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毒剂在渗透皮肤的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毒剂本身的因素(挥发度、脂溶性等),皮肤的因素(动物种属、部位、有否损伤等)等等,其中皮肤的生化代谢功能也是影响因素之一。皮肤具有丰富的酶系统,酶的种类与含量可因不同种属而异。当毒剂经皮渗透时,与酶结合或被分解,均可影响经皮渗透与吸收的毒剂量。 本文采用羟胺比色法测定了人与几种常用动物(家兔、豚鼠和小鼠)皮肤内两种酶(AChE和梭曼分解酶)  相似文献   

2.
G类有机磷毒剂在水分子的参予下可以自发地水解,1摩尔毒剂生成1摩尔有机酸和1摩尔无机酸。G类毒剂水解酶是一类族专一性生物催化剂,可以大大加速上述反应。根据催化理论,酶可以同时催化正向及逆向两种反应的进行。本实验观察了G类毒剂水解酶存在条件下,梭曼水解产物在试管内合成梭曼的可能性及程度。这一合成的证实在理论上及梭曼中毒防治中都有一定的价值。材料与方法一、G类毒剂水解酶制品家兔经颈动脉放血,每ml全血加0.1mlACD溶液或10%柠檬酸钠抗凝。离心取血浆,-20℃冻结后在室温融化,如此反复3次,以破坏可能存在的V类毒剂氧化酶。而  相似文献   

3.
据报导,二元化学武器是国外正在研制的一种化学弹药新类型。其特点是将无毒或低毒性的两种化合物(通称“组份”)分装于化学弹药里,在弹药发射过程中,两组份混和、反应形成预定的化学毒剂,到达目标区时,分散出去的就是化学毒剂。一般化学武器与二元化学武器的根本区别在于弹药装填的是真的化学毒剂还是产生化学毒剂的两种组份。二元化学武器的二种组份称为二元反应系统。这是研制二元化学武器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若二种组份  相似文献   

4.
毒剂的分类 军用毒剂系指在战争中用以杀伤没有防护的人员或牲畜,毁坏农作物,使地面、武器、技术装备等物体染毒的一种化学物质。 毒剂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分类。一般应用比较广泛的是按临床症状或毒理作用分类。这种分类法可将视有主要军用毒剂分为六大类:(一)神经性毒剂例如沙林(GB)、梭曼  相似文献   

5.
英国为军队三防研制的新式装备在代号为勇士的演习中进行了第一次野外现场试用。这些装备是新式防护服、毒剂侦检器、洗消检查等。(1)防护服的新式内衣和短祙由三层材料制成:浸有硅酮的尼龙外层,涂有活性炭的棉布层及含氧化锑的聚氯丁烯胶乳层。硅酮可防止人员化学中毒,活性炭帮助滤过神经性毒剂和糜烂性毒剂,氧化锑与核爆炸热闪光作用于聚氯丁烯时生成的氯起反应形成氯化锑,它具有防火作用。飞行员新式头盔密封至颈部。面板的视见度较好,头部可配导弹瞄准器。头盔有一个小的电池动力风扇,供给经滤层过滤的空气。头盔内的气流能除去面板的雾气,并可使佩戴者降温;(2)服装腕部和肩部有淡绿色侦检条,在有神经性毒剂或芥子气时变成蓝色。含有化学试剂的残留蒸气侦检器,在3分钟内可鉴定出神经性毒剂和糜烂性毒剂;(3)洗消检查器可测定除沾染程度,该检查器内有一个弱放射源,它使进入检查器内的空气电离。机械内空气的离子含量有任何异常变化,该检查器均可测出。  相似文献   

