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永生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5):193-194
目的 观察早期综合干预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HIE患儿90例,在家长知情同意的基础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早期综合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均随访2年,3个月时两组发育商(D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24个月时干预组患儿DQ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HIE患儿实施早期综合干预治疗可显著改善患儿后期智力发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呼吸衰竭重症监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重症监护病房70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监护,实验组则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康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重症监护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患儿恢复,提高治愈率,临床应予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干预及预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探讨纳洛酮综合早期干预对中、重度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儿脑损伤程度及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将62例患儿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常规对照组32例,即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昼早(生后6h)加用钠洛酮治疗并从新生儿开始接受功能训练,即住院期间由医生执行,出院后由医生指导家长完成的综合干预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HIE临床症状、体征、行为神经评分测定以及两组平均发育商.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DQ值.治疗组90分以上的占25例(8 3.33%),<75分2例(6.67%),对照组90分6例(18.75%),<75分11例(34.38%),治疗组康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伤残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治疗组90分以上为主,而对照组以75~89分为多.结论中重度HIE患儿尽早使用钠洛酮,能显著减轻脑损伤程度,早期综合干预可促进HIE患儿智力发育,有效地防治HIE所致的后遗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研究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给予不同临床护理干预的方法和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共14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共70例给予一般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70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患儿每日排便次数更多,黄疸指数更低,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黄疸护理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低,患儿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缩短患儿的病程,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进而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整体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80例小儿哮喘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护理有效率和患儿护理后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应用两种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手足口病的惠儿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几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7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对照纽患儿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儿实施护理,对两组治疗计划共计实施时间与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手足口病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家长对手足口病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数据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儿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干预和康复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患儿分为两组,干预组(41例)在传统综合治疗结束后在门诊继续给予综合干预和康复治疗,对照组在传统综合治疗结束后仅给予一般育儿指导。监测两组患儿3、6、12、18、24月龄的发育商(DQ)。结果干预组患儿3、6、12、18、24月龄的发育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预后正常率高于对照组(χ2=4.62,P<0.05)。结论早期综合干预和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HIE患儿的预后,降低其后遗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氧气雾化吸入对小儿支气管炎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治疗的116例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把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儿提供氧气雾化治疗,而实验组患儿则在对照组的前提下提供综合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儿经过临床治疗与护理后,其中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6%;而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1.0%,实验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的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使雾化吸入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提升,明显的使患儿预后情况得到改善,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对小儿麻疹合并肺炎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6例麻疹合并肺炎患儿进行分组研究,分成实验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分别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皮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结果实验组的皮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麻疹合并肺炎患儿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适合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二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入组后3、6个月MDI及P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1岁时后遗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HIE患儿神经及体格发育,降低后遗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7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调查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干预组患儿家长护理服务满意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实施综合护理服务,能缓解患儿痛苦,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临床监护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影响,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6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3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两组患儿均随访1年,分析比较两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患儿精神发育情况及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结果对照组30例患儿的精神发育迟缓发生率为20.00%,显著高于实验组30例患儿(3.33%);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患儿采取早期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患儿发生精神发育迟缓概率,提高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儿进行评定,观察其对HIE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自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34例HIE患儿,根据家属的意愿,将其分为治疗组19例,与对照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支持治疗、对症治疗、基础护理等方式,治疗组除使用对照组的常治疗、护理外,辅助以听觉、触觉、前庭运动刺激和水疗法等护理干预。结果通过身高、体质量、NBN评分,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和减轻HIE患儿的脑操作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效果调查。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过敏性紫癜患儿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儿32例。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儿采用一般住院护理,实验组患儿采用综合护理。记录两组临床症状及治愈时间,并在出院后一年内做电话随访,调查复发情况。结果在7d,14d及21d时实验组临床症状消失患者例数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出院一年内对照组总复发率为28.12%,明显高于实验组患儿的15.6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846,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治疗有积极的意义,并能有效减少复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医药科学》2019,(24):146-149
目的观察在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儿高压氧治疗(HBOT)期间行优化护理模式干预对患儿发育及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于本院住院并接受HBOT的HIE患儿共82例为观察对象,将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优化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基础性护理干预,优化组患儿接受HBOT治疗期间予以优化护理模式干预,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的发育情况,采用智力发育指数(MDI)、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评估,同时比较两组患儿的体重与身高,并分析两组患儿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的身高、体重、PDI、M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优化组患儿的身高为(85.11±2.24)cm,高于对照组的(80.11±1.31)cm,体重为(11.79±1.38)kg,优于对照组患儿的(9.77±1.16)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优化组患儿的PDI评分为(87.94±7.19)分,MDI评分为(91.75±6.6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1.15±5.28)分、(80.28±2.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优化组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44%vs24.39%)(P 0.05)。结论在HBOT治疗HIE患儿期间运用优化护理模式干预,能够明显促进患儿发育,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的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7月期间90例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作两组,术前对照组45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4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护理干预前后两组焦虑状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焦虑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焦虑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2.2%;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经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病人有助于减轻术前焦虑感,值得临床护理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家长宣教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影响。方法将HIE患儿82例分为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疗法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音乐疗法、向家长进行健康宣教等。采用盖赛尔(Gesell)发育量表评价2组患儿治疗后智能发育商(DQ)及运动效果。结果干预组患儿在治疗后3、6、9、12个月DQ评分及1岁时运动效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早期家长宣教可促进HIE患儿智力发育,可有效防治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入院的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则加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干预效果评价、不良反应、护理不良事件、依从性情况与满意度评价等.结果 实验组患儿干预总有效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0)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2.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5.0%、1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实验组患儿家属满意度(100.0%)评价优于对照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护理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满意度,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整体护理在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根据双色球抽签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38例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分别对两组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73.6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而言,实施整体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尿潴留的效果并进行评价,为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患儿的尿潴留发生率为45.00%,观察组患儿的尿潴留发生率为8.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导尿发生率为26.67%,观察组患儿导尿发生率为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术后尿潴留和导尿的发生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