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医疗急诊护理风险及应对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开展风险管理以来,风险事件发生的情况与2009年全年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后2010年急诊科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差错发生率、风险事件和投诉的发生率显著低于2009年.结论 对护理风险因素进行正确分析和评估,并制定相关的解决方案,以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疗急诊护理风险及应对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开展风险管理以来,风险事件发生的情况与2009年全年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后2010年急诊科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差错发生率、风险事件和投诉的发生率显著低于2009年。结论对护理风险因素进行正确分析和评估,并制定相关的解决方案,以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朱艳 《中国医药指南》2014,(28):298-299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7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门诊单双号平均分为A、B两组,给予A组患者整体护理措施,在A组患者护理基础之上,给予B组患者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复发率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A组患者对高血压认知合格率为63.2%,B组患者合格率为92.1%,两组对比,B组患者更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A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2%,复发率为18.4%;B组患者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未出现复发患者。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复发率对比,B组更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1.1%,B组患者满意度为92.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水平,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复发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付萍 《上海医药》2017,(18):38-40
目的:分析风险评估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精神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科室常规护理管理;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组,在实施科室护理安全管理前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对比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4/100),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12/1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9%,对照组为9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风险评估可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从而保障患者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护理标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手术患者74例,病例收集时间在2015年1至12月间,将其视为观察组,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74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应用护理标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与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3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2例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70%,对照组有12例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22%,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手术标识应用于手术室管理中,有利于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提升患者满意度,控制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危机管理在处理医疗纠纷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对比分析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未实施危机管理和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实施危机管理后的的医疗纠纷发生例数,纠纷赔偿额数以及病人的满意程度。结果:进行危急管理之后,医院纠纷发生例数和纠纷赔偿额数相较于未进行危急管理前明显更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危急管理之后,病人对医院服务的满意程度相较于未进行危急管理前明显更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进行危急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医院纠纷情况,提高病人满意度。应用效果极好,值得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行预见性护理对其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时间进行分组,筛选2016年4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筛选2017年7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预见性护理,应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跌倒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情况、护理满意度、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跌倒不良事件发生率、医疗纠纷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还可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因此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加强护理风险管理与降低医疗纠纷的方法。方法2010年1月~2012年5月本院制定护理风险管理机制、组织,对护理风险实施监控、加强督导检查落实,培训护理人员增强护理风险防范意识。结果患者满意度由88%提高到99%,医疗投诉由15次降到3次。结论规范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营造了和谐的护患关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62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1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31例予以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士长与医生满意评分、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至院前急救时间、至住院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投诉及致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医疗纠纷、病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干预前护士长与医生满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研究组护士长与医生满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0.32%)显著高于对照组(67.74%)(P 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可显著缩短患者急救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医生、护士长以及患者满意度,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护理运用于胸外科管道护理中对降低非计划性拔管、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和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胸外科住院患者72例作为常规组,给予一般管道护理;再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胸外科住院患者72例作为干预组,给予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活动的管道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和管道不良事件情况,展开比较分析.结果 干预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1.39%,低于常规组的1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评分为(3.98±0.61),医生工作满意度评分为(4.57±0.56),优于常规组的(2.97±0.46)和(2.72±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9%,低于常规组的1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护理运用于胸外科管道护理中可明显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改善护理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