穿刺并腰椎穿刺引流可以明显降低脑室铸型出血的死亡率,迅速清除脑室系统及蛛网膜下腔的积血,加快脑脊液循环正常化,减少了脑积水等并发症,该方法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脑室出血侧脑室外引流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脑室出血侧脑室外引流术后患者18例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有效16例,治愈率88.9%;死亡2例,死于脑疝及严重并发症。结论:护士对脑室出血侧脑室外引流术后患者认真的病情观察,细致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侧脑室外引流并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的效果。方法单侧或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后第2d开始行腰穿脑脊液置换。结果40例高血压脑室出血患者采用侧脑室外引流并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的病例,存活31例(77.5%),死亡9例(22.5%)。结论应用侧脑室外引流并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能明显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侧脑室穿刺引流并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睿  师宏普  段东杰  刘合玉 《临床荟萃》2002,17(5):310-310,F004
脑出血中脑室铸型出血发病率低 ,但应用内科保守治疗 ,其病死率高达 75 %~ 10 0 % [1 ] ,多因脑实质出血破入所致 ,少数为原发脑室内脉络膜丛出血 [2 ] 。临床上多由脑外科手术治疗 ,内科治疗报道较少。我们自 1999年以来 ,应用北京万特福公司生产的 YL- 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 ,行脑室穿刺引流术 ,及脑室内应用肾上腺素、地塞米松 ,立止血冲洗后 ,注入尿激酶及低分子肝素钙开放引流 ,配合腰穿行生理盐水加地塞米松脑脊液置换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并发现早期或超早期治疗愈后较好。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13例中男性…  相似文献   

12.
孙桂玲 《护理研究》2011,25(7):620-621
[目的]探讨间断脑室外引流法在脑室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72例脑室出血行侧脑室引流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间断脑室外引流,对照组采用常规持续引流,对引流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脑室血肿吸收、引流管留置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发生低颅压综合征、脑室内积气、颅内感染并发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断侧脑室引流术治疗危重型自发性脑室出血能最大限度地清除脑室出血,避免和减少并发症,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脑室引流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室出血分为原发性脑室出血和继发性脑室出血,原发性脑室出血为脑室内脉络丛破裂出血,较为少见,较多为继发性脑室出血,由内囊附近出血破人脑室。侧脑室引流是将脑脊液、颅内出血引流到体外,调节及控制颅内压的一种方法。术前护理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护理及病情观察能及时了解病情趋势,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为此,收集了我院近两年来40例脑室出血行侧脑室引流患者的病例。  相似文献   

14.
侧脑室间断引流法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间断脑室外引流法在脑室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72例脑室出血行侧脑室引流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间断脑室外引流,对照组采用常规持续引流,对引流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脑室血肿吸收、引流管留置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发生低颅压综合征、脑室内积气、颅内感染并发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断侧脑室引流术治疗危重型自发性脑室出血能最大限度地清除脑室出血,避免和减少并发症,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铸形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对42例CT显示不同形式的铸形脑室出血患者采取不同方式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结果:本组存活31例,其中不同程度恢复日常生活能力22例,死亡11例,病死率26.19%。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治疗铸形脑室出血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提高继发性脑室出血治愈率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提高继发性脑室出血治愈率的临床相关措施。方法 98例高血压继发性脑室出血患者行微创手术治疗,其中36例对原发出血灶行小骨瓣血肿清除术后,行脑室外引流;62例只行脑室外引流。术后均行相关综合治疗。结果 98例患者死亡21例,死亡率21.4%,其中13例为GCS评分3-5分患者,术后再出血8例,其中6例发生在发病后3h之内手术者。结论 力争在发病后3-7h进行手术,清除血肿打通脑脊液循环通路;术后辅助尿激酶应用或腰大池引流等综合治疗,对提高本组治愈率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3例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家属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分为神经内镜治疗组和脑室外引流手术组,神经内镜治疗组24例,脑室外引流手术组1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神经内镜治疗组的预后优良率为87.5%,显著优于脑室外引流手术组的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神经内镜治疗脑室出血与传统侧脑室外穿刺引流术相比疗效更加良好,且能有效降低术后远期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发生率,患者并发症少、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脑室出血13例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室出血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对2001年2月至2005年7月本院收治的13例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采用内科治疗和手术治疗.结果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意识状态Ⅰ~Ⅱ级,生命体征平稳,临床无局限性神经症状的病人,内科治疗效果好.意识状态Ⅲ~Ⅳ级,临床有神经系统症状或经内科治疗意识状态持续恶化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结论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根据患者发病时不同意识状态和临床表现选择适宜的治疗措施,以降低患者死亡重残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侧脑室引流术在脑室出血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行侧脑室引流术及注入尿激酶治疗30例脑室出血病人,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30例,治愈、好转25例,死亡5例,抢救成功率83.3%(25/30)。结论侧脑室引流术及注入尿激酶治疗脑室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脑室出血约占脑出血病例的3%~5%,分为原发胜脑室出血和继发性脑室出血。我科自2002年4月至2007年4月对11例脑室出血患者经侧脑室外引流术加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