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直肠癌结肠造口病人生存质量中的作用。方法:按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讲解;利用书籍、图片、录像带等器具教育;开展造口访问者的工作;成立造口联谊会。结果:增加了病人自我护理的知识,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明确术后各项治疗护理的重要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密切了护患间的关系,提高了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论:健康教育在提高结肠造口病人生存质量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引起广大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王淑云  张秋英 《护理研究》2007,21(10):2684-2685
肠造口要伴随病人一生或一段时间,若处理不当则严重影响造口者的生存质量。肠造口前后的护理质量和肠造口病人术后的生存质量密切相关,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手段对造口病人进行施教是非常重要的。我科护理人员于2003年4月-2006年12月,尝试改进健康教育方法护理肠造口病人,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结肠造口术病人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造口术的护理措施,预防和处理结肠造口并发症,提高造口病人的生存质最。方法:通过对56例结肠造口术病人的术前准备,加强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通过一系列对症处理,所有病例均无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结沦:指导患者缓解心理璀力、稳定情绪.严密监护造口肠道段血液循环和排便情况,以便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达到防治造口并发薤的目的,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延续性健康教育对直肠癌结肠造瘘口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术后护理情况不同将67例直肠癌结肠造瘘口病人分为干预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分别实施延续性健康教育和给予常规出院康复教育指导,比较两组病人自我护理情况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病人自我护理依从率(94.3%)高于对照组(71.9%),第3个月、6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健康教育能够提高直肠癌结肠造瘘口病人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帮助结肠造口病人实现自我照顾——自我实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方法 应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通过评估、诊断、计划、实施、效果评价的程序对病人入院、术前、术后、出院4个阶段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消除了病人的心理障碍,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使病人尽快适应腹部造口的改变,学会结肠造口的自我护理,增加了病人回归术前生活和参加社会活动的信心,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秀秀  付菊芳  李秦  段娇博  刘莹 《护理研究》2011,25(29):2659-2661
[目的]了解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造口专科护理发展和提高造口病人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C30)和结直肠癌专用问卷(QLQ-CR38)对93例结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结肠造口病人EORTC QLQ-C30总体健康状况均分为58.78分,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得分低于参考值,单项量表中腹泻和经济困难得分高于参考值,QLQ-CR38功能量表得分最低的是性功能量表,症状量表得分最高的是男性性问题,其次为女性性问题、造口相关问题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状况、术后时间、健康教育进入回归方程。[结论]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应加强病人心理护理,及时给予造口专科护理和系统的健康教育,以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孙媛 《护理研究》2014,(11):1335-1337
[目的]了解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的自我效能和希望水平,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制一般问卷、造口自我效能量表及Herth希望量表对196例结肠癌、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的自我效能量表得分为87.62分±18.41分;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的希望水平得分为36.68分±3.94分;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的自我效能与其希望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的自我效能为中等水平,希望水平较差,护理人员应加强健康指导,提高其自我效能水平及希望水平,进而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孙媛 《护理研究》2014,(4):1335-1337
[目的]了解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的自我效能和希望水平,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制一般问卷、造口自我效能量表及 Herth 希望量表对196例结肠癌、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的自我效能量表得分为87.62分±18.41分;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的希望水平得分为36.68分±3.94分;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的自我效能与其希望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的自我效能为中等水平,希望水平较差,护理人员应加强健康指导,提高其自我效能水平及希望水平,进而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指导患者对结肠造口进行护理的方法。方法对150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进行观察,术前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后对结肠造口加强护理,并对患者进行造口护理知识的宣教、健康教育指导。