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氮气属惰性气体,空气中含量约为78%,当其在空气中浓度高达一定程度时,可引起急性缺氧症。以往文献中很难见到该病的报道,也未有高压氧治疗的经验。我科于2007年4月收治了2例因氮气泄漏造成缺氧症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国内首台AG—980型多功能氩气刀的功能及效果。方法:在活体猪和临床手术中使用AG—9800型多功能氩气刀,并在操作过程中观察它的凝血、汽化切、氩离子束凝、空气离子束凝、氩气增强、空气增强、点凝、面凝、双极凝、遥控多功能刀笔等方面的功能及其使用效果。结果:在对肝脾肺等不同脏器的动物实验和137例病人的不同手术中,AG—9800型多功能氩气刀功能齐全,止血效果满意。结论:国产AG—9799型多功能氩气刀在临床手术中完全可以与国外同类产品媲美,值得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强医院消毒管理工作,降低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对太原地区各级各类医院的各类环境中的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医疗用品等进行了消毒质量监测,本次共检测样品465份,合格率为91.18%。各类检测项目中,空气和医护人员的手合格率较低,分别为66.67%和67.31%。因此,医院消毒工作仍须继续加强,空气和医护人员手的消毒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1例肝破裂手术应用氩气凝血器的报告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116037)孙冬青,崔文氩气凝血器(ABC)是通过氩气携带射频电能,以单极非接触方式的电热止血装置,它对实质性脏器的止血有着极为特殊作用。我们将氩气凝血器用于肝破裂手术中,它止血迅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V”截囊空气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对500例(524只眼)白内障患者采用了“V”型截囊空气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三月矫正视力≥4.7达89.4%.术中主要并发症角膜内皮损伤32例(7.84%),后囊破裂8例(1.96%),术后并发症主要有以瞳孔变形、移位和散大常见98例(24%).后发白内障84例(20.6%)。结论:“V”型截囊空气下植入人工晶体术安全、有效、经济、快捷,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6.
氩离子凝固器是利用氩离子流局部凝切治疗肿瘤的一种方法。氩气电刀因其安全性高、准确性好、术后伤口愈合快等优点在临床开展使用[1]。在我院已经广泛应用于中心性气道狭窄的治疗。中心气道狭窄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良性及恶性病变[2]。导致患者咳嗽、咯血以至呼吸困难。一旦转移或接近隆突将失去手术机会,氩气电刀的应用提供了方便有效的手段。我院自2003年采用德国ERBE公司生产的APC300型氩气电刀,对52例次中心性气道狭窄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无一例意外。现将氩气电刀在中心性气道狭窄治疗中的护理配合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52…  相似文献   

7.
硫化氢是一种急性比较剧烈的窒息性毒物,为无色带有腐蛋臭气的有毒气体,由含硫化物腐败生成,相对密度为1.192,凝点为-82.9℃,沸点为-61.8℃,燃点为29.2℃,能溶于水和醇,如通风不良可在空气中浓度极高,在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入这种环境,可能发生中毒。空气中浓度达43%~45.5%容量范围,即可发生爆炸,吸入空气中含量超过30~40mg/m^3即可引起中毒。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小儿肠套叠的诊治经验,提出该病的诊治特点。方法1986年1月~2004年1月在本院外科诊治的92例肠套叠患儿,采用空气灌肠疗法和手术复位疗法进行治疗。空气灌肠疗法46例,开放手术复位46例,其中6例空气灌肠失败转开放手术治疗。结果空气灌肠疗法复位率91.3%,手术疗法复位率100%,有1例空气灌肠疗法患儿发生肠穿孔,立即进行手术复位疗法,取得成功。结论小儿肠套叠应早期诊断并选择合理恰当的术式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空气整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成功率.方法:使用白花蛇舌草针剂与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47例(治疗组),与传统空气灌肠整复治疗的107例(对照组)进行疗效对照.结果:治疗组47例,成功44例(包括2例复套后整复),成功率为93.6N,复套率为8%;对照组107例,成功88例,成功率83%,复套病为19%。结论:使用白花蛇舌草与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明显优于传统的空气灌肠整复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院在氩气电刀使用中发现3例与电刀使用相关的神经损伤症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小儿肠套叠空气整复与肠壁肿胀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空气整复与肠壁肿胀厚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1例肠套叠经彩色多普勒B超检查,测量套叠肠壁肿胀的厚度并记录。然后根据测量数据,按肠壁肿胀厚度,选择不同的空气压力进行整复。结果整复成功52例,占85%;失败9例.占15%。肠套叠空气整复成功与否与患儿的性别及肠套叠部位无明显关系,与肿胀肠壁厚度、空气压力有关。空气整复可行性的标准:当水肿肠壁厚度〈1.1cm、选择空气压力8-15kPa,可以空气整复;当水肿肠壁厚度在1.1~1.5cm、选择空气压力8-13kPa,可以谨慎地进行空气整复;当水肿肠壁厚度〉1.5cm、空气压力不超过8kPa,只作诊断,不宜进行空气整复,否则有穿孔的危险。