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60例患儿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口服小儿七珍丸合肌肉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2a注射液)30例和对照组(肌肉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2a注射液)30例,观察其临床有效率、热退时间、疱疹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缩短热退时间、疱疹消失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发热不退型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2012年至2013年收治确诊为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56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以自拟中药退热方药浴加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肌肉注射,对照组以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肌肉注射。观察两组在热退及疱疹消失时间、临床疗效方面对比,结果:治疗组28例,治疗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8%,对照组28例,治疗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8.5%。结果:治疗组在缩短热退时间与疱疹消失时间方面优于对比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无明显的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耳尖放血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予耳尖放血联合口服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对照组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结果: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疱疹消退时间、进食时间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尖放血结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开喉剑喷雾剂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接受治疗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1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 1b注射液雾化吸入的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喉剑喷雾剂,对比2组临床疗效、症状消退与进食恢复时间、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55%(52/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2%(45/55)(P <0.05);观察组患儿症状消退及进食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IL-10、CRP与TNF-α低于对照组(P <0.05);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喉剑喷雾剂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 1b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具有显著临床效果,缩短治疗时间,有效抑制炎症反应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分析采用α-1b干扰素雾化吸入法临床治疗小儿疱疹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84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α-1b干扰素(赛若金)雾化吸入的治疗组优于常规治疗模式的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采用α-1b干扰素(赛若金)雾化吸入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率低下,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痰热清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实用、患儿易接受、疗效好、无毒副作用等优点,适宜在儿科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2例疱疹性口炎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喜炎平注射液静滴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发热消失时间、疱疹消失时间、溃疡消失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发热消失时间、疱疹消失时间、溃疡消失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疗效显著,患儿发热消失时间、疱疹消失时间、溃疡消失时间均较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研究临床有效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方法。方法选取12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单磷酸阿糖腺苷静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观察2组总有效率、疱疹消失时间、热退时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疱疹消失时间及热退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较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使用疏风解毒胶囊联合重组α1b干扰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患儿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重组α1b干扰素雾化规范化治疗,治疗组在规范化治疗的同时予以疏风解毒胶囊口服,疗程均为5 d。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6%(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症状恢复的时间缩短(P 0.05),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疏风解毒胶囊治联合重组α1b干扰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效果明显,能够缩短患儿发热及疱疹消退时间,减少患儿疼痛,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炎琥宁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0例疱疹性咽峡炎随机分为炎琥宁治疗组(30例)和利巴韦林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炎琥宁5--10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静脉滴注,1次/d,疗程3—5天。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15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3—5天,两组均同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明显高于对照组(76.6%)(p〈0.05),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疱疹消失时间,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炎琥宁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优于利巴韦林,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