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目的评估Ethos宫颈癌在线自适应放疗(ART)基于智能优化引擎(IOE)的完全自动化自适应计划的鲁棒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ⅠB期11例宫颈癌术后患者, 获取原始计划影像及每次放疗迭代锥形线束CT(iCBCT)影像, 并将所有患者数据导入Ethos模拟器。使用Ethos对11例患者进行基于IOE的9野自动计划生成, 生成的计划进行在线ART模拟, 获取每次在线ART计划(共273个分次), 并完成模拟治疗。基于在线ART计划所使用的影像及勾画结构进行手工计划设计, 采用9野均分的布野方式, 手工制作计划用于对照研究。采集剂量学参数、计划复杂性参数及Mobius质量保证(QA)通过率等, 通过配对t检验或秩和检验对比评估在线自适应放疗计划的危及器官、靶区的剂量学参数及计划复杂度等的鲁棒性。结果与手工计划相比, 在线ART计划的计划靶区(PTV)覆盖相当, 而临床靶区(CTV)D99%更高[(45.93±0.36)∶(45.32±0.31)Gy, P<0.001]。在线ART计划的PTV Dmax显著高于手工计划[(49.89±1.25)...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3D打印口腔支架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中对靶区、危及器官的剂量影响及减轻放疗相关急性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1日—2021年11月30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收治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58例,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A组)28例(放疗中佩戴3D打印口腔支架)、对照组(B组)30例(放疗中佩戴软木塞口腔支架), 比较两组患者放疗期间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TOM)、口干燥症和口咽黏膜损伤疼痛的发生情况。此外, 获得A组中21例患者知情同意, 采用自身对照法, 每位患者分别佩戴3D打印口腔支架(C组)和软木塞口腔支架(D组)制作两组放疗计划, 分析两组计划靶区的均匀性指数(CI)、适形指数(HI)和危及器官(Dmax、Dmean)受照剂量的差异。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ˉ±s表示, 两组间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重复测量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两组间的比较选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组RTOM严重程度(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宫颈癌术后放疗中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VMAT)与固定野动态调强放射治疗(dIMRT)的靶区剂量分布、危及器官受照剂量及治疗时间,为临床治疗选择放疗技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1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在Monaco5.11计划系统中分别对每例患者进行容积弧形调强和7野固定野动态调强放疗计划设计,比较两种技术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的差异。结果 VMAT技术靶区的平均剂量为46.86Gy,略高于dIMRT技术的46.68Gy(P<0.05),直肠的V10,V20和小肠V30受照剂量VMAT比dIMRT技术分别高了0.63%,3.34%和4.14%(P<0.05),靶区的均匀性、适形度和其他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相比,两者没有统计学意义,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VMAT比dIMRT计划分别减少13.4%和50.6%(P<0.05)。结论 VMAT技术与dIMRT技术相比剂量分布相当或略优,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明显减少,在临床应用上对于宫颈癌术后患者建议使用VMAT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放疗中自适应再计划的必要性和对剂量的改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7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89例NPC患者数据, 患者均接受25+7分次的自适应再计划放疗。比较第一次CT扫描设计的放疗计划(计划A, 25分次)与重新扫描CT后设计的自适应放疗计划(计划B, 7分次)之间靶区和腮腺体积的改变。比较由计划A模拟扩展成32分次放疗的一次性计划(计划Ⅰ)与由计划A和计划B配准融合叠加生成的自适应再计划(计划Ⅱ)的靶区剂量学、均匀性指数、适形指数(CI)差异和危及器官(OAR)的剂量学差异。主要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计划A相比, 计划B的大出血病变的大体肿瘤体积(GTVnx)和腮腺体积分别缩小13.14%和11.12%, 转移淋巴结的计划临床靶区(PCTVnd)增大了7.75%(均为P<0.001)。计划Ⅱ中大出血病变计划靶区(PTVnx)的Dmean、D5%、D95%和高危计划靶区(PTV1)的D5%与计划Ⅰ相比均明显增大(均为P<0.05);计划Ⅱ中PTVnx和PTV1的CI比计划Ⅰ更接近1。在所有评估的OAR中, 计划Ⅱ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非小细胞肺癌实施自适应放疗后危及器官(肺、心脏、脊髓)受照剂量的变化, 及危及器官受照剂量降低后靶区处方剂量的变化。  方法  12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均行两次定位CT扫描, 以实行自适应放疗。通过MIM软件, 将两次计划进行融合。比较实行自适应放疗后, 保证靶区剂量不变的情况下, 危及器官的受量有无降低; 以及在保证正常组织器官受照剂量与原计划相似的情况下靶区剂量提升的空间。  结果  自适应放疗后, 在保证靶区受照剂量不变的情况下, 肺部V20平均降低3.53%, V30降低2.55%, 而全肺平均受照剂量降低2.11 Gy; 心脏V30平均降低4.19%、V40降低3.72%;脊髓最大受量平均降低3.52 Gy。危及器官受量与不行自适应放疗时相似的情况下, 靶区(PGTV)照射剂量平均提高1.25 Gy。  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放疗过程中, 适时行自适应放疗能够减少周围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 提高靶区(PGTV)的处方剂量。   相似文献   

6.