结论小儿肠套叠空气整复成功与否,与肠壁肿胀厚度有明显关系,这对小儿肠套叠选择性地空气整复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空气灌肠整复婴幼儿急性肠套叠的治疗及护理。方法对35例小儿肠套叠患者在X线下做空气灌肠复位。结果33例空气灌肠婴儿成功复位,2例发生穿孔进行手术治疗,复位成功率为94.3%。结论X线下做空气灌肠安全无损伤,复位过程清晰、直观,加强空气灌肠整复护理是提高复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稀释药物时抽吸无菌空气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在同一治疗室内,分别采集密封无菌空瓶中、酒精灯蓝色火焰中和治疗室内空气,将以上三种空气分别注入无菌的10%葡萄糖注射液中,在其滴注的不同时间作细菌培养;又将抽吸的这三种空气分别注入无菌的10%葡萄糖注射液中,再各抽出无菌溶液稀释药物,将稀释药物与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在其滴注的不同时间作细菌培养。结果表明,密封无菌空瓶中、酒精灯蓝色火焰中抽吸的空气所稀释药物无细菌生氏;而治疗室内抽吸的空气稀释药物有细菌生长。提示:稀释药物抽吸空气应在密封无菌空瓶中采集;并在稀释药物过程中将此空气保留在无菌注射器针筒内再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细菌性阴道病(简称BV)与其它病原菌在诊断阴道感染中的关系。方法 对42例检测标本进行唾液酸酶(即诊断BV),支原体、衣原体、淋菌及真菌培养等检测。结果 在42例检测标本中,BV阳性23例,占54.8%,其中混合感染11例,占26.2%,单独BV阳性12例,占28.6%。单独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8例,占19.1%。单独真菌感染1例,占2.4%,单独淋菌感染1例,占2.4%,全阴性9例,占21.4%。结论 女性阴道感染患者除做支原体、衣原体、淋菌及真菌培养等检测外,还应该重视BV的检测,BV的发病率较高,且易复发,既可引起混合感染,也可引起单独感染,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5.
氩气电刀在肝脏手术中的应用及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手术由于缺乏特殊的止血方法 ,往往给手术带来一定的困难。氩气凝血综合电刀采用固体电路和高频能量安全回路传导设计 ,将普通电刀的特性与“氩气凝血器”融为一体 ,具有氩气覆盖的高频电切割 ,高频增强的高频凝血和氩气电弧束喷射凝血功能。能用一束电离的氩气流作为媒介 ,对组织细胞表面进行高频能量传导 ,从而达到凝血效果 ,具有损伤小、止血性能好、安全、并发症少等特点 [1],已广泛应用于肝脏手术中。我院自1997年1月起应用氩气刀对10例肝脏肿瘤病人作肝叶切除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氩气电刀行肝叶切除术时的护理配合作介…  相似文献   

16.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呼吸道外脏器损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小儿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外其他脏器损害。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5年10月31日本院儿科住院患儿23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中,78例合并其他脏器损害作回顾性分析。结果除了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肺炎外,常见心肌损害43例占55.1%,肝脏受损16例占20.5%,皮疹13例占16.6%,中枢神经系统损害5例占6.4%,肾病综合征1例占1.3%。结论肺炎支原体合并多脏器损害时,在临床上病程长、病情重、易误诊,应引起儿科医生的关注。所以必须及早做相应的辅助检查,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33例婴儿肠套叠保守治疗临床观察及减少手术发生率。方法:我院儿科1997年~2001年收治33例婴幼儿肠套叠采用钡荆、空气灌肠加手法复位,(4例通过钡荆、空气灌肠手法复位失败。其中1例因肠穿孔后急诊手术后死亡。结果:婴幼儿肠套叠经钡荆、空气灌肠手法复位治愈率88%。结论:婴幼儿肠套叠诊断及治疗最有效方法是经钡荆、空气灌肠加手法复位,手法复位治疗中应十分注意预防肠穿孔。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寻求一种更好的输液留置针内残留空气的排气方法。方法对112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比较两组病例通过不同排气后的空气残留情况。结果常规组60例,改良组52例,常规组无空气残留率为3.33%,改良组无空气残留率为100%,经χ^2检验(P〈0.05)。结论改良方法能有效地控制空气的残留,消除了微量空气进入静脉。减少了感染的机会,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不必要的损伤,也搞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高原烧伤并吸入性损伤32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吸入性损伤是指由热力或烟雾引起的呼吸道以至肺实质的损害,常同皮肤烧伤伴发。我院驻地海拔3600m,空气中氧含量仅为内地的60%左右,烧伤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护理难度明显高于内地低海拔地区。现将我院1993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的32例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空气灌肠在肠套叠患儿诊断和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0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122例小儿肠套叠患儿进行研究,应用空气灌肠机对所有患儿进行空气灌肠,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空气灌肠前122例患儿中64例(52.46%)腹部平片显示肠管生理积气减少,39例(31.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