6.
沙林及梭曼的水解产物在G类毒剂水解酶催化下有外加胆碱酯酶存在时,可以生成相应的毒剂,表现为对外加胆碱酯酶活性的深度抑制。G类毒剂水解酶不能催化V类毒剂的合成。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简便、快速、准确的氟电极法,并成功地应用于 G 类含氟毒剂水解的定量分析。在毒剂催化酶活力的测定和动力学研究以及寻找分解毒剂的新酶源等方面是一个理想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化学武器的防护医学简称防化医学。它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化学战剂(军用毒剂)对人员的损伤,采用医学防护手段减少化学战剂对人体伤害的一门军事医学分支。化学武器是指军用毒剂制成的兵器,其主要特点有:(1)依靠军用毒剂的毒害作用杀伤有生力量,一般对武器装备和其他军事设施破坏性较小;(2)军用毒剂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呼吸道,皮肤及其伤口、消化道)进入机体产生中毒症状;(3)军用毒剂的毒害作用可以持续一段时间(短则数十分钟、长则数十天);(4)毒剂的云团可以随气流扩散造成大面积染毒,但化学武器在使用时也受气象条件、防护情况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照射时机体内产生多种自由基,使氧压增加,射线作用增强,因此在辐射损伤的产生过程中,氧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谷胱甘肽(GSH)和半胱胺(MEA)对黄嘌呤一黄嘌呤氧化酶(X-XO)反应生成的O_2~-自由基引起细胞分裂延迟的防护作用。采用细胞培养法,测定含有20%小羊血清的伊格尔MEM培养液中L-5细胞分裂指数。X-XO反应中。O_2~-自由基的生成以nitroblutetrazolium  相似文献   

10.
O'Brien在《有毒磷酸酯类》一书中曾谈到:“几乎所有的有机磷毒剂都可在动物体内被降解,并且有时降解得相当迅速”,“动物在有机磷毒剂中毒后的死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内激活酶和降解酶系统”。Edery等曾研究蟾蜍对有机磷毒剂的毒性,发现从淋巴囊注射DFP的LD卯值为1450mg/kg,而小鼠皮下DFP的LD_(50)值为4mg/kg,提出DFP主要是在血液中被解毒,并说明这两种动物血液的解毒能力差别悬殊。Zech等研究不同动物血清分解E600的能力,提出动物问这种能力的不同可能是引起毒性(LD_(50))差别的原因之一。Andersen等研究4种动物的脑乙酰胆碱酯酶(ACHE)与有机磷毒剂  相似文献   

11.
双环(亚)磷酸酯类化合物与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和穿透防毒面具能力极强的全氟烯烃类化合物一样,是未来世界诸多国家化学军备中潜在的候选毒剂之一。研究其反应性能和光谱,并与非环(亚)磷酸酯类作比较,不仅对于人们了解合成、分解这类化合物,防护和救治这类物质的伤害等具有重要意义,而  相似文献   

12.
日遗化武是中日两国的重大历史遗留问题.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侵华日军将大量化学武器掩埋在中国.迄今为止,已在中国大陆19个省(市、自治区)发现日遗化武,其主要种类有化学炮弹、化学航弹、毒气筒以及散装毒剂桶等,装填毒剂的类型主要包括糜烂性毒剂、刺激性毒剂、窒息性毒剂、全身中毒性毒剂等.为尽快清除日遗化武,减少毒害,中日两国政府组织力量进行了大量的探测、挖掘、回收和销毁等相关作业.目前,中日双方已挖掘回收日遗化武5万余枚(件).销毁日遗化武的工作也于2010年10月在南京正式启动.处理日遗化武作业的医学保障要点:一是妥善处理新发现日遗化武伤人事件,二是切实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医学救援,三是积极做好日遗化武作业现场日常医疗保障.  相似文献   

13.
梭曼有一个不对称的碳原子和一个不对称的磷原子,因此有4个光学异构体,即 C(+)P(+), C(+)P(-), C(-)P(+), C(-)P(-).这些异构体的毒理学及代谢特性差别很大,其中,一对P(-)梭曼是起主要毒性作用的异构体.梭曼中毒后,脑与膈肌等重要靶器官中游离毒剂的分布量与梭曼的毒性尤其是靶毒性密切相关,我们应用惠普6890气相色谱仪程序化升温汽化(PTV)进样口的大进样量技术及手性毛细管柱,实现了对小鼠皮下梭曼中毒后脑与膈肌中游离梭曼异构体的测定,来研究双复磷(obidoxime, OBI)对梭曼异构体在靶器官分布的影响,从代谢的角度来探讨它的解毒作用.  相似文献   