宫颈癌术后盆腔调强放疗计划方法的剂量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比较两种调强放疗(IMRT)方法 (对骨髓进行单独限最的BMS-IMRT,未对骨髓进行单独限量的IMRT)在宫颁癌靶体积剂量覆盖及危及器官保护方面的差异,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后盆腔外照射骨髓保护的合理方法 .方法 对1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模拟CT增强扫描,在计划系统内勾画临床靶体积(CTV),CTV均匀外扩1.0 cm生成计划靶体积(PTV),同时勾画小肠、直肠、膀胱、骨髓.进而设计出BMS-IMRT和IMRT的2种治疗计划,处方剂量为45 Gy分25次,1.8 Gy/次.所有计划都使95%靶区体积达到处方剂量要求.并用ADAC Pinnacle~3计划系统提供的卷积或迭加算法对两种放疗技术的治疗计划进行剂量计算,比较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分布、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结果 BMS-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均匀性不如IMRT,但其适形度优于IMRT计划,BMS-IMRT放疗计划中骨髓的V_5、V_(10)、V_(20)、V_(30)、V_(40)分别比IMRT降低1.81%、8.61%、31.81%、29.50%、28.29%,而小肠、膀胱、直肠等危及器官的受量差别不大.结论 对于宫颈癌术后患者BMS-IMRT降低了骨髓低剂量受照体积,从而有助于降低急性骨髓抑制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宫颈癌腔内结合插植后装治疗(IC/IS BT)时徒手方式插针计划与虚拟优化插针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探讨现有插植后装计划的改善空间。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宫颈癌高剂量率放疗计划,利用Nucletron Oncentra三维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在已实施的徒手方式插植后装治疗计划(Treatment-Plan)的基础上,再为每例患者设计一个虚拟优化插植后装治疗计划(Optimized-Plan)。运用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估两种计划的高危临床靶区剂量分布、危及器官受量及计划执行效率。结果 两种计划相比较,Optimized-Plan显示出更适形的靶区覆盖和更均匀的剂量分布(P=0.000、0.008)。膀胱、直肠、乙状结肠和小肠的D0.01 cm3、D1 cm3、D2 cm3和D5 c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ptimized-Plan可以降低危及器官受量,膀胱、直肠、乙状结肠、小肠D2 cm3分别减小60.41、36.43、27.53、12.43 cGy。计划执行时间上,Treatment-Plan为(857.92±243.39) s,Optimized-Plan为(804.53±239.13) s,平均缩短53.39s (P<0.001)。结论 虚拟优化插针计划比徒手方式插针计划显示出更适形的靶区覆盖和更均匀的剂量分布,同时各危及器官受量都有不同程度降低,计划执行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宫颈癌腔内结合插植后装治疗(IC/IS BT)时徒手方式插针计划与虚拟优化插针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探讨现有插植后装计划的改善空间。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宫颈癌高剂量率放疗计划,利用Nucletron Oncentra三维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在已实施的徒手方式插植后装治疗计划(Treatment-Plan)的基础上,再为每例患者设计一个虚拟优化插植后装治疗计划(Optimized-Plan)。运用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估两种计划的高危临床靶区剂量分布、危及器官受量及计划执行效率。结果 两种计划相比较,Optimized-Plan显示出更适形的靶区覆盖和更均匀的剂量分布(P=0.000、0.008)。膀胱、直肠、乙状结肠和小肠的D0.01 cm3、D1 cm3、D2 cm3和D5 c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ptimized-Plan可以降低危及器官受量,膀胱、直肠、乙状结肠、小肠D2 cm3分别减小60.41、36.43、27.53、12.43 cGy。计划执行时间上,Treatment-Plan为(857.92±243.39) s,Optimized-Plan为(804.53±239.13) s,平均缩短53.39s (P<0.001)。结论 虚拟优化插针计划比徒手方式插针计划显示出更适形的靶区覆盖和更均匀的剂量分布,同时各危及器官受量都有不同程度降低,计划执行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9.
