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腔内疗法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3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腔内疗法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临床价值和疗效。方法33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患者采用左髂静脉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治疗,其中左下肢静脉曲张伴肿胀29例,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1例。术中采用球囊直径10—12mm,直径12~14mm巴德自膨式支架。5例合并左下肢静脉曲张及溃疡者二期手术治疗。结果33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患者术前均经左下肢深静脉造影证实。无死亡病例,无穿刺部位血肿等并发症。随访3~30个月,随访率100%(33/33)。下肢肿胀消退28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左下肢顺行造影显示支架通畅,无支架闭塞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结论腔内疗法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是安全、有效并且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刘建  王秀平  王彬  姚中强  张岩  李晨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489-490,493
[目的]探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合并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102例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进行深静脉插管,尿激酶接触性溶栓治疗,常规经右侧股静脉或经右颈静脉入路,如插管困难,则采用辅助性插管技术,包括同轴导管技术、翻山鞘技术、或经患(左)侧股静脉插管,44例放置了永久或临时下腔静脉滤器,尿激酶用量360万~1400万单位,34例行髂股静脉狭窄球囊扩张,9例行支架植入。[结果]对常规插管困难的病例采用辅助性插管技术后,左髂股静脉插管总成功率为96.1%,下肢肿胀症状完全消失78例(76.5%),肿胀症状改善的24例(23.5%)。[结论]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合并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中,辅助性插管技术是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够提高插管成功率。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导致狭窄或闭塞,如侧支循环充分,不需特殊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腔内介入治疗的适应证、方法选择和治疗效果.方法 2004年7月至2008年2月共19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行髂静脉球囊导管扩张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治疗.经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显示左髂静脉狭窄15例,闭塞3例,右髂静脉狭窄1例.结果 全部病例行腔内介入治疗均成功,病变髂静脉恢复通畅,9例下肢肿胀患者症状于术后14 d内完全缓解,4例患者下肢溃疡创面愈合或缩小.随访3~44个月,19例患者均行双功能彩色超声检查,其中8例患者行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检查均提示髂静脉通畅,支架无移位.结论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腔内介入治疗近、中期效果好,通畅率高,远期疗效还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ockett综合征致左髂一股静脉血栓形成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分析33例经下肢静脉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证实的Cockett综合征超声资料,分析声像图表现特征。结果本组33例Cockett综合征全部表现有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可局限于左髂一股静脉(中央型),也町蔓延至整个左下肢深静脉(混合型),受累静脉明显增宽,内充满实质性低回声团,管腔不能压瘪,回心血流中断、消失,左髂总静脉受右髂总动脉压迫狭窄、闭塞,超声对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率为100%,对左髂总静脉狭窄、闭塞段的探测受腹壁肿胀、肥胖、盆腔气体干扰影响,显示率为82%(27/33)。结论超声对Cockett综合征致左髂一股静脉血栓形成有较好的检测能力,无创伤,无禁忌证,方便,低廉,可作为筛检本病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术前诊断及其腔内介入治疗后影像学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SIEMENS R200多功能X线机进行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回顾性分析48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介入治疗前后造影片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术前造影示28例受压段髂静脉狭窄或闭塞;20例受压段髂静脉横径增宽,局部造影剂密度减低、充盈缺损.腔内介入治疗后随访5~36个月,46例髂静脉血流回复通畅,2例不通;44例支架形态良好位置固定,2例支架变形,1例出现支架漂移,另1例髂静脉血栓形成;44例侧支血管消失;38例浅静脉、交通静脉显影较治疗前减少.结论 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对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及其腔内介入治疗后影像学评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腔内介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近、中期通畅率高,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导管接触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82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CDT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讨论和分析其中的问题.结果 Ⅰ级(血栓清除率>95%)93例(51.1%,93/182),Ⅱ级(血栓清除率50%~95%)68例(37.4%,68/182),Ⅲ级(血栓清除率<50%)21例(11.5%,21/182).其中61例合并髂静脉受压同时行髂静脉支架成形术;182例患者放置下腔静脉滤器22例,未放置的患者中发生肺栓塞1例;全部病例随访10个月,其中148例(81.3%,148/182)获得了深静脉再通.结论 CDT溶栓治疗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并能提高深静脉通畅率减少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的发生率,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方法,但应用中要注意入路、滤器的放置、髂静脉受压处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疗效,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在我院治疗的4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患者在X线指导下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滤器的位置处于肾静脉与髂静脉之间的下腔静脉内,并在术后进行抗凝治疗,观察患者在术后的症状和体征、发生并发症如肺栓塞的情况。结果 45例患者在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95%的患者血栓溶解,无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国产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经下肢深静脉造影及彩超检查证实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35例,均经股静脉穿刺行下腔静脉造影后,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并进行插管溶栓联合经足背静脉溶栓治疗.结果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成功率100%.溶栓后治愈24例,显效8例,有效3例.溶栓过程中无肺栓塞发生.复查显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位置无改变34例,滤器偏斜1例.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能有效预防肺栓塞的发生,提高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许尔夫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11):1567-1568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插管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髂股深静脉血栓的价值.方法 选择急性髂股深静脉血栓患者45例为观察组,4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全身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经颈静脉插管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患者经颈静脉插管治疗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发生率、髂股静脉通畅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经颈静脉插管成功率为100%,留置导管时间4~13d,经导管局部注射尿激酶260~1200万U.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11例,明显改善21例,改善9例,复发4例.共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2)观察组患者PTS发生率[35.56%(16/45)]低于对照组[57.78%(26/45),x2=4.46,P<0.05],观察组患者髂股静脉通畅率[71.11%(32/45)]高于对照组[48.89%(22/45),x2=4.63,P<0.05].结论 在急性髂股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中,经颈静脉插管溶栓治疗具有良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值得临床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0.
