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RNA,miR)-17-5p及miR-21在卵巢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河北省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102例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血清miR-17-5p及miR-21表达情况,分析不同临床特征患者血清miR-17-5p及miR-21水平差异;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复发组(45例)和未复发组(57例),探讨血清miR-17-5p及miR-21表达情况与卵巢癌术后复发的关系;根据血清miR-17-5p和miR-21的表达情况,将患者分为高表达组(60例)和低表达组(42例),探讨不同miR-17-5p及miR-21表达患者复发情况。结果不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和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患者血清miR-17-5p及miR-21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复发组患者血清miR-17-5p及miR-2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组(P<0.05)。血清miR-17-5p及miR-21检测预测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9、0.807,预测灵敏度为66.7%、64.4%,特异度为84.2%、80.7%。血清miR-17-5p和miR-21低表达组患者术后3年内复发率明显低于高表达组(P<0.05)。结论血清miR-17-5p和miR-21表达与卵巢癌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有关,检测血清miR-17-5p和miR-21水平可以辅助评估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2.
1994年来我科共安装了心脏起搏器21例,现将在术中紧密配合和术后观察护理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均为住院病人,21例病人中男16例,女5例;年龄在35~79岁。均有心悸、胸闷、气促、头晕等症状,活动后加剧。其中17例有突然意识丧失及抽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1例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情况。方法:对2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原因进行分析及护理干预。结果:21例患者经过妥善治疗和护理,效果显著,痊愈出院。结论: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和护理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我清洁间歇性导尿术对宫颈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60例宫颈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30例)与观察组(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3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留置导尿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我清洁间歇性导尿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4d、21d膀胱残余尿量,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14d、21d的泌尿系统感染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14d、21d的残余尿量明显较对照组低,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4d、21d泌尿系统感染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自我清洁间歇性导尿术可提高宫颈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根据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术后病情变化特点,找出护理观察重点,便于及时发现情况,对症处理。方法回顾性调查1988年1月至2004年4月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患者21例,并与随机收集的96例常规肺叶切除术后病情变化情况对照分析。结果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术后出血、低血压及呼吸困难出现比例高。结论术后应注意观察呼吸、血压及出血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对症处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2003年1月~2005年6月,我们对21例白内障术后出现一过性高眼压患者进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发生原因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1例(21只眼),男13例,女8例,35~84岁。其中超声乳化术后高眼压12例,囊外摘除术后高眼压9例。术前眼压、房角均正常。术后第1  相似文献   

7.
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22例,根据骨折类型及内固定的情况,术后加强护理,早期开始膝关节活动训练及延迟负重训练。21例患者平均随访1.7年。根据Hohl膝关节功能评分评定疗效,优良率为90.5%。表明术后早期正确的康复训练方法对胫骨平台骨折复位的维持及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22例,根据骨折类型及内固定的情况,术后加强护理,早期开始膝关节活动训练及延迟负重训练。21例患者平均随访1.7年。根据Hohl膝关节功能评分评定疗效,优良率为90、5%。表明术后早期正确的康复训练方法对胫骨平台骨折复位的维持及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和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检测对晚期食管癌化疗效果及预后生存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晚期食管癌85例,均予以多西紫杉醇+顺铂化疗方案,检测并比较化疗前后血清CYFRA21-1和外周血CTCs水平。随访3年,比较化疗后不同CYFRA21-1、CTCs表达晚期食管癌患者的预后情况。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YFRA21-1、CTCs及二者联合检测评估晚期食管癌患者预后生存的价值。结果晚期食管癌患者化疗后的CYFRA21-1、CTCs阳性率均低于化疗前(P0.01)。化疗后,CYFRA21-1、CTCs阳性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病死率均高于阴性患者(P0.01),半数生存时间均短于阴性患者(P0.05)。CYFRA21-1、CTCs及二者联合检测评估晚期食管癌患者预后生存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0、0.850、0.962,以二者联合检测的AUC最大。二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CYFRA21-1、CTCs单一检测(P0.05)。结论 CYFRA21-1及CTCs可评估晚期食管癌的化疗效果,且能够通过二者联合检测评估患者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0.
总结直肠癌Miles术后肠梗阻21例患者的观察及护理经验。对肠粘连造成的术后肠梗阻,重点观察患者症状及腹部体征,鼓励患者早下床活动、指导腹部按摩、行腹部光子理疗;对内疝造成的术后肠梗阻,在再次手术后,不宜早下床活动,给予延长留置导尿时间,消除可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对造口原因造成的术后肠梗阻,重点观察造口颜色、形状及排便情况,护理上强调人工定时扩肛、采取多种措施减轻造口水肿。21例术后肠梗阻患者中,3例经再次手术、18例经保守治疗均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1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将其DICOM数据输入计算机中,采用3D的Makerbot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应用3D打印技术打印骨折三维模型,并根据骨折三维模型选择合适的复位方法及内固定物,于内固定前模拟手术过程。然后,行实际手术。观察21例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复位即刻胫骨平台内翻角(TPA)、胫骨平台后倾角(PA)及临床疗效(术后Rasmussen放射评分、术后1年HSS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1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根据Rasmussen放射评分,优17例,良3例,一般1例,优良率为95.2%。术后出现创伤性关节炎2例,膝关节僵硬1例,均无感染、医源性血管及神经损伤、关节不稳等并发症发生。21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5.5±6.3)个月,术后1年根据HSS功能评分,优14例,良4例,一般2例,差1例,优良率为85.7%。结论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中采用3D打印技术可优化手术方案设计,提高手术效率,促进膝关节功能良好的恢复,可作为术前准备的常规项目。  相似文献   

12.