影像增强剂对盆腔肿瘤术后调强放疗剂量计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在盆腔肿瘤术后放疗中,影像增强剂对调强计划剂量计算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了10例盆腔肿瘤患者(其中直肠癌6例,宫颈癌3例,子宫内膜癌1例).每例患者于相同体位先后做平扫和增强两套CT,然后将图像传入Pinncle3 8.0治疗计划系统.分别在增强CT上勾画靶区、危及器官和设计调强计划.并将所有勾画轮廓及计划复制到平扫CT.使用配对设计符号秩检验对比两套CT 中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结果:对于PTV,平扫CT计划中计算得到的平均剂量、D95、D5(95%、5%体积PTV接受的最小剂量)和适形指数均显著高于增强CT计划,P<0.05.对于危及器官,平扫CT计划中计算得到的膀胱平均剂量和膀胱V40(接受≥40 Gy剂量的膀胱百分体积)均显著高于增强CT计划,P<0.05.但它们的差别均<0.5%.两套CT中,其他靶区或危及器官的剂量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放疗中,影像增强剂对盆腔肿瘤术后调强放疗剂量计算的影响是可以忽略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应用容积旋转调强(VMAT)与7野固定野调强放疗(7f-IMRT)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临沂市肿瘤医院妇科2018-10-04-2019-11-05收治宫颈癌放疗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VMAT组22例和7f-IMRT组18例,对比2组计划靶区剂量差异、靶区适形指数(CI)、均匀指数(HI)、投照时间、放疗不良反应和近期有效率。结果 VMAT组的CI(0.61±0.11)优于7f-IMRT组(0.55±0.05),P=0.02;VMAT组投照时间为(207.33±11.52) s,短于7f-IMRT组的(406.47±16.62) s,P<0.001;小肠V50(P=0.04)、膀胱V50(P=0.01)、直肠V40(P=0.03)体积在VMAT组均低于7f-IMRT组。2组计划放疗不良反应、靶区剂量,如Dmax、Dmin、Dmean、HI和治疗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7f...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呼吸门控(Gating)技术在原发性肝癌大分割放射治疗方面的剂量学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8年11月1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应用呼气末3个连续时相实现门控式大分割放疗的患者资料。10例患者行4DCT定位扫描,通过呼吸波形重建10组呼吸时相序列,将图像传输至MIM6.7.6工作站。在MIM工作站中分别生成全时相最大密度投影(MIP-10)、全时相平均密度投影(Mean-10)、呼气末3时相最大密度投影(MIP-3)、呼气末3时相平均密度投影(Mean-3),其中MIP用于靶区勾画,Mean用于剂量计算。放疗医师在MIM工作站上勾画IGTV-10、IGTV-3,并外放生成CTV-10、CTV-3、PTV-10、PTV-3,比较靶区体积差异。靶区勾画完毕后将图像从MIM工作站传输至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分别制定条件相同的全时相计划(Plan-10)和呼气末3个连续时相门控计划(Plan-3),处方剂量给予50 Gy/10 f/2 weeks。比较靶区的HI和CI,危及器官的比较包括:肝脏平均照射剂量Dmean、肝脏受到小于15 Gy的照射体积、小肠Dmax、结肠Dmax、胃Dmax、肾脏平均照射剂量Dmean、心脏Dmax、脊髓Dmax结果 呼气末3时相勾画的靶区体积在IGTV、CTV、PTV方面均小于全时相勾画的靶区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制定的两组7野共面大分割放疗计划方面,3时相门控计划明显降低了各危及器官的照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计划的均匀性指数(HI)和适型性指数(C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末3个连续时相的门控式靶区勾画和计划设计方式较全时相的选择相比缩小了IGTV、CTV、PTV靶区的体积,并在计划剂量学方面有明显优势,降低了危及器官的照射剂量,在肝癌大分割放疗方面值得被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膀胱不同充盈状态下宫颈-宫体内靶区(ITV)在宫颈癌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中的应用,期望获得更精确的宫颈癌调强放疗的计划靶区(PTV)。方法 选取未手术宫颈癌放疗患者6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研究组采用膀胱3种充盈状态下的定位CT获得个体化的ITV、PTV与统一外放PTV进行VMAT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靶区及靶区内危及器官(OARs)的体积差异。