左髂股静脉血栓是下肢深静脉血栓中一种常见类型,因得不到及时诊治,成为陈旧性血栓,从而导致一系列血栓后遗症,给患者带来诸多痛苦和负担.我科2007年3月至2009年5月,对17例左髂股静脉陈旧性血栓患者进行了综合介入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频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入选可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89例,均进行高频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血管内径,血栓的位置、大小、回声及管腔内血流情况.结果 89例患者中,股-髂静脉血栓42例,占47.2%;小腿肌内静脉血栓27例,占30.3%;整个下肢深静脉血栓13例,占14.6%;肌间血肿5例,占5.6%;小腿皮下软组织水肿2例,占2.2%.89例患者中,检出血栓84例,其中双侧血栓2例,占2.4%;单发左下肢血栓57例,占67.9%;单发右下肢血栓25例,占29.8%,单发左下肢与单发右下肢血栓病例之比为2.28∶1.患侧肢体腘静脉、股静脉直径分别为(8.8±1.2)、(12.9±2.7) mm,显著大于健侧肢体的(5.9±1.5)、(9.2±2.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准确率较高,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创伤骨科病人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与治疗效果。方法对24例住院病人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采取经皮髂股静脉血栓消融术、静脉溶栓抗凝治疗和足底静脉泵结合华法林治疗。结果除1例死亡外,其余病人均在5~7天内肢体肿胀消退,收到近期良好疗效;远期随访,无再次入院病例。结论创伤骨科加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认识,采取适宜的防治方法,将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治疗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静脉内径、管壁情况、栓塞程度,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全组病例中,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明显高于右下肢。治疗前后静脉的超声表现各异。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早期、无创、准确及可重复性强等优点,能为临床诊疗提供有力依据,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无创性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治疗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静脉内径、管壁情况、栓塞程度,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全组病例中,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明显高于右下肢。治疗前后静脉的超声表现各异。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早期、无创、准确及可重复性强等优点,能为临床诊疗提供有力依据,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无创性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朱丽 《现代保健》2009,(27):123-124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9例在剖宫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中4例为髂股静脉血栓,2例腘静脉及以下血栓,3例为髂股腘静脉血栓,经综合治疗及护理,完全再通7例.部分再通2例.未发生坏疽、截肢、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针对下肢静脉血栓的特点。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保健和临床专科护理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造影在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患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的98例患者(共110条肢体)在术前行下肢深静脉造影.结果 110条肢体中,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占62.7%,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占28.2%,深静脉血栓后遗症Ⅱb或Ⅲ型占5.5%,先天性静脉畸形占3.6%.结论 下肢深静脉造影能动态、直观、系统地观察下肢静脉系统的形态与功能,是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对下肢深静脉手术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护理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情况.其中左下肢43例,右下肢34例,双下肢21例.男55例,女33例,平均年龄40.5岁.98例患者术后均经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证实并发深静脉血栓,给予加强护理并用低分子肝素行抗凝治疗.结果 75例患者治疗4~7 d,23例患者治疗8~15 d好转,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示血栓消失,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下肢骨折患者易形成深静脉血栓.对下肢骨折术后并发DVT的患者,在应用抗凝治疗的同时,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细致的整体护理、可以进一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取得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下肢静脉曲张与肺栓塞,一个病在腿,一个病在肺,看起来毫不相关,但实际上,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要警惕发生肺栓塞。这是因为部分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可以在曲张的浅静脉内形成血栓,如果不及时治疗,血栓有可能向上或通过交通静脉蔓延到深静脉,造成深静脉血栓。栓子一旦脱  相似文献   

19.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二维CDFI对68例急慢性DVT患者的诊断资料进行分析,与手术、X线造影和临床对照.结果急性DVT患者36例,慢性DVT患者32例.病变位于左下肢者44例(64.7%),右下肢者19例(27.9%),双下肢者5例(7.4%).其中30例(44.2%)患者血栓位于下肢近端静脉,髂静脉、股静脉、腘静脉;10例(14.7%)患者位于下肢远端静脉,为胫前静脉、胫后静脉和腓肠肌静脉丛,28例(41.2%)患者血栓累及下肢近端和远端静脉.慢性DVT患者中有21例形成侧支循环.DVT形成有一定的声像特征,二维CDFI结合检出敏感性高,可做血栓定位、确定范围和判断管腔阻塞程度,亦可观察有无侧支和交通支开放.结论二维CDFI是一种简便、快捷、实时、安全、无创及全方位检查方法,对早期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患肢浅静脉加压溶栓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5月~2016年4月间来安徽省芜湖市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1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均采用浅静脉加压溶栓方法进行治疗,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特点,分析和总结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安徽省芜湖市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收治的11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均采用浅静脉加压溶栓方法进行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疼痛减轻,整个治疗过程中精神状态良好,11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愈82例,显效14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4.92%,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讨论:浅静脉加压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效果显著,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疼痛减轻,整个治疗过程操作方便,创伤小,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肯定,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