结果患者术后6个月排便规律者52例(34.7%),不规律者98例(65.3%);排便时无不适者110例(73.3%),有时有不适者40例(26.7%)。结论术后正确结肠造口护理及护理指导是确保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工作,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造口门诊健康教育对提高直肠癌肠造口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行肠造口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在术前、术后均给予造口知识的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出院当天进行宣教,即每月到造口门诊复诊一次,连续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造口护理知识及生存质量的调查。结果出院3个月后,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造口护理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患者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及生存质量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造口门诊健康教育可提高造口患者术后早期的造口相关知识,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王淑云  张秋英 《护理研究》2007,21(29):2684-2685
肠造口要伴随病人一生或一段时间,若处理不当则严重影响造口者的生存质量[1].肠造口前后的护理质量和肠造口病人术后的生存质量密切相关,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手段对造口病人进行施教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直肠癌是外科常见病,其中许多病人是以腹痛、腹胀急诊入院,或伴发急性梗阻入院。肠梗阻及结肠损伤等在未能做肠道准备的情况下急诊手术或溃疡性结肠炎行全结肠切除手术,这样的病人如行肠造口,术后肠造口排出粪便较多,容易污染切口,增加护理人员工作量且严重影响病人术后生活质量。自1997年开始,我院普外科医生在进行急诊肠造口时使用金属环及乳胶管,使造口一期开放引出粪便,减少了切口感染及护理工作量。下面就金属环急诊肠造口术病人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杨磊  姚萍萍 《全科护理》2014,(21):1925-1927
综述结肠造口病人术后生存质量现状、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结肠造瘘术或回肠造瘘术病人的术后护理,包括观察瘘口、皮肤保护、装具选择和控制瘘口。在这期间,护士应注意病人术后瘘口任何早期并发症,确定那种装具最合适,帮助病人增加信心走向自我护理。结肠造瘘术的护理在制订结肠造瘘术护理计划时,应考虑肠功能的个体差异,即使同类病人也要根据饮食、活动、情绪、用药和习惯。结肠造瘘术护理决非是一成不变的。结肠造瘘术的指征,造瘘口的解剖位置、手术建造、病人的特征(年龄、健康、以前大便习惯和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对特殊结肠造瘘术的护理最好措施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延伸护理服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医院开展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延伸护理服务的方法。方法将72例结肠造口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接受术后延伸护理服务,对照组接受常规服务,出院半年后就两组造口并发症、规律性排便的建立、自我护理能力和性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反映造口患者生存质量的诸项目中,尤为每日护理造口所需时间和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并发症观察组发生少。结论术后延伸护理服务能较好地满足造口者的需求,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结肠造口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入住我科的108例结肠造口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结果:结肠造口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高,尤其是首次接受造口、年龄大、较高收入、高学历患者健康教育需求高于其他人群。结论: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尽早实现自我护理,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肠造口病人的特殊护理方法。方法:对120例肠造口病人进行细致的心理护理,术前造口定位,术后指导患者做好肠造口的护理。并对患者的生活起居及饮食给予建议和指导。结果:减轻了造口病人的心理障碍,缩短了适应期,减少了并发症。结论:加强肠造口病人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做好肠造口的护理指导,可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树立重返术前生活的信心,尽快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8.
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3例直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患者腹壁结肠单腔造口者21例,腹壁结肠双腔造口者2例,对其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使患者保持最佳心理状态,术后康复较快,出院时均能掌握对造口的日常护理.结论:情志护理、饮食调护、护理指导等有效的护理干预使直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造口后并发症及造口后出现的心理问题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肠癌术后造口患者精神状态进行分析。帮助患者正确对待术后情绪及面临的造口护理,培养患者的自理能力,提高其生存质量。结果:肠癌造口术后患者,8例患者出院后能大部分自己护理造口,情绪稳定,积极参加社区活动,肠造口患者联谊会。2例患者基本掌握造口护理方法,因癌细胞脑转移2个月后死亡。结论:运用造口护理指导病人自理,通过正确方法解决患者心理障碍,增强造口病人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系统化整体护理对提高结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帮助患者尽早适应造口后的变化,提高生活质量,提升造口护理水平.方法 将132例直肠癌行结肠永久造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规范的造口护理指导,比较两组结肠造口患者心理、自我护理情况、健康需求状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结肠造口患者实行系统化的整体护理可提高患者心理承受力,提高造口护理质量,促进其康复,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