比较两组CBCT验证中靶区脱出情况、放疗不良反应及近期疗效。结果 两组靶区及靶区内OARs的体积相近(P>0.05);研究组子宫脱出PTV率、脱出PTV体积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急性放疗不良反应相近(P>0.05);1、2年总生存、无进展生存率相近(P>0.05)。研究组、对照组子宫复发为1、2例。结论 采用膀胱不同充盈状态下宫颈-宫体个体化的ITV、PTV进行宫颈癌根治性VMAT能提高靶区精确性,从而提高局部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金属节育环与局部进展期宫颈癌四野盒式照射技术放疗剂量分布关系。方法:10例局部进展期宫颈癌分为金属节育环组和无金属节育环组,行增强模拟定位CT扫描,在TPS计划系统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设置四野放疗计划。放射源为6MV-X线。结果: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金属节育环对放射线剂量影响小于5%,无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后放疗中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与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MRT)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随机选取 20 例宫颈癌术后患者,在Eclipse计划系统中分别对每例患者进行容积旋转调强和7野固定野调强放疗(7IMRT)计划设计,比较两种技术的靶区的适形指数、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的差异。结果:VMAT 技术靶区的平均剂量为52.05 Gy,高于 7IMRT技术的51.46 Gy(P<0.05),靶区的均匀性指数与适形度优于7IMRT 技术,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 VMAT 比7IMRT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肠、膀胱的V30、V50 、Dmean较7IMRT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直肠和股骨头的保护性上,两种放疗技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VMAT技术较IMRT技术可得到更好的靶区剂量分布,危及器官也能得到更好的保护,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值得在临床中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我国是宫颈癌的高发地区,放疗是治疗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本研究旨在分析宫颈癌术后患者,采用逆向调强放疗技术(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和旋转容积调强技术(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放疗的剂量学分布特征.方法 分析四川省肿瘤医院2014-05-01-2015-10-31接受宫颈癌术后辅助放疗的43例患者临床资料,在同一套CT图像上设计共面七野均分IMRT和共面二弧VMAT计划,处方剂量均为45 Gy/25次,危及器官限量参考临床要求,并基于MATLAB平台编程获取计划统计结果,在靶区95%的体积达到处方剂量的条件下,分析比较两种计划的靶区相关参数、危及器官剂量分布、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等.结果 VMAT技术对危及器官的保护差异较大,小肠V30和V20、膀胱V40、股骨头V20和V30、骨盆V20和V30、马尾Dmax均优于IMRT计划(P<0.05),所有器官的Dmax和Dmean(除直肠偏高外)也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VMAT计划体内>15 Gy左右剂量覆盖的体积较小,<15 Gy左右剂量覆盖的体积较大,P<0.05.两种治疗计划对整个骨盆受照射剂量分布影响最大的是髂骨和髋骨,骶骨的平均剂量Dmean均高于髂骨和髋骨,P<0.05.VMAT技术放疗的机器平均跳数(558±8) MU和平均治疗时间(2.6±0.3) min明显偏少,平均分别减小了71%和73%,P<0.05. 结论 宫颈癌术后患者采用IMRT和VMAT两种治疗计划,靶区均能获得较满意的剂量分布,但VMAT计划对特定危及器官的保护更好,靶区适形度和均匀度更佳,且放疗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明显降低.从剂量学角度分析,VMAT技术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6.