王莉  张鑫 《现代医用影像学》1996,5(3):133-133,132
血管造影目前已越来越多的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尤其是肾动脉造影在Seldinger技术问世后,已被越来越多的泌尿外科医师所接受,笔者总结了我院1992年9月~1995年2月共21例肾动脉造影及栓塞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本组21例中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7~72岁,平均51.5岁,临床上诊断疗癌6例、高血压患者14例、肾出血1例。21例均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其中7例行肾动脉栓塞治疗。本组21例均采用Seldinger氏法,用Cook公司生产的6~7Cobra导管和猪尾导管进行遣影,造影剂选用先灵公司生产的300mgl/ml优维显,对肾癌和肾出血的患者,经股动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10年10月21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患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情况,探讨手术适应证,操作技术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应对措施,评价动静脉联合溶栓术治疗CVS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①21例病例均行CTV或MRV检查并经DSA全脑血管造影确诊的患者,记录每位患者的发病时间、介入手术前的治疗情况及疗效。②血管内介入治疗:经皮穿刺股动脉、股静脉置鞘,全程静脉肝素化后给予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术中导丝、导管及球囊等辅助碎栓。③探讨手术时期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总结手术并发症及应对措施,评价手术疗效及安全性。④随访。结果:21例患者从发病到手术治疗时间为1~10周,平均2.7周,术前均有过降颅压及对症治疗,有2例接受过低分子肝素治疗,疗效均不明显。21例患者入院后12~48 h内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给予动脉溶栓、脑静脉窦内接触溶栓、塑形导丝及球囊辅助机械碎栓及微导管留置接触溶栓等联合处理,14例完全再通,6例部分再通,1例无变化。疗效与病程有关,病程越短疗效越显著。2例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1例碎栓球囊破裂,无特殊处理,1例浅静脉破裂出血患者停止手术给予对症处理,于1周后二次手术溶栓治愈。21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5.2%(20/21),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9.5%(2/21)。所有患者随访半年至2年,均存活,其中1例无变化患者的视力完全丧失并伴神经功能损害,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结论:血管内介入溶栓治疗CVST是安全有效的;适应证是病程在8周以内的患者,病程越短疗效越显著,多种方法联合治疗能让病程超过2月的部分患者获益;并发症主要与操作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导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多种原因,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有意义的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开展的619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包括全髋和半髋)。其中23例发生术后感染。对病例感染情况分析对比。21例给予单纯切开清创,置管冲洗、引流。2例给予清创、人工假体取出、旷置,二期假体置换。术后均给予静滴抗生素。结果随防1~3年,23例患者均无感染复发迹象,局部疼痛消失。21例可独立行走,关节功能满意。2例因原发全身损伤重,可拄拐行走,关节功能不满意。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术前应严格掌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证,预防各环节因素的发生对降低感染发生率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抑癌基因TCF21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NSCLC各种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非选择性入组肺癌患者206例(观察组),其中鳞癌86例、腺癌及腺鳞癌99例、其它非小细胞肺癌21例;非肺癌组60例(对照组);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种组织TCF21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在观察组中TCF21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CF21的低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P〈0.05)。结论 TCF21基因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它的功能缺失可能是肺癌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之一;TCF21基因的表达情况可以作为NSCLC肿瘤转移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局部切除治疗乏特壶腹部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5月~1999年5月间对21例乏特壶腹部癌患者实施局部切除的结果.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2%(3/21).1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5.7%(18/21)和33.3%(6/21).结论局部切除可使部分患者获得根治性切除的结果.其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及病死率低,局部切除对高龄、一般情况差、有严重合并症等高危因素存在的早期壶腹癌患者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发生继发性导管异位与上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相关性。方法对2011年—2013年资料完整的PICC置管记录及临床资料共5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继发性异位及DVT发生情况。结果 510患者中,发现继发性异位21例,占4.12%;发生上肢DVT21例,占4.12%,其中,继发性导管异位者9例,占42.86%。结论肿瘤患者实施PICC后发生继发性异位易导致上肢DVT的发生,临床上要加强PICC置管后的观察与维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全埋入式药物灌注装置EDDS及腹腔区域灌注ACDD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术后抗复发中的疗效。方法2000年6月~2004年8月对86例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经由EDDS及ACDD给入化疗药物,观察术后复发情况。结果86例患者经治疗至今已有56例过二年无瘤生存期(其中21例已过三年,7例已过四年),除1例脑多发灶,2例肝单发小转移,2例Douglas窝转移性结节,2例腹主动脉旁肿大淋巴结,余均未发现转移和复发。结论该方法并发症少,副作用轻,近、中期效果满意,操作简便易行。是一种较理想的AGC术后抗复发附加疗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在需要长期应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中行经皮肾镜下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3月—2012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泌尿外科行PCNL的4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1例患者应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21例中2例应用华法林、4例应用氯吡格雷,15例应用拜阿司匹林。应用华法林患者于术前5 d停药,术后5 d恢复用药;应用氯吡格雷和拜阿司匹林患者于术前10 d停药,术后5 d恢复用药。分析21例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血红蛋白、血肌酐的变化,结石清除情况,以及术中、术后出血或者血栓形成情况。结果:21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95.8±5.7)min,其中行二期手术患者2例,1个月后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为95.2%(20/21);血红蛋白平均下降(7.5±1.4)g/L,肌酐平均下降(7.7±1.8)μmol/L。2例患者需要输血,其中1例发生大出血,行肾动脉栓塞;1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安装下腔静脉滤网治疗。结论:对于应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在做好围手术期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管理后行PCNL是相对安全、有效的,但需要充分评估停药后发生血栓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miR-21、miR-125b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脑转移患者应用埃克替尼靶向治疗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100例NSCLC脑转移患者均应用埃克替尼靶向治疗,于病情缓解出院并随访1年,根据随访期间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79例,生存组21例.比较2组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