14.
神经性毒剂是目前已知的几种军用毒剂中毒性最强的一种速杀性毒剂,包括G类毒剂沙林、梭曼、塔崩和V类毒剂VX等。 毒剂可通过呼吸道、皮肤粘膜和消化道等途径而迅速引起中毒,其中尤以呼吸道中毒发病迅猛,数分钟内便可致死。所以,抢救必须迅速、及时、准确、先重后轻,除卫生人员积极抢救外,主要是自救互救。 神经性毒剂中毒主要是毒剂抑制了胆硷脂酶(ChE),使其丧失水解乙酰胆硷(ACh)的能力,以致大量ACh蓄积,造成胆硷能神经功能紊乱,产生一系列中毒症状。此外,神经性毒剂还能直接作用于胆硷能受体。 急 救 急救原则是立即注射神经性毒剂急救针,尽快防止继续中毒和维持呼吸,循环功能。 一、自救互救中毒较轻者进行自救,较重者互救。(1)当发现空气中有神经性毒剂时,立即屏住呼吸,尽快戴上防毒面具。如有神经性毒剂液滴落入眼内,立即用水冲洗眼睛后尽快戴上面具。(2)当出现瞳孔缩小、视力模糊、_胸紧迫感或肌颇等中毒症状时,立即肌注神经性毒剂急救针1支。如中毒症状不缓解可再注射1支。(3)皮肤、衣服和武器染有液滴态毒剂时,立即用个人消毒粉剂手套进行消毒。(4)呼吸停止时行人工呼吸,心跳停止时行体外心脏按摩。  相似文献   

15.
梭曼、沙林是G类毒剂的典型代表,对胆碱酯酶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但两者又不完全相同。我们测定了鸭血清丁酰胆碱酯酶的Km值,并测定了梭曼、沙林对该酶抑制反应的解离常数Kd、膦酰化常数K_2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导用~3H-异丙醇(1-~3H)、甲膦酰二氯和氟化钠,在二氯甲烷中回流反应,制备了~3H-氟甲膦酸异丙酯。氟甲膦酸异丙酯(沙林)是外军早已装备的致死性神经毒剂,为了进一步研究其中毒机制,以寻找有效防治药物,我们合成了~3H-氟甲膦酸异丙酯(异丙基-1-~3H)。  相似文献   

17.
氢氰酸为化学战中的全身中毒性毒剂之一。它具有毒性强,杀伤作用快和难防等特点,当前仍为某些国家装备毒剂之一。氢氰酸及其盐类(氰化钠、氰化钾)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和船舱、车厢、仓库灭鼠等,使用和保管不当也可发生中毒事故。  相似文献   

18.
中毒血样有机磷剩余毒剂检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尼龙网固相乙酰胆碱酯酶片(简称酶片),分别对VX、梭曼、敌敌畏(DDVP)中毒的血样进行剩余毒剂的检定.酶片对这些毒剂的最小检出量分别为0.001μg/ml,0.001μg/ml和0.5μg/ml.当血样的中毒浓度为VX:0.03μg/ml,梭曼:1.10μg/ml,DDVP:6.0μg/ml时,开始能测出酶片的酶酶制率,即能测出剩余毒剂的存在.用小鼠做动物实验,确证了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高亮  谌勇  崔建华 《临床军医杂志》2009,37(4):696-696,699
为了解海拔5 000 m 以上高原地区已习服人血红蛋白(Hb)的基础水平,探讨高原低氧环境对Hb生成和调控机制,进一步研究高原多血质等疾病,我们在三个海拔5 000 m 以上高原不同地区对106名已习服半年青年全血中Hb量进行测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对神经性毒剂梭曼的研究近年来颇为引人注目,这可能与其毒性及特性有关,对它的研究作了深入的探讨。本文以梭曼皮下注射中毒观察大鼠脑组织中胆碱酯酶活性、游离脂肪酸和含水量的影响。当分别给予大鼠皮下注射梭曼0.8LD_(50)(72μg/kg)和1.09LD_(50)(98μg/kg)中毒后,脑组织胆碱酯酶对毒剂十分敏感,其活性在中毒15min后均下降至正常值的40%以下,120min仍见明显抑制,恢复甚慢;对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在中毒后,总的趋势水含量逐渐增加,低剂量组(0.8LD_(50))30~60min明显高于正常水平(P<0.01),以后逐渐减少,较快恢复正常;当中毒剂量增加如1.09LD_(50)时,组织含水量明显升高,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