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调强技术在宫颈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应用PubMed检索系统,以"宫颈癌、调强放疗"为关键词,检索2000-01-2009-10相关宫颈癌调强治疗文献.进一步筛选有关调强放疗在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降低胃肠道及骨髓毒性、靶区的勾画原则及调强放疗在后程推量中的应用的文献有26篇.结果:盆腔、盆腔延伸野适形调强放疗可以降低小肠、骨髓、直肠、膀胱和肾脏在高剂量区的受照射体积,降低严重急性毒性的发生率.膀胱、直肠充盈状态及肿瘤体积的变化,导致子宫体、子宫颈位移.每周进行CT或MR定位扫描并进行靶区勾画及计划设计可以减少危及器官在计划靶体积(PTV)中的受照射体积.在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建议使用调强技术与腔内技术结合进行后程推量治疗.结论: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在宫颈癌根治性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治疗结果仍在观察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利用深度学习在图像处理上的优势与放疗结合是否会使放疗过程更加智能化。方法 生成对抗网络(GAN)是一种利用神经网络的生成模型,输入相关特征可生成高质量剂量分布图像。先使用随机无条件GAN进行模拟分布数据的验证,再使用条件GAN(cGAN)训练肿瘤病例的DICOMRT数据,利用靶区和器官轮廓信息直接生成剂量分布图。结果 对于理想数据验证,GAN生成模拟分布效果优良,通过提取靶区轮廓和真实剂量切片数据使用cGAN训练,得到病例计划靶体积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结构中预测值与真实剂量之间最大值和平均值的绝对误差评价表现为[3.57%,3.37%](计划靶体积)、[2.63%,2.87%](脑)、[1.50%,2.70%](临床靶体积)、[3.87%,1.79%](大体肿瘤体积)、[3.60%,3.23%](危及器官-1)、[4.40%,3.13%](危及器官-2)。结论 利用GAN模型可以生成模拟分布数据,同时结合先验知识的cGAN模型可以建立靶区和器官信息与剂量分布之间的关系。通过输入靶区和器官轮廓信息直接快速生成对应的剂量分布,是剂量预测的一种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非限定骨髓剂量的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和限定骨髓剂量的调强放疗(bone marrow sparing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BMS-IMRT)在宫颈癌术后靶体积剂量覆盖及危及器官保护中的差异,探讨BMS-IMRT治疗计划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3例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CT模拟定位,在医师工作站勾画临床靶体积(clinical target volum,CTV),CTV 均匀外扩1 cm 生成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PTV),勾画小肠、直肠、膀胱、骨髓等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利用Monaco 5.11计划系统设计IMRT和BMS-IMRT两种治疗计划,PTV 95%体积要求达到处方剂量50 Gy,比较靶区各项指标及OAR体积剂量参数。结果 BMS-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均匀性不如IMRT,靶区平均剂量提高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S-IMRT治疗计划的通过率下降,其中绝对剂量通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9.466±0.150)% vs (99.750±0.175)%,t=3.576,P=0.016]。BMS-IMRT治疗计划中骨髓的V10、V20、V30、V40分别比IMRT下降1.99%、10.30%、13.79%、2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治疗计划小肠V45和V30、膀胱V40、直肠V40和V50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术后BMS-IMRT和IMRT计划剂量差别不明显,BSM-IMRT可降低骨髓剂量受照体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造影剂对妇科肿瘤术后全盆腔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选择10例接受术后全盆腔放疗的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癌患者。对每例患者静脉注射造影剂前后相同体位下行CT模拟定位扫描,在平扫图像和增强图像上为每例患者设计相同的三维适形全盆腔放疗计划。比较两组计划靶区、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剂量分布。结果增强计划的靶区、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平均剂量均低于平扫计划,但两组计划间差异均〈1.0Gy,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最大剂量差异均〈2.0 Gy,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注射造影剂对妇科肿瘤术后全盆腔适形放疗剂量分布影响很小,临床上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三种外照射放疗方案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上的优劣势,并对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和各个危及器官进行剂量学比较。方法 选取辽宁省肿瘤医院2015年9月—2019年10月收治的90例宫颈癌(Ⅱ期b以上)患者,随机分成A、B和C三组,每组30人,分别做三维适形放疗(3D-CRT)、固定野静态调强放疗(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计划(VMAT)放疗计划并进行剂量学对比,结合三维后装等效生物剂量讨论三种宫颈癌放疗优劣势。结果 外照射靶区方面,三组计划的PTV平均剂量、适形度指数(CI)和均匀性指数(HI)在总体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PTV平均剂量、HI和CI显著低于B和C组(P<0.05)。外照射危及器官方面,三组计划的膀胱、结直肠和小肠平均剂量在总体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比较发现A组小肠平均剂量和B、C组比较分别高了13.7%和28%(P<0.05),膀胱平均剂量比B、C组分别降低19.8%和15.2%(P<0.05);结直肠平均剂量则比B、C组分别降低26.1%和19.4%(P<0.05)。B组和C组之间比较,发现两者小肠平均剂量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膀胱和结直肠的平均剂量分别高了5.7%和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时间为(135.5±27.6)s,B组治疗时间是A组的7.6倍,是C组的4.8倍。三组外照射联合腔内照射的靶区剂量和危及器官剂量均能满足临床要求。结论 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在靶区剂量适形度和保护危及器官方面较其他两种方案具有一定优势。而“半野”适形放疗结合三维近距离放疗靶区同样满足临床要求。“半野”三维适形放疗具有治疗时间短,计划执行效率高等优势,与调强放疗相比具